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几张飞机照片 -- 大地窝铺
我去之前不久新航另一架图154在九江迫降冲到里稻田里。我坐的位置在机翼后面,能清楚看到机号,两架飞机的记号还挨着,我记得很清楚。回京的时侯也是图154,飞机从天山顶上飞过,雪山的景色非常壮美。
不过图154的噪音确实太大了
以后大陆就没有这飞机了.不过这飞机不能说小马拉大车吧,短距起降能力还是很不错的,比新舟60应该略强一些.
很快EMB190就落户了,传说以后还要放787在新疆.
2009年回国我还坐过两次ATR72。我的座有小毛病,前后左右还有几个有问题的。舷窗玻璃的情况也不怎么样。我这里,拆换下的旧舷窗玻璃的状况都比那个好。
旧舷窗玻璃,以前我们切开磨利做成封严胶刮刀(Scraper)。现在规定不能用了,太硬,怕伤结构。
带民航标志的 白色的扁硬盒 像火柴盒一样是抽出式的 五支还是十支装的?友谊牌?
那时候的烟民真幸福。不像现在 过街老鼠一样。
跨洲飞行的大型客机,飞行高度一般在8000~10000米。机舱必须密封加压。即使是一条小缝或一个小洞都不允许。否则外面零下四五十度的低温和低压会导致机毁人亡的。航空史上有过多次先例了。
你感觉到的漏风,应该是空调风。
飞机舱要加压我是知道的
我坐那里,冷风明显是从没有任何开口的舱门来的,靠边的腿明显冷
舱门是密封的,但任何密封,包括超高真空密封,都不可能不漏的,有漏率,只要漏率相对抽速小就行。对飞机,是正压,应该是气体流失,不会流近来。
所以,那个舱门也许不是密封不好漏气,而是保温材料不好导致局部温度太低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民航干线飞机飞行高度一般在海拔1万米左右,外界大气压很低。而舱内气压,为保证乘客舒适,一般都保持海拔2400米的大气压。这个压差决定了飞机如果漏气,是向外漏气。
不能保证绝对不漏气,如果能保持舱内气压是海拔2400米的气压,乘客就不会感觉不适。
在飞机蒙皮内侧,有一层“insulation blanket”,可能翻译成保温毯、绝热毯比较合适。毯子里的材料不清楚是什么。有时做检查或修理,需要把毯子摘下来,里面的材料粘到手山很痒。
保温毯有时候吸水,里面的“棉絮”就团在一起,起不到保温绝热作用,就要换新的了。
舱门周围,因为结构复杂,相应的保温毯比较小,形状比较复杂。安装难度比较高。所以出现您说的那种嗖嗖冷风不奇怪。
有寒腿寒腰的旅客,应该尽量选择靠走道座位。
人在囧途的编剧是不是跟您认识啊,这情节怎么这么像呢?
读书的时候第一次坐飞机,tu-154,联航的,在南苑。大巴进去时记得卫兵还敬了礼。隔壁坐的是位大校,在国防大学进修,我手上拿着米帝的珍珠港调查报告。聊起老山,他很诧异我会知道松毛岭,他当时个副团长,还付了伤。
行业人士啊,难道是地窝铺机场的?
手痒的保温材料,而且要防火,很可能是石棉,小心避免吸入。
所谓好事无双,货不单行,真的很有道理
人倒霉的时候,往往是来一串
没办法,喝水都咯牙
你就厚道点,别寒惨人家了
在做大定检工作的时候,货舱下面的保温毯要全部拆下,检查腐蚀情况。这种情况下,是带着口罩手套工作的。
有的地方戴着手套没法干活,就只好裸手干了。
我在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工作过几年。
货舱侧壁板和顶板经常损坏,需要做新板换上。工作过程中,稍有不慎,玻璃纤维碎末就会接触到皮肤。很痒。要用冷水洗手洗脸洗澡。经验之谈。如果用热水,皮肤毛孔张开,玻璃纤维更容易进入身体。
没看过这个剧...得找来看看...
路...上的事千奇百怪的...
记得...那时在南京坐三叉戟去广州...
航姐递过茶水...那是两只塑料简易杯子叠在一起的...大概是为聊增加挺力...
喝完聊...边上一乘客友好的告诉我...下面这个没用过的杯子可以带走的...
现在呢?没有人会把这杯子装到包里吧...
广交会期间...住宿紧张...
有次就住在白云机场的招待所里...
这里的服务员大多都是机场人员的家属...
每次去广州...都要为广州的饭钱发愁...每天的出差补助是0.3元...
为聊省钱...俺和同行的同事...买了一旅行袋的方便面...
没吃2天就吃不下去聊...咋办呢?
卖给这些飞行员的家属...
原价卖...粮票不要聊...
这些家属也没有粮食计划...
不是一次卖完...还得留点儿...
最后走时...再把剩下的卖完...
有次...一飞行员来俺房间买方便面...
再聊聊天...
说到...这三叉戟...一趟广州南京4吨油...
只是起飞就要用掉2吨...
太耗油聊...
这三叉只坐过2次...就淘汰聊...
后来国家进聊麦道DC-9...
大家都跑上海去坐聊...
上海-广州...票价71元...
南京-广州...票价69元...
每次去...借备用金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