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Andrew Marr:当代英国简史 -- 万年看客
大英帝国已经是西方世界衰败的大国中最体面的一个了。
何况选民还要把失去的帝国算在执政党头上,丘吉尔选得赢才怪。英国避免了最坏的结果,但是选民们是相当的不满意。
在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门口唱这种歌,我很无语……
mp3链接见“民主的炸弹,续”
The people's flag is deepest red,
It shrouded oft our martyred dead,
And ere their limbs grew stiff and cold,
Their hearts' blood dyed its ev'ry fold.
人民之旗,其色大红,
烈士心血,浸染而成,
烈士殒身,渐僵渐冷,
常覆红旗,英名永存。
Then raise the scarlet standard high.
Within its shade we'll live and die,
Though cowards flinch and traitors sneer,
We'll keep the red flag flying here.
昂首挺胸,高举赤旗,
赤旗之下,生死不离,
懦夫蹙眉,叛徒鄙夷,
赤旗招展,坚守不移。
Look 'round, the Frenchman loves its blaze,
The sturdy German chants its praise,
In Moscow's vaults its hymns are sung
Chicago swells the surging throng.
法兰西人,爱其明光,
德意志人,颂其飞扬,
莫斯科人,纵情高唱,
芝加哥人,潮涌如狂。
Then raise the scarlet standard high.
Within its shade we'll live and die,
Though cowards flinch and traitors sneer,
We'll keep the red flag flying here.
昂首挺胸,高举赤旗,
赤旗之下,生死不离,
懦夫蹙眉,叛徒鄙夷,
赤旗招展,坚守不移。
It waved above our infant might,
When all ahead seemed dark as night;
It witnessed many a deed and vow,
We must not change its colour now.
赤旗招展,伟力初现,
何惧前路,暗夜无边,
群策群力,指旗为誓,
当保赤旗,永不变色。
Then raise the scarlet standard high.
Within its shade we'll live and die,
Though cowards flinch and traitors sneer,
We'll keep the red flag flying here.
昂首挺胸,高举赤旗,
赤旗之下,生死不离,
懦夫蹙眉,叛徒鄙夷,
赤旗招展,坚守不移。
It well recalls the triumphs past,
It gives the hope of peace at last;
The banner bright, the symbol plain,
Of human right and human gain.
昔日胜利,来日和平,
记忆不灭,希望永存,
赤旗招展,正道至简,
人类权益,无上耀眼。
Then raise the scarlet standard high.
Within its shade we'll live and die,
Though cowards flinch and traitors sneer,
We'll keep the red flag flying here.
昂首挺胸,高举赤旗,
赤旗之下,生死不离,
懦夫蹙眉,叛徒鄙夷,
赤旗招展,坚守不移。
It suits today the weak and base,
Whose minds are fixed on pelf and place
To cringe before the rich man's frown,
And haul the sacred emblem down.
今有虫豸,既卑且贱,
不识大势,一晌苟安,
曲意逢迎,阿谀权贵,
视旗为仇,坠旗落地。
Then raise the scarlet standard high.
Within its shade we'll live and die,
Though cowards flinch and traitors sneer,
We'll keep the red flag flying here.
昂首挺胸,高举赤旗,
赤旗之下,生死不离,
懦夫蹙眉,叛徒鄙夷,
赤旗招展,坚守不移。
With heads uncovered swear we all
To bear it onward till we fall;
Come dungeons dark or gallows grim,
This song shall be our parting hymn.
头颅轻掷,共立此誓,
一息尚存,前进不止,
地牢幽暗,绞架凄冷,
何妨高唱,壮行明志。
Then raise the scarlet standard high.
Within its shade we'll live and die,
Though cowards flinch and traitors sneer,
We'll keep the red flag flying here.
昂首挺胸,高举赤旗,
赤旗之下,生死不离,
懦夫蹙眉,叛徒鄙夷,
赤旗招展,坚守不移。
不能说的秘密
1941年12月11日清晨的暹罗湾,一架日本鱼雷轰炸机出现在万里无云的天空。飞机冲向海面上的一滩油迹与碎片,并没有投掷炸弹,而是扔下一个花环。这在远东战争中是绝无仅有的一幕。花环象征着日本人对敌人少有的尊敬态度。一天前就在这里,英国最伟大的两艘战舰,“不沉的”威尔士亲王号与资历更老的反击号,不到两个小时就连同1000多名英国海军一起成为了日军高超鱼雷战术的牺牲品。这场失败重创了英国,也将丘吉尔拖进了绝望的深渊。用一位海军历史学家的话来说,这两条船“象征着这个自安森(1)和库克的时代就掌控着太平洋海路的国家与人民”*22*。随之而来的是新加坡的沦陷,这是对大英帝国心理最致命的一击,也是英军在二战当中遭受的最惨重的损失。但是日军的致敬之举并非仅仅针对沉船,或者皇家海军,甚至也不仅针对日本曾一度仰慕,如今已日薄西山的大英帝国。这也是对一位阿伯丁郡的贵族,塞普希尔勋爵威廉.弗朗西斯.福布斯(2)的致敬。
塞普希尔是典型的墙里开花墙外香式的英国人。他在一战时是皇家空军的王牌飞行员,还曾因为独自飞往澳大利亚而名噪一时。这两艘战舰沉没的时候他正在英国皇家海军航空护卫队服役。他是英国上流社会出身,他的父亲曾为乔治五世当过副官。塞普希尔一直以空战老兵的身份活到1965年。那么日本人的花圈是什么意思?如果检查一下塞普希尔的光荣簿,人们会发现一枚旭日章。实际上,日军攻击马拉亚与珍珠港所使用的技术很大程度上要归咎或归功于塞普希尔。他在二十年代曾受英国政府指派前往日本协助建设海军航空兵,教授鱼雷轰炸技巧,还对航母的设计提出了不少意见。日后令人闻风生畏的零式战斗机也是在英国工程师参与设计的原型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日军飞行员的决心与毅力给塞普希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的日本首相曾对他表示万分感谢,说他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1942年此话果然成真。塞普希尔训练日本飞行员的时候英日两国还是签署了友好条约的盟国。最近研究表明塞普希尔还进一步为日本人从事了大量情报工作,不止一次向其传达来自英国的机密技术。上个世纪英国一次又一次在军事或工业科技领域取得突破,然后敌方或竞争对手则一次又一次获取机密并加以发展。两艘战舰的沉没就是对这一点的佐证。
二十世纪初期皇家海军曾研发过一款配备有制导鱼雷的现代潜艇,大幅领先德国人、美国人以及法国人,尽管有一位海军上将极力反对,他认为潜艇“鬼鬼祟祟,阴险卑鄙,说什么也不是英国人的作风”。第二海务大臣杰克.费舍(3)——此人才华横溢,不知疲惫,传言说他自己有一半亚洲血统——对研发潜艇则坚决支持。但是后来还是德国人在德皇与希特勒的领导下将潜艇运用到了致命的程度,两次大战当中都几乎通过绞杀战使英国屈服。坦克最早也是英国工程师与英国公司——福斯特公司——在1915年发明制造出来的。但又是德国人在二十年后真正将坦克打造成了为全新战争形式服务的利器,此时英国的坦克大多已经过时了。塞普希尔证明了英国也曾在鱼雷技术上位居前列。四十年代中期英国在喷气引擎方面也遥遥领先。但是一次又一次,似乎总是外国人更擅长将想法转化为实际成果。
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原子弹。今天我们知道希特勒的科学家一直在加紧研制所谓的末日武器,并打算在1944年进行试验。意大利、法国与匈牙利的科学家整个三十年代都在钻研相关的物理学原理。焦虑不安的爱因斯坦在1939年以私人身份交给罗斯福总统的警告信至今言犹在耳,“破坏力极端强大的新式炸弹”此时已经不是一句空谈了。但是今天的人们大多有所不知,一年之后在伯明翰大学,两名逃难而来的科学家奥托.弗里士与鲁道夫. 佩尔斯在利用同位素铀235制造核武器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理论进展。1940年,他们匆忙打印了一份备忘录上交给英国政府,今天人们将这份晦涩难懂的文件视为本世纪英国最重要的档案之一。英国政府,如同其他任何政府一样,立即组织了一个由科学家与军事顾问组成的委员会。委员会报告称:“铀炸弹的想法是可行的,而且很可能对战争起到决定性影响。”多亏了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迫害,英国才掌握了超过德国人的技术。但是此时德国空袭气焰正狂,入侵的威胁依然极其真切。英国经济的承受能力早已到了极限,国家在经济上与技术上都无力建设核工业并将公式转化为成品。于是关于原子弹的消息被传达给了美国人。而世界的新秩序也即将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呼之欲出。
在我们虚弱时,要尊敬我们的敌人,向他们学习以壮大自己,击败他们。
在我们强盛时,要尊敬我们的敌人,向他们学习避免自己衰败。
战后不长一段时间里,英国似乎没有加入核竞赛的意思,对于艾德礼政府来说,制造原子弹即昂贵又困难。许多关键岗位上的大臣都反对参加核竞赛。要不是战后外交大臣欧内斯特.贝文的爱国愤青之心,兴许英国也就无核化了。但是贝文受不了美国的外交部长在他面前摆架子。他对自己的同事们说,决不能让日后任何一位英国外交大臣遭受这样的对待。此事事关国体。“这东西我们必须弄一个,多少钱都得花。米字旗一天不印在这个倒霉玩意儿顶上我们就一天不算完。”*23*这是一场艰苦的斗争,远比对外宣传的口径还要艰苦。丘吉尔曾经与罗斯福签署过一个战时协定,内容是两国在使用核武器之前均需征求对方同意。与核武器相关的情报要进行分享。英国不会在未经华盛顿同意的前提下发展民用核能。1946年的麦克马洪法案禁止了核技术信息的分享,标志着美国人正式撕毁了这一协定。战后艾德礼曾试图恢复与美国在核武器方面的合作,但是白宫对他的来信置之不理,美方持有的那份丘吉尔-罗斯福协定也恰逢其时地遗失在了如山的文牍深处。伯明翰的落难科学家取得进展后不过几年,英国在核武器领域就远远落在了美国后面,而且根本得不到美国的帮助。
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决定成为了绝顶机密,就连此时身处反对党的丘吉尔也不知道。他后来在下院发言称:“直到我就职之前都不知道,这个社会主义政府不光为了研究而造原子弹,还花了上百万英镑建造可以批量生产原子弹的工厂。”尽管战争结束仅仅几个月之后苏联威胁论就提上了日程,但是内阁委员会的文件从一开始就反应了一个有趣而明确无误的事实,即有关原子弹的争论当中苏联威胁论并不占据中心位置。绝大部分争论都是关于美国人的。在贝文就职期间,原子弹意味着英国的地位与老式的骄傲。
然后原子弹又成了关乎全球战略的关键,对美国施加影响力的决定性因素。响应战败的海军部发出的号召,文官体系也直白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在物质层面上英国已经不再是一流强国了。美国与俄国早已在人口与物质财富方面超过了我们。更不用说还有加拿大、印度与中国之类的国家……假以时日也终将超过我们。”但是超大威力的氢弹正在改变全球军事态势,“如果我们拥有此类武器,美国人将不得不对我们的意见加以重视。这一点也适用于我们在其他国家眼中的地位,例如德国,以及埃及之类较弱的潜在敌国。它们将会害怕我们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对它们进行核打击。”文官们冷酷地总结道,“这将为我们带来极大的优势……”*24*
白厅的情报系统很早就警告各位大臣,美国有可能在俄国的核能力尚未发展到足以发动报复的水平之前就先发制人,对俄国进行打击。这样一来身处德国前线的英军就成了靶子,英国也将卷入一场毫无胜算的战争。英国的决策者们认为,如果英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有核国家,可能更容易劝说美国保持克制。1947年夏天,一座钚生产工厂极为机密地在位于坎布里亚海岸附近的文治克耳破土动工。曾在洛斯阿拉莫斯工作过的英国科学家威廉.佩尼(4)则开始主持原子弹的研发工作。几年之后,伯克郡一个名叫奥尔德玛斯顿的小村庄就成为了英国核武项目的基地。这里坐落着十二世纪的教堂,分布着烧砖工人的棚屋,还有罗马时期的工事环绕四周。村民们原本指望在附近的飞机场关闭之后能过上清净日子,现在他们只能另做打算。自然,花在国防与国体上的钱越多,花在新耶路撒冷上的钱就越少。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William_Penney,_Baron_Penney
*22* Arthur Herman, To Rule the Waves, Hodder, 2004
*23* Peter Hennessy, Never Again: Britain 1945-1951, Jonathan Cape, 1992
*24* CBA 134/1315 PR (56)3, 1 June 1956, British Document on the end of Empire, ed. David Goldsworthy, HMSO, 1994
这架投掷花环的飞机是谁驾驶的?原文中说是Lieutenant Iki。由于查不到,所以暂时省略了。烦请方家指正。
冬景图
无论是从历史角度还是从个人角度来看,1947年的冬天都只能用凄惨二字来形容。一连三个月,英国满目苦境。不光是因为商店里面空空如也,三餐除了土豆与面包之外就没有别的花样——面包是按人头分配的,土豆也短缺。不光是因为庞大的官僚机构依然干涉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暖气每天可以开多久,剧院里可以演哪些剧目,到个人是否获准出国。不光是因为在和平时期闻所未闻的25000条新规定,颁发这堆规定的政府虽然反共,却依然敦促人民从苏共“惊人的”工业成就当中总结经验。*25*不光是因为残破不全的住宅。甚至不光是因为战争中的死者——参与二战的英军士兵远少于一战,阵亡数目也相差悬殊——一战大约是一百万人,二战则是256000人。至于空袭造成的平民死亡只有6万人。全国上下依然能够感到最终胜利带来的解脱,人们对英国在战争中做出的贡献也依然满心骄傲。不,造成1947年危机的罪魁祸首是英国人最为老生常谈的抱怨——天气。
一月底的时候,一股强冷空气以令苏联红军都望尘莫及的速度席卷了西伯利亚,用大雪覆盖了整个英国,几乎把筋疲力尽的英国冻翻在地。国家的主要燃料还是煤,但是煤堆已经冻成了一体,根本挖不动。通向矿井的升降机也失灵了。积雪堵塞了公路与铁路。发电站很快相继用完了存货,一座接一座关停下来。灯光熄灭了,人们为了寻找食物要在积雪中跋涉几英里。汽车全部熄火,停靠在马路两边。停电之后,英格兰中南部的各家工厂不得不陆续关门,一周之内就有两百万人无法工作。艾德礼以身作则,暂时放弃了当时不甚普及的中产阶级娱乐活动——看电视。更糟的是,政府规定上午三小时、下午两小时内不得使用电热器。*26*各地的人们都在打哆嗦,裹着毯子枯坐在冰凉的壁炉或者电热器前面。伦敦周边的通勤族们根本无法进城。苏格兰与其他地区的联系完全中断。然后情况进一步恶化起来。这是300年来最冷的二月,又有五十万人无法工作。斯劳市的文员玛姬.乔伊.布兰特就是其中一员,她家的洗碗池已经冻住了,每天她只能眼巴巴地呆在家里盯着窗外冰蓝色的天空。“我穿着厚羊毛背心,胶皮套袖,羊毛裤,长筒袜,长袖毛衣,外衣,夹克,围巾,还有两双毛袜子——这才勉强能坐住。”*27*太阳在天空中稍纵即逝,有人拍摄了一张太阳的照片还上了头版。商店里的绿色蔬菜已经告罄。牛津大学的学生宿舍里,未来的小说家金斯莱.艾米斯(1)对未来的诗人菲利普.拉金(2)咆哮道:“这么冷有木有啊!”
三月份的短暂回暖之后,又一场暴风雪呼啸而至,积雪达到三十英尺。人们说雪花足有五先令硬币这么大。东盎格鲁海岸出现了浮冰。三百条主要干道陷入瘫痪。接着上场的是特大洪水,淹没了英格兰大部分低洼地区,毁坏了大量庄稼。羊群在山坡上接连倒毙,人们将尸堆付之一炬,恶臭在威尔士的乡间经久不散,很容易令今天的人们想起几十年后口蹄疫与疯牛病发作时的惨状。就好像英国被整体平移到了西伯利亚,而且还没带上俄国人越冬必备的皮靴,毛皮大衣与伏特加酒。祸不单行,政治领域的暴风雪也接踵而至——凯恩斯与华盛顿签署的协定以及此前的一场收支平衡危机带来了不可避免的恶果,全世界都开始抛售英镑。正当老百姓们在地里挖掘冻成冰坨的蔬菜以求果腹,或者在空空如也的商店门前无可奈何之时,财政部终于花光了最后的美元,再也无法从国外购买物资了。对许多选民来说,1945年的乐观情绪就是在这一刻倒毙街头的。
最终夏天还是来了。这是一个美好的夏天。阳光和煦,板球飞舞,整个国家都出了一身透汗。但是从经济角度来看,休.道尔顿的悲惨时光还没到头。凯恩斯敲定的英镑-美元自由兑换条款此刻露出了狰狞面目。全世界都抢着拿英镑兑换美元,英镑外流一发而不可收拾,这意味着兑换必须马上得到制止。经济虚弱的呼声在欧洲大陆各国的财政部门也能得到回应。英国的家庭主妇们不知道的是——知道了她们肯定会更加担心——一位名叫奥托.克拉克(3)(也就是日后新工党政府大臣查尔斯.克拉克(4)的父亲)的公务员想出了一个应对英镑危机的计划。他认为英国应当推行“饥荒粮食计划”,具体来说就是学校停课,中小学生一律下地干活。*28*情况并没有发展到这种地步,但是战时也未曾全面执行的面包配给制现在已经成了现实。政府已经没钱从美国购买小麦了,但是英国政府还得保证世界的其他部分不会遭受饥荒,例如印度与战败的德国。
作为应对之道的面包配给制在国内极其不得人心,很久之后还常被人挖出来鞭尸。英镑危机以及随后令人颜面扫地的1949年英镑贬值为丘吉尔与托利党提供了打倒艾德礼所必须的弹药。他们的竞选宣言将会提醒选民,“在1945年,社会主义者们承诺,统筹计划与国有制将使英国人民掌握自己的经济命运。这完全是信口雌黄。他们所有的预测都乐观过度,每一场危机都令他们猝不及防。燃料危机令国家损失了200万英镑,兑换危机造成的损失也不相上下。”
不过第二年,政府承办了1948年伦敦奥运会,试图振奋国民情绪。这届奥运会的花费超支十分有限,安保工作根本就不是问题。饱经战火蹂躏的伦敦用这种方式彰显着自己的决心与意志,尽管运动员们只能下榻于医院与废弃的军营,尽管开幕式上没有米字旗,尽管英国在奖牌榜上的位置惨不忍睹。但是承办奥运会本身就是英国熬过重重难关的象征。尽管虚弱不堪,但是英国依然有能力自行振作起来。
(1)http://shuji.xooob.com/wxsj/20088/331781_819803.html
(2)http://baike.baidu.com/view/360249.htm
(3)http://en.wikipedia.org/wiki/Richard_W._B._Clarke
(4)http://en.wikipedia.org/wiki/Charles_Clarke
*25* Labour Party, Fair Shares of Scarce Consumer Goods, London 1946, Quoted in Ina Zweingier-Bargielowska, Austerity in Britain, Oxford U. P., 2000
*26* Susan Cooper, “Snoek Piquante”, in Age of Austerity 1945-1951, ed.Michael Sissons & Philip French, Hodder & Stoughton, 1963
*27* Simon Garfield (ed.), Our Hidden Lives, Ebury Press, 2004
*28* Peter Hennessy, Whitehall, Secker & Warburg, 1989
太阳照样落下
人们对旧帝国深厚的感怀之情也在1947年黯然失色。英国国王已经不是帝国的皇帝了。印度,这块帝国皇冠上的宝石,早在战前就开始朝独立的方向迈进。甘地明智地预见到使用非暴力手段将英国人排挤出印度远比舞刀弄枪更为有效。他的构想在两次大战的间期收获了丰厚的回报。尽管丘吉尔与其他一干人等从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末极力阻挠破坏,英国政府还是坐到了谈判桌前。战争拖延了独立的进程,但是也给了次大陆足够的时间来显示自己的诚意,只要英国人足够明智,愿意和平地离开,那什么都好说。大约二百万印度人在战争期间曾加入英军服役或为英军提供服务。他们在北非打击意大利人的战场上贡献突出,还参与过推翻伊拉克的亲德政权。甘地本人对英国一向抱有好感,伦敦空袭令他十分难过。尼赫鲁坐牢的时候也曾将母校哈罗公学的照片挂在墙上。
但是无休止的拖延与敷衍使得许多渴望更大自治权的印度人十分恼火。群众领袖刚出监狱就组织起了声势浩大的战时抗议活动,焚烧警察局,殴打英国居民,切断电话线,炸毁铁路,等等。英国对印度的控制岌岌可危,尽管报纸向英国本土的民众封锁了真实的消息。相比之下危险性较小而影响力更大的是由苏巴斯.钱德拉.鲍斯(1)领导、日本人武装支援的反英印度国民军(2)。这些印度士兵受命看守被俘的英军,这是日本人有意设计的羞辱手段,意在宣传这场战争的本质是亚洲人民与西方殖民者之间的对抗。日本战败后这些亲日印度人返回印度,英国当局试图以叛国罪审判他们,但是甘地的国大党却给予了他们英雄般的欢迎。
艾德礼刚上台就开始安排与印度就英方撤离进行会谈。由于工党的人员组成,反帝主义对工党的思路有着十分真切的影响,但是其他因素也不可忽视。人们感激印度在帝国最困难的时候施加援手,也害怕拖延独立进程会引起大规模的暴乱,后者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显了。艾德礼希望看到一个统一而独立的印度,一个穆斯林与印度教徒所共有的印度,一个通过贸易与军事协定与英国紧密相连的印度。就算不考虑其他方面,这样的印度至少可以成为的亚洲反共堡垒,阻挡俄国南下的势头并制衡正处在革命当中的中国。
艾德礼的想法有一部分可以成真,但也只是一部分而已。斯塔福.克里普斯率领着战后第一个工党代表团前往印度,但是实际进行谈判的并不是社会主义政客们。承担这一职责的是陆军元帅韦维尔,他是布尔战争与一战时期的老兵,先和沙皇俄国作战,又在北非沙漠中打过意大利人(大获全胜)与隆美尔(差强人意)。他在日军发动最关键的几场进军之前赶赴印度担任总指挥之职,后来又就任总督,期间从监狱中释放了多名国大党领袖。但是这位喜好诗歌、轻度悲观的军人没能成功调解穆斯林与印度教徒之间的矛盾。教派暴徒开始火并,这点暴力的火星很快就将在印度形成燎原之势。早在1946年皇家印度海军就爆发了一次大规模哗变。当时驻守在孟买、加尔各答与马德拉的军舰有四分之一升起了国大党的旗帜。哗变很快得到了镇压,上百人遭到处决,但是动乱早已渗透到了皇家印度空军与警察系统内部。韦维尔的最后手段是英国撤离印度但不签署任何政治协定,将白人悉数接走,权力移交给地方政府。就伦敦看来这种行径必然引发内战,而且极其不光彩。
艾德礼把商谈工作转交给了路易斯.蒙巴顿勋爵(3),他曾是东南亚地区最高指挥官,一手筹划了收复缅甸的战役。这是意味深长的一招。蒙巴顿是皇室成员,他的侄子,海军军官,希腊王子菲利普,即将与年轻的伊丽莎白公主成婚。因此国内的帝国主义者们很难说他的不是。此人作风高调傲慢,和艾德礼一样有决心在穆斯林与印度教领袖之间迅速达成协议。这意味着撮合穆罕默德.阿里.真纳的穆斯林联盟(4)与尼赫鲁的国大党。真纳一直令英国人难于应付,而且此刻已经命不久长。但是尼赫鲁很好打交道。他与蒙巴顿的妻子私交十分密切。现在分割次大陆已经成为了必然的选择。穆斯林不会接受印度教的全盘统治,但是印度教徒或者锡克教徒占了人口的多数。因此英属印度就一分为二,一边是穆斯林控制的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一词是其境内主要省份名称首字母的组合)以及印度教徒控制的印度。一位名叫西里尔.拉德克利夫(5)的英国律师为两国划定了边界,直到正式权力移交之前具体细节都严格保密。
令所有人都大惊失色的是,蒙巴顿宣布具体的独立事件将比原计划提前10个月,确定在1947年8月15日。丘吉尔对此无比惊骇,他的老朋友与前任外交大臣安东尼.艾登不得不阻止他在下院露面。尽管对英国来说撤离的速度有着重大的政治意义,但是所造成的后果也是惨痛的。无数穆斯林与印度教徒发现自己不得不背井离乡,穿越分界线到另一边定居。上百万人在旅途中不幸去世,绝大多数是妇女儿童。旁遮普的锡克教徒与穆斯林大打出手,穆斯林又去驱逐印度教徒。混乱的场景很像苏联解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英国统治期间强行压制下去的教派与种族矛盾一夜之间全部爆发了出来。大约有55000位英国平民返回英国,他们前脚刚走印度军队就一分为二。蒙巴顿原本希望继续两国保持密切的军事合作关系,甚至还内定卡拉奇(6)为英国核轰炸机攻击俄国的军事基地。但是印巴双方无法达成任何军事协定。最终巴基斯坦也分裂了,孟加拉宣布独立,很快就走上了政变与独裁的道路。直到今天印巴两国依然在克什米尔边境屯集重兵并部署核武器。
英国人一直都在说英国的去殖民化进行得十分顺利,不像战后的法国被阿尔及利亚问题闹得焦头烂额,也不像美国深陷越战的泥潭。这话未免说得太轻松了一些。比方说,数目如此骇人的印度死者——远比眼下伊拉克的伤亡人数要多——究竟是谁的责任?英国战后的虚弱无力意味着当殖民地独立真正到来时无法促成一个单独国家。但是穆斯林联盟与国大党早在战前就接触频繁,差一点就达成成熟的协定。如果丘吉尔等人在三十年代没有存心不良地扶持半独立的印度王公借以阻挠真正的独立,那么后来的惨剧完全可能得到避免,而二战的进程也将大不相同。今天的印度通过英语与英国相连,这个不断增强的民主大国已经成为了旧殖民地当中最成功的一个。印度独立给一部分人造成了创伤,也为更多人带来了解放。
相比之下,工党大臣们对于处置非洲的帝国遗产不太热衷。地方官员写给艾德礼政府的公文认为非洲殖民地还需要几代人的时间才能真正独立。工党代理党魁赫伯特.莫里森对此表示同意。他认为让非洲独立就好比“将房门钥匙、银行存折与上膛的手枪一并交给一个十岁的孩子”。艾德礼曾考虑过组建一支英国非洲军队,以此取代业已失去的印度军队协助英国在世界范围内投放力量。殖民办公室称非洲是英国国际新地位的核心,英国可以从非洲汲取军事及经济方面的力量。五十年代早期,殖民办公室的规模不断膨胀,甚至还想在议会广场对面申请一个更大的办公中心,丘吉尔就此特意发过话。政府曾考虑过在坦噶尼喀(7)大面积种植花生从而为英国提供廉价植物油——这一计划遭遇了尴尬的失败。就当时情况看来,似乎真的可以将印度一片一片地移植到非洲。
(1) http://baike.baidu.com/view/641154.htm
(2) http://baike.baidu.com/view/753616.htm
(3) http://baike.baidu.com/view/299145.htm
(4) http://baike.baidu.com/view/136023.htm
(5) http://zh.wikipedia.org/wiki/西里爾拉德克利夫,第一代拉德克利夫子爵
(6) http://baike.baidu.com/view/111304.htm#1
(7) http://baike.baidu.com/view/333634.htm
白人
回头再说1947年的英国本土,那些刚刚开始适应后帝国时代的人们究竟是谁?和今天相比,他们总数更少,肤色更白。战后英国的人口总数比今天少大约一千万。(1)生育率在三十年代有所下降,政府十分担心这会造成人口萎缩。威廉.贝弗里奇(2)著名的1942年报告开启了建设现代福利国家的进程。他在报告中称有必要鼓励生育,因为“目前的生育率无法保证英国种族的存续。”对贝弗里奇以及他的同代人来说,“英国种族”就意味着英国本岛土生白人。战争之前,95%的英国公民都出生在英国。剩下的5%也是白人,不过他们出生时父母碰巧在殖民地工作。黑人与亚裔在当时的英国为数极少,三十年代的英国充其量有8000名印度人——有趣的是,其中十分之一是医生——即便在最大的城市也找不到几家印度餐馆。西印度人的存在感稍微强一些,大约也有几千,大部分都是学生。黑人水手、混血印度水手与中国水手已经在利物浦、卡迪夫、布里斯托以及伦敦的码头区域定居了很长时间,但是数目同样十分有限。
战争带来了加勒比海地区的移民,他们大都加入了英国军队。当时皇家空军中有牙买加中队与特立尼达拉中队,陆军中有西印度团。但是战争结束之后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被遣送回了原籍,留下来定居的大约有30000人。对战争期间的英国民意真正造成影响的是130000名美国黑人士兵。虽然官方对有色士兵能否得到“兄弟般的对待”表示忧虑,但是民众对他们十分友好。有白人美军士兵试图在英国推行种族隔离条例,结果遭到嘲笑与挑衅,最终落得身陷囹圄的下场。*29*战后为了回应加拿大对帝国缺乏移民流动性的顾虑,政府于1948年通过了英国国籍法案,当时绝大多数民众对此都漠不关心,但是这一法案的影响却极为深远,法案规定世界各地凡属英王臣民均为英国公民,等于向全世界8亿多人打开了通向英国的大门。时过境迁几十年后,当年这一幕居然发生得如此平静恐怕会令许多见惯了移民限制条令的当代英国人感到不可思议。其实理由很简单:当时谁也没想到世界各地的非裔与亚裔英王臣民们会不辞劳苦来到这个风不调雨不顺、人挤人挤破头的倒霉地方来安家。出行手段既昂贵又缓慢,脑子进水的人才会过来。直到五十年代,英国的非裔与亚裔居民依然十分稀少,哪里要是落户一个周边的邻居们没有不知道的。官方从来没考虑过要统计他们的人数,因为实在不值得费事。*30*
还有其他移民群体:犹太移民在英国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主要经营零售业、食品与银行业——从玛莎百货(3)到罗斯柴尔德银行。不过战争开始前5年,大约又有60000犹太人从东欧以及德国逃到英国,其中大多数都有着很高的资历,他们为四十年代的英国科学界、音乐界以及学术界作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1933年希特勒上台的时候内阁就一致同意“保护永久定居本国的犹太人,包括逃难移民”以及在科研、医药、音乐、艺术方面“有杰出成就者”。贝弗里奇自己就成立了一个名叫学术援助理事会的犹太难民救助组织,通过公众捐款援救了2600位犹太裔知识分子。这批人当中有不下20人日后获得了诺贝尔奖,54人入选皇家科学院,10人因其学术成就受封骑士爵位。*31* 1940年制定入侵本岛计划时,党卫军估计英国犹太人口已经超过300000,而且很有影响力。
还有爱尔兰人。一个世纪以来持续不断的移民进程已经使他们成为了一个人数相当可观的族群。大部分人都来自爱尔兰南部。尽管在战争期间政府颁布了限制条令,但是并未遏制移民趋势。征兵造成的大量岗位空缺都被爱尔兰移民填补了。爱尔兰在战争期间严守中立的态度以及对希特勒身亡的公开同情使得爱尔兰人在当时的英国很不受欢迎。对爱尔兰人的偏见还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但是这并没有阻碍移民的进程。从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每年的爱尔兰移民都在30000到60000人左右,而且内阁讨论移民问题时从来不考虑爱尔兰人,因为他们一般被视同为英国本地人。还有些外国特质更明显的移民,例如波兰人。战争结束时英国已经接收了120000名逃避纳粹与苏联的波兰人。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加入了英国军队,尤其是皇家空军。战后大多数人选择了在英国定居,到了1948年,约有65000名波兰移民在政府定居官员的大力协助下找到了工作,岗位从煤矿到工厂不一而足。捷克移民以及其他很多国家的移民也得到了类似了待遇。自然,他们都是白人。
认为四十年代的英国没有种族问题是站不住脚的说法。尽管集中营惨状不远,广受宣传,但是反犹主义依然屡屡露头。时人的日记与信件当中每每流露出对“他们”的猜疑,“他们”似乎总能通过各种歪门邪道绕过配给制度,搞到紧缺的上等食品。犹太恐怖主义分子攻击英国军人之后,英国多个城市掀起了反犹暴乱,店铺与礼拜堂都遭到攻击甚至焚烧,很像三十年代纳粹的作为。工会对抢占英国工作岗位的外来人员十分敌视——这一点上不管是犹太人、爱尔兰人、波兰人、捷克人还是马耳他人都得到了一视同仁的对待。与此同时,政府一直在大言不惭地宣扬“英国种族”的核心重要性。*32*今天这个多语言多文化的英国,菜市场里摆放着芋头、空气中弥漫着姜黄粉味道的英国,90%的居民认为种族与国籍没有直接关系的英国,恐怕会令战后不久的英国人大惊失色。不过,如果不考虑犹太人与前来参战的美国军人,1945年英国的人口构成和中世纪晚期相比并非天差地别。
(1)1947年英国人口约5千万,2007年为6100万。http://www.woodlands-junior.kent.sch.uk/customs/questions/population.html http://www.bbc.co.uk/history/british/launch_ani_population.shtml
(2)威廉贝弗里奇(William Beveridge, 1879年3月5日-1963年),英国人,是福利国家的理论建构者之一,他于1942年发表《社会保险报告书》(Report on Social Insurance),也称《贝弗里奇报告》,提出建立“社会权利”新制度,包括失业及无生活能力之公民权、退休金、教育及健康保障等理念。他是自由主义者,主张市场经济。他于1944年发表《自由社会的全面就业》一书,主张有国家及市场导向的私人企业来联合运作,对当代社会福利政策及健保制度深具影响。http://baike.baidu.com/view/4049051.htm
(3)http://www.haibao.cn/brand/3664/
*29* Robert Winder, Bloody Foreigners, Abacus, 2004
*30* Juliet Cheetham, Trends in British Society since 1900, ed. A. H. Halsey, Macmillan, 1972
*31* Jean Medawar & David Pyke, Hitler’s Gift, Richard Cohen Books, 2000
*32* 在预防性病公益广告中常有提及。
考虑到印度已经于1947年宣布独立,这个8亿人口是否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如果不包括,他们的主要来源又是哪里?
印巴独立之后依然是英联邦国家,法案对其有效。
British citizens
British Citizens usually hold this status through a connection with the United Kingdom, Channel Islands and Isle of Man ("United Kingdom and Islands"). Former Citizens of the United Kingdom and Colonies (CUKCs) who possessed right of abode under the Immigration Act 1971 through a connection with the United Kingdom and Islands generally became British citizens on 1 January 1983.
British citizenship is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British nationality, and the only one that automatically carries a right of abode in the United Kingdom.
However, other rights can vary according to how the British citizenship was acquired. In particular there are restrictions for 'British citizens by descent' transmitting British citizenship to their children born outside the UK. These restrictions don't apply to 'British citizens other than by descent'.
British Overseas Territories citizens (formerly British Dependent Territories citizenship) (BOTC)
BOTC (formerly BDTC) is the form of British nationality held by connection with an existing overseas territory. Nearly all are now also British citizens as a result of the British Overseas Territories Act 2002. It is possible to hold BOTC and British citizenship simultaneously.
British Overseas citizens (BOC)
BOCs are those former CUKCs who did not qualify for either British citizenship or British Dependent Territories citizenship. Most of these derived their status as CUKCs from former colonies, such as Malaysia and Kenya.
British subjects
British subjects (as defined in the 1981 Act) are those British subjects who were not CUKCs or citizens of any other Commonwealth country. Most of these derived their status as British subjects from British India or the Republic of Ireland as they existed before 1949.
British Nationals (Overseas) (BNO)
The status of BNO did not originally exist under the 1981 scheme, but was created by the Hong Kong Act 1985 and the British Nationality (Hong Kong) Order 1986. BNOs are those former Hong Kong BDTCs who applied for the status of BNO before the handover of Hong Kong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ong Kong BDTCs who did not apply to become BNOs, and who did not gain PRC nationality after the handover, became BOCs if they did not have any other nationality.
British protected persons (BPP)
BPPs derive from parts of the British Empire that were protectorates or protected states with nominally independent rulers under the "protection" of the British Crown – and not officially part of the Crown's dominions. The status of BPP is sui generis – BPPs are not Commonwealth citizens (British subjects, in the old sense) and were not traditionally considered British nationals, but are not aliens either.
目前的六类英国国籍中,印度算是British subjects,印度人在1949年以前已经不再是殖民地国民或其他英联邦国家国民。这一点上与爱尔兰共和国类似。
问一下,在这里怎么贴图?我直接复制的google图片的地址,但是打不开。
下水道与阶级差异
爱国骄傲凝聚起了同族同种、同舟共济的民族感情。但是在四十年代的英国,人与人之间依然明显分为三六九等。据统计,当时60%的英国人口是传统的工人阶级——工人、农夫、司机、造船工、矿工,渔民、仆人以及洗衣妇,分工虽然五花八门,但无一例外都是吃体力饭的。他们的家属自然也属于这一阶级。工人阶级每周以现金形式领取薪酬——支票簿是有钱人的象征。这些人很少搬家,打仗征兵除外,大多数人一生都不会离开自己出生的村镇,尽管三十年代也促成了从工业化的苏格兰与威尔士到英格兰乡间的小规模移民。你的居住地,你的口音与措辞,你日常的娱乐方式,这些都能直截了当地反映你的阶级身份。战争稍微软化了一点阶级差异,还催生了即将到来的文化变革。出身各个阶层的男男女女们在战争当中走到了一起。在英国本土,中产妇女们进了工厂,公立学校的毕业生们下了矿井,许许多多工人阶级家庭主妇们第一次体验到了洗碗槽之外的生活。在军队里,在工厂中,工人阶级或者下层阶级出身的人们发现自己要对言语高雅的上流人士们下达命令。“气球老爷”——老派的、上游阶层出身的军官——成了公众最欢迎的笑柄,象征着行将就木的旧英国。
技工短缺与国家层面的出口需求抬升了战后的工资水平。工会强大而自信,尤其工党政府还废除了一批自1926年总罢工以来就对他们多有掣肘的法律。战后三年,工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支持,超过45%的合格工人都加入了工会,工会成员已经达到了880万。此时此刻的其他欧洲国家当中,工会的政治立场都十分激进,要么鼓吹共产主义,要么信奉罗马天主教。英国这边则大不相同。由于议会政治基本没有英共什么事,他们将大部分精力与经费用于在工会内部争取支持,并且已经开始在选举中赢得关键性的岗位。但是总体来说,工会更关心工时与工资之类的具体问题。这并不是说英国的工会就多么老实。由于较有经验的老工人与资深成员在战争期间加入了政府或者上了战场,新一代更年轻、更冲动的工人们开始管事,他们大多二十岁出头,有的甚至还不到二十。五十年代工会运动高潮的种子现在已经种下了。
此前英国工人阶级的核心在于煤矿业、炼钢业以及重型制造业,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这些行业将会面临困境,挣扎一番之后终将走上绝路。但是战后几年里这一趋势尚未显露。克莱德、贝尔法斯特与泰恩的造船厂依然热火朝天,煤矿开足马力,伦敦依然是一座工业城,中西部的汽车制造业从未有过如此繁荣。红砖平房就是英国的象征。要再过二十年英国城市大部分传统的劳工聚集区才会被高层公寓和政府公租房取代。第一代有幸接受大学教育的工人子弟此时还在上中学,和父辈们相比他们的体格更高大,体质更健康。崭露头角的国民医疗服务制度为他们提供了免费的眼镜与牙科服务。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工人阶级家庭来说,现在的生活与三十年代并没有明显区别——电视、私家车、国外假期、全套配置的厨房、进口食品以及服务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依然遥不可及。政客们认为人们会随遇而安地继续他们在战前的工作与生活。租赁法与计划指令依然是大臣们的得力工具,他们相信工业的未来不过是过去的延续,只不过需要增加产量——更多的轮船,更多的煤炭,更多的汽车,更多的工厂。
战争时期带来的变化给中产阶级带来的好处最大,此时这一阶级人数还较为有限,但是增长势头极快。政府部门的不断扩编与工党政府的福利国家政策创造了数以万计的白领工作岗位。甚至连殖民地办公室都不顾殖民地越来越少的现实而大举扩编。殖民地办公室里一位名叫诺斯古德.帕金森(1)的雇员受此启发总结出了帕金森定律——有多少时间,就会有多少相应的工作量。此时对社会流动性的调查,例如1949年进行的那次,依然十分粗陋而且怀有偏见。但是这些调查已经注意到,尽管工人子弟大多会子承父业,中产阶级子女的出路却相当多样化。工党的既定政策是优先照顾工人,但是教育改革更大程度上惠及得是中产阶级,更多的中产阶级子女进入了高水平的语法学校,学生在校时间也稳步上升到了十四岁,后来又上升到十八岁。
所以有目共睹的是,旧的阶级差异正在软化,文化氛围稍微民主了一些。大学生的人数将会增加,到1950年每年都会增加30000人。伯明翰、威尔士、西部以及利物浦的口音将会挑战语言学家们对中产阶级的固有认知。无线广播将会极大扩展文学与音乐的受众范围,乡村与王宫都会被同一批喜剧演员们逗得前仰后合。丘吉尔本人就曾对哈罗公学的学生们说,战争带来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对阶级差异的抹杀。这话说得简直和工党的口径如出一辙。早在1940年他就发过话,“迄今为止只能由少数人专美的优势与特权将来会得到多数人更大范围的分享。”
(1) http://wiki.mbalib.com/wiki/Cyril_Northcote_Parkinson
旧秩序
不过情况并不尽然。统治阶级依然是统治阶级。尽管1945年议会的人员组成十分多样,四五十年代的英国依然还是由当年在公立学校以及牛剑大学结成的帮派与圈子来打理的。对于想要从政、当公务员或者当高级军官的人来说,公立学校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伊顿、哈罗以及温切斯特之类的公立学校总共只教育了英国5%的人口,但是绝大多数政客都是从这些学校毕业的,即便是战后的工党内阁也不例外。议会里传闲话说得都是当年学校里的糗事。有一段时间,这些学校看似撑不到战争结束:寄宿制学校普遍面临着财政危机,有几家甚至到了破产关门的边缘,尽管最后它们还是全部咬牙挺了过来。丘吉尔的母校哈罗公学就是其中之一,此外还有莫尔伯勒与蓝星。公众普遍认为公立学校对于三十年代领导层的失败以及战争初期的失利负有责任。托利大臣R. A.巴特勒(1)在战争期间着手教育改革时曾考虑过废除全部公立学校,统一合并进国立教育体系。要是这件事真的成了,战后英国的面貌将会大不相同。但是满面凶光的丘吉尔把巴特勒生生吓了回去。取而代之的次一等方案是由地方政府出资资助,强迫公立学校招收工人以及中产阶级子女。但是这一举措也很快没了下文。公立学校挺了过来。艾德礼对自己的母校也很有感情,因此并不热衷于废除公立学校。人们认为可以通过语法学校为资质聪颖的工人以及中产阶级子女留出一条进入牛剑大学的道路,好让他们为统治集团出力。有为公务员声称儿童分三等,“这是柏拉图的做法:黄金儿童,白银儿童,以及黑铁儿童。”*33*
对于旧秩序来说,问题在于眼下这个社会主义政府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可以忍耐过去的一时不便,还是一场平静但势不可挡的革命的前奏。战后接踵而至的高税收政策对许多土地所有者发动了致命的一击。科诺古堡(2)与斯托海德风景园(3)这样的名胜不得不划归国民托管组织名下。这算不上革命征用,但是很多人就是这么认为的。英国的传统惨遭国有化,完事之后连个谢字都捞不到。1947年《乡村生活》杂志满腹怨气地抗议道,贵族世家对英国文明功不可没:“现在普遍被称为特权阶级的那批人贡献颇多,这只是其中之一。但是现在的风气是如此不可理喻,连最基本的礼貌都难觅踪迹,他们为英格兰做出的贡献居然如此轻巧地遭到强征,却得不到哪怕一句客气话作回报。”与其说是老牌贵族不如说是暴发户的伊夫林沃(4)坐在位于格罗斯特郡的精美别墅里权衡着眼下的两难局面。1946年11月,他开始考虑离开英格兰前往爱尔兰。(战后许多有钱人的确离开了英格兰,尽管大多数都去了澳大利亚、非洲或美国)为什么要走呢?沃自问道。“英国的强权地位已经完蛋了。财产的损失(他指得是殖民地),自命不凡的无产阶级,懒惰与嫉妒,这一切必然带来贫困……然后就是自上而下你死我活的相互捅刀子,捅到最后只剩下一个无产阶级与一个官僚为止。”
不过第二天他又回心转意了。“我在这里有什么好担心的?我有一座完全符合个人品味的住宅,足够使唤的仆人,贮满美酒的酒窖,村民对我友好而尊敬,邻居不来管我的闲事,子女在称心如意的学校就读,除去税收与配给制以外,政府对我个人生活的干涉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世界似乎正在变化。为什么他总是心中不安呢?为什么他总会闻到“难民营散发出的恶臭”*34*呢?有这种感觉的不止他一个。诺尔.考沃德(5)在1945年工党胜选之后不久说道:“我一直有预感,战后的英格兰会令人极其不适,现在看来这已经板上钉钉了。”*35*变革的威胁很快就会转化为现实,尽管速度要更慢一些,而且也与艾德礼和比万没什么直接关系。英国的旧阶级秩序,历经几百年而一成不变的旧秩序,受到众多小说家大力开掘的旧秩序,基于大英帝国与全球霸权之上的旧秩序,马上就要一去不复返了。“坦布里奇韦尔斯的恶心之人敬上”成了从马拉亚或者罗得西亚(6)回国的前侨民最常用的信件落款。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英国政治将一直受到这股哀怨之气的纠缠。
与此同时,旧式社交活动在战后立刻回归到了上流社会的生活中,例如牛剑橄榄球联赛,牛剑划艇对抗赛,亨利皇家赛舟会,皇家阿斯科特赛马会,等等。上游人士们到青年保守党舞会寻觅伴侣,知名男女演员总有办法在税务官的眼皮底下维持奢侈的生活。伦敦俱乐部区整个二十年代都门庭若市,伦敦城最高档的几家饭店,例如沙威酒店与常春藤,再一次坐满了贵族,剧院经理,流亡皇室以及美国电影明星。上游社会的日记里随处可见对世风日下的抱怨:“下作”的举止日渐流行,高尚品味好景不长,美国人与犹太人也没起好作用。
艾德礼治下的英国依然是属于私人俱乐部与小团体的英国,充斥着历史背景各异的种种特权、仪式与等级。在工厂与矿井里,战前的劳资关系似乎又卷土重来了,雇主们结成的组织重新拾起了昔日在白厅当中的权威与影响力,至少有时如此。业已国有化的行业还是由原来的人来管理,“我们与他们”的对立关系轻而易举地再次扎根。在金融市场,庄严可敬、大名鼎鼎的银行家们享受着神祗一般的崇拜。浆洗过的立领,高礼帽,身穿号衣的仆从即便在满目疮痍的伦敦也依然时常能够得见。年轻的银行家与会计对老前辈恭恭敬敬。报社老板上班坐得是专职司机驾驶的劳斯莱斯,报社门口还有身着制服的门房向他行礼致意。《泰晤士报》上登满了招聘男女仆人的广告。著名演员与播音员都要接受“国王英语”的教程。倒茶的礼节,指代厕所的隐语,摆放餐具的方式,这些都是热议的话题。牛津大学里面吃晚饭必须着正装,考试时也是如此。终身教授们在大学校园里悠闲地踱步,似乎依然身处爱德华时代。这一切都被人们视为英国的精髓,至少也是英格兰的精髓。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Rab_Butler
(2) http://www.ukuni.net/bbs/viewthread.php?tid=104772
(3) http://www.sxfjyl.com/yuanlinsheji/show.asp?id=43816
(4) baike.baidu.com/view/2633238.htm
(5) http://www.flamesky.com/cop/artist/9032/Similar/1
(6) http://baike.baidu.com/view/3109972.htm
*33* Nicholas Timmins, The Five Giants, HarperCollins, 1995
*34* Ibid
*35* Graham Payn & Sheridan Morley (eds), The Noel Coward Diaries, Weidenfield & Nicolson,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