西西河

主题:日本失去的二十年,究竟是谁在失落? -- xiaobailong

共:💬122 🌺507 🌵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看出生率就很明显

日本出生率1.4不到,中国现在大约1.8,美国超过2.

家园 个人拿到手12万,不代表雇佣单位给12万,派遣公司

拿走了一部分。

而且你举的例子,起码我没接触过,就拿身边的例子来说:

一个事务型的小姑娘,私立专科毕业,到派遣公司培训3个月,派出来,整理文书,处理单据,接电话,干点杂事,每天固定8小时。每小时1150日元(新人而且还是农村的公司,东京什么的要1250起)。每周5天,一个月22天。

1150 X 8 X 22 = 202400 日元(税前),一般扣除33%的税(实际没有这么高),税后 135608日元。

同期,付给派遣公司是2700日元/h。扣除税金和费用35%,派遣公司的实际得到1755日元/h。

测试工程师,二本,国内2年经验,日本一年,很简单的测试项目,查看log,付给派遣公司,5500日元/h。扣除税金和费用45%(介个比例比较高,有些设备是派遣自带的),派遣公司的实际得到3025日元/h。

按照派遣公司提取40%的比率算,测试工程师大概得到1815日元/h

1815 X 8 X 22 = 319440 日元(税前),一般扣除33%的税,税后214024日元。

按你说的工程师拿事务职的工资,还会三国语言,只能说你是从国内派过来的,而且派遣公司手太黑了。

家园 能用27年的彩电就算放日本也是小概率事件吧

对于工业产品的MADE IN CHINA化,不光是日本的问题

全世界都一样,只能保留最高端的品种在本土制造,中端低端只能跑来中国和东南亚。

家园 不明白当中。。。

那为何艺妓以及现代的陪酒小姐的初夜权都是以竞标的方式出售给出价最高的“恩客”呢?

如果是

但处女并不认为是一件好事,而是邪恶的,有某种危险性的,和处女性交是要冒额外的风险的。
应该是由小姐们出钱来破处的吧。。。。。。

家园 中国1.8是计生委胡扯出来的

历次人口普查、每年的1%抽样调查、医院系统的出生胎次统计都不支持这个数据

真实可信的出生率应当在1.4以下

家园 日本一个理工科大学毕业生收入

请问日本一个理工科大学毕业生毕业参加专业对口工作3年以后,收入能有多少呢?

家园 我所了解的情况

日本普通打工族的生活总体在倒退

据我所了解的情况,您的这个说法确实符合实际情况。具体说来,大致有这么几个因素:

(1) 普通正式员工的工资涨得很慢、平均起来甚至可能有所下降。比方说,很多公司美其名曰废除“年功序列”(即论资排辈),降低中老年员工的工资,同时却并未大幅提高年轻人的待遇。结果就是平均工资被“节约”了。

(2) 非正式员工的比例大幅度提高。这一类员工主要是“派遣社员”,通常名以上归属于人才派遣公司,“暂时”被派往用人单位工作。这个“暂时”究竟有多久,并无定数,短的可能只有个把星期,长的可能是好几年、十几年,有些运气好的甚至到最后就被用人单位给转正了。楼下有河友列出了派遣员工的“单价”,应该是有代表性的。要知道,这些派遣员工的收入通常要明显低于用人单位的正式员工,否则人家就不必费事录用派遣员工了。与十几二十年前相比,全社会的非正式员工比例大幅度提高,这就造成了工薪族平均收入的下降。

(3) 生活费用不断增长。比方说,与十年前相比,面粉、卫生纸等类日用品的零售价大约翻了一倍,汽油零售价的涨幅也大致如此。当然,也有其他很多涨幅较低的,比如房子、汽车、家电等等。

上述几个因素叠加起来,就不可避免地造成普通工薪族平均生活水平的下降。

再说说您提到的几个具体事例。

现在的午餐定食价格要比2008年减少了30%

这个恐怕是个例,难以代表普遍情况。不知是否为公司内部食堂?如果是,则更属特殊情况,因为大多数公司并无内部食堂,普通上班族要么是自带便当,要么在公司附近的餐馆就餐。以东京为例,若去位于繁华地段、高档写字楼群中的餐馆吃午餐定食,大概要花费800-1000日元。若在不那么繁华的地段,大概600-800日元就足够了。这个价位,近几年都没太大变化,要说变化,也是稳中有升。

这个在日本电视上曾经是个热门话题,那些快食店施展浑身解数如何降低中午定食的价格而不减少分量。

在消费能力不足的地区/地段,这样的价格竞争的确很惨烈。不过,“不减少分量”,并不等于不降低质量。在原材料费用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比方说,增加菜里低成本的炸肉类的比例,而减少高成本的蔬菜类的比例。(这好像很荒谬,可是,谁叫菜比肉贵呢。)就好比说,以前给您上的菜是“葱爆肉”,这会儿就成了“肉爆葱”了。

会三国语言(可以直接对话)工程师级别的只需要12万月薪就ok了

这个么,恐怕又是一种特殊情况。如果这是一位全日工作的正式员工,在日本无论如何不可能只有这么低的工资,即便在最偏远的地方也不可能。不说别的,日本也有“最低工资”的规定,各地标准不同,但最低的也是每小时645日元链接出处(日本厚生劳动省网页)。考虑到看大门、扫地等工作的工资也不得低于这个最低标准,会三国语言的正式员工,绝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月薪。

但是,如果这是一位退休后返聘的老年员工,情况就完全不同了。首先,返聘后从事的工作通常比较轻松,所以待遇被降低也是理所当然。其次,由于年岁大了,可能就不太愿意全日工作,而是做part-time worker,于是月薪也相应变低。第三,其实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这位员工在被返聘的同时还在领取老年年金(即养老保险),那么他要尽量确保每月的工资与年金额之和不超过某个金额,否则超过部分的年金额就要减半领取,那样岂不亏哉?于是,轻轻松松地挣些零花钱,恐怕就是这样的返聘员工的目的了(当然,首先人家是热爱工作,这个咱可比不了)。

薪水和年纪挂钩,普通正式职员40岁就有40万,50岁50万月薪,以此类推

我听说这个指的是缴完所得税和社会保险费之后拿到手的金额。听说而已,供您参考。

家园 好像能有400万日元左右

这个日文网页上,有人说大学毕业后第三年能挣到每年350万-450万日元,也有人说是350万-400万,供您参考。想必这个金额会因地域、公司的不同而有差异。另外,如果是去日本的企业、而不是医院、律师行等地方工作,似乎理工科和文科毕业生的待遇并没有太大区别。听说有不少IT大企业的技术人员原本都是文科生呢。

家园 看行业,但相差不会太多

日本正规一点的公司,比如一个小型的机械行业的公司,待遇体系大体这样:

应届毕业生(基本工资,不包含补助,交通费等):

高中:18万日元

专科:19万日元

本科:20万日元

硕士:20.5万日元(有些地方给21或者21.5)

日本一般新社会人的收入,大体就是这样的基准开始。

(B1-B25分级,具体的还要复杂,这里就简单的用日本某企业TD公司的模板)

地方国立大学(二流)机械本科:

工作内容:CAD制图

工作0年,B1等级,薪水20万,头一期(6月)奖金没有,12月拿50%。

工作1年,从B1升B2,薪水+0.7万 好公司发16个月工资,6月12月 每次2个月薪水为奖金。

工作2年,B2升B3,薪水+0.75万 好公司发16个月工资,6月12月 每次2个月薪水为奖金。

工作3年,一般有个考核,好的升B5+1.5万,如果是技术职,有岗位补贴 + 1.5万,派驻外地有异地任职补贴,大概1万。

所以第三年,基本工资大体能拿到 23-26万,加上奖金,年收在350-400万日元之间,这个算法基本上能涵盖60%的日本企业中的应届3年技术职位了。现在日元高,就按80日元/1美元。大概税前4万-5万刀。一般扣税会扣去20-30%。消费税现在是5%。

好的大型企业,尤其在乡下的提供的福利比较好,单身宿舍(家具,家电,包水电费),平均2.5万日元/月。

家园 从初始薪水来看,日本上学的性价比相当低呀

国内学历差一档,起薪差一到两成是常态

多读几年书起点差不多,只有晋升速度的优势?

家园 悟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写个27,呵呵

我家86年买了一台“三洋”彩电,用到2006年,中间大修两次,加上在商场的一年,27年啊

家园 感谢详尽回复

此后,他们的收入每年(或者每几年)能上升多少呢?

日本的消费税真低,不过下面两年要临时涨到10%了吧?

我很好奇日本的消费税翻倍的做法,这肯定会推迟大家的大件商品消费,难道日本公司那么不在意自己的国内市场?

家园 介个不好说,35岁主力项目组长级的年收550-600万

要是事务职的,抄抄写写,贴贴画画混日子的,年收也有500多。差距不是很大,有时候日本说日本就是社会主义大锅饭。

丰田什么的工资高点,基本能比同龄的高100万左右。但也不是普遍的。

现在还考虑什么消费税啊,现在日元这么高,产经联,丰田,日产,松下,sony的大佬们都出来抱怨了,松下干脆就是要关闭日本本土的电视生产基地。住友从九州把一个配件基地关闭了,当地员工,给提供2年的就业培训,培训照顾老人什么的,好去老人院再就业,那些40岁左右的工人,挺惨的,各种贷款还有一半,还款计划是按全盛期算的。

地震海啸核辐射外加泰国水灾,经济不景气,忙得忙死,哭得哭死,大多数是麻木忍耐,喝点酒忍不过去就找棵树。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