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闲说卫青霍去病:打匈奴的代价与汉武帝的用人 -- 锴锃

共:💬53 🌺2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就是

不管霍去病是不是外戚,汉武帝一开始用他是不是用人唯亲,总之霍小哥儿就是争气,不服不行。

霍去病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军事天才,我想这点应该是毋庸置疑的,没有人会那么好运--当然次次好运是不是也应该算天才了呢。。。至于汉武帝是撞着了大运还是真就那么牛的生了一双慧眼就不太好说了

就是
家园 雪匪都支持我了,嘿嘿,好啊:
家园 李广抹脖子怪谁?

好像怪不到卫青吧?卫青也是依法办事,就是汉武给卫青的叮嘱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大错。

古人说大丈夫能屈能伸,不能总吃肉不挨打,委屈比李广大的古往今来有多少?要是都抹了脖子,那是对历史负责吗?

读史喜欢同情弱者这是共性,可是,真的要是论史我看就不能完全用道德标准衡量问题的是非曲直了。

家园 我觉得,是他自己气性太大

以前在跟支持的一个帖子里面就说过。他可能是把自己看得太高了点,把别人(卫霍)看得太低了点。总是觉得别人是运气好、皇帝偏心,总觉得自己是怀才不遇、是运气坏,总之是“屈居人下”,委屈大发了。其实嘛,他为将不如霍去病多矣,为帅--哪里及得上卫青?

家园 没错

卫霍取胜就是因为他们厉害. 贰师失败就是因为他窝馕,可是刘彻选择他们不是因为卫霍能取胜,而是因为他们都是外戚。除了外戚以外,刘彻还选过其他人当统兵大将吗?世上除了外戚就没有别的人才了吗?

家园 要说李广这人做个旅长、师长什么的应该还行:

可要是做方面统帅那就不行,方面统帅政治上首先要敏锐,战争是什么?战争就是政治的延续,这话虽说是老克说的,可还被我党奉为圭臬呢。

李广早年私自接受梁王的印信,以梁王和汉景帝的关系,汉武要是真的宥于成见,可以有一百个理由不用他。更别说作为统军将领了。百分之百的公平是做不到的,汉武这人能留着汲黯这种人,我以为他还不算昏暴。

家园 李世民和毛泽东选人当然不是百分之百准确

不过刘彻选择三个远征军司令官就错了一个这样的成功率,李、毛还是绝对远远超过的,而且也不至于只从自己的外戚中选。

家园 照你这么说李世民、毛泽东还不如汉武帝:

他们两人都只选了一个接班人,还都错了,而且不仅一时之错,还都是一世之错,李治卖了李唐的统绪,华国锋丢了文革的大旗,照你的形容,毛泽东、李世民的错误概率是百分之百,而汉武呢?还不过是三分之一吧?

就是
家园 同样的一双慧眼也选择了李广利
家园 李治难道不比李承乾、李泰好?

高宗时期唐也没出过什么大毛病吧?毛泽东选错华国锋直接导致文革结束,对全体人民还是好事呢。可是刘彻选错李广利直接导致损失十几万人命,加上死在大宛的还不止这个数。温相衡量领袖人物用人是否成功的标准难道纯粹是领袖人物个人利益是否得到保证吗?

家园 那么这样说吧

某总经理任命了一个部门经理,是他的妻弟,绩效不错;接着下一任的部门经理,也是他的妻弟,绩效也不错;到了第三任的部门经理,还是他的妻弟,结果大亏了一笔。那么你是否还对这间公司非常有信心?

没错
家园 汉武帝任命的将军多了去了,其中的外戚就这三个而已啊

您如何得到这样的结论?马邑之谋即韩安国统领三十万汉军。卫霍做大将军、骠骑将军虽然显赫,但都是凭借赫赫战功升上去的,象霍去病从带八百骑的校尉做起,然后将一万骑开辟河西走廊,最后漠北之战才基本上与卫青平起平坐。至于李广利这样的将军就多了,比如征南越、朝鲜的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等。

家园 那是,全国的将军多了

刘彻的外戚有几个,能当完吗?征朝鲜、征南越和征大宛能相提并论吗?更别提李广利最后投降那次带兵的规模了。

家园 实在不太明白您的逻辑

我的回答是针对您在上帖的说法:“除了外戚以外,刘彻还选过其他人当统兵大将吗?”您说呢?

就其难度而言,征朝鲜、征南越,确实不能与征大宛相提并论。

家园 我用“统兵大将”这个词时确实没有说数量级

不过既然在讨论卫、霍、李广利,那么至少也是同一级别吧?

征大宛不只是难度,最重要的是动用的人力物力根本不是征朝鲜什么的可以相比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