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去年今日此门中 :突尼斯(上) -- 顾剑

共:💬20 🌺19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去年今日此门中 :突尼斯(上)

[size=4]

去年年底到今年1月,一向平静的突尼斯,忽然政局大乱,平民大规模抗议示威,赶走了执政多年的总统,政府更迭,更触发阿拉伯国家多米诺骨牌效应。一般来说,任何政治强人去后,他所遗留的权力真空,会有好几个不同的政治派别前来争夺,大家争斗不休。所以,我也很担心,不知道动荡之后恢复平静的突尼斯,这种权力争斗,是会表现为高层的暗箱争夺呢,还是表面化使得社会继续动荡。如果是后者,那恐怕今后几年,突尼斯作为旅游目的地都很难说是安全了。

我去突尼斯的时候,正好在这次动荡之前整整一年,当时的整个社会颇为平静。仅仅一年,时易世迁,我的感觉有点幸运:毕竟我刚刚在天下太平的时候去过突尼斯。同时也为路上遇到的那些友好的突尼斯人感到担心,但愿他们平安无事。所以用“去年今日此门中”作标题,写写动荡之前一年,我在突尼斯城的旅游经历。

1。迦太基

去北非各国旅游,一般都会进撒哈拉沙漠体验一下,毕竟初中的时候读过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骆驼》这些书,挺向往看看这片世界上最大的沙海。不过我在突尼斯并没进沙漠。一来是更早一年在埃及游览了白沙漠和绿洲,二来我今年再去摩洛哥,阿尔及利亚,随时都可以再进撒哈拉。

我去突尼斯,专程为的是追寻一个古代世界曾经辉煌的城邦国家:迦太基;为的一个曾经威震地中海世界,让罗马人畏惧了十六年天下无敌的大英雄:汉尼拔。

----“Carthago delenda est”

----“Carthage must be destroyed”

----“迦太基,必须被毁灭”

第二次迦太基战争,罗马终于战胜汉尼拔之后,首席元老加图Carto每次演说结尾必须重复的警句,甚至无论他演说的主题是农业还是法律。迦太基也确实在公元前146年的第三次迦太基战争中被罗马毁灭了,不仅夷平城市,将所有居民处死或卖为奴隶,而且把每寸土地都撒上盐,让它将来也寸草不生。但是将近百年之后,凯撒于公元前49年重建迦太基城,迦太基城更成为罗马非洲行省的首都。所以,今天在突尼斯城郊外海边所看见的迦太基城遗迹,汉尼拔时代的遗迹已经很少,绝大多数是一座古罗马的城市。

游览这种历史积淀厚重的古迹,不懂点历史背景,你怎能发思古之幽情?我先讲点故事吧。

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埃尼亚斯Aeneas》,是一部追述了罗马建城故事的史诗。据史诗里说,迦太基城邦国家,原本不是北非土著民族努米底亚人Numidia,是以色列--巴勒斯坦那边的航海民族腓尼基人。地中海东岸的推罗城Tyre是腓尼基人的国家,推罗国王皮格马力翁(不是的,古希腊传说里爱上自己雕像的那个“皮格马力翁效应”,说的不是他,那是塞浦路斯的雕塑家皮格马力翁)垂涎妹夫家的巨额财富,设计谋杀妹夫,夺其家产。国王的妹妹埃丽莎Elissa逃亡出国,带着随从坐船漂流到今天的突尼斯海角。埃丽莎和当地人谈了一笔交易:当代人允许她拥有一块“用一张牛皮能够覆盖的土地”,于是,她连夜带领随从把一块牛皮切成细条,连接成一股极长的长绳,第二天在当地人目瞪口呆的注视下,用这条长绳圈下了海边的一整座山头。这,就是公元前840年建成的迦太基城中心:伯萨山 Byrsa。

那罗马和迦太基为什么结怨呢?大家知道,根据维吉尔的史诗里说,罗马的始祖,是特洛伊战争中幸存的特洛伊英雄埃尼亚斯Aeneas。这是今天罗马伯吉斯画廊Berghese Gallery里收藏的,贝尼尼的雕塑名作“埃尼亚斯逃出特洛伊”,描绘的就是维吉尔史诗里,特洛伊英雄埃尼亚斯牵着儿子,背着父亲,捧着祖宗牌位,逃出被毁的特洛伊城的情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逃出城之后,埃尼亚斯在整个东地中海流浪,因为神谕告诉他,他将建立一个伟大的城市和帝国。有一天,埃尼亚斯逃亡到迦太基城,爱上了迦太基女王狄多(就是Elissa的希腊名字),很长时间,埃尼亚斯在与女王的爱情,和神所指示的命运之间,游疑不定。最后他下定决心,悄悄逃出迦太基,抛弃了狄多女王,后来到罗马,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再后来,埃尼亚斯的后世子孙罗慕洛兄弟,在七座山丘上,建立了永恒的城市罗马。

再说迦太基女王狄多,发现埃尼亚斯背叛以后,悲愤自杀,死前对埃尼亚斯和他的子孙与国家,发出了怨毒的诅咒。因此,后世数百年,罗马和迦太基世世为敌,缠斗不休。

这些故事虽然有趣,不过古希腊和罗马人写历史和编故事,一向不怎么严格分界。缪斯九女神司文艺,其中有一位女神,就是主掌历史的。可见,希腊罗马传统,历史和文学创作其实也差不多,“假作真时真亦假”。起码,维吉尔史诗有个时间上的大纰漏:迦太基建城在公元前840年,而考古发掘显示特洛伊战争发生的年代,大概在公元前1200年,就是说,埃尼亚斯的时代,比迦太基建城还早了400年,怎么可能碰到迦太基女王呢?

史诗里的故事,虽属虚构,多有所本。你说它是真的也好,假的也罢。荷马史诗里的特洛伊战争固然被证实为真实的历史,但海伦,阿基里斯,阿加门农这些英雄美女,是真实还是虚幻,又有谁知道?

讲完了史诗故事,再来点正史的trivia:你知道非洲为什么要叫阿非利加洲 Africa吗?罗马人叫出来的。他们刚到这块地中海南岸大陆的时候,这儿最强大的北非王国(除埃及以外)是努米底亚人Numedia,还有迦太基人。努米底亚人附近,有一个小部落叫做阿弗里人 Afri,于是,罗马人就用了这个小部落的名字,命名这片广袤的大地。今天,Afri这个小部落的名字,居然不但指称整个北非,甚至涵盖撒哈拉以南黑非洲,直至南非----阿非利加洲,“阿弗里人的地方”----尽管Afri人本身,早就不知道消亡了多少年。

从突尼斯城市中心坐电车或者步行,到海港码头Marina这一站,转乘轻轨火车TGM,轻轨车站就在有轨公交电车终点站对面,你跟着下车倒轻轨的大队人马,决不会走错。买票可以在票亭,也有自动机器。这是轻轨火车的起点站,也是游轮和国际轮渡的码头区(从突尼斯可以坐轮渡到西西里,马耳他,和其他北非国家)。TGM坐8站,到Carthage Salammbo下车,就开始有迦太基古城遗迹了。迦太基的遗迹,分布在很大一片地区,沿着轻轨火车线,下一站是Carthage Byrsa,这儿是古城的中心,Byrsa山。迦太基城建在山上,在罗马时代,罗马人把山头推平成空地建筑forum广场,所以,今天的Byrsa山也就30-50米高,比汉尼拔的迦太基时代矮多了。这条线上,连续有6站的站名,都是Carthage开头,比如Carthage Byrsa,Carthage Hannibal等等,这都是古代遗迹的范围,我当时是徒步走下来的,稍有些累,但步行是最方便的方式。当时是12月底,冬天,中午大约25摄氏度,我不背包,仅挎相机,手持地图和复印的景点简介,也不背水,渴了就随处花钱买瓶装水。如果你不喜欢象我这样极端轻装,或者去的时候天太热,又或者体力稍差,那建议直接坐车到Carthage Byrsa站下,看看山头,然后接着坐两站,到Carthage Hannibal站看看古罗马海边别墅,也就差不多了。我自己,这6站和两侧的区域,整个是走下来的。

第一站Carthage Salammbo下车,主要为了看两处古迹:Tophet和古迦太基战舰驻泊地。这附近不是迦太基古迹集中的地区,几乎没有游人。我一个人在阳光明媚的上午,穿行在居民区的街道上,很是宁静。

Tophet是迦太基用儿童人殉的墓地。古腓尼基人有人殉祭祀的传统,而且都是用贵族家庭的婴儿或者儿童。这个墓地里面,有很多泥罐,里面装的都是祭祀殉葬的贵族儿童,从新生儿到4岁不等,时间大约从公元前4世纪到2世纪,大概就是三次同罗马的迦太基战争那个时间段,发掘出来的大约总数2万个陶罐。

我在这个安静的墓地仅仅巡视了一圈,不是特别感兴趣,墓地门口或蹲或坐着几个当地人,我一进来,就有人跟着想给我讲解,这个跟在埃及参观古庙差不多。不过他们要的钱不多,几个第纳尔Dinar而已,我听听他们讲的,也的确比自己随便看看要懂得许多,所以也就花了5,6个第纳尔,合不到5美元。

其实,我觉得,在发展中国家旅游,碰到当地人要骗你,或者找你要高价,又或者强要卖给你东西,真正也损失不了多少钱,气不过的,其实是被欺骗的感觉,咽不下这口气而已。象这样,自己觉得需要当地人的服务,也愿意出点钱,大家高兴也就完了。起码,我知道给我讲解的这个人,讲的东西还是对的,没有信口开河。以我的背景知识,如果讲解胡说八道,要骗过我还真不算容易。

我真正感兴趣的地方,是Byrsa山下的古迦太基军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今天的军港还没被完全淤塞,看上去象个人工湖,水平如镜。两千多年前,腓尼基人可是一个以航海贸易立国的民族,他们的舰队支配了地中海,这个港口是圆形,中间有个圆形的小岛,岛上周围一圈,都是战舰船坞。那些迦太基军舰,都从这里出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当时,地中海中心部分,北有罗马,南有迦太基,两个强权同时在向外扩张,势不免一战。迦太基是航海立国的民族,迦太基海军极其强大,而迦太基经济以贸易为主,他们会做生意,头脑灵活,可是喜欢投机取巧,吃不了苦,喜欢雇人打仗。罗马人以农业立国,性格坚韧而有组织纪律性。两国之间的第一次迦太基战争爆发于公元前264年(罗马人管迦太基叫做布匿人,所以又称“布匿战争”Punic War),起因是双方争夺西西里岛的控制权。罗马人没有海军,他们也真顽固,硬是无中生有创造出一支舰队,又根据罗马人善于陆战的特点,发明了新战术,强调接舷战,就是冲上去,贴过去,跳上敌船短兵相接。结果,罗马人不但战胜了强大的迦太基舰队,控制西西里,而且在结束第一次布匿战争的条约中,规定不允许迦太基拥有舰队,从而完全掌握了地中海的制海权。(其实罗马人从来都是陆地民族,不重视海战,罗马舰队直到两百年以后,凯撒庞培的时代,还是随用随建,打完仗就解散)。

第一次布匿战争后,迦太基军队总司令哈密尔卡一直不甘心,意图东山再起,而且那次战争失败,也并没伤及国家元气。因此,哈密尔卡从小就教育儿子,要仇恨罗马人,将来指挥军队为迦太基复仇。他把多年作战所积累的军事指挥艺术教给儿子,从体力,意志品质,战术技巧各个方面,培养出了一个完全不同于普通迦太基商人个性的明日英雄。

这个人,后来在第二次迦太基战争中,真的出任迦太基军队总司令,而且注定要让罗马举国为之丧胆。不仅如此,这个人在整个西方世界军事史上,和亚历山大大帝,凯撒,拿破仑,并列四大名将之一。

他的名字叫做汉尼拔 Hannibal。

这个人工军港,在汉尼拔时代虽然还是很繁忙,不象现在这么平静,这么狭窄。可是已经主要出入商船贸易,那支曾经威震地中海的舰队,已被罗马消灭在西西里的海底。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现在,我离开铁路沿线,走上古迦太基城的最中心,Byrsa山。

伯萨山山势平缓,路边有很多深宅大院的别墅。不知道这些别墅的主人,是不是和总统及其家族有关系,因为附近就是突尼斯总统府。如果是总统亲信的别墅的话,可能在最近的动荡中,也被洗劫了吧。伯萨山顶最显著的地标,是这座圣路易教堂。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座教堂,其实和迦太基古城毫无关系,它纪念的是汉尼拔之后一千多年,1270年指挥第8次十字军东征死在这里的法国国王路易九世。第8次十字军整个就是个彻头彻尾的莫名其妙:路易国王对一次军事远征做的作业,明显比我对突尼斯旅游做的作业还要少,至少我还知道趁冬天凉快去北非,而国王陛下,竟带着一支军队,在7月流火的季节,施施然地登陆突尼斯。

----没有一次战役,因为根本不需要。

当地人简简单单地退进城墙后面,隔墙远远观望这些奇怪的外国人,在北非7月的骄阳下,穿着甲胄,挥着大旗,摇摇晃晃地走来走去,然后,倒地中暑而死,或者染上瘟疫。法国国王路易九世,就这么死了。因为他是死在十字军的征途中,又是国王,无论死得怎样窝囊,还是被罗马教皇封了圣人。所以,他又称为圣路易国王。今天,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市,起名就是为了纪念这位圣人国王。

这就是1270年的第8次十字军。法国人败兴,在古代英雄史诗的旧址上,建造起这么一座十九世纪教堂,无异于焚琴煮鹤。

我选择对这座宏伟的教堂,直接无视。

我去看教堂侧面的Byrsa村庄遗迹,那些象庞贝城一样只剩下墙基的泥砖筑方格子,是今天所能见到的仅存的古迦太基遗迹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当年汉尼拔挥军打进西班牙,他所选择的从西班牙跨越阿尔卑斯进军北意大利的路线,现在被我选作商务战略课程讲解“战略”概念的开篇案例。毕竟,汉尼拔被他的敌人尊称为“战略之父”。(注解一下,古罗马人讲的“战略”其实是大战术,比我们今天的军事战略概念低一个级别。我讲课只是顺便借用汉尼拔“战略之父”这个名义,讲解案例中的战略思维,和商务战略分析可以触类旁通,用英国现代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的话说,叫做“间接路线战略”,但和罗马人讲的战略不一样)。

汉尼拔打进意大利之后,十六年所向披靡,罗马人从来无法在战场上胜他一场,直到后来,罗马出了自己的战略家,17岁的西庇阿Scipio围魏救赵,直接进军北非,迫使汉尼拔撤出意大利回援非洲,一战击败了汉尼拔,汉尼拔流亡国外,后来死在小亚细亚半岛(今天的土耳其)。这就是第二次加太基战争的简单过程。再后来,罗马元老院首席元老加图Gato念念不忘汉尼拔对罗马造成的伤害,一力主张彻底毁灭迦太基,这就是那句“迦太基必须被毁灭”名言的由来。又过了五十年,当年西庇阿的继孙,埃米利乌斯·西庇阿出任罗马大军统帅,攻陷Byrsa山,夷平城市,把每一寸土地都撒上了盐,使之寸草不生。这就是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迦太基战争。

我在这毕竟是写游记,对早期罗马史无法悉数。希望了解整个来龙去脉和英雄故事的朋友,可以在网上找我写的《罗马英雄传》系列帖子,第一篇“西庇阿:比拿破仑更伟大?”和第二篇“敲响共和国的丧钟:苏拉和马略”,对整个过程有好几万字的长篇交代。

今天站在Byrsa山顶,面对这小小的仅存遗迹,要想象当年迦太基古城的繁盛面貌,和罗马围城,惨遭灭顶之灾的场面,还真是有点困难。毕竟那只是一小片俯瞰突尼斯城郊的残垣断壁而已,规模比罗马城forum的遗迹,差得不可以道里计。幸好,在山上有个迦太基博物馆,里面不大,但是陈列了很多挖出来的旧物,横跨各个时期,更好的是,从迦太基到后来罗马非洲行省都城,都有建筑模型和假想图。

这是腓尼基的迦太基城和圆形军港的假想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迦太基街道假想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迦太基虽然被罗马彻底毁灭了,但它坐落于突尼斯尖角,和西西里岛共扼地中海正中心最窄处咽喉,这个地理位置在战略上实在太重要,注定不可能被长期弃置。仅仅百年以后,凯撒大帝重建迦太基,它成为罗马整个非洲行省的首都。因此,游客今天所看到的迦太基遗迹,大多数其实是一座罗马城市。

这是罗马亚洲行省首都迦太基城的forum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走下Byrsa山,附近有罗马圆形剧场,引水道和贮水池。

这是罗马人的标志性工程:引水道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走回海边轻轨铁路,大约在Carthage Hannibal站到Carthage Presidence站的铁路沿线,又有罗马剧院,别墅,安东尼浴场。这些遗迹,我虽然一处处全都走过,还到了总统府门外,可是实在分散,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看的,我自己并不建议其他游客也象我这么每处都走到,当然,真正的罗马史发烧友除外。

所有这些遗迹,从Byrsa山到各个罗马遗迹,都包括在同一张门票之内,在任何一个景点可以买票,到其它景点通用。我觉得在罗马遗迹之中,最好看也最方便的,是安东尼浴场,它座落在海边,风景壮阔,遗迹规模也大,而且就在Carthage Hannibal站下来,向海边走50米即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安东尼,不是凯撒的副将,埃及艳后的丈夫安东尼,安东尼浴场建造于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最鼎盛,也是罗马迦太基城最繁荣的时期,当时帝国境内,第三大规模的浴场。因为当时是安东尼王朝,罗马皇帝是以前那个安东尼的后裔,所以叫安东尼浴场。它建在海边,风景很好,后来到了西罗马帝国将近灭亡的439年,日耳曼蛮族之一汪达尔人Valdal入侵并征服了罗马的整个北非,毁掉了这个大型公共建筑。今天,英语里面“毁坏”这个词,Vandalism,词根就来源于汪达尔人Vandal。我们今天所看见的那些柱子,其实只是支撑浴场主楼层的地下一层而已。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游过迦太基之后,只需要再坐2站火车,就可以顺便去可爱的海边城镇Sidi Bou Said看看。去过希腊地中海岛屿的朋友,肯定会喜欢这里。这座小镇也是希腊岛屿的风格:纯白的房子,深蓝的门窗,只是没有圣托里尼岛Santorini岛上那么多小教堂钟楼。毕竟突尼斯是个穆斯林国家么。但是这儿比希腊岛屿多一样:镇上那些门窗护栏,都是铁工精致的,花纹繁复漂亮,也全都漆成蓝色。

蓝色小镇Sidi Bou Said的小道和别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小镇坐落在海边,和希腊爱琴海的岛屿有几分相似。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那些蓝色的门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没想到我在这个突尼斯的小镇还能听到当地人讲中文。其实,去突尼斯的中国游客很少,我一路都没有碰到过,只是在突尼斯城里的家乐福买东西的时候,遇到两位在海信电器Hisense工作,派驻突尼斯的女生,聊了一会儿。我不知道海信的销售和服务部是怎么想的,派小女生常驻北非阿拉伯国家?我觉着你们公司那些男的,不太有担当吧?希望这次突尼斯的政局大乱,她们能平安无事,甚至已经撤回来了。

不过这次在Sidi Bou Said街上,听到中文的问候,回头看,居然是裹头巾的标准当地女孩。我大为惊讶,我们用中文聊的,她是当地的女教师,在突尼斯学的中文,3月份要去北京留学4个月,进修中文。算起来,她如果按期返回的话,应该是2010年夏天7月,年底动荡的时候,肯定已经回到突尼斯了。也祝福她平安度过这次危机。要说肯尼亚,坦桑尼亚,北朝鲜这些传统上接受中国援助的国家,向中国派留学生我倒不稀奇,大学的时候就见得多了。可是突尼斯,以前很少听说和中国有多少经济联系,传统上说法语,和欧洲尤其是法国的经济联系是主导的,现在也有汉语课程(而且明显教得不错),培养汉语教师,还向中国派留学生进修,这次,我切实感觉到,中国今天的经济地位,至少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眼里,已经相当高了。

(未完待续)[/size]

元宝推荐:GraceUSA, 通宝推:铁手,千岭,小飞鱼,老马丁,
家园 哈哈哈,教授站那里的时候想起巴顿了么?

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涕下。

家园 那倒没有,毕竟我只去了突尼斯城啊

巴顿当第2军军长的时候,是向突尼斯城进军的第一阶段,如果我去突尼斯南部的话,那倒确实会看到当年的战场,象加夫萨,卡塞塔这些地方。不过我这次只去了突尼斯城,没出首都的范围。盟军占领突尼斯城之前,巴顿已经把第2军交给布莱德雷,自己去借着准备西西里战役了。我写西西里环岛的游记,倒确实好几处会提到巴顿呢。

家园 巴顿那部电影里有一个巴顿和布莱德雷站遗迹作秀的

我的意思是教授是否想起过那个镜头。

家园 “啊战争,人类的其他努力在你面前变得多么渺小!”,好像是
家园 不仅如此,他还设想和隆美尔来场决斗

他此时想起的恐怕就是两千年前扎马战役前两位统帅的那次传奇会面。

家园 去摩洛哥要去fez古城了吧?

那就基本上钻进撒哈拉了。

家园 链接在你自己的家园那里可以找到

在家园的主题帖那里,顾剑:【原创】罗马英雄传系列之一 西庇阿:比汉尼拔更伟大?

方便的话,可以给自己的帖整理一下,加上合适的关键词作为分类,这样方便找帖。

家园 谢谢铁手,我找时间可以整理过去的帖子并加 tag
家园 是的,肯定去Fez,从马拉喀什去Fez,再去拉巴特
家园 人面不知何处去,教授依旧笑春风

教授之前一个讲布匿战争的帖子最后讲到,前几年罗马市长和迦太基市长签署和平协议,正式结束战争状态,那个迦太基市长就是突尼斯城的市长吧?

家园 指出一点

“可是突尼斯,以前很少听说和中国有多少经济联系,传统上说法语,和欧洲尤其是法国的经济联系是主导的,现在也有汉语课程(而且明显教得不错),培养汉语教师,还向中国派留学生进修,这次,我切实感觉到,中国今天的经济地位,至少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眼里,已经相当高了。”

您忽视了中国对非洲的影响力了(即便是北非),一者穆斯林的圣人有过明确指示(先知穆罕默德所言):“真理即使远在中国亦当追寻之...”故而穆斯林世界对中国一直有着很浓厚的认知与感情。二者,毛主席当年世界级的影响力,北非人民都极度崇拜,就如我目前所在的摩洛哥,他的经济组成、民族组成、历史文化与突尼斯极度近似,且两国紧挨着,当地人民,遇到我们会问是chinois?korea?japon?,当听到回答是chinois,会立刻翘起大拇指,然后说tres bien,然后紧接着就会说:maozedong!

家园 fes离沙漠远着呢

fes离沙漠远着呢,另外,从马拉喀什去fes的话,选择的路线应该是马拉喀什---拉巴特---fes,否则从马拉喀什直接到fes的话要翻过Atlas山脉,到达拉西底亚,然后从拉西底亚到fes,这个路程没有16个小时完不成,而且翻山的路会让人呕吐到接近死亡(平常不晕车的人也会吐的,当然也有完全不吐的),而从拉巴特这条路线的话六七个小时就够了

家园 del

才几分钟啊

del
家园 回错地方了,拖出去翻过来打

这是旅游区,不是体育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