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和忙总:我也说易之 履 -- 履虎

共:💬564 🌺4635 🌵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8
下页 末页
家园 呵呵,悖论啊

聪明是条辛苦的不归路,一旦开始就没有头。糊涂是福气,只是这种福气要靠运气。死在初秋的夏蝉是幸福的。但只要发现还存在冬天,建立在之前世界观上的安全感就会顷刻坍塌,接下来要么痛苦的活在惶恐中,要么辛苦的抛开运气,尝试掌握命运。

家园 这也是杰斐逊和亚当斯政见的主要不合之处

我也赞同适当隔离,至少前面有适当两字。

充分沟通同时意味着利益的充分分配,会减少上层之间可以相互交易的筹码。在对外上会激化延长一些本来能通过交易而非冲突解决的问题。比较典型的就是一次大战烈度的失控,整个欧洲的参战国没有一个成为赢家。

家园 呵呵,今天在公司里讨论甲午之败,我也说了这个观点。从已经

发生的历史来看,只有中国走成立死中求活之路。

家园 恩,上周和银行的朋友讨论相关话题的时候

del

家园 就现实而言,我也是倾向于认同TA们。

(在我的世界观里,现实(现实和客观是两码事)是可以营造和被描述的)。而我个人粗浅的看法是,这样的解决问题更有效的关键在于连接关系,即个体1——局部2——全部(整体)3——局部2'——个体3',这样的一个反馈循环。而在现代社会要有效的连接到3是很困难的(附加要求很苛刻),这样确实能得到“他们是对的。”“充分的沟通”,汗,第一反应是巴比伦塔,只是好像通天塔没有建成吧(我想也许跟上帝没关)。当然同样,我也认为这个“更有效”是有时效性的,局部(如果)偏离了整体的意志,整体本身会做出调整的。(以上的话并无对应具体的,实际的什么变化(偶没有这个知识,素质,位置去对应)。只是阐述一些自己的看法而已。)

家园 这是天数

再往远一点看:几千年下来,唯一能把古代文明到今天还能和其他super power并列的,甚至连疆界都没有太大变化的,只有中华文明。

看看几千年前同期的文明:

希腊文明留到现在:只剩下蓝天碧海,旅游胜地

两河流域留到现在:一国之主都被人吊了起来

埃及文明留到现在:靠卖祖宗坟墓的门票来度日

玛雅文明留到现在:这个是连人都没留下来几个

罗马帝国留到现在:国土不到原来的10分之一,总理只记得玩多P

最后一个印度: 遗留下来的只有他们祖先的口才和善辩。

这个是天意

家园 嗯 基本上人是靠希望活的
家园 朝三暮四,人之常情

“朝三暮四”的原意就是:人(猴子)本能地喜欢进步,而不是退步。

家园 主席一生为国为民

身后却显凄凉,虽然在他的境界是反对这些的;但作为普通人,每每思及,总有想流泪的感觉

个人一定要为此做点事情,就算一个普通国民对他的感激

家园 民族自决原则

牵着台湾

Perry Anderson有篇分析的文章,在学界很有名,当时他们兄弟两就台湾问题,打了把笔帐,很是有趣

家园 类似的

马基雅维利的“新君主”,北京学术界有人尝试从这个角度解释,新君主不同charisma地方,新君主,更强调,为三千年之大变局,立新制度,开辟新道路

家园 我这个观点的形成主要受韩德强影响

我以前受马克思主义物质决定论的影响,也认为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韩德强改变了我的这一观点,我现在对领袖与人民关系的认识基本与韩德强一致。

下文是韩德强《矛盾原理六:唯心与唯物》的最后一部分:

从矛盾论(必然是整体论)角度看,剥削者来自劳动者,反过来却主导着劳动者,进而主导着社会历史进程。不错,一切产品都是劳动者生产的,没有劳动者就没有一切。但是,种田的没粮吃,盖房的没房住,织布的没衣穿,造车的没车坐,这依然是社会的基本现实。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虽然大量体力劳动已经被工程机械所替代,虽然大量室内工作已经被计算机所替代,但是体力劳动和重复性的脑力劳动仍然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越接近一线操作者收入越低,越是高高在上做决策、拉关系、发议论的人收入越高。因此,客观现实是,剥削者主导着社会运动,主导着历史进程,而被剥削者只起到被动的制约作用。剥削者讲点仁义道德,社会矛盾就缓和一些,劳动者的生活就改善一些。剥削者穷凶极恶,挥霍无度,社会矛盾就尖锐一些,劳动者的生活就困苦一些。剥削者需要金字塔,劳动者就去琢磨几何学,测量学。剥削者需要司母戊鼎,劳动者想办法改进冶炼和铸造技术。当然,劳动者的反抗也并不是不起作用,它迫使剥削者改进剥削方式,从手铐脚镣下的奴隶,到手脚自由的人身依附的奴隶,到可自由流动的奴隶,到可自由选择主人的奴隶。鸟笼子变大了,社会食物链变得丰富多彩了,但是一层层的主人和奴隶的关系并没有变化,权力和财富的金字塔结构没有变化。如果人的自私不变,如果人们还必须分工合作,那么就会重新形成社会结构。赶走了一群剥削者,还会产生一群剥削者;消灭了资本形式的剥削,还会产生权力形式的剥削。原因在于,在人自私的前提下,人与人矛盾中的主导和剥削其实是同义词。主导即矛盾双方中的强势方,如果强势方自利,则必利用主导地位要求弱势方出让利益,无论这种主导地位是来自资本、权力、知识或者关系,而这就是剥削。更进一步,在人自私的前提下,由于人与人之间必然存在矛盾,而且矛盾双方的力量总是不平衡的,因此,消灭剥削的唯一途径是消灭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不仅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甚至要回到单个人的状态。如果不想或者不可能回到小国寡民状态,又要消灭剥削,唯一的出路是要改变人的自私状态。如果自私是不可变的,那么就只能承认压迫和剥削的现实合理性。

  共产主义运动成功及其失败,事实上从正反两方面证明了精神力量的主导作用。尽管象列宁和毛泽东这样的领袖一再将革命成功归结为人民群众的支持,但事实上,这只是领袖们作为当事人的叙述。跳出“领袖万岁”或“人民万岁”的当事人叙述模式,我们可以看到,在革命运动中,领袖与人民的关系是主导与被主导的关系。领袖的理论是否正确,自我牺牲精神是否充分,事实上主导着运动的成功。毛泽东说过,没有不好的群众,只有不好的领导。斯大林说过,路线确定后,干部决定一切。(待查)革命成功,领袖集团的自利性开始抬头,他们开始将高度的社会主导权转化为自身物质利益,特权公开化了,以权谋私(即以主导权获得自身利益)潜滋暗长,共产主义运动就失败了,等级压迫和剥削制度就恢复了。

  可见,表面上共产主义运动的一度成功证明了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动力,实质上却证明了人民群众仍然是历史进程的被动卷入者,革命的、无私的精英取代剥削的、自私的精英,取得了历史进程的主导权。

  人民群众的主动化,其实意味着人民群众必须摆脱自身短期利益的束缚,而看到阶级进而人类的整体、长远利益。然而,这一转化必须靠思想、理论、精神的作用。因此,如果说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生存决定思想行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其结果必然就是等级压迫剥削体系万世长存。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官僚为什么不能是权力的人格化呢?作为革命者,一旦革命成功,便有了一份权力、收入,就成了社会结构的中上层,成了既得利益者。如果这种物质生存状态注定了一个人革命动力的丧失,那么修正主义不就成了无可回避的历史必然吗?

  幸而,物质只是制约意识,阶级地位只是制约人的思想形成。出身固然重要,个人的思想和道路选择更加重要。因此,才有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一代革命领袖从小资产阶级、小贵族或地主子弟中脱颖而出,才有一段轰轰烈烈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是在矛盾论分析中,我们得以看到老子、孔子、墨子、释迦牟尼、柏拉图、耶酥、卢梭等人的意义,从而使历史轨迹变得清晰可辨。

  有人认为,能够摆脱个人出身束缚,“背叛”本阶级的,毕竟只是少数。从迄今为止的历史看,这固然不错。但是,正是这少数人超越自身利益的人带领多数受自身利益驱动的被剥削者,建立过一个压迫和剥削程度大大减轻了的社会。当这少数人认识到自身的新的阶级利益所在,开始享受和保卫这种新的阶级利益时,压迫和剥削程度重新又加强了。如果这少数人能够“继续革命”,并逐渐带动整个社会的劳动者摆脱自身利益的眼界束缚呢?修正主义还会成为历史的必然吗?

通宝推:乡谊,
家园 少奇同志死得其所啊~九泉下因该瞑目了~

主席去世后,少奇同志率队前来迎接,一个立正,"报告主席,我已经圆满完成了卧底任务,请你指示~"

家园 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我现在越来越相信何新讲过的.他以前在解邵雍的一首诗的时候说过主席是南岳太阳神.

家园 韩德强的说法有道理

这是一种协同作用,如果毛泽东到印度去,就不会再有这种协同。

产生毛泽东,可以说是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发展呼唤的结果。国情和土壤决定了总会产生类似毛泽东这样的人,如张泽东、李泽东之类。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