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个普通农民土地私有化观 -- 蒜末菱角藤

共:💬91 🌺332 🌵4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如果这种关系中国存亡的政策

执行不力执行不好,阳奉阴违那就没意思说了。

比如某一样为高压线,谁也不能碰,谁碰谁死,这样起到震慑作用,加大舆论监督和农民在土地交易中的话语权。

家园 这个咱不参加讨论了,结果也已经可以预测了

既然农民喜欢,就执行。执行之后,别有怨言。

家园 简单回几句吧

归根结底,大多数中国农民要改变经济命运不可能指望土地,这点来说其实yuanap的话叫做话糙理不糙,私有化或者不私有化都解决不了问题。为什么?

首先,不可能所有人都通过种植业致富,人均耕地数在那里,粮食价格翻十倍,没有剪刀差了,农民人均也就一年挣个人均一两万块钱,不考虑通胀,你满意么?而且,这其实根本不可能,因为粮食价格根本不可能翻十倍,看国际粮价就知道了。当然,这个比现在要好,但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所有真正解决了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要不是工业化国家(土地集中到部分农民手里,其他人到城市讨生活)要不土地极为丰富。更不用说大部分发达国家农业还有补贴。其实,归根结底一句话,中国农民部分农民致富是可能的,所有农民想要种地致富是不可能的。

农民要通过土地致富,现阶段甚至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之类,只可能通过将土地转为非农用途,商业或者工业开发,具体的实现途径有很多种,这个过程中也肯定存在很多利益博弈,不公平的现象一定很多。私有化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或者换个问法,私有化能否增强农民的博弈能力?我个人的看法是不能。周其仁,北大教授,认为是能的。我认为这是书斋里的看法,对于学者来说,私有化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因为“理论上”说起来,私有化了之后农民对于土地有完全的处置权,那么土地流转产生的利益“理论上”应该归农民所有。这些听起来都很好,问题是所有的这些“理论上”都是需要条件的,而这些条件的达成在目前的中国非常困难。最简单的,农民如何知道土地适当的定价?这需要很多的能力以及信息,无疑与开放商相比,农民能力和信息的掌控都处于弱势地位。而现在土地集体所有,而且处于承包制的情况下,一般来说除非通过变集体土地为国有土地,那么至少集体依然掌握着土地,集体来说议价能力较强,而且至少农民依然对于土地的使用保有发言权,非法征地和不合理补偿等等农民至少是有诉求空间的,在既存的框架内,例如通过加强对于村委会等的监控,农民是能够较为公平地实现土地收益的再分配的。当然,基层政权的腐败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很多地方并没有实现对于村委会这样基层干部的监督和问责,问题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都不能通过私有化土地解决。

关于对于土地使用权的渴望,想变成长久的完全可以理解。我们家也是农村的,我也希望如此。但是土地不仅是农民的生产资料,对于我们国家来说,这是个社会保险,通过家庭联产承包实现,这个保险其实对于全社会来说真是伟大的创造。你去打工或者任何途径去城市,站稳脚跟了当然很好,站不稳了还可以回家养活自己,这就是土地现在根本的功能,这一功能在目前来说还不能放弃。私有化实际上会使这一功能失效,肯定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无产者,最终影响社会稳定,而这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不是好事。也许十年二十年之后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起来,我们就可以私有化了。但是即便如此,私有化之后也会产生输家和赢家,土地集中不可避免(从生产效率的角度来讲未必是坏事),到时候怀念现在这个日子的人不会少的。

家园 想当初国企改革下岗,大家也是基本没意见哦

到了有意见,就又要维稳了。维稳成本,娃哈哈

家园 这个想法太理想化了

现在的土地不是公有制,而是集体所有制,理论上属于各村(集体)。当然,地方政府总有办法征用,搞的农民失地后没有保障。但是像你说的那样私有化后,只会进一步加大贫富差距。经营能力差的能传几代?到头来还不是形成大地主阶级?还不如进一步强化集体所有制,土地所有权属于全体村民。每隔若干年根据人口变动进行重新分配,在此期间所有权属于农民,地方政府无权征用。至于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可以通过委托给大集团进行集约化农业经营,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农民始终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参与土地收益,并有权终止合同。这样才能使农民生活有保障,避免贫民窟的产生。

家园 农村土地私有化之后就是土地流转

种地的农民顺序已经彻底断了,农村土地改变将来不可避免。如果现在实行土地私有化,有土地情结上一辈在,70.80后们想出售土地会受到父母的一些压制,私有化土地公开买卖,农民待价而沽,这样农民的资产就是增加,给农民带来一些实际财富。

农村土地私有化之后就是土地流转,懒人都把土地卖了进城打工,买房转职成为城市人,然后遇到世界经济危机就集体下岗,土地已经卖了,想回到农村种地也没可能,没有生活保障,活不下去,祖国各地就开始上演黄巾起义了。

历史告诉我们,农民一旦失去土地,暴乱是不可避免的,无数年来已经轮回了几次了。

so,眼光要长远点

家园 你的观点还停留在以前

主帖说的很清楚,70.80农民工绝大多数都不会种地,他们没读书后,就直接出门打工的。我乡亲80后就没有一个会种地,对播种,田间护理等等更本就不懂,而且种地这种累活收入又低,他们就是找不到工作,也不会回去种地,那结果是什么,答案很明确。

土地私有化的话,同时应该开放户籍政策,让常年在外打工的,当地就应该给予社保,医疗保障,失业救助保障。

比如像我在上海,交了N年工资所得税,可什么保障也享受不到,搞什么外来务工人员综合保险,屁用都没有,每年还被扣钱,感冒去一次医院几百元全掏。

家园 给老兄补充一下。

楼主对土地所有权的归属都没有搞清楚。

我国宪法第十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因此,农村土地并不归属于国家,而是归属于农民所组成的村集体。国家要使用农村土地,必须通过宪法所规定的征收方式,以公共利益的名义,并且要给予补偿。

中国革命的基层主体不是工人而是农民,没有农民的绝力支持和牺牲,中国革命不可能胜利。因此共产党信守耕者有其田的承诺,在建国后依然奉行了土改政策,确认了农民个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在建国后,出于你老兄所提到的原因,才通过合作社的方式将农民个人土地所有权变为农民集体所有权。

家园 别的不说。

但要指出你一点小错误。根据我国宪法,城市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农村土地所有权属于村集体。中国革命没有农民的支持和牺牲,不可能成功,因此tg践行耕者有其田的承诺,建国后把农村土地所有权留给了农民。后来鉴于yunap所说地原因,把土地所有权通过合作化的形式,转移给了农民所组成的村集体。为此,才有了宪法中关于土地所有权的规定。至于你说的承包几十年之后会有变化,这个变化不是指所有权的变化,而是指土地的使用体制是个人承包制还是集体经营制的变化。

家园 看到土地私有就没看下去了.

可能私有了对现在还能分到地的人是好事,但之后呢,之后的农民因各种原因地卖了,集中在有资本的人手上您还认为是好事?

家园 农民得到了什么?

之前大饿荒,死了那么多农民。

靠土地养活不了家人,出门打工,全国留守儿童上千万,这些儿童全部都糟蹋了,没有父母的管教,很多缀学,有的成混混地痞。

-------------

这个就是D为农民考虑,给农民的回报?

家园 不管以前还是以后,道理都是一样的

人需要有后路和社会保障,才吃的起饭,活的下去,活不下去就会起义。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你文中所说的那些找不到工作,也不会回去种地的人,的确有,还不少,但是不是所有农民都这样,还是有愿意回去种地的,他的老婆孩子父辈在那里,根在那里。

以后随着城市化加速,农民会逐渐进城,城市人会跑到农村去出租土地,然后雇人用机械化种植。这个是大趋势,不可逆。

但有个很重要的区别,楼主说的是“土地流转”,这里说的是土地租赁。土地流转之后那块土地就没农民伯伯啥事情了,他的后路就断完了,遇到经济危机下岗之后只有靠社保(如果有的话);如果是土地租赁的话,他还可以坐着收银子,至少活的下去,吃的起饭。

家园 这些资本家

是TG弄出来的,不让资本家参与,那就让农民自己来,拥有农业户口才有土地购买权,这样权贵们就不容易进来。

家园 你对农村不了解

岁数大的农民工,也就是40岁以上的基本都会回去的,还有土地情结,80后左右更本就不会在回去,就回去后也会在出来。不种地有几个原因;1:种地活很累很苦:2:种地挣不到钱,3:更本就不懂怎么种庄稼,4:年轻人现在在家种除非智商有问题,不然都出门了,如果在家种地男青年娶不到老婆。这种环境的形成,目前状态下,没法走回头路。

家园 怪不得,村里面权利这么大

亲戚那个村把农民的承包书都收上来了,村干部利用宪法徇私。他们村这次征地,一亩良田才拿到了1万元补偿,我们老家猪肉价格和上海一样,其他不少物价和上海差不多,不知道这个1万块能起多大作用!!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