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水木清华上看来的笑话 -- 白色潜水艇

共:💬180 🌺657 🌵2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不清楚年收入20万美刀在美国是个什么水平,但是年收入

40万人民币在国内可以活的非常滋润,在二线城市,年收入40万人民币的家庭至少是两套房两辆车,孩子上高价学校,家务活都是请佣人干的那种。你可能回国少,现在别说年收入40万,就是年收入10万人民币的家庭,请保姆干家务也是很普遍的现象。

家园 早就2.5了啊

至少半年前我回国那次是2.5,牛奶豆浆都是一块,有散装的牛奶五毛,几乎没奶味

家园 我们来算一算,

在美国的二线城市,一般多数是买的独立屋,也就是中国所说的那种独门独户的别墅(当然在美国,这种独立屋一般还够不上所谓的别墅,但原样搬到中国来的话绝对算别墅)。那请问,武汉这类二线城市的别墅多少钱一平呢?2W一平吧。一栋别墅我们算平均250平方米,那在中国就是大于500万人刀。美国二线城市这种250平方米的独立屋(另说一句,一般米国的房子都是装修好才卖的,有地板,厨房橱柜,空调机,暖气系统(如果需要),一般来说买买家具,电器就可以住了)也就是3,40W美刀,折合人刀最多260W人刀。

倒是中国常住的楼房,和美国的差别没这么大。武汉二线城市的高档楼房算1W每平,150平的话150W人刀。美国类似的可能要30W美刀(补充一点,美国卖房子说的面积是不包括公摊的),折合195W人刀,但美国的一定是装修好的,所以只是比中国的贵一点点。

汽车就不废话了,中国的绝对不比美国便宜。

在二线城市,年收入40万人民币的家庭至少是两套房两辆车
这么讲其实有个误区,那就是在美国的中国人基本是白手起家,靠自己挣的钱来购置一切的。而国内一般都不会是这样的情况,有父母或者之前的公房的支持或帮助。

家园 看比什么

一般人比富没人比吃饭吧,(现在还比吃饭想让人笑死吗?)请问一般炫富都拿啥呢,房子,车子,名牌吧?你可以随便问问河里在美国的同学们,这三大项在同等地位城市是哪里的便宜。

房子我上面一个帖子已经回了。

就说宝马吧,美国宝马5系列多少钱,一般是5W米刀,也就是32.5W人刀。国内呢,最少50W人刀。

当然你说的去餐馆吃饭,请人工是中国便宜。但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便宜的就多用,贵的就少用。就一个家庭来说,现在吃饭,家务能占到开销的多少呢?10%?和动则几百万的房子来说,实在可以不上心了。

家园 不同意

同样是收入的百分之十,中国够吃,美国够住,吃和住哪个排前面?

比富为什么比房子车子,为什么不比谁雇的工人多?

中国买得起私家车的都能雇人修车,美国买得起车的不一定修得起吧

据说美国公司的高层经理房子漏水都得自己修因为请不起工人。

家园 差不多

说到房子还忘记算地下室(一般等于房子面积一半,如果是两层楼的房子)和车库了,这些都不算面积。还有就是虽然税负不轻,但是每个月拿到手的钱基本就是可支配收入了。

说到经济,中国这些年经济突飞猛进,有钱人在庞大人口基数上暴增,这些年中美收入差距,绝对是缩小的。对于喜欢回国体会富人感觉的国外游子,确实是个打击。实际上,现在国外的人由于自身经历的烙印(白手打拼,每分钱都是算得很细的。另一方面在国外因为没有安全感,所以对于花钱非常的谨慎成为习惯),在国内人看来反而是小气巴巴,缩手缩脚。

对于普通中国人,在美国的不利其实不是经济方面的(当然有本事或者有关系的在国内挣多得多,这是少数),是文化上的陌生感,社会生活的孤独感(喜无人分享,悲无人分担),和祖国命运的脱节感,以及亲情上的煎熬(子欲养而亲不待!)。至于所谓玻璃天花板,很少人能够碰到。

算经济账很可笑的。

家园 对你的回复相当不理解。

如果你上西西河只是点到的,那请原谅我直接无视。

如果是真的来讨论一下的,我只能说你的话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同样是收入的百分之十,中国够吃,美国够住,吃和住哪个排前面?
你这个数据可有来源或者比较靠谱的计算?我的原话的意思说现在吃已经在人们的收入中占比较少的比例了。

比富为什么比房子车子,为什么不比谁雇的工人多?
请问,您有自己的房子吗?如果有的话,请你自己算一下现在市价多少,再算一下雇人帮忙的花费会有多少。我们试想一下,国内,有人说他现在又买了一个房子,价值200万;你说你又多雇了一个佣人来帮忙家务,每月要花2000元。请问这样的比富有意思吗?

我们这里的比富本来就是说的是购买力的问题,而且很明确是生活购买力的问题,也就是说一个人/家庭的生活需要所用金钱数。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人(没有残疾)一般的上下班,日常家居清理和收拾绝对是自己能够干的。请工人干是可以的,但要是以能请多少工人做为一个炫富的标准,请允许我表示自己的鄙视。当然,你有自己的观点,你可以觉得那种公子哥雇好几个佣人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是你的理想,没人会拦着。我在这里只讨论社会一般情形。

中国买得起私家车的都能雇人修车,美国买得起车的不一定修得起吧
说这句话您经过脑子了吗?你不觉得不经思考就照搬别人的话语有些天真。下回记住这样的一句话,“中国买得起私家车的都能雇人修车,美国修不起车的都会扔掉旧车再买一辆”。

据说美国公司的高层经理房子漏水都得自己修因为请不起工人。
真是不好意思,你这句话记得又过时了,现在是,“美国公司的高层经理房子漏水已经请得起中国工人了。”

家园 老婆/老公咋比?而且老婆/老公既不能多买又可以退换,

实在不好比啊。

房子不但是生活地点和质量,也是钱啊,还是大钱。除了发生战争,天灾,这房子是可以再换成钱的。

我可以负责的说,家庭轿车在中国一定成为日常消费品,毋庸置疑。工业化使汽车成为日常消费品这是一个事实,几乎放之全世界都准。现在中国一边城市扩大化,一边中国制造白菜价化,汽车何来奢侈品。

家园 哈哈,现在国内中产可比在海外讨生活的华人厉害多了。

毕竟一个是自己的祖国,一个是寄人篱下-老外还真没把海外华人当回事儿,感觉我们都是苟且偷生啊。

家园 另外孩子们变成ABC CBC也很不爽
家园 比来比去有意思吗?

自己活着快乐就是了。

家园 稍微纠正一下

出国本来就不是正常人做的事情

这个最好说成是

出国本来就不是传统中国人做的事情。

中国文化对于故土的特殊留恋在我们所有中国人身上都有深刻烙印。本来各国人都有故土情节,要不然也不会有新约克,新泽西这样的地名了。但是中国人的故土情节尤甚。西方的海洋文化对这个相对比较淡薄。大航海时代死在异国他乡的西方人数不胜数。现在占据美国和澳大利亚的西方人,早就把占领地当成自己的故乡,而且生长出不同的文化了。

历史地看的话,人类总是会迁徙的,我们的祖先就渡过白令海峡,成为美洲土著。就中国来说,当年东渡的西晋氏族,很多都在当地安家落户,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发展。福建客家人其实已经是本地人了。再说广一点,如《三体》幻想的,或者阿西莫夫的《地外文明探索》里面所预测的,人类总有一天离开地球怀抱,向深层空间拓展。所以从广大意义上说,迁徙反而是常态,是必然发生的,定居却是暂态。

只不过作为迁徙的第一代,无论是东渡、出国还是将来离开地球的第一代,在感情上,莼鲈之思都会折磨终身。

家园 花一个,但是也无可奈何

估计儿女这一代还能影响他们,能听说中文,再下一代,就没法干预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