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略谈文革 -- 史文恭
除了陈云(当时不管事)和某种程度上的周恩来(反冒进后在经济工作中发言权减少)、朱德(一直不管事),一代领导集体都有份。
你老兄还是混淆。高铁没什么攻击的。
如果要攻击也是不合理的分配制度。
照你的思路,电脑好贵可以买很多粮食,大家不要用电脑了,直接给一线工人发大米白面?
工农业剪刀差,是经济剥削;农村知识青年到城市工作,是劳动力剥削。改革前后,一脉相承。
对农村的投资(包括水利、初等教育等基础建设),立足点完全建立在给工业化提供资金、原料和劳动力的基础上。
所以,指望农村能得到公平的待遇,在中国的工业化能靠自身完成积累和扩大再生产之前,都是不现实的。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足够直白了吧。说到底,毛泽东想走不同于传统的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并为此和自己亲手参与创建的国家机器和官僚集团进行了斗争,但是没能成功。现在明里暗里的很多争论,抛开现实的利益斗争,无非是争毛泽东的这种想法好不好。
搞工业化,占中国大多数人口的农民是主力军才是正确的道路,当然农民的水平低,需要投入教育提高农民水平,如果农民还是文盲,中国就还和60年前的差不多社会,如何进行工业化?
这根本不是公平问题,而是中国发展的源动力是什么的问题。任何社会的发展动力都是相近水平的大多数人,苏联叫布尔什维克,美国叫中产阶级,在当时的中国,就是农民。
想搞内部殖民地?老蒋就是下场,现在的印度是另外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想人为地通过剪刀差加大工业投入,其实是拔苗助长、得不偿失。但工业的效率确实大大高于原始农业,这不是剪刀差,而是产业代差。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有提高农民的劳动力水平,使原始的手工农业变成现代的机械农业。
而这一切,普及教育是基础,普及教育不仅仅是将原始农业提升到机械农业的基础,也是工业扩大再生产、升级换代的基础。
农村教育不是为了农民的待遇问题,而是为了中国大多数人的发展、中国大多数人的未来,如果大多数人被排除在中国发展行列之外,不仅会加剧阶级矛盾,中国自己的产业也发展不起来,“奈何百万漕工衣食所系”从而拖累生产进步的悲剧将重演。
而是榨取农业剩余的能力太低。
日本鬼子、地方军阀、都在榨取农民剩余,说白了,国府在抗战前控制无非长江中下游数省而已,范围有限。而且地主又把农业剩余分润了好大一块,国民党政府又没能力推行减租减息,所以榨取农业剩余的能力小得可怜。抗战前一年国府财政收入就是三亿美元左右的样子,和共和国相比,这种能力就是个渣,自然干不成什么事情。
革命的终极目标从来不是自由,是为了缔造更有效的国家机器。国民党完蛋了,不是因为它残暴(却是残暴,不过这不是它灭亡的原因),而是因为它无能。
中国大多数人的发展,很正确,但是大多数人进入城市才是发展的方向。
你的那些措施,对国府来说不需要,他有足够的工业资金了。
可是,他仅仅依靠少数知识精英搞的工业,劳动力仍然要依赖农村的文盲,结果变成了差不多先生,拖累了整个产业的效率,如果你理解不了的话,可以看看印度的现状,那就是旧中国工业的翻版。
津巴布韦也搞土改,结果如何?原因就是他们的农民没有中国农民2000年传承下来的农业技能。
农民可能进城,也可以将农村发展成为小城镇,互为补充才是王道。但无论哪种方式,农民都是在农村接受的普及教育,没有这一点,无论是城市化,还是小城市群,还是农村自身的建设,都是空话。
所谓传统的工业化之路,就是帝国之路。
他们早就悟了人生,现在是顿切人生。这样有差别些。
------------------------------
“刘永好、马云、冯仑、茅永红、郑跃文、张征宇和我,在重庆集体研究决定:举办一个集体追悼会,每人给自己致悼词。结束过去,开始未来。每活一天就净赚24小时,珍惜每一天,充实每一天,快乐每一天。”7月5日上午,史玉柱发表的这则微博迅速引发粉丝的热议。
微博中提到的几名企业家,如刘永好、马云、冯仑等都是行业内的“大佬”级人物。茅永红是地产500强百步亭集团董事局主席,郑跃文是科瑞集团董事长,张征宇则是北京恒基伟业电子产品有限公司总裁。
给自己开追悼会?这似曾相识的桥段,就出现在前不久热映的冯小刚电影《非常勿扰2》中,秦奋策划的李香山人生告别会。难道这几位企业家要上演一个真人版?
开追悼会或早有端倪
为企业家的活人开追悼会,这样的想法是一时兴起还是早有计划?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史玉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由冯仑首先提出的,也是几位朋友“一时兴起”。
记者发现,对于死亡的思考这些企业家也并非突然兴起,冯仑在6月29日的一条微博中引用了一张图片“死亡是人生的朋友,也是人生的导师”。他在微博中说:“站在终点回望通向终点的道路,会有很多的感悟,如果能将死亡视为我们人生旅途中的同伴或导师,它会提醒我们,不要把现在该做的事情拖延到明天,帮助我们每天做得更好,而且充实。”
5月27日的微博上,马云也对死亡发表了看法:“既然敢来到这世界,我就没有打算活着离开!但我不希望最后是被空气、水和食物给”三聚寝安“了。我希望是舒心地老死……你呢?”
此次追悼会根据史玉柱的说法是为了“结束过去,开始未来”。这或许是企业家们为了开启对生命的重新认识。
微博热议活人追悼会
而对于开活人追悼会这样的事,并非人人都能理解,知名地产商任志强评论说:“越玩越爽,从地狱玩上天堂?”地产大佬潘石屹也在微博上问道:“哥几个为什么选重庆?”并要求他们给微博上的朋友公布每人的悼词。
一些未能“加盟”的业界人士则纷纷表示对这个事件的关注和兴趣,特别是很多地产界人士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深圳市绿景集团副总裁张梧峰则表示出强烈的参与兴趣:“这个主意不错,还可以报名参加吗?”
而网友们对于此事也极度关注,史玉柱的这则微波至今有近4000条评论,不过他们观点却不尽相同,“北京刘杰成”表示:“很想看看悼词。”也有网友认为这是“吃饱了撑的,不如干点实事”。不过其中表示赞成者占了大多数。“飞流中的钓钩”评论说:“史玉柱等众英豪为活着的自己开追悼会,是何等的泰然,何等的坦然,何等的淡然。人生不过一场戏,生死就在一瞬间。与其看着,不如做着!活出自己,活出精彩,活在今天!”
76年,我刚上小学一年级,总理逝世的时候,一天晚上,我们全家围坐在桌边叠小白花(当时住防震棚,你懂的,我老家就在南京边上),当时说些什么现在肯定是不会记得的,只知道父母亲表情很沉重,一边叠着花一边低声说些什么,我们姐弟几个也就不敢玩闹,规规矩矩坐在桌边学着叠花,也是我第一次叠小白花,印象非常深刻,至于有没有开追悼会,因为我没有参加,所以不记得了,这一点存疑。又过了段时间,毛主席逝世了,当时的区委会在小礼堂设了灵堂,所有单位包括我们小学生都去参加追悼会了,我和我的同桌三人是一组的,鞠了三躬,我记得很多人都在哭,有的悲痛的甚至嚎啕大哭,也给我幼小单纯的心灵以极其震撼的冲击。
就是不知道何时引爆。不过这个引爆就是机会了。
没有暴跌,哪里有机会。把钱存好。等待暴跌。
张牧之说 没有你对我最重要
想到一例,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