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毛泽东的胆略与辽沈战役作战决心的形成 -- 思想的行者
事实上,渡江的准备工作确实在进行,不过主要是先期的方案制定、先期侦察、资料搜集之类的工作,这些工作不影响下一步行动,完全可以做起来。反正将来总要渡江,准备工作不会白费的。
事实上粟裕到中央汇报工作后,渡江任务取消了,这样完全符合组织纪律了。
当命令和实际出现矛盾,共军的做法是一面执行命令,一面通过良好的互动形成新的命令;而国军的做法则是互相糊弄或者拒绝配合。于是最后就成了洗具和杯具的区别。
共产党的作风就是好,即使战略战术上不同意,也还要讲组织纪律,而统帅部同样在良性互动的前提下给予新的表现机会。
其实粟裕干这事不是一回两回了,这次主要抗的是毛主席的命并且随后发起了淮海战役所以才有名。其实之前粟裕和陈毅在北上和南下问题上同样也有分歧(即在山东还是苏北作战的问题),甚至粟邓张等人还擅自调已经到达山东的苏中部队五旅南下参加某个战役(记不清了,但被调部队的番号是五旅),在粟的指挥下当然获胜,往后的事情当然是不了了之,山东苏北局势也随之重新判断,相当于陈也给了他一次机会。
发出那封不打锦州打长春的电报后,东野在得到中央复电前指挥机关继续南下。而卫立煌和凯申帝互相斗气,苦的是夹在中间无所适从的廖耀湘。
就是一战四平,在前线已经面临雪崩,太祖还没来电的时候断然决定撤退,部队开始撤退时才通知中央,中央撤退令第二天到达,如果当时还等中央答复估计损失会更惨重。
毛要林打锦州,将敌军消灭在关外,林坚持打长春,等毛同意打长春,林又怕长春难打,又要回头打锦州,要打锦州却前怕狼后怕虎,要聂部在华北牵制,最后在罗帅坚持下,总算下了打锦州的决心。要知道,敌军是随时可能撤退。
毛从战略上看要将战争引向外线
而粟裕要在内线依托根据地打歼灭战
他们在城南会议时,谁也不敢提在外线打歼灭战。但后来的实际发展就是在外线打歼灭战。
估计被七月分兵和三打四平的失败,降低了目标。
东北尤如楚汉争霸,胜不在军功,而是后勤和生产。
最后的决心还是林下的,要是林不同意的话,毛,罗都没办法(粟裕是个例子)。
界限分明的,比如苏中战役、陕北三战三捷,属于内线;三军配合挺进中原,属于外线。
界限模糊的,比如东北早期,我军和国军都是外来的,对于双方而言都算外线;再比如淮海战役,属于外线还是内线?任何一种说法都可以找到证据,也可以找到反证。
所以更明确的区分,应该是依托根据地作战还是到新区作战。这样一看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从豫东战役开始,华东野战军一直是依托根据地进行作战。粟裕在向中央汇报淮海战役构想时,就向中央询问老解放区是否有力量支持;中央在向总前委部署时,也责成华北、中原、华东各解放区以全力支援。
淮海战役原来的作战计划,本来就是开辟新根据地的计划,什么时候成内线作战了?
不要以为需要老根据地的后勤支援就不是外线出击了,豫东战役的不同,就在于以前的后勤支撑都是就地取材,由当地老百姓支援就地解决,而从豫东开始到淮海,老根据地的小推车和担挑开始随大军行走千里,远离家乡。
豫东战役还是双方大兵团平原作战的开始,原来的作战不是苏中的水乡,就是沂蒙、陕西、太行、大别山这样的山区,或者东北这样有哈尔滨、大连、朝鲜这样的禁足区。
林有政治优势,双方半斤八两
彭是一次性的七天攻势,一拳走空就只能被动挨打,危害如何大家看到了。
粟虽然只打5天就收,但2天后能再打5天,是一套组合拳。
这种战法的区别,早在春秋时期就是中国兵家的基本常识了。曹刿论战,王欲追,刿不可,要仔细查看对方的旗帜和车队形,就是防备对手尚有余力作后备手段。
这完全是业余和专业的区别。
大开大合的大纵深作战,其实非其所喜,只不过有毛这位战略老师在,TG的将领多少都会罢了。
彭与粟,简单的统筹学就行了。
彭是一次性的七天攻势,一拳走空就只能被动挨打,危害如何大家看到了。
粟虽然只打5天就收,但2天后能再打5天,是一套组合拳。
这种战法的区别,早在春秋时期就是中国兵家的基本常识了。曹刿论战,王欲追,刿不可,要仔细查看对方的旗帜和车队形,就是防备对手尚有余力作后备手段。
这完全是业余和专业的区别。
其中尤其是锦州,31小时就打下来了,如果要是打上310小时,局势还会一样么?万一形成那种“顿兵于坚城之下”,林的补给真的不会被廖耀湘切断么?塔山真的能再守一周么?要是那样,你还会批林犹豫么?
林的过于顺利的胜利变成了指责他的理由,他躺在戈壁滩上大概也无可奈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