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 从天而降的猎人:施图登特和他的德国伞兵 (上) -- 顾剑

共:💬46 🌺2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家园 大笑中
家园 谢顾剑兄的释疑。。。

那年看(这儿的黎明静悄悄),深为影片中德军空降兵的那套军服和装备所迷惑,因为在曾经浅读二战史的印象里,德军似乎从未在东线战场上进行过能够载入史册的空降作战。拜顾剑兄的大作,方知德军空降兵彼时已在东线被拆成碎片当作精锐步兵使用了。承顾兄挥毫虽开了愚夫二十余年茅塞,未料,於满心期盼德军空降兵在空降作战史上再添辉煌时,看到却是横遭解体的如此霉运,不禁扼腕中。。。。。。

家园

del

家园 不会吧

希特勒又不是学工的,这个主意有可能是他本人提出来的,但是没有确切资料。

事实上袭击埃本堡垒作战这个计划设想,真正是希特勒自己的原创主意。有可能为了从顶爆破,希特勒会提出要求,但是空心装药的发明当然不会是他。

家园 不急,不急

你最近都忙,还是以家事为主工作为辅,网上的事只是调剂。

家园 先收藏,再慢慢读。

对德国伞兵的印象是《兄弟连》中伞兵衣襟上的白花。还有就是游戏《重返德军总部》,伞兵真是禁打

家园 顾剑出品,必是精品!花!

德国伞兵和英美伞兵的rigging(身上五花大绑的带子的绑法,官名叫什么?)不一样,反映了不同的基本思想。德国伞兵的挂伞点在背上,自己从机侧门跳出去,自己在空中开伞,开伞前可以在空中飘行一段,像现在的竞技跳伞一样,开伞后人在空中也使前倾而不是直立的;英美的挂伞点在肩上,被jump master推出门时,机内的挂钩自动开伞,基本没有空中飘行的阶段,人在空中也使直立的。德国伞兵的训练要求高,空中动作复杂但“性能”好,这反映了德国把伞兵作为精锐步兵使用的初衷。英美伞兵的训练要求低得多,但“性能”不如德国方式,这反映了英美把伞兵作为大量投送的空降步兵的基本思路。

毕竟英美方式容易训练,英美也使战胜国,对战后世界的影响比德国大得多,战后伞兵都用英美方式,只有竞技跳伞和特种部队才用德国方式。

家园 谢谢,其实英美那个跳伞方式是学德国的

德国人最早跳伞的方式是自己拉开伞,各国都是这样,后来建立伞兵师的时候,发明了伞包上装个带子挂在机舱里,一跳自动拉开的方法。这个玩意是德国人发明并普遍采用的。后来英美建立伞兵部队,学来的。

德国伞兵早期很多东西没有后来英美改进的那么成熟,好像跳伞着地方式也很容易摔伤膝盖,而且不能带长枪,只有手枪和短刀,所以才发明了冲锋枪机枪装在盒子里跟伞兵一起空投的办法,为便于识别和找到,各班排连的武器盒子还有不同涂装颜色,还会发烟,可是实战中还是常常在困难的条件下士兵找不到武器。

现在运动员和特种部队自己开伞,为了自己控制自由下落的时间,运动员为了在空中做动作,特种部队为了达成隐蔽性(尽量延迟开伞时间),也只有这种需要胆大,经过特殊训练的,才能这么干。一般伞降部队还是自动开伞算了。

家园 如果别的是雪绒花,应该是山地部队吧,一样是精锐。
家园 对医生的判断,真是很佩服啊

医生认为,施图登特分辨美女与恐龙的能力,高到足够指挥一个军。

-----哈哈,其实俺可以指挥一个集团军的。

家园 说得好,最好到了岛上他才开始反省。哎,也挺不容易的

目光远大,能力有限。很多战役就是有了他的参合而失败了。

家园 二战苏德的参谋作业非常令人佩服。

上百万人,数以万计的汽车大炮坦克飞机,搞个演习也累死人,还要打仗,不容易呀。华西列夫是个人才。

家园 rigging?是鬼子SM的灵感来源吧...

家园 好文! 有空一定要听Fallschirmjägerlied...

"Rot scheint die Sonne, fertig gemacht

Wer weiß ob sie morgen für uns auch noch lacht. ..."

"红日照亮我们, 不管明天还能大笑..."

看着60多年前的记录片里伞兵们视死如归跳下飞机,依然让人感慨万千.另外有本小说"鹰从天降", The Eagle Has Landed, by Jack Higgins 也不错.

一点异议:关于打 铁托 的伞兵是"惩戒"部队一说, 估计是"以讹传讹". 请看"Kommando - German Special Forces in World War Two", by James Lucas, published by Castle Books, 198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