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略谈文革 -- 史文恭

共:💬1222 🌺12102 🌵36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2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也不愿意这么“死不改悔”,完全是因为没有别的解释

如果不解释成“周恩来把邓小平扶上台”,你就没有办法解释这篇文章的后果,而且当时的解读还这么一致。不管你怎么分析这个句子或周围几个句子的语法结构,在当时的语境下,这句话就等同于“周恩来把邓小平扶上台”。

野狼兄提供了一个李西宁的访谈,这是我的读后感,望指正:南京老萝卜:野狼兄,你的资料非常好

说起来还怪四人帮自己,说话惯于含沙射影,皮里阳秋。要是说话有我们讨论这么直截了当,就没有这么多口舌了。呵呵。

我不知道你说的“疑邻窃斧。三人成虎。”是啥意思,不过三人成虎我还是知道的。嗯,你是不是认为,76年春天南京事件时,几十万市民都是被忽悠了?他们都误解《文汇报》的意思了?

家园 如果初级知识尚未掌握,再继续学业不过是好高骛远
家园 毛是成熟的政治家,不是楞头青,以为发动个文革就能夺权了?

64年国际问题压倒国内,新的小内阁推翻了原来的5年计划,开始战备经济,中国开始大三线建设,这恐怕才是毛夺权的开始,文革不过是双方最终的总爆发而已。

家园 看这个帖子;老萝卜采诗野狼关的讨论我不知道,谢谢提醒

yuanap:真相隐藏在细节后面;既然事实被扭曲,如今所有认识都是多元

家园 嗨,把坐高铁上升到自挖墙角,这也真是

现在整个社会不是因为绝对的贫困而不满。中国现在饿死人好像很难吧。

现在的不满是对不公平的不满。你把对不公平的不满放到具体的某个事物上面,至少是你问题提错了。

如你所愿,全国跑普速列车,多开绿皮车卧铺什么的,就不抱怨了吗?

河里很有些人以工人和农民利益自居,却不去实地看看工人农民在干什么需要什么。

我实际和国有大厂的一线工人谈过,很辛苦,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有怨言,工资还可以。不过他们没有什么骂政府的,骂的多是自己的头怎么分配工作不公平。干劲很足,也为自己的工作自豪,那是很发自内心的笑容。

也排队买过绿皮车和挤得满车的民工兄弟同行过。他们不满的大多是自己的村干部和乡镇的,自己打工的地方的老板和工头,河里说的左转啦什么离他们很遥远。他们关心的就是自己的切身利益,都有着渴望致富的理想和努力。

以上的这些群体共同的认识是中国暂时离不开共产党,尽管他们不信任共产党,他们好像没有人希望中国乱的。

不要混淆,一码是一码。多脚踏实地的去接触基层,不要闭门造车

家园 淡定啦,自古如此
家园 战争时期都能解决,经济困难就不能解决?不是自己的儿子而已
家园 仅仅是跟一线的人聊过,就敢这么说

一线的员工会对不熟的人透漏真是想法?春运来的时候,你就能感受到了。。。咱中国人对回家这件事态度,那可是十万八千里之外,也要想法子回家过年的。人生的意义是啥,对很多中国人来说。就是回家团聚。一家人生活在一起...

你说那个工资还可以,你了解这个可以是啥意思么?我想,大概是和种地比一下,还可以。看你说话这语气,应该是领导。你和一线工人谈话,他会说工资低么?网上也有数据,你自己看一下也能明白,工人愿意掏这个钱坐高铁么。再花两百,直接坐飞机了。一线工人一月两千多,那可是其余啥都没有。自己租房,早饭,晚饭自己做。。除了保险,啥福利都木有。年终奖,想都别想。可不比办公室一个月两千多。。。

家园 战争时期解决什么了?

经济困难,不但要削减在校生人数,还要把两千六百万人送回农村。该做的就要做。

战争时期,什么战争?解决什么了,说话说全行吗。

家园 毛刘邓是一样的。

无非不搞文革多搞运动而已,其结果是一样的,但不会变成旧社会,将是苏联、朝鲜、古巴的缩小版、穷版之类。57年搞79年式改革,是不会成功,原因是多数人不同意,必须在计划经济走到头,无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时候,才能做到从上到下一致改革。

家园 这2600万人有儿童吗?是童工还乡,还是征用童工了?

同时大学教育经费增多,大学生增加,这是教育无法解决?

家园 中国能与苏联、朝鲜、古巴一样吗?别忘记中国有13亿人

没有国家能养得起中国,所以中国即不可能同朝鲜、古巴一样,也不可能和南朝鲜、日本一样。

同样,中国没有苏联、美国那样的基础,中国也不会同美、苏一样。

中国只能同印度一样。

唯一区别印度的,就是大跃进和文革。

家园 这和2600万人里面是不是有学生无关

就是指出一个事实:经济困难财政紧张的时候,削减需要财政负担的人数——包括学生,是很正常的事情。

农村小学生的教育支出要么是家庭、要么是村集体负担。因为农村经济剩余更少——农村的困难很大程度就是征粮太多导致的——所以导致学生数量减少更快。

家园 改开后的狗屁逻辑:经济困难就要饿死人

事实上经济困难时期,大家共渡难关的例子多了,怎么就会一定饿死人呢?

延安大生产时期,经济比三年困难时期难多了,通过精兵减政、大生产等措施,也没有饿死人。

而三年困难时期,不但不精兵减政,部委迅速扩张,吃公粮的极剧增加,这怎么能不导致下面饿死人呢。

应该追究的是三年困难时期负责人的罪责。

家园 你不了解前三十年农村教育的情况吧

都是找几间现成的房子,拼拼凑凑就可以了,除了在开始的时候需要大家出出力,帮忙整理整理,其他时候需要什么投资。

唯一需要投资的就是师资,钱都投给大学生了,知青都拼命考大学呢,哪有钱和人给小学老师。所以改开后,农村老师的工资又成社会问题了。

同时,就是机关部委扩大了5倍,吃公粮的直线上升。

这是经济困难,还是经济大发展时期?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