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杂谈3-黄金的双重价格 -- 牛义缂

共:💬4 🌺2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杂谈3-黄金的双重价格

最近在迷雾般的美联储货币政策之下,黄金投资成了热门话题。评论黄金和其它贵金属的文章也多起来,或坚信趁回调抄底,或肯定转势做空。这边说巴菲特和索罗斯看空,那边说罗杰斯和保尔森看多。小牛也来凑热闹吹吹牛,瞎侃贵金属投资。

黄金在生活中既有商品属性(如工业用、首饰、艺术品等),又有金融属性(如国家储备、抗通胀投资等)。这两种属性也赋予了黄金两种完全不同的价格。这两种价格有别于黄金的市场价格。

1. 商品属性的黄金

黄金作为商品实物,得从金矿中开采冶炼。那么开采冶炼黄金的成本,再加上物流、税等杂费,就可以看作黄金的商品属性价格。

随着开采方法的改良,全球黄金的平均开采成本在不断降低。但是,由于近年来金价高企,刺激生厂商开采贫矿,又会把平均开采成本拉高一些。这几年的统计发现,全球黄金开采总成本大约略低于260美元/盎司。即使再加上些许杂费,估计可能在300-400美元/盎司,远远低于现在的国际市场金价。

最近还有一种说法,提到近年来开采成本由于诸多因素已经上升到1000美元/盎司。理由无非是贫矿开采、随金价提高的部分变动成本、污染治理和职业病问题等。虽然说这种说法有点儿道理,但恐怕还是水分居多吧。信不信由自己了。

作为商品的黄金用途很少,除了少量的工业用途和用作首饰/工艺品外,大部分黄金都是过剩的。

2. 金融属性的黄金

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黄金已经失去了法定的货币属性。存在于黄金中的金融属性,只能来源于传统的黄金观和相对稳定的黄金总量。说白了,就是“信心”支撑了黄金的金融属性价格。从经验来看,对黄金的“信心”是很不稳定的,所以下跌要比上涨剧烈,所以金价在整个80-90年代维持低价。没有法律和政令的依托,“信心”就只是“信心”。

那么,怎么衡量黄金的金融属性价格呢?我们用美元总量除以黄金总量(即把黄金视作法币发行的基础)。这里的货币总量指的是 “美元M2+欧洲美元”,黄金总量指的是“黄金存量+探明储量”。

美元总量见这里: http://www.here4news.com/article/3412166

黄金总量见这里: http://content.caixun.com/NE/01/ni/NE01nil4.shtm (还有一种说法是探明储量是4.8万吨,这里不采用)

(美元M2+欧洲美元)/黄金 = 2197美元/盎司 (如果不算M2和欧洲美元重叠计算的部分,则只有1580美元/盎司)

----------------------------------------------

由于黄金的商品用途供过于求,其未来市场价格可能会长期低于商品属性价格,但不会长期高于金融属性价格。不然,我们怎么解释呢?依赖“信心”的金融属性价格本身就有些牵强了。

在金本制复活之前,远高于黄金商品属性价格的市场价格,是不稳固的。而重启金本制恐怕在生产力不断扩张的今天是不大可能了,更不用提各国的铸币热情了。

当然,君子兰价格都能炒到天上去,黄金价格继续飞黄腾达几年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儿,只是不要重仓去赌就好。

金融属性用在金本制解体后的黄金身上还解释的通,用在当代白银身上就说不通了。指望着白银和法定货币或央行储备套上关系,恐怕只能寄望于时光回流了。如果当代白银有了金融属性,那么存量和储量更有限的钻石也要有(玻璃刀价格要涨百倍千倍了哈),雨花石也可以有,景德镇的高岭土也得有,北戴河的沙子必须有。。。。。。

物以稀为贵啊,你自己说不定也要被贯上金融属性了,全球独一份,有木有?

家园 【讨论】

金价应该还是向他的成本回归,个人认为.

家园 美国的M2口径太窄了,还不如中国大,应该看M3
家园 一个新闻: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投资市场

外链出处

世界黄金协会昨天发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报告称,今年一季度,中国黄金需求强劲增长,从2010年同期的40.7吨增至90.9吨,已超过印度,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投资市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