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大宋王朝的越南战争1 -- 泉畔人家
这些军事专家打脸的事情干的还少啊
其实论社会舒适性,宋朝算是有乐子的。
sorry啊楼主,我情不自禁,不要拍我
捂脸溜~~
太过斤斤计较细节人心,纠葛复杂。
这就是新宋和宰执各有所长的地方了。如果要兼顾大气又要刻画人心,那就绝对是红楼和三国的综合体,如果能写成必定是经典。
http://www.sbanzu.com/topicdisplay.asp?BoardID=190&Page=1&TopicID=3683824
其实作者不过是小资们对社会一厢情愿的幻想。
新宋里面长期提到说某某某名下良田千顷,这反映到社会上就是土地兼并严重,并且在石越的改革下,兼并是日复一日的严重。这么严重的兼并问题最终能带来只能是那两个人不会有别的。
另外,作者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把科学技术上的问题过于的简化了。
夫人和如夫人的差别。
差不多主人与奴隶的差别了。
的主帅——王韶和郭逵
这两个家伙是神宗五路伐夏前仅有的两个统兵打过胜仗(交趾这仗也不能算输了)的主帅,而且两人都做过枢密院的副职,也就是进了执政大臣的圏(这点很重要,没有资历很难指挥大军)
可是他俩人关系恶劣,郭逵征交趾回来,当时王韶还在枢密院,坚持要处分郭逵,使郭逵被闲置十年,由于在发言中抱怨了神宗,他自己在枢密院也干不下去了,就辞了职,改知洪州,结果脾气没发完,在谢恩折里说话不谨慎,落了个鄂州安置,那就是很严重的处分了,他一气之下,五十一岁就挂了
结果在西夏内讧,秉常被囚的大好时机,宋朝居然挑不出统帅全军的主帅,五路出兵,而无总帅,由宦官监军居中协调,这仗哪打得赢?
鲜花献上,学习了
1 择帅之争,本来宋廷以赵卨为主帅,宦官李宪为副帅,但是..让公公掌军总是有人反对,结果耽误了不少时间;后来依赵卨建议改以郭逵为正使,赵卨为副,结果两人又不合。
2 郭逵有意耽误进军,枢密使吴充对此次战争抱消极态度,而正是他推荐了郭逵(当时王安石任宰相,不喜欢郭逵),所以郭态度也不积极,在受降表之后更是抢先撤退,造成损失
3 冒牌太子,按照中方记载,富良江一战,大破交趾军,杀其大将洪真太子;可是当时越南国王李乾德尚不到十岁,不知哪来这么个洪真太子,反正肯定不是汉语意义上的太子
"想当然的认为别人不会干预是不行的,做好应对别人干预的手段,让敌人不敢干预才是上策。" 顶这个。所以我看不惯现在有些人说三线建设是错误决策。这方面做得好的还是毛,"我们不是美帝国主义的参谋长"。
你没考虑进宁售远国,不予近邦的越南抗战统帅的卖国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