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牧野政变 -- 夏商楚歌

共:💬186 🌺1185 🌵2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秦的地位比那个还低

相当于是周朝的奴隶,数代之内氏族的领导人最高都只能当马夫,其它部族成员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由于商秦同源(都以玄鸟即燕子为图腾),而且秦为商效力过,且参加了西周初年的武庚之乱,周对他们刻意打压也是很正常的。只是随着西部犬戎势力的日益强大,周王室才不得不更多的借助他们的力量。

家园 严格论早期祖先,三代都是一个祖宗

嬴秦族奠基人伯益的后裔(见《秦人传说时代的探讨》)为了摆脱夏朝的政治压迫,纷纷背离夏而归顺商汤。伯益的次子若木的玄孙费昌,给商汤御车,在呜条(今河南封丘东)打败夏,成为商朝的开国功臣。

费昌的子孙有的在中原,有的在夷狄,他们和后来的秦国无关,姑且不提。伯益的长子大廉的后代中衍,为第十代商王太戊驾车,商王给他娶了妻子。中衍之后,其子孙扶佐商王,世代有功,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

伯益的封地秦(今河南范县东南),商朝很可能被册封为诸侯国。

嬴秦族的人物确有在商都商王左右做大官的。他们的活动在殷墟卜辞中有记录:

①“戊戌卜,宾贞,乎取(祭,何汉文注)秦”。(三七·八)

②“砚秦宗于匕(妣)庚”。(《甲》五七一)

③“砚秦宗于匕(妣)庚古(故)”(《甲》七九七)

④“砚秦宗”。(《伕》九五五)

⑤“砚秦……于小乙”。(《戬》四四八)

⑥“……未卜……有典于匕(妣)庚其奠秦宗”。(《南坊》五五八)

⑦“……其砛曰于且(祖)丁秦右宗”。(《宁》二九二)\r

⑧“……禾于烊秦既”。(《京》三九三七)

从以上八条甲骨卜辞可见:

1.殷商卜辞中的秦,只能是禹封伯益的秦,即今河南范县秦亭,

这绝不是指西周中期周孝王封非子的秦。卜辞中的祖丁是商汤后第十七代商王,小乙是第二十二代商王,证明嬴秦族人确有祖丁、小乙时在商都作官的。

2.卜辞出土于殷墟,应是在商朝都城任职的嬴秦族人,对家乡和祖宗遥祭的遗物。“宾贞”是说由名叫宾的王室卜史主持占卜,这样规格的祭祀只有贯族、大臣才能享用。

3.秦宗,据《甲骨文简明辞典》第127页的解释:“秦地之宗庙”。有“秦右宗”必有秦左宗。可知秦人在东方因宗族繁衍,人丁兴旺,已有右宗、左宗的宗族分枝,且已分别建立了宗庙。

嬴秦族中上升为商朝显贵的,当然可能会离开今河南范县的秦本土,迁往商都或其他封地。他们既臣服于商王,在供职或朝贺时必须按商朝的礼乐制度办事,这就自然的学习和吸收了殷商文化。我们从后来的秦文化中常可看到殷文化的积淀,应和秦人祖先的这一段经历有关。

《秦本纪》云:中衍的“玄孙中潏,在西戎,保西垂”。时间大约在帝乙和帝辛(即纣王)时。

“西垂”,一般泛指西方边地,这里专指商王国的西方边地”,商王国的领土大约也像夏,介於山东、山西、河南、河北之间,而朝鲜及辽宁、陕西诸省,则为其宗主权所及的地方。

所谓“保西垂”,指中潏率领一部分族人替商王朝保西方边垂,

即天邑商(河南安阳)之西今太行山至黄河东岸一带。

“西戎”,本为古代西北方戎族的总称,各个时期实指的对象不同。晚殷时代中潏“居西戎”,指居於商都西面晋南一带的戎翟聚居区。这两区和商王国的王都及田猎区以太行山为分界。”自武丁至文丁,殷的主要敌人在此。

这些部族有些一直保持较原始的生活方式,即殷以后称为“北戎”、“北蛮”、“赤狄”的;有的则混和了不同程度的中原文化,或其社会已进步到高一级的形式”。如姜氏之戎、蛮方、鬼方、猃狁等。中潏之“居西戎”,

就是杂居在这些对商王国时叛时服的部族之间,对他们进行监视和控制,其居地就是商王国的“西垂”。中潏的儿子蜚廉和孙子恶来,都是殷纣王的宠臣。

武王伐纣时,恶来率兵守卫商都,兵败被杀。《尸子》云:“武王亲射恶来之口”。这是由于恶来的颃强抵抗而遭到的报复。

当时,蜚廉奉命率兵守御北方,以对付土方(居今山西、河北北部)、鬼方(居今山西西北部和陕西北部)等族的进犯、他从北方归来,闻商朝已亡,不能当面向纣王汇报,便在霍太山(今山西霍县东南)筑起祭坛,向纣王的在天之灵举行报祭。

祭后为商朝殉死,就葬在霍太山。这是《秦本纪》所记,与《孟子》云“驰蜚廉于海隅而戳之”不同。或许蜚廉葬霍太山是制造假象以麻醉周人,实际他跑回东方老家,潜伏起来待机反抗。

蜚廉还有一个儿子叫季胜,仍留在霍太山一带,投降了周朝。季胜的儿子叫孟增,受到周成王的垂青,成王把他安置在皋狼(今山西离石县西北有皋狼故址),人们唤他“宅皋狼”。

孟增的孙子造父是著名驾车能手,曾给周穆王驾车去西方巡视,

又回头去东南平息徐偃王叛乱,每天赶车驰驱一千里。

穆王按功行赏,把赵城(今山西洪洞县北)封给他,造父遂以赵为氏,他的后裔后来建立了赵国。所以人们说“秦赵同祖”。

《秦本纪》中记载了周孝王想把非子作大骆的继承人,引起大骆的嫡子成的外祖申侯的反对,申侯为了维护外孙成对大骆正宗继承人的地位,向周孝王追叙了一段他先人与戎胥轩联姻的历史。

申侯说:“昔我先郦山之女,为戎胥轩妻,生中潏,以亲故归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

还段话颇费解。如果理解成中潏为周人保西垂,显然与《秦本纪》前段记载相抵牾,于事理亦不可通。当时已至商朝末年,商周对立已经十分尖锐。商王文丁杀死周族首领季历。

商王帝乙二年,姬昌(周文王)为报杀父之仇,率“周人伐商”(《太平御览》卷83引《竹书纪年》),虽然失败。

以后姬周对殷纣王表面顺从,实则积极进行翦商,灭掉了亲商的诸侯崇国(今陕西户县东),把都城由周原迁到丰(今陕西长安县西),拢络“殷之叛国”,收留“殷之叛臣”,完全控制了黄河以西的土地。

中潏及其子蜚廉既为商朝大臣,就没有可能为周“保西垂”。且按申侯言,戎胥轩当是中衍的曾孙,中潏的生父,但不见《秦本纪》所述的秦世系。不列入世系说明戎胥轩不是正宗继承人,而是庶出或旁枝,那就不可能是中潏的生父。

这段话如果仅限于戎胥轩率二支族人到周人西边活动,则可以说通。申侯话中只说戎胥轩生中潏,并没有说戎胥轩和中潏一同为周“保西垂”。戎胥轩的西迁与中潏无关,即使他们是父子关系,其父迁其子也可能未去。至于戎胥轩的西迁应属事实。

申侯所云很可能是为了抬高申与大骆通婚的意义而有意编出戎胥轩生中潏林剑鸣同志在《秦史稿》中指出这段话“完全是申侯为了讨好周孝王而故意混淆事实的说法”。即便不到完全混淆事实的程度。借题发挥加盐加醋是肯定存在的。

商朝从武丁以来,多次派遣一些可以信赖的宗族去陕、甘一带“裒田”,即开拓疆土。申侯的祖先申戎,亦称姜氏之戎,起于羌族。

商代“羌氏之戎”有一支曾活动于晋南(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方国地理》),武丁之后西移至郦山,又西至羌水流域的羌氏城(史念海:《西周与春秋时期华族与非华族的杂居及其地理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年第1期),与周人结成联。

戎胥轩既属亲商的嬴秦族人,又与申侯的祖先有婚姻关系,奉商王命率领一支嬴秦族人去周人的西边活动是完全可能的。这大概就是晚商时西迁到陕、甘一带的一支嬴秦族人。

邹衡先生在《论先周文化》一文中认为:卜辞中的砜氏族和金文中的砝氏族,很可能就是秦的祖先费、蜚之类。他发现有出自陕、甘一带的广折肩罐上亚字框中有鸟下加手的捕鸟形族微,“其所代表的可能是一个善于捕鸟的氏族。

古者以官职为氏,那未,此氏族必定会有一个善于捕鸟的祖先,曾经充任过商朝或其以前的鸟(或鸟兽)官,而他的子孙又住在今陕西、甘肃一带先周文化地域内。说至此,人们不难把这个氏族和秦的祖先联系起来”。(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第328页)这一支秦的祖先很可能是戎胥轩所率的嬴秦族人。

戎胥轩一支大约在周季历时移居周的西面,但他们没有得到发展,

似乎不久就从历史上消声匿迹了。文献中不见戎胥轩西迁后的子孙活动的记载。这样的遭遇不难理解,他的同族在商纣摩下那样得宠,他不免要受到西伯昌的猜疑或嫉恨,很可能在文王翦商时把他们的首领翦除了。

其氏族成员“免不了入境隋俗,年代经久,自然也就是逐渐被当地同化,成为当地的居民了,因而在商末,陕西的砝族使用先周文化也就不足为奇了。

秦的祖先本来起源于东方,后来为什么又到了西方,在这里似乎已得到了说明。”(同书上329页)蒙文通先生力主秦人来自西戎说,重要根据就是申侯这段话。

他认为“胥轩曰戎,自非华族,此秦之父系为戎也。”(5)首先,

这是对《秦本纪》的断章取义。《秦本纪》对秦世系从女修、大业、伯益、大廉、孟戏中衍、中潏、蜚廉等的记述比较清楚而蒙先生不采用,却从里面挖出申侯之言从而把戎胥轩定为秦人父系始祖,这样的取舍是不严肃的。

按《秦本纪》戎胥轩绝不是秦人的始祖,而且他的名字没有列入秦祖世系,他是秦人的中那一门的人不得而知,也无法证明后来建立秦国的秦襄公是他的后裔,他居西戎绝不能说明嬴秦族是西戎。

其次,戎胥轩有人解作是“由其担负的职务取得的名号,本义盖指以兵戈卫护国君所乘车辆”。(严宾:《秦人发祥地刍论》,《河北学刊》1987年6期)即使“胥轩曰戎”,胥轩是名,戎为周人所加,也不能肯定他必然是“西戎”。

如果真是“胥轩曰戎”,也是周人对戎胥轩敌视的表现。武王灭商后二年而死,成王即位时年幼,其叔周公旦摄政,管叔、蔡叔对周公代成王当国不满,遂联合纣王的儿子武庚及东方诸侯,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反周叛乱。在东方的秦人显然也是积极参加。

在周公东征过程中,坚决反周的秦人受到沉重的打击。

《孟子·滕文公下》云:“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戳之,灭国五十”。如前所推测的,秦人祖先蜚廉在霍太山殉死可能是有意迷惑周人的假象,实则潜逃回东方老家──秦,在那里组组织反周活动,参加的可能有恶来的后代及原居秦地的秦人。

蜚廉兵败而被赶到山东半岛海滨,终于被杀。《砞方鼎》铭云:“隹(唯)周公征伐东夷,丰白(伯)、专古(薄姑)咸穱。公归,荐于周庙。戊辰,酓(饮)秦酓。……”

这是说,周公征东夷,东夷的丰伯、薄姑等国君都被死。周公凯旋归来,在周都的宗庙里向祖宗献俘。于戊辰这天,用秦地出产的清酒举行饮酒之礼。

这里所谓“秦”无疑指河南范县之秦,秦酒亦东征中的掠获之物。

说明周公东征的兵锋确曾到过秦地。周对东方经过多年的大事挞伐,终于平息了叛乱。战后周朝统治集团对战俘的处理,主要采取迁出原地的办法。

中一部分强迫迁到成周洛邑,见《尚书·周书·多士篇》所述;一部分则被迁到宗周京畿地区,大抵相当今陕西关中,直接受王室的监视和役使,成为周王室的宗族奴隶。

《逸周书作雒解》载:“周公立,相天子,三叔及殷、东、徐、奄及熊、盈以畔……三年,又作师旅,殷大震溃。……凡所征熊、盈十有七国,俘维九邑。俘殷献民,迁于九毕。”

西周时在今陕西关中带毕字的地名很多。最著者有毕国,原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封国,其地包括今西安市西北和咸阳原的大部分毕陌、毕程、毕郢等是它的异名;

有毕原,司马迁在《周本纪》赞语中说:“毕在镐东南杜中”。据卢连成调查:毕原在今西安市西南,镐京东南长安县祝村、郭杜镇一带,是西周天子陵寝区;(卢连成:《西周丰镐两京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3辑)有毕道,毛诗传云:

毕终南之道名(6)。九毕可能是在毕原、毕道、毕国及其附近设九个或许多新邑,以安置俘虏,派官监督管理,使其为王室服役。

九毕的分布已无法一一考知,在今蓝田县地的弭邑应属九毕之一。

先后在蓝田县发现弭氏铜器十多件,其中两器的铭文最为重要。

《师酉簋》铭文:“玉呼(乎)史砡(墙)册命师酉:癬(嗣)乃且(祖)啻官邑人、虎臣:西门夷、砣夷、秦夷、京夷、身夷、新。……”

《询簋》铭文:“今余令女(汝)啻官邑人,先虎臣后庸:西门夷、秦夷、京夷、秦夷、砣夷、师砤侧新、□华夷、由□夷,砥人,成周走亚、戍秦人、降人、服夷。……”

唐兰先生认为《师酉簋》铸于共王元年《询簋》铸于共王十七年。师酉和师询是父子关系,世袭官职师氏。《周礼》师氏掌教国子,并率所属守卫宫门。

铭文中列举的周王命酉和询所管的虎臣和庸,为王驱使。虎臣是由六个夷族构成的,充当保卫周王宫门的隶役;庸是用降服了的夷族和非夷族做仆役。

作为虎臣的秦夷和作为庸的戌秦人,很可能是周公东征时俘虏的一部分秦人,他们由弭邑的师氏管辖而为王室服役,经过成、康、昭、穆、共五代族名扰存,可见他们是聚族而居的宗族奴隶。

他们和大骆、非子等,当是同族而异枝。后来建立秦国的那支秦人,即恶来的后裔,也是周公东征抓获的俘虏。可能一开始就安置在今甘肃东部一带,与西戎杂居。

这一支秦人由于是恶来的后裔,后又在东方参加反周叛乱,所以受到“坠命亡氏,踣其国家”(《左传·襄公十一年》)的重罚。

取消了他们的嬴姓、秦氏及秦地的封土,从女防、旁皋、太几、大骆四代不仅不能姓嬴,不能祭祀自己的祖先,连氏也只能附於造父族而姓赵氏。他们可能一度避居赵城,不久就被周朝把他们从赵城强迫西迁,可能安置在甘肃东部一带。

北京大学考古系的师生,“在天水地区的甘谷县毛家坪和天水县的董家坪,找到了西周时期的秦文化遗存”。毛家坪遗址共发掘出秦文化墓葬三十一座,其中属于西周中晚期的十二座。

“毛家坪西周时期秦文化除去自身特点外,总的来说与周文化相似,而与甘青地区其他古文化相去甚远”。(赵化成《寻找秦文化渊源的新线索》,《文博》1987年第1期)毛家坪秦文化遗存虽不能肯定是东来,但显然不是甘青地区古文化的西来。

在毛家坪还“发掘居址二百平方米,遗迹有灰坑、残房基地面等、

根据地层堆积共分为四大期,年代从西周早期一直延续到战国中晚期”。

“西周时期陶器的基本组合亦为鬲、盆、豆、罐,另有睦、甑等”。(同上)袁仲一先生说:“从居住遗址中发现有灰坑、残房基地面,说明从西周早期开始,秦人起码已过着相对定居的生活。

居址出土的陶器的基本组合,为鬲、盆、豆、罐,另有睦、甑等。

这种组合反映了其饮食生活的内容,当以农作物的粮食为其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这完全不象人们一般传统的说法,认为秦人当时是完全过着游牧、狩猎生活。”(袁仲一:《从考古资料看秦文化的发展和主要成就》)哀先生的分析十分中肯。

毛家坪、董家坪秦文化遗址很可能是女防、旁皋、太几数代秦人居住过的聚落,后来大骆虽然迁走了,留下的秦人还继续居住在那里。秦人远在伯益封秦时就基本上过着定居生活、秦字在甲骨文中作砦,象双手抱杵舂禾之形,就是一个反映农耕生活的象形字。

秦人经营畜牧固然是其长处,但在这时已经是有固定牧场的畜牧,

与游牧民族的逐水草而迁徙是根本不同的。

这支秦人从大骆开始迁居犬丘,并娶申侯女为妻,地位有了显著的改善。见《秦本纪》:“大骆地犬丘”,“申侯之女为大骆妻”。

申侯西周初封“申伯”,曾做过周王的卿士,几代都与周王室通婚,(9)大骆能与申侯攀亲当然可提高他的地位。

到周穆王时期,犬丘在兴平境内的犬丘之西、故又名西犬丘。西犬丘初为犬戎所居,原是周人西面犬戎活动的中心。

按“戎狄荒服”,《国语·周上》)这些民族每年都要用当地的土特产向周王朝贡,但到西周中期西戎特别是其中的犬戎有时不来朝贡,于是周穆王西征犬戎。穆王西征犬戎,把犬戎迁出故地犬丘,迁往太原,当今甘肃庆阳一带,此时大骆乘隙进往犬丘。

这推断有时间依据:周自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五世,秦自恶来、女防、旁皋、太几、大骆也刚好五世,可见穆王把犬戎迁走,大骆占据犬丘,在时间上正好衔接。

但大骆占犬丘好象未经周王册封,是周王对既事实的默认。西犬丘是西汉陇郡西县的治所,应有故城遗址。周孝王为了奖励他养马的功劳,曾想让非子作大骆的正宗继承人。

但非子不是大骆的正妻所生,申侯的女儿是大骆的正妻,生下儿子叫成,本来是大骆的嫡子。孝王要废嫡立庶,引起申侯的反对,申侯除了追述他祖先与戎胥轩的婚姻关系外,又说:“现在我又把女儿嫁给大骆,生下嫡子成。

申侯与大骆结亲,西方的戎族都归服,这是你王位安稳的原因。你好好考虑吧!”孝王只得不改变成的嫡子地位,使其享有对犬丘的继承权。对非子采取另外一种奖励办法。

孝王说:“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

这就是说,完全恢复伯益以来的嬴姓、秦的封邑及宗庙祭祀。“附庸”是西周封土的一个等级,封地不超过五十里。”

《孟子·万章下》云:“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候皆方百里,伯七十里,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非子所封的秦,在今甘肃秦安县郑川。

据《水经·渭水注》载:(清水)“又迳清水城南,又西与秦水合,水出东北大陇山秦谷,二源双导,历三泉合成一水,西历秦川,川有育故亭,秦仲所封也”。

《辞海》秦川条云:“今甘肃清水县境内,后川河谷地,因川内有故秦亭为秦国祖先非子封地而得名”。何双全根据《甘肃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木板地图》推定:在今甘肃秦安县郑川,图中有亭形建筑标记,很可能就是秦亭”。

秦安县金析成纪县及清水县一部所置,秦安县之秦亭与《水经注》中秦谷、故亭是一致的。但秦邑、秦亭之名不始于非子,而是恢复伯益原在东方的封地名,即移用今河南范县的秦邑、秦亭之名。

可见到非子手里秦人才真翻身了,有了不足五十里的封邑,恢复了嬴姓以及对嬴姓的祭祀。至此秦人才摆脱了受压抑的地位,而被周王室当作保卫“西垂”的力量加以利用。

据考:西周王畿分为相互连接的西都王畿和东都王畿两部分,西都王畿以宗周为中心,南抵汉水之阳,东与成周王畿相接,西达甘肃天水一带。”(吕文郁《两周王畿考》)所谓周的西垂当指今甘肃天水一带,为周王室直接控制范围的西部边垂。

穆王西征犬戎之后,自是荒服者不至”(《史记·周本纪》),西戎与周王室的对立就公开了。在斗争中得到好处的秦人,自然就受到西戎的敌视,其中以犬戎、猃狁对秦人占据的西犬丘攻击最烈。

秦人在保卫西垂的战斗中,真是不惜牺牲,浴血奋战,周王室对秦人也愈加信赖和支持。非子三传至秦仲,“西戎反王室,灭犬丘大骆之族”,即消灭了居住在犬丘的大骆和成的后代,周宣王封秦仲为大夫,授命讨伐西戎,结果秦仲被杀。

秦仲有五个儿子,长子叫庄公。宣王利用他们的复仇情绪,给庄公兄弟五人七千兵,命他们讨伐西戎。经过激战,宣公终于把西戎打败,收复了犬丘。宣王重赏了庄公,把大骆之族的地盘犬丘划归他们所有,并册封庄公为西垂大夫。

周代贵族职官公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为第二级,按“大夫食邑”(《国语·晋语四·文公》),大夫世袭地享有自己封地的收入,除向王室交纳一定的贡赋和提供一定的军役、劳役外,其余全部归他们享用。

西垂大夫应是以今甘肃省天水市一带为食邑,治所在西犬丘,所以西犬丘又名西垂。不其簋是记载周宣王时秦庄公破西戎的铜器,

其铭文曰:“惟九月初吉戊申,伯氏曰:‘不其,驭(朔)方严允广伐西俞,王命我羞追于西。余来归献擒,余命妆御追于砩,汝以我车宕伐严允于高陶,汝多斩首执讯。……”

李学勤先生认为《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载:秦庄公名其。先秦时不”字常用为无义助词,所以簋铭的不其很可能便是文献里的秦庄公。铭文大意云:严狁侵扰周朝西部,周王命伯氏和不其抗击,进追于西。西即西垂,也就是秦汉陇西郡的西县。

不其随伯氏对严允作战得胜,伯氏回朝献俘,命不其率领兵车继续追击,搏战之中多有斩获。(李学勤《秦国文物的新认识》,《文物》1980年第9期)。

从庄公起秦邑移居西犬丘。庄公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叫世父。世父说:“西戎杀死了我祖父秦仲,我不杀死戎王就不敢进城安居。”

于是带兵攻打西戎,把继承权让给其弟襄公。襄公二年,西戎围攻犬丘,世父进击西戎,被西戎俘虏。过了一年多,西戎才送回世父。

襄公七年春天,即公元前七七○年,周幽王因宠褒姒戏诸侯招来大乱,西戎中的犬戎与申侯攻打周朝,杀幽王于骊山下。

襄公率兵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平王感激他,封襄公为诸侯。赐给他岐山以西的土地,并说:“只要你能把西戎赶跑,岐山以东直至丰水就统统赐给你。”到这时,秦才成为一个受封的诸侯国。

关于秦人的族源问题,历史学界、考古学界长期分为两种意见,一种主张东来说,一种主张西来说。我申述秦人自东向西迁徙的过程,当然对东来说笃信不疑,而对西来说持否定态度。

希望这个讨论能够继续下去,以期最终取得符合历史真象的结论。

为了使讨论更加深入,我认为在研究方法上有两点不可忽视:

首先,研究秦的族源不可忽视《史记·秦本纪》的记载。这是司马迁根据秦人官方的史书《秦记》参之以《左传》、《国语》、《世本》等写成的,其所排秦人建国以前的世系及史迹,在甲骨文、金文中已能找出一部分佐证,

有学者认为秦在非子以前的祖宗世系是伪造的,到非子居犬丘”以后才是信史,秦人可靠的活动都在西方,由此得出结论“秦人本来是西方戎族的一支。这说法是不正确的。

周孝王封非子时就提到非子的远祖伯益,以上八条卜辞说明秦人在商代政治舞台上相当活跃,蜚廉、恶来保商反周有大量文献记载,

难道这都是伪造吗?

我认为还是用王国维所提倡的“二重证据法”好,用考古资料印证和补充文献记载,用文献记载鉴定和解释考古资料,在没有充足证据时,不要轻率地把《秦本纪》中的记载定为伪造或伪托。

再者,应该把秦族的渊源与秦文化的渊源区分开来,这是两个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秦族的渊源是指以秦国君主为代表的秦国统治民族的族源,研究的内容应包括嬴秦族的初祖、族体的形成、繁衍、荣枯、世系、迁徙,与其他族的关系、文化特征等。

秦文化则指春秋战国的秦国及秦王朝时期境内的文化,包括其统治民族和许许多多被征服民族的文化,还包括官方文化和民间文化,

应研究各种文化因素的异同及接触过程中的互相吸收、融合、同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化特征。

秦人在非子时有人估计有二、三万之众(林剑鸣《秦史稿》第34页),庄公时宣王给了七千周兵,秦襄公立国后依靠周余民及周俘后裔的支持发展起来,以秦国君主为代表的秦族在秦国始终只占少数,而秦国统治的区域是一个民族杂居的地区,

直到秦孝公时还有“戎狄九十二国”(《后汉书·西羌传》),

举其砪砪大者至少有八族,即砧诸、绲戎、翟、砨、大荔、义渠、砫衍、乌氏,这八族盛时都比秦族人多,

秦国把这些民族征服后,一直采取“从其俗而长之”(《汉书·西南夷传》),即不改变他们的风俗,文化以至社会组织。

所以“秦杂戎狄之俗”(《史记·六国年表序》),商鞅变法时致力于改变“戎狄之教”(《史记·商君列传》)是毫不奇怪的,

这些都是研究秦文化内涵的宝贵资料,然而,这些材料与秦族起源无关。考古学家叶小燕撰《秦墓初探》(《考古》1982年第1期)是对数百座秦墓进行综合研究的好论文,

但概括全文的观点是“秦之先起于西北”,文中的论据就是死者“头向西为主,可能寓意他们来自我国西部”。

但作者没有确定这些头向西的墓主的族属,墓主尚不是秦族而是西戎某族,其头向西与秦的族源有什么关系?

此文若是论秦文化则可,尚旨在论证“秦之先起于西北”,则有结论与论证脱节之嫌。对于有争论的学术问题,判断其价值的主要根据是看论者阐明观点的论据是否确凿,是否能用不可动摇的论据去证实其观点。

光有观点而无论证,或观点与论证脱节,或证明观点的论据不足为据,那种观点也就成了空话。

何清谷《嬴秦族考》

通宝推:布平,迷途笨狼,桥上,
家园 好欢乐的回复,很可爱的娃

难得在这么严肃的话题中见到如此可爱的话,谢谢,希望常常听到。。。。。献花一朵,在下目前还没资格献宝,绝非小气。。。。呵呵

家园 你也不错,

花 关闭

送花成功。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

才献朵花就得这么多东西,看来你不仅给大家带来欢乐,还送福。。。

我刚回复完几个问题,暂时没时间,等下班在继续。。。工作原因多日没上,请原谅。。。谢谢

家园 你绝对是真相党,附义

送花成功。恭喜:你意外获得 4 铢钱。1通宝=16铢

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3。本帖花:1

---------------------------------------------

给真相党朋友送朵花又占便宜了,呵呵。。。你的话我十分认同,我的回复也是这个意思。晚上在来继续回复。谢谢

家园 车夫跟车夫不一样

比如;给国家领导当车夫和给一般做生意的老板当车夫那能一样吗?

给国君出战时驾车的都是贵族,并且是宠臣,这个官职叫“御戎”,简称御,其他驾车的人称为戎仆。

比如齐国君两个车夫身份都不低;

御齐侯;邴夏,就是齐国大夫。御,驾车。

车右;逢丑父:也是齐国大夫。车右又称骖乘,因乘车时立于车之右,所以叫车右。车右都是勇敢、有力气的人,负责保卫尊者或推车。古时乘车,尊者居左,御者居中;但在作战中,君主或主帅要居中,御者居左。邴夏居左,齐侯居中,逢丑父居右。

先秦时期能学习驾车技术都是贵族,称;君子。驭术是君子的六门必修课之一,这门功课叫“五御”,分别是:鸣和鸾、逐水曲、舞交衢、过君表、逐禽左。

战车是四匹马拉的,四匹马并不是站在一条线上,外边的两匹要稍后一些,称为“雁行”。四匹马的分工是不一样的,因为分工不一样所以名字也不一样,车辕套在中间的两匹马上,它们叫做“服”。

外边两匹叫做骖或者騑,它们用皮带直接系在车轴上。战车是独辀(辕)、两轮、方形车舆(车箱),驾四匹马或两匹马。车上有甲士三人,中间一人为驱车手,左右两人负责搏杀。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战车中驾车的人在中间,左边的人以射箭为主,右边的称为“戎右”,以戈戟等长兵器攻敌。但是主帅所乘车则有所不同,帅要居中,驾车的人改在左边,右边仍然是“戎右”,主帅车上配备战鼓和大旗,以便指挥军队的动向和鼓舞士气。

家园 岂敢,全是贩卖秦史稿的东东

还花一朵。

家园 兄弟,咱俩说的不是一回事,

所谓没有文字是指创造,对照金文可见和甲骨文属一传承关系。就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而不是自己创造。直接使用殷文字。当然,殷人文字也未必自己创造,但仅目前考古情况看,甲骨文起码有四期演变,殷人记载典册应该不是使用甲骨文字。殷的文化很高,突然灭亡站在文化角度不能说是进步。明白吗?我的意思是指周灭商不是进步。谢谢

家园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的确算进步

站在一个王朝统治者的政治角度,这无疑是进步的。可站在普通人角度却未必。国家大一统,实行专制统治就是王和贵族共享天下,谁都不会为国家和民族前途考虑,有这份心也很难实现。专制时期的王朝政治清明很少在中期。。一般都是早期,因为早期帝王自己考武力打下江山,大权在握才能随心施政。贵族地位还没稳定。以目前掌握材料看,殷商时期的人普遍纯朴,没那么多勾心斗角的故事,十年前我们还是老传统,站在国家高度看历史 ,这些年是提倡站在普通人角度理解历史 。。。

家园 你这观点是受苏三文章影响吧?

我读过苏三的这篇文章,给你看一篇驳苏三的文章《关于苏三言;殷人飘向美州的一点看法》

全文如下;

怎么飘移?首先就要解决大陆的问题,这当然不能拿今天大家熟悉的地理做参照物,那位苏三女士铮铮有词的说;

-----------------------------------------------

“古人从哪几个主要渠道来到中国,这是个问题。假如你同意非洲起源说,那么你必须要承认,从非洲到中国的通道是一直存在的,而不是今天有、明天就没有,也就是东亚地区受到外部影响是个无须论证的事实,中国人起源要经过中东,中国早期的文明同样要得益于中东地区。

假如你反对中国文明受到外部影响,是你必须拿出证据以说明这样的一条人类通道是如何突然中断的,而不是我需要拿出证据证明这个通道的存在,因为我认同从非洲到中国的通道一直存在,并且dna已经潜在证明了这样的通道是存在的。”

首先苏三女士的证据全是出自这里;从化石断裂代带说起(3)_读书频道_新浪网 http://book.sina.com.cn/nzt/his/nanyizhixin/4.shtml

海平面的波动_读书频道_新浪网 http://book.sina.com.cn/nzt/his/nanyizhixin/5.shtml

中国新石器早期文化(1)_读书频道_新浪网 http://book.sina.com.cn/nzt/his/nanyizhixin/6.shtml

中国新石器早期文化(2)_读书频道_新浪网 http://book.sina.com.cn/nzt/his/nanyizhixin/7.shtml

人类起源于海洋假说_读书频道_新浪网 http://book.sina.com.cn/nzt/his/nanyizhixin/8.shtml

别的且不说,单看看最后一条苏女士的理解;“海猿说”也有丰富的论据:

第一,人的身体表面裸露无毛,却有皮下脂肪,这与灵长类动物大大不同,光洁无毛的身体与丰富的皮下脂肪更适宜在较冷的海水中生活并保持体温。

第二,人体无法调节对盐的需求,而且要“出汗”来调节体温,这是“浪费”盐分的,而灵长类动物却不需要靠出汗调节体温,反而具有对盐摄入量的控制与渴求的机制。这说明人类是从盐分丰富的海洋中来。

第三,人类以外的灵长类动物都不是游泳能手。

我就不一一列出,但她拿出支持自己想法的所谓材料全是读书频道_新浪网。这个大家可翻她的书去查证。

----------------------------------------------------------------------------

这些材料估计她自己都看不懂,然后选择性的拿一些对自己想法有利的做证据。我看这位苏女士应该先补补学术举证常识,什么材料才能举证。

而且,苏女士你提出的假说,就必须接着亲自研究,然后拿着严谨的证据摆给大家看,怎么就是别找你要证据?那找谁要?你在假说,难道不找假说者,还去找几千年前的殷人要证据?

目前苏三的全部文章没有一条能作为证据的材料,就这样的东西,你是怎么相信的?总要有可信的科学根据支持你相信吧?别告诉我网络那些读书站的东西,这个话题已经是学术范畴,既然你掺和到专业领域就应该拿出点知识层次证明你够资格假说。

要知道假说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层次上,否则你说,他说,谁都可以假说,岂不乱套?历史是中国人民共同的历史,是你和他可以随便假说的吗?没有任何材料支持,直接空想那是弱智干的事情。

好歹读过大学写过论文吧?那就应该知道什么是举证的可信而又严谨的材料。世界上任何一篇论文都不可能出现网络上随便一篇文章拿去举证吧?那个国家的学术单位允许你拿网络上随便找的东西去做注释和参考资料啊?

如果照她这样想当然的折腾,网络上材料要多少有多少,谁都可以拿自己喜欢的一部分,那些材料的严谨且不论,自己很可能对这行完全不了解,全是想当然的推测。

苏女士的想向力非常丰富,这不是坏事,可是在历史领域,它的第一道德是真实,不是想当然。那些爱做梦的只好克制一下,否则误导大众,骗人眼球换来的是历史上永远的骂名。

在1620年,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大胆猜测”,不过他是学者,比较严谨的学者,所以他还知道后一句“小心求证”。这一求证就到了今天,目前仍然没拿到可令人满意的证据证明这一假说。因此,苏女士所有的猜测仅仅是她的个人想法,和事实无关。

按培根的猜想,南美州和非州到是有块地方,就是相邻的一侧可以衔接,但这需要气侯学,地质学,古生物学,地貌学,环境学等等多学科结合,共同研究才能解决的问题,难道苏女士精通这个假说需要的全部领域的学科知识?仅仅从研究时间上苏女士都做不到,穷其她一生都完成不了这么大的工程。

西方的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大陆的问题,他们把南美和非州的地图剪下来,然后再拼凑,却发现有近二十度的夹角,这些年的研究科学家们啄磨出,地球上的大陆轮廓是海岸线。

海岸线在不同历史时期是在变化的,除了河水冲刷和淤积外,气侯变化等等也影响着极地冰川的进退,并且控制着海平面的升降。所以,不同气侯,海面升降的幅度可达数米,或者数十米,跟着海岸线的进退可达数百甚至几千公里。

那么,要确定这个事情,必须先找到大陆的边缘,这里指的边缘是原始时期最早的边缘,可以理解为真正边缘。

海洋壳和大陆壳的真正分界是大陆坡,海底先是从陆地慢慢向外倾斜,型成大陆架,然后出现一个陡坡向下倾斜,再接着向外,这才能达到海洋的典型深度,这个深度一般是5-6km,而这个陡坡叫作大陆坡。

大陆架的岩石重量和岩石磁性,与陡坡以外的海底岩石重量以及岩石磁性存在着很大差异,真想请教苏三女士,这个差异您怎么解决?这难道是人力能解决的事情吗?

您有控制大海和大陆架的超能力吗?凭空想象就让殷人飞越高山大海,直接穿越去了美州,就算你敢想,殷人也不敢做啊。。。当然,您可以开金手指。。。

首先,研究者需要重造地质时代各岩层的情况。然后根据地质历史比较长久的相似性,或各大陆曾经发生的一些重要特殊事件,来检查它们之间是否配对得上。而地质年代对比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其中的化石,二是通过放射性测定年龄。

懂地质学的都清楚,一个岩层的内部,虽然能找到同样的化石,但在比它年轻的覆岩层中或比它年老的下岩层中,则不会出现这样的化石。因此,任何一个具体的岩层内都含有一组特殊的化石。所以,这些化石可用来确定岩层的地质年代。

只有把化石组合的年代顺序先确定,才能含同类化石的地质年代通过和化石组合的年代顺序对比,然后鉴定。

遗憾的是,目前的科技,利用化石鉴定年代有个时间限制,在这个时间限制外的原始生物还没有带硬质的壳和骨骼。这些问题怎么解决?请教苏三女士?

家园 本人十二万分的抱歉,文章发晚了

此文早就应该发上来,晚到今天我确实很对不起您,请原谅。考虑到文字发展规律,我选择从隶书这段开始发。

文章如下;

隶书从出现到成熟,有着一段较长时间的演变过程,种类也多有不同。一般说来,普通称作隶书的,主要有秦隶和汉隶。秦隶是隶书的早期形式。汉隶则为隶书之成熟字体。

人们通常所说的隶书,是指汉隶中的“八分”而言。“八分”是在秦隶之后,渐生波磔、归于整齐、规范,转化而来的。隶书发展到八分,已经是姿致遒美、成熟。

以致终于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汉字字体,并取代了小篆成为通用字体。还有一说隶书是出现于战国,为秦朝程邈所创。程邈本为秦朝县之狱吏,苦心覃思十年,损益小篆,作隶书三千字,上之始皇。始皇采纳用之,遂拜其为御史。

政务多端,文书日繁,记录事务单用小篆已深感不便,迫切需要一种比小篆更为省简、规范的文字,以便于书写和镌刻由于当时改简小篆为社会亟需,势在必行,致使隶书这一比小篆规范得多的新的字体应运而生,得以面世。

因为这种字体多为下层官吏、徒隶等使用,所以被称为隶书。在秦代,隶书只对小篆起辅助作用,正式场合仍然要用小篆。

隶书的主要特点:完全打破了小篆的结构,形成了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一横一捺都拖着刻刀一样的长长的尾巴的隶字。其实这只是隶字中的一种。波磔并不是隶书唯一的特征。

隶书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演变,到了汉末魏初(公元三世纪初期),又出现了“真书”。真书又名“正书”、“今隶”(以区别于汉隶),也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楷书”。

这个时期的隶书图画性完全消失,字体完全符号化。所以说,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楷书;

又名“今隶”、“正书”、“真书”、“正楷”之称。楷书之“楷”者,法也,式也,模也。从广义上讲,凡具有一定法度,可作为楷模的字体都可称“楷书”。

如;篆书、隶书、草书、行书诸体,书得优者,有约定的法式、规矩,皆可为楷模,也皆可做“楷书”理解。从狭义上讲,楷书是指在汉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书体之一的楷体。

楷书始于东汉,盛行于魏晋、南北朝、隋唐而通行至今。因楷是由隶书演变而来,当时被称作“楷隶”,后经魏钟繇、晋王羲之改变体制,创作法则,楷隶至晋完全分流,成为两体,以古法为隶,今法为楷。

为区别于“古隶”,晋时亦称楷为“今隶”,实指“真书”。 不同朝代,又有唐楷、魏楷(魏碑)等称谓。

六朝是真书的大发展时期,当时正处在隶书向楷书的过渡阶段,可谓百花齐放,姿态各异,好作品迭出,至唐已登峰造极,达到大盛。

今人学楷惯以鼎盛时期的唐楷为法,其实,楷书在不同发展阶段,其结体和用线特点各有不同。

实践和考古证明,每次书写线条的变化都预示着新书体的产生。楷书萌芽早在汉代简牍中已见端倪,如西汉后期公元19年汉鸿嘉二年木牍中,便出现少量类似楷书的点画。

东汉后期隶书向“楷书”衍化的一支,是成熟楷书的萌芽阶段。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的书法艺术是书体演变乃至整个书法大发展的一个高潮,孕育在两汉时代的草、行、楷诸体,均在这段时间内得到发展并走向成熟。

而原盛行于汉代的隶书渐趋冷漠,秦代篆书则几乎寂然无闻。中国书法的五种书体,至此已经确立。就楷书而言,三国中的魏国名家辈出,以钟繇最为杰出,与汉末张芝、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合称“书中四贤”。其书法楷体最优,人称“正书之祖”。

南北朝时期的楷书,大体有以下几种风格:

(1)精劲秀雅风度超逸

(2)方正峻利,雄强粗狂

(3)浑厚圆健,遒劲奇逸,雍容超凡

(4)温厚淡穆,结体意博端庄

(5)庄和秀劲,整饬精美

(6)恣肆奇逸,奔放怪崛

(7)雄浑粗北,峻宕奇伟。

南北朝时代,是楷书大发展的成熟阶段。当时派别纷呈,佳品较多,王派书法影响深远,魏碑楷书独树一帜。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曾对北朝书法艺术特点做过精彩概括,计有十美:

“一曰魄力雄强;

二曰气象浑穆;

三曰笔法跳跃;

四曰点画峻厚;

五曰意态奇逸;

六曰精神飞动;

七曰兴趣酣足;

八曰古法洞达;

九曰结构天成;

十曰血肉饱满。”

并认为学习魏碑,“随便一家,皆足成体,尽合诸家,则为众美。”楷书至隋唐,已进入鼎盛阶段,其实至隋就已成熟,主要标志是楷法的成熟,即王羲之“永字八法”传至智永已得到完全确定。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是楷书的大发展时代和成熟阶段,但却还含有隶意,而至隋代楷书不仅尽脱北碑隶意。而又完善了“王派”楷书,形成了“圆劲秀拔,蕴藉浑穆”的典型“王派”书风。

虽然隋朝建国才三十七年,统一后统治只有二十九年,楷书成熟亦不及唐代,但隋朝楷书承前启后,楷法基本完善定型,他的影响是深远的。其代表作智永《真草千字文》。

唐初虞世南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家”, 其次“初唐四家”中尚有薛稷。中唐开始,唐楷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变革阶段,唐玄宗崇尚雍容华贵,丰腴肥硕。

这自然影响了书风,因此中唐以后书法用线由瘦硬而变肥腴,结体由端庄清媚而变得雍容宽博。天下书自此多肉,即由贵清瘦而尚肥腴。

中唐以后,具有创新意识的大书法家,除颜真卿外,还有柳公权,他形成的“骨书”,使其成为被后世与颜真卿并提的一位书法家,称为“颜筋柳骨”。

综上所述,楷书线条与结构的变化,经历了三大阶段:第一阶段。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时期,即楷书的酝酿阶段。这时楷书线条微带隶意,所以楷体结构也是半楷半隶的“过渡型”。

第二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楷书的成熟期,以“二王”为其代表。但南朝时期楷书发展较为复杂,南朝尚帖,北朝尚碑。南朝“二王”楷书是在钟繇正书基础上的改进,用线隶意尽脱,形成了清瘦秀雅的楷书风格。

北朝碑刻多是楷书,主要是魏碑,楷书虽未尽脱隶意,但结体无有不备,后世所有楷书线态全都具备。唐代是楷书发展史上的顶峰,也是楷书最后完全定型阶段。

宋代楷书不甚重视,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宋代书家,深感唐法过严,又觉帖字流弊渐显。北宋初期欧阳修首倡书法不能专仿古人,贵在自成一家之体,否则即为奴书。

其后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紧承其旨,上溯二王,一方面追求晋人风度神韵,另一方面注重个人的创造,开创了一种崇尚个人意趣的“尚意”书风,笼罩宋代书坛。

宋代书法主要在行草书法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而在楷书发展方面成绩不是很突出。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为特殊的时期,汉族士大夫生活在异族的统治之下,书家们无法承袭宋人的那种张扬性情和率意而为的尚意书风,于是自元初始,在赵孟頫的竭力倡导下,元代书坛出现了复古思潮,书家们多以晋唐为法,上溯“二王”,追求一种平淡超脱,中和有序的审美时尚。\r

此后,这种对“二王”书风的传承就一直是元代书法的主流。赵孟頫诸多艺术才能中成就最高的是其书法,对赵孟頫一生的书法嬗变,前人分为三个阶段。

五十岁以前为早期,

五十岁至六十岁为中期,

六十岁后为晚期,

后面介绍讨论的作品多为中晚期作品。

赵孟頫是元朝前期书坛复古潮流的倡导者,同时又是元代书法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家。他篆、隶、楷、草、行诸体兼能,尤以楷胜。\r

明清书法,明亦尚态,但与元不同,明尚意是任其自然,尽免人为,明楷书均钟繇、“二王”一路。

明代立国之初,大力推行儒学,论书者多推崇中和平正之风,书法创作承接元代赵孟頫的影响,由于受其影响较大,所具有创造性书家很少。\r

到是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征召天下善书人办了“台阁体”, “台阁体”书家重学书功力,讲究工稳平正,都缺乏个性是为“台阁体”之典型。然而全国上下都写此“台阁体”,犯千篇一律毛病。

明代中期书坛,虽然“台阁体”仍广为流行,但是在江南吴中(今苏州地区)出现了祝允明、文征明、王宠、沈周、唐寅等为代表的书家,被称为“吴门书派”。

他们的书法既非唐宋面目,又与“台阁体”有别,楷书以祝允明、文征明、王宠小楷最具特色。

明代后期书法主要向继承传统和变革求新两个方面发展,以继承传统为主的书风,其代表作除台阁体书家外,还有一批以董其昌为首继续发展了吴门书派规整一路的书家。

清初康熙酷爱其书,大加提倡,形成了清代书坛的学董热潮。明以后,楷书有自创风格的则愈来愈少,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清代,书家在楷书方面均无多大建树。

清“四家”(刘墉、梁同书、翁方纲、王文治)也只是在行楷和小楷方面多有所长,且少自家面目,往往是从“二王”或从颜(真卿)、赵(孟頫)、董(其昌)诸家脱出。\r

行书;

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一种书体,介于真草间的一种书体。写的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的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

简言之是在楷书的基础加以小的变化,书写起来很简便的书体,故而与楷书相间流行开来。行书是介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它不象草书那样难写难认,又不象楷书那样严谨端庄。所以古人说它“非真非草”。

它的特点是运用了一定草法,部分地简化了楷书的笔画,改变了楷书笔形,草化了楷书的结构。总之它比楷书流动、率意、潇洒,又比草书易认好写。

这是后汉颖川刘德升所造,即正书之变体,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称之“行书”。自晋迄今,行书用处最大,用得最广,一般性书写几乎均用之。

这种在汉末伴随着楷书而产生的新书体至晋朝王羲之的出现,才使之盛行起来。王羲之的行书从刘德升、钟繇一脉传来,并把行书推到了相当成熟的高度。但他留下的真迹不多,多是后人所摹。

盛唐时,出现了一位书法大家,他将二王行书又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他就是李北海。他在继承二王同时,发挥自己的特点,创立了行楷一路,所谓的“行楷”就是指在楷书的笔画中溶会行书的笔意,在行书的结构中又吸收了楷书成分。

这种字虽早在李北海之先就有过试尝,但到李北海笔下才真正成熟和统一。后人称他:文绝、书绝、刻绝。唐代杰出的书法家颜真卿,不仅楷书艺术博大精深,而且在行书上也有极高的成就。

草书

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它出现较早,从汉代初期,为了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笔画连写的书体,过去草诀歌中曾用“删繁就简笔带连”来概括它的特点。

从广义上讲,无论何种书体,凡书写随意草率的均可称之为草书。汉字字体发展,大体趋势是在追求书写便捷的前提下,由繁趋简,由具象到抽象,由写实到趋于符号化。

因此,可以讲,任何一种可视为楷模的定型书体的产生,都有一个“草化”阶段。平常使用的是草率急就的字体,如篆书时代有草篆,隶书时代有草隶,楷书时代有行楷。

草书从狭义上讲,是指作为五体书法之一的草体而言。草书在不同发展阶段,面目各有不同,故又分为章草、今草两大类。今草又有小草和大草之别。

小草结体、用线、章法趋于谨严,大草结体、用线、章法则狂放不羁,故又称狂草。小草至西晋已完全成熟,大草至唐代达到鼎盛。

今草的发展又分为今草前期(东汉至隋,以东汉张芝和两晋“二王”为代表)和今草后期(唐至今,以唐张旭、怀素)去把握。现代人研究的草书是指狭义的草书。许慎和卫恒所说的草书,即指章草。

因“章奏”所名为章草有其道理。章草既有隶书古朴的意态,又有今草灵动的特点,介于隶书和今草之间,清晰的显示了它的起源和当时今草的发展趋势。章草是隶书时代的手抄草体。

章草存在、通行于隶变的四百年间,这种手抄草体书逐渐的变化与发展,这个过程和隶变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

中国从古至今都是写简用繁,秦、汉时代即书分三体:铭石书、章程书、行押书。这个“铭石书”就是繁体,“章程书”、“行押书”就是简体。

草书,即我们今天称呼的简化字。几千年历史的通例:写的时候简单方便用简体,但公务行文、铭石、印刷或抄书的时候必须要用繁体而不出错。

草书,即我们今天称呼的简化字。“写简用繁”是古人的一个约定俗成的准则。这一准则在西方的文字也是这样的,埃及古王朝时代文字就是三种体:圣书体、僧侶体、世俗体,这个僧俗体和世俗体就是简体。

圣书体刻得很规范,像图画,就是今天我们看到尼罗河两岸神庙廊柱上、石棺上、方尖碑上镌刻的象形文字,就是古埃及文字的繁体。

现在在巴黎卢浮宫和伦敦大英博物馆展出的古埃及時代用纸草书写的文字大多是僧侣体和世俗体,即古埃及文的简体。顾名思义,草体就写得比较简略、潦草,是平时日常方便使用的书写形制。

所以说“写简用繁”是中西文字古往今来的共同特征。今天通行于世界的英文、法文、俄文也有大写小写,小写就是大写的简略。所以章草就是隶书的草写。

研究章草就是要研究隶变400年中书写字体的演化过程,并不是说隶书发展成熟之后才出现草书,而是与铭石体隶书同时在演进的。

章草就是在汉代隶变400年中间不断地演进、变化而成熟的。研究章草史其实就是研究秦汉书法史。因章草“字字独立,一字万同”不相连属,所以写章草不能像今草狂放不羁,不能尽情恣肆。

要笔画平直含有隶意,章草中有些字和行书相似,有些字又和草书差不多,还有极少数字和楷书一样。由于是隶书的草写,笔顺,结构均从隶书中演化而来,虽是草书,实则它是介于隶书和今草两字体之间的一种草。

晋以后今草大兴,而写章草的越来越少,这是因为章草字字独立,一字万同的不足所致。唐宋擅长章草的人几乎没有。

元代书坛领军人物赵孟頫带头写章草,但经过《淳化阁帖》改造过的章草显的工艺化,抽象化和程式化。这就没有手写的感觉了,成为一种被刻帖改变的继承。\r

真要说继承,现代才是最重要的、最原原本本的继承。因此元代小草书家不少,而能狂草的却没有。而且小草与章草作品均无太大特色,只是保持传统而已。

明代则草书大兴,名家辈出,明初至中期后,代表书家有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等。

清代以章草名世的书家几乎没有。后现代选择是指直接继承汉代,故有秦汉风格。汉代章草的原状就是简牍上的草书。

现在可看到的最早章草,传为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的《急就章》,照此向前推,章草的草创阶段,应为西汉之前的秦末。

西汉元帝时的史游可作为整理这一书体,做出贡献最大的书家之一,而非章草的唯一创始人。至如“章草”名称来源,众说不一。

章草是隶书之捷,书写方便,速度快,但简而不乱,草而有矩,线条笔画趋于简便凝练,干净利落,便于赴急使用,又较规整典雅,用作书写奏章亦不失体统,所以唐张怀瓘认为用于“章奏”。

史载即有汉章帝下令用草书奏事之说可证。草书就是指章草。因为当时没有这么多现代意义上的大草今草,都是用窄窄的竹木简写字,章草是主流形态。

到汉代末期的时候有纸张用于书法艺术了,这也是我们也不能简单的否定草圣张芝的存在,因为我们不知道像张芝这样的书法家那时候是否也会用纸书写。

草书是书法的最高境界,章草字字独立,接近于行草,对难写之字简化不多。汉未,张芝变革“章草”为“今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

今草由章草演化而来,今草前期是在章草的基础上加快行笔,增多圆环,钩连盘纡,偏旁相互假借而成。

历史上较多书家认为张芝对今草的创立有极大贡献,张芝师承“章草”之草法而弃其隶笔,自创一笔飞白草,系“今草”之创始人,时称“草圣”。

大草

从东汉张芝发展至东晋“二王”时代,进入完全成熟阶段。王羲之得力于张芝、钟繇,而能增减古法,变汉魏朴质的书风而创秀美流利的今体。

王羲之《十七帖》为小草的典型,是学小草的好范本。今草的发展前期主要以小草为主,线条及结体既具“章草”简而便的特点,另又有流而畅的优点,一般较易辨认,具有行草特点。

在初创阶段(秦末汉初)主要目的时急就赴用,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到小草成熟时仍未失掉这一目的。

故以两晋时代“二王”为代表的今草,虽较章草面目已有大别,但仍简而不乱,草而有矩,不失规整严谨的要求。

今草发展至唐,面貌大变,后期今草已非实用,而是为了艺术的追求和尽情恣肆,为了充分表现个性,因而导致了唐代“狂草”的产生。

唐代草书,无论小草或是大草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狂草又称大草。唐人大胆发挥了张芝“狂”的意趣表现,把草书推上了空前绝世的新境界。

行中有狂,狂中求行。在速度与质量的交、切转换中展现出优美的时空意识,充分体现了狂草书法艺术的特殊美。

因源于前朝今草,所以狂草线条表现,除具备今草前期基本特点外,较前期今草更加恣肆放纵,草书的特点被强调到极端化的程度,已脱离了实用,成为纯艺术产物。

由于狂草行笔简捷快速任性,结体高度简练概括,书者似乎忘其所以,观者几乎坠入迷冥之境。

到中国程度狂草已完全失掉文字的实用意义,变成了纯观赏的艺术品。可以说是唐张旭、怀素把狂草推上了顶峰,可谓空前绝后。

后期今草的发展,就像唐代正书发展趋势一样,唐以后,再没有涌出惊人的波涛。主要是因为唐代狂草的出现,标志着作为书体之一的草书,已经最后确立。

无论是小草表现或以大草表现的草书,都形成了一定的模式。事物发展就是这样,一旦约定俗成的模式得到确定,就会产生难以动摇的权威性和楷模力量。

更何况草书表现形式,正契合了人类追求个性解放尽情恣肆的固有欲望。所以狂草的产生、发展、成熟,标志着中国草书发展过程的完成和终结。

草书,特别是狂草的形式与篆、隶、楷、行比较,是最脱离实用而进入审美领域的,应看到它是在最大程度上摆脱社会束缚取得自由性的一种书体。

因为草书志在新奇无定则,狂来轻世界,可以尽情恣肆,然而草书却不能形成更加波澜壮阔的发展态势,关键是难写。看似无定则,实际法则无处不存,无时不在。

包括草书的使转,草书的笔带连,删繁就简,怎么删,怎么连,怎么欹,怎么正,怎么变化,才有艺术味道都有讲究。就像武术里的无招胜有招一样,随心所欲。

而且草书线条具有极强的综合力,自然界气象万千,其他书体笔意都可入草。这种表现中的难度,恰是由自身过分恣肆造成的,可见草书是最高层次书法表现能力的综合体现,须具备相当高技能和学养、修养才能驾驭它。

以前国外辩识中国人的符号是京剧,而今国外辩识中国人的符号已变成书法.。由于草书实在难以辨认,逐渐失去了文字的使用价值,现在只能作为汉字特有的一种书法艺术存在,而失去了它作为记载和传播信息的文字的作用。

鉴于此因,草书难以再向前发展。文字的发展只能另辟新径,沿着新开辟的方向──印刷字体演进了。为反映中国文字发展的联贯、系统,对印刷字体作简要介绍。

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尤其是书刊印刷的需要,文字逐渐向适于印版镌刻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体──宋体。

宋体字始发于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宋朝,定型于明朝,故日本人称这种字体为“明朝体”。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几百年来,在宋体字的基础上又衍生出长宋、扁宋、仿宋等多种变体。

这些新生的字体,都是应雕版印刷和传统的活字印刷的需要诞生的。近代西方印刷术传入后,在西文字体影响下,又出现了黑体、美术字体等多种新的字体。

然而,由于宋体字即适于印刷刻版,又适合人们在阅读时的视觉要求,一直沿用至今,是出版印刷使用的主要字体。

鸟虫篆

随着田野考古的展开,河南南阳一座春秋古墓发掘中在一件青铜戈上现了古文字“鸟书”。 铜戈上有几个像凤凰一样的图案,非常优美。专家称,这种凤凰图案是“鸟虫篆”。 铜戈上的鸟书进行辨认后所刻四字是“彭所之戈”。

鸟虫篆或者称为虫书,原是秦到汉初文字中八书之一,当时做史官是必须精八书的。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篆,虫书,还必须通古今文字,印章,书幡信等。但是从秦到汉代初期,讲究的是八体,

一;大篆,二;小篆,三;刻符,四缪篆;虫书,五;慕印,六;署书,七;殳书,八;隶书

春秋战国以后,汉字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那个乱世,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受到巨大的影响。汉字形在西周以后被猛烈冲击,形体多变,俗体,异体流行,地域色彩很明显。

而且还往字体装饰和美化方面发展。文字就变的不再是纯粹的记录语言和符号。而演变兼具装饰作用的艺术品。

这种风气使春秋战国时期的铭名书令人眼花缭乱,所谓的秦书八体说,说就是特殊的美术书体加上鸟虫书的盛行。

用文字描述鸟虫书,就是文字构形中改造原有的笔画使之盘旋弯曲如鸟虫形,或者加上以鸟形,虫形等纹饰的美术字体。

后来萧何把八书中的美术字体减去,变为我们今天熟悉的六书体。

鸟虫篆也称鸟虫书、鸟书。因文字中常可辨认出鸟的全身或局部(喙、翅、爪等)形状而得名。这是先秦文字里一种特殊的变体字,也是以篆书为基础演变而成的一种美术字体。

鸟虫篆在春秋中期至战国时代盛行于吴、越、楚,蔡,徐,宋等南方诸国。在历史遗迹中这种书体常以错金形式出现,高贵而华丽,具有极强的装饰效果。然而由于变幻莫测,很难认出来。

这种特殊的书法将笔画作蜿蜒盘曲之状,笔画作鸟形、虫形,即文字与鸟形、虫形融为一体。或在字旁与字的上下附加鸟形作装饰,或中部鼓起,首尾出尖,长脚下垂,犹如虫形等等,都是为了增加字体的装饰性和适合性。

目前发现的鸟虫篆主要见于一些青铜器之铭文。尤以兵器为多。如楚王子午鼎铭、越王勾践剑铭、吴王夫差矛铭、吴王子于戈铭、越王不光剑铭等。后期在汉代礼器、玺印、瓦当,乃至唐代碑额也有出现。

古文蝌蚪

系指战国时期秦以外,东南各诸侯国的手写体文字,不是金文中的正体及装饰性书体,而是商周手写体的自然延续。

晋之”侯马盟书“,”温县 盟书“,楚之”长沙缯书“,”信阳长台关竹简“,”包山竹简“,”曾侯乙墓竹简“等,均为手写文字,即古文蝌蚪。

蝌蚪文是去卢文的一种变体,当时记载以天文学为主的自然科学的一种笔记文字。蝌蚪文或去卢文都源于甲骨文,它们是甲骨文的变体。

周文王时候,甲骨文被转换为许多种文字,其中包括去卢文、蝌蚪文,并流传到民间,转换文字的目的就是想使甲骨文中包含的信息更好地保存下去。

但是自从秦始皇统一文字以后,蝌蚪文字就被禁止流传了,于是西汉时有大批文书被集中到楼兰一带,那些文书里的主要文字就是去卢文或蝌蚪文。”

被禁止流传的蝌蚪文文书后来陆续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到民间,有的甚至转换成佛教的石窟造像,以哑示语的方式把文书中的信息保存下来,

淡竹乡蝌蚪崖上的长方形框也许就是那时候刻上去的,它所表达的信息也就是以哑示语的方式表示我们的祖先来自黄河流域、我们真正的文明历史是从那里开始的。

目前我国已发现神秘的、有待破解的原始文字或符号共八种。即曾疑为古籍伪作的《苍颔书》、《夏禹书》,贵州的“红岩天书”、“夜郎天书”,四川出土的“巴蜀符号”,云南发现的“东巴文字”,绍兴禹庙的“峋楼碑”文字和仙居的蝌蚪文。

在浙江仙居县淡竹乡境内,有座千峰叠嶂、万壑峥嵘的韦羌山。其中有一处神奥莫测的人文景观:在一座名叫蝌蚪崖的千仞绝壁上,布满了呈现人工镌凿的日纹、月纹、虫纹、鱼纹等奇异图案符号,这就是著名的相传为大禹刻石的蝌蚪文。为什么古人要将文字镌刻于千仞绝壁上?

女书

严格讲应称为“女字”,即妇女文字,是一套奇特的汉字。据考证;它起源于史前陶文,有说法女书是汉字和瑶族文字的变形体。

由于大部分女书都因书写者死亡,被焚烧或陪葬,所以现在女书为及其稀有的文字。它不仅符号形体奇特,记录的语言奇特,标记语言和手段奇特,流行的地区、社会功能和传承历史也很奇特。

至今见过最早的女书是太平天国和清朝咸丰年间发行的“雕母钱”。“女书”字符铸印有“天下妇女”、“姊妹一家”字样。

女书流行在湖南省江永县潇水流域,至今仍在一些高龄妇女中使用。关于女书的起源,目前有几种说,争议颇大。

经过研究,女书基本单字共有1700多个,其中借源于汉字而造的占80%,暂不明来历的自制字仅占20%。

女书字的外观形体呈长菱形的“多”字式体势,右上高左下低。斜体修长,秀丽清癯。乍看上去,好似甲骨文,又有许多眼熟的汉字痕迹。

关于女书所记录的语言,近几年经过语言专家的调查研究确定,它既不是湘语、西南官话,也不是瑶语;

而是一种流行在江永一带的汉语土话。与汉字是表意文字不同,女书则是一种单音节音符字的表音文字。

女书是当地乡村妇女,特别是中老年妇女的文化工具。女书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基本用于创作女书作品、记录女歌,一般为七言诗体唱本。

每篇长的可达四五千字,短的只有几十字。女书作品一般书写在精制手写本、扇面、布帕、纸片上。

其作品内容可以分成以下类型:

(1)喜庆作品,例如《三朝书》、《哭嫁歌》等;

(2)祭祀作品,包括追悼刚刚去世的亲人和祈祷神灵;

(3)交际作品,涉及交往、感谢、慰问、责骂等信件;

(4)记忆作品,包括日记和传记;

(5)教育娱乐作品,例如《四字女经》等伦理作品,《太平军过永明》等历史故事,《孟姜女》等传说故事,还有歌谣、谜语等。

女书的本质特点是音节文字,特别类似日语的假名音节文字。但是日语的假名不是独立的文字,需要汉字配合。

也有些类似朝鲜文字,但是朝鲜文字在每个字记录一个音节的同时,内部又用不同的部件记录音节中的不同音素,因此朝鲜文字是音素化的音节文字。

因此,女书只是如同假名外表残留汉字特点,本质上跟做为语素表意文字的汉字完全不同,属于音节表音文字,是汉语记录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可以认为是比反切更加简单的最早的汉语拼音。

有人以“女书”有近半数字符是从汉字蜕变而来为据,认定它是借源于方块汉字的一种“变异”的系统再生文字。反对者则认为,笔画及其组合结构的异同,是判定不同文字之间有无源流关系的直接依据。

“女书”与汉字楷书相比,基本笔画不同,笔画结构和语言功能都迥异有别,而且“女书”中遗存的象形字、会意字均与甲骨系文字大相径庭,因此“女书”文字的源头绝非普通汉字。

综上所述,汉字体从甲骨文开始,经历了古文字和今文字两大阶段。古文字阶段可分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等四个过程。今文字阶段可以分为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几个过程。

暂时发这些,若有需要请告诉我,我将尽量满足您,这回一定不让您久等,再次道歉。。。。

元宝推荐:铁手, 通宝推:西门飘飘,empire2007,陈王奋起,格荧幕,Mtknr20,上古神兵,花大熊,飒勒青,铁手,
家园 没读过苏三的文章,自己的一点猜测

殷商时期,青铜冶炼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如果奥尔梅克文明是殷商文明的分支,那么这个技术毫无疑问应该在同时期出现咯?同理,殷人祭祀祖先的方式方法也应该在奥尔梅克文明那里得到相应的继承吧?

第一,当时有没有东渡至美洲的航海技术,横跨太平洋或者沿海岸线过去?

第二,技术,工具的传承,应该有一定得延续性。当然如果奥尔梅克附近没有相应的矿藏,也就没法证明了。

第三,祭祀方式是当时最重要的文化之一,应该有继承性。

这几点如果能得到印证,那么才有较为可信的证据,当然最重要是DNA如果能得到直接证据才最有说服力。

家园 目前这些全是猜测

事实上猜测是求证的第一步,敢想到可能性,才能“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遗憾的是很多人往往忘记下一句话;找证据证明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也就是说;“没有证据,只可悬而不断,证据不够,只可假设,不可武断,必须等到证实之后,方才奉为定论。”

你的想法很正常,但那篇文章中所提到的问题若没解决,这些想法就只能是想法。呵呵,我不是环境考古学专业,驳苏三文章的那位应该是这方面专业的人材。所以,在下不敢冒充内行瞎说,只能谈谈自己对不了解领域的不成熟看法。抱歉,没帮上忙,若发现这方面好文章的,一定贴上来,我们继续讨论,不好意思。谢谢您的参与,花慰。。。

家园 秦人始祖世系

嬴姓始祖伯益(也作“柏翳”,或称“大费”,乃皋陶之子)→大廉(“鸟俗[浴]氏”之先)、若木(“费氏”之先)。若木→子×→孙×→曾孙×→玄孙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

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非子乃“秦”之“始封君”,是名副其实的“秦人”之祖;季胜→孟增→衡父→造父,“造父以善御幸於周缪(穆)王……西巡狩,乐而忘归。

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缪王以赵城封造父,造父族由此为赵氏。”造父乃“赵”之“始封君”,其受“赵”氏,要先于“秦氏”至少百年以上。

家园 听到国一种说法

就文明的先进与落后而言,周代商和清代明是非常相似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