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粮食与人口 -- 种植园土
都是原始森林,可惜就是土地贫瘠,粮食作物恐怕不能大面积开发,只能以油棕榈,橡胶为主。。。
和黑人侨民难道是自己从半岛和非洲背粮食过来吃的?
你自己拼命减少人口,粮食都被这些涌进来的侨民吃了,你减少人口有个屁用啊!
怎么还推崇乾隆啊?
“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5%”——这只能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低,工业化程度低,和是否适于发展农业毫无关系。美国农民比例5%不到,是不是说明美国不适于发展农业?
“耕地及林地占总面积的60%。”——拜托,把林地剔除出去吧。
水果、咖啡、可可之类。
适合热带的粮食作物我只知道有木薯,可那基本是穷人的食品,稍微富裕点都不愿意吃这个了,只能当淀粉原料,做珍珠奶茶什么的,当然也能当生物燃料的原料。
热带产粮也很多,不承认是徒劳的。
他的粮食自给率会更低。
话题转得挺快。
世界上粮食出口大国: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热带国家还真不多。
我感觉你说的和楼主说的不是一回事。
你说“现在已经不是一二百年前殖民时代,人家要的是有钱有知识的人去移民。”楼主的意思恐怕是,不能“人家”想要什么人,就移过去什么人,而是根据我们的需要,布置力量向对方境域展开,我们要以我为主经略整合。
你认为“中国人口必须减少。我们不仅需要生存,而且要富裕、体面的生存。我希望我们城市也要象国外一样遍地树林,天是蓝的,等高可以看到几十公里外风景。”但楼主的观察和分析恐怕是,一旦主体民族人口减少,就会被别人渗透了,然后你的生活环境也不会到富裕、体面的程度。
从历史发展来看,我同意我们必须走一条建设的新路了。楼主的想法有一点味道。各个大国,各个主要民族争夺生存空间的斗争是你死我活的。你这种透着一厢情愿味道的想法不安全。
楼主的思路是比较整齐的,我只是帮你提炼延伸一下:提高人口总量,形成数量上的绝对优势是保持长治久安的途径;大开发西部(新疆)和促进民族融合是容纳新增人口的一条道路;以新疆为前沿,西出中亚经略天山是下一步的方向;在中国西部,包括西北部和西南部,建立包括了藩属和天堑的隔离带是远景。这套想法有点系统,还是值得考虑打磨的。
相较楼主提到的甘陕条件苦于新疆,附带说一句,美国的中部也有不少沙漠地带。
首先是目前城乡食品消费结构差别到底有多大?
找到社科院的这篇文章http://www.ecrcass.com/ECRCASS/DYTX/2008/2008_5.htm
似乎至少到2006年,农村居民消费仍然有很大的改善空间。不知道这两年的数据如何。
其次是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平均消费到底有多少差距。
根据上文以及统计局的2005数据http://www.stats.gov.cn/tjsj/qtsj/gjsj/2007/t20080630_402489076.htm
中国和发达国家在除去奶类消费方面,其他肉禽蛋的差别不大。
如果我们同时认可上面两点。也就是中国城乡差别大,而中国与发达国家平均消费不大。再考虑到中国农村人口占大头。那得出的结论将是中国城镇人口的肉禽蛋消费已经远远超过发达国家的人均消费。这个结论和个人的直觉明显背离。
再看畜产品产量(2008年)http://www.stats.gov.cn/tjsj/qtsj/gjsj/2009/t20100414_402634318.htm
很多数据还是对不起来。
所以吃饱以后的吃好问题,存疑。如果把农村的消费水平提升到和城市一样,还有多少差距。
最后是农业生产的安全边际。
6.5亿吨应该是18亿亩的产量,几乎是全国目前的耕种面积。即使考虑东晓山说土地的集中利用,可供增加的也只有7~8000万亩。
相比美国耕地的休耕。我们的土地的耕作面积和地力的增长空间都十分有限。
没有欧洲的数据。不知道他们的粮食生产安全系数是多少。
如果只考虑粮食自给/耕地面积/水资源/现代化人均消费。暂时不考虑开拓外部粮仓,也暂时忽略可能的能源/化肥供给危机。不知道你认可的有一定粮食安全边际的人口数量大概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