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略谈近期京沪高铁四天三起故障 -- 忘情
文字实录摘抄:
记者:当时的探测结果已经是没有生命了。
邵曳戎:我们这种仪器,实事求是讲也不是万能的。
当时他们做了非常大的努力,当时确实没有探到有这种迹象,确实没有看到,因为后来我们从小孩子救出来的位置上,认识到这是一种事实,因为他上面发了好几个尸体,尸体上面还有一些碎片,从探测的角度来说是非常难发现的。
记者:有没有人宣布说,停止生命的探测,我们开始进入下一个程序?
邵曳戎:我们没有接到,我们只接到要争分夺妙,绝不放弃,要找遍所有的机车,每一个角落。
解说:邵曳戎对于网上流传的自己对抗上级指令的说法并不认同。他说从事故发生后,一直在紧张施救,没有人发出什么具体的指令,也没有人要求拆解列车。
当时最大的争议在于用什么方法来施救。
记者:当时的争议在什么地方,有人决定要到另外的地方去,要把这个车拉到更远的地方去破拆,你们当时决定是在现场,是这个意思吗?
邵曳戎:在桥面上,他们提出要把这个车用吊机吊到桥下施救,和在桥面上施救,这个问题上,我们坚持在桥面上施救。
记者:您指的‘他们’是谁?
邵曳戎:当时现场有一个铁路工作人员,有这么个讲法,因为你这样的吊装,我们怕二次伤害,不管机器怎么动,这个车辆就会产生挤压也好,万一在空中一些散落物掉下也好,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到桥下,我们还是不放弃,还是不放弃。
记者:最终是什么时候发现的这个小姑娘?
邵曳戎:应该说在上面压着的机车,上面吊开以后,我们消防战士和我一起爬到机车上面,搬开一个尸体的时候,发现了一只小手在动,当时这种动,真的触及到我们当时的一种心理。
以下来自网上:
他主导研制出的“超强性束管式光缆”和“新光纤电流传感器”均在1992年获得国家专利。
在这篇文章里面他大谈特谈有砟无砟、轮轨的问题,
输电弓与接触网动态接触的防雷技术算擦一点点一点点边,
唯一和他专业密切有关的,其实就这么一段:
当然,人家院士见多识广也有可能,记者瞎编也有可能
【真实情况如何呢?
——安路生在胶济路4.28事故发生的时候,确实是铁道部总调度长,汶川大地震之后,也确实被调任成都铁路局局长。】
胶济路4.28事故原因是调度问题吗?!铁道部总调度长有无有责任?没有被追责就是没有责任吗?!
限速80、飚到了130多,然后出轨
恰好对面线路来车,正好撞上了出轨列车,引发连环事故
即使是调度事故,各铁路局调度是独立运转的,牵扯不到铁道部总调度长身上
120分钟的备用电源,是用来支撑必须的通信、通风、部分照明、车门开闭、升降受电弓的,是指这些功能能维持2小时。空调都不够,那里能用来跑路呢。
[URL=]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wzdongchetuogui/content-3/detail_2011_07/26/7957322_0.shtml
[/URL]
温州特警支队长:没有人下令停止生命探测
温州市警方26日公布“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第一批遇难者名单,共包括28人,其中浙江籍17人、福建籍7人、安徽籍1人、河南籍1人、天津籍1人、意大利外籍1人。>>点此悼念
7月26日CCTV新闻频道《东方时空》节目播出《温州特警 用坚持挽救生命》,以下为文字实录:
主持人:我们再来看看小依依是怎样获救的,小依依是这次723事故当中最后一名获救的幸运者,大概是在,下午的7点左右,也就是昨天下午的17点左右,小依依被发现了。
经过20分钟左右,消防队员们,武警队员们,把她从扭曲变形的车厢里头救了出来。当时小依依获救的时候,离她被压在车厢里,已经整整过去了20小时,小依依能够获救被认为是一个奇迹。
小依依获救之后,亲手把小依依从死神手中抢回来的特警邵曳戎也一度成了我们心目当中的英雄。
本台记者也对进行了采访,一起来听一听。
邵曳戎:从开始到哪天下午,机车掉下来,我们一直是没有停止过。
解说:他就是被人们称作英雄特警的,从警方进入温州市公安局特警队长的邵曳戎,交通事故现场周围,而这。
记者:当时的探测结果已经是没有生命了。
邵曳戎:我们这种仪器,实事求是讲也不是万能的。
当时他们做了非常大的努力,当时确实没有探到有这种迹象,确实没有看到,因为后来我们从小孩子救出来的位置上,认识到这是一种事实,因为他上面发了好几个尸体,尸体上面还有一些碎片,从探测的角度来说是非常难发现的。
记者:有没有人宣布说,停止生命的探测,我们开始进入下一个程序?
邵曳戎:我们没有接到,我们只接到要争分夺妙,绝不放弃,要找遍所有的机车,每一个角落。
解说:邵曳戎对于网上流传的自己对抗上级指令的说法并不认同。他说从事故发生后,一直在紧张施救,没有人发出什么具体的指令,也没有人要求拆解列车。
当时最大的争议在于用什么方法来施救。
记者:当时的争议在什么地方,有人决定要到另外的地方去,要把这个车拉到更远的地方去破拆,你们当时决定是在现场,是这个意思吗?
邵曳戎:在桥面上,他们提出要把这个车用吊机吊到桥下施救,和在桥面上施救,这个问题上,我们坚持在桥面上施救。
记者:您指的‘他们’是谁?
邵曳戎:当时现场有一个铁路工作人员,有这么个讲法,因为你这样的吊装,我们怕二次伤害,不管机器怎么动,这个车辆就会产生挤压也好,万一在空中一些散落物掉下也好,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到桥下,我们还是不放弃,还是不放弃。
记者:最终是什么时候发现的这个小姑娘?
邵曳戎:应该说在上面压着的机车,上面吊开以后,我们消防战士和我一起爬到机车上面,搬开一个尸体的时候,发现了一只小手在动,当时这种动,真的触及到我们当时的一种心理。
解说:最后这个幸运的小姑娘,送到温州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
我们从医院得到的最新消息是小依依在接受了小腿切开有往保住小腿,无需截肢,目前生命体征良好。
不管对TG和体制有多么不满,也要知道TG要是愚蠢到这个地步,那也不是TG了。借机攻击的人才是其心可诛!
说多了被抓起来。。。。。
都运行那么多年了,好好的
以为桃子熟了,可以摘了
只有目视行车水平的,也来摘桃子
记者瞎编可能性不大
转这篇就是抛砖引玉,问题说的越清楚越好
专业人士自己不好意思谈问题,那就只好别人谈了
尽管当年也学过了些力学,但是由于记忆力不好,没有学好,现在记忆力好些了,尝试着进行分析
摩擦阻力与压力和摩擦系数相关,与速度基本无关,速度越大,摩擦力做的功也越大,即摩擦力做的功是摩擦力乘以速度乘以时间,但是摩擦力本身并没有增大。
这句话至少不准确,列车所需要的能量是从0到300公里每小时的动能以及在此期间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即当列车达到300公里每小时以后,列车的外来能量主要是克服摩擦力而做功。
这句话不对,首先,院士没有区分能量和力,两个一个单位是焦耳,一个单位是牛顿,显然不同。
实际上当列车向前冲的时候,铁轨给予列车一个向后的摩擦力,列车也就给铁轨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即列车给铁轨的力等于铁轨给列车的摩擦力,显然这个力不会太大----我们知道轮轨的摩擦系数是比较小的,我以前在船厂的时候,几百公斤的构件放在小车上,在铁轨上推动一点都不费劲。
即使钢轨的热胀冷缩有这么严重--实际上有石头的没有石头的还不是同样热胀冷缩?热胀冷缩也是在铁轨的纵向即沿着列车前进的方向进行伸缩,而不是在铁轨的横向进行变化的,轨距怎么改变法?
我以前猜测降速是因为关键部件超负荷运转,看来果然如此。
“高铁的关键部件基本都是进口的,都不是按350公里的时速设计的,硬要跑到350公里是不顾客观规律的蛮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