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毛泽东的胆略与辽沈战役作战决心的形成 -- 思想的行者
大局观确实不如太祖,而且凯申帝也等不起了,一个要包饺子,一个要赶紧捞出来。不过他在解决西北问题上倒是很冒进,在太原没攻克前就建议徐兵团加入老彭把胡宗南围歼在陕西。
毕竟都是东北地区长官么, 没必要有那么高的眼光, 不然就该当最高领袖了
不过卫要稍微差些, 蒋给他的指示很明确了, 就是要尽快把本都带回来, 他还要在那里死守, 理由也很奇怪, 居然是替蒋担心政治影响~```看来不搞好本职工作的眼光过高是要害死人啊~```
不过我觉得还是怕彻底丢失才收复三年的东北责任落在他脑袋上,这个分量太重了,凯申帝喜欢诿过于人不是第一次了,到时候一推三不知把他当马谡斩了也不是不可能。
蒋好像委托杜聿明带过手令的, 等于是把责任承担下来了
不过话说回来,东北局势都成那样了,怎么说都不光彩, 于人于己
那些东北流亡过来的政要绝对会要找替罪羊的,之前陈诚还没丢失东北就已经被汹汹攻击为可杀了,何况是彻底放弃且不知道何时能收复呢。况且放弃东北,山海关就能阻拦住东野入关么?
这么一看,拿他当替罪羊的可能性很大了:
提前把自己的门生嫡系全部撇清, 无论是杜还是廖都只是一个方面的最高指挥
现在一想, 发现自己的政治修行还是不足啊~```
之前九一八的不抵抗也是有秘密电令的,结果他还是让张背了黑锅,卫立煌有这个先例哪敢听从啊。
还好雄奇公比较猪,不重用陈明仁,要是还是他守四平,估计再打四平,就是打下来,伤亡也会非常大。
批评的是这种犹豫不决在当时形势下可能致命危险。
提示他们,犹豫的根源是过于执着细节,比如部队后勤准备情况,但是锦州问题迫在眉睫,关系整个东北战局。接下来的话没有说,林彪自己就想明白了,锦州不夺,所有细节考虑得不论多完美都将失去意义。
按太祖的意思,粟裕还要带三个纵队过长江呢,粟裕坚决不干,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48年春天总的态势还是敌强我弱,东野虽然力量比东北国军强,但是东北随时可以得到华北的支援,华北的傅作义还不好对付,华北战场国军兵力一直占优势。一直到平津战役前夕,华北的敌我力量对比是国军50万,解放军30万。但是到48年秋天就不一样了,那时的傅作义已经对老蒋不抱希望了,所以他对驰援锦州根本没有尽力,就来了个偷袭石家庄,其实就是不想去东北。
就是一个玩命跑,一个想办法堵。可惜的是卫立煌和廖耀湘都不听雄奇公的,谁也不愿意动,结果杯具了。 到了后来淮海战役,轮到雄奇公自己不清楚该干嘛了,这回杜聿明倒是听他的了,让干嘛干嘛,结果还是杯具了。
先是牵挂黄百韬要黄维去救,结果被围,然后杜聿明南撤又被他扯去救黄维,于是接着被围,最后终于想开了,让李延年刘汝明南撤,把徐州部队丢到冰天雪地里自生自灭。
廖耀湘后来也的确出来掐林彪的脖子了...
不过老毛倒是把他看得很透:既想趁共军后方空虚出来沾便宜,又怕碰钉子折老本。磨磨蹭蹭,一心想等东进兵团跟范汉杰会师再说。所以干脆先不理他(指示“放9个师即可”)...
这个估计和所能接触到的情报有关 -- 林彪能拿得到的敌情通报老毛都有;老毛看得到的,林彪不一定有。
再往下深究下去,这个就和个人性格也有莫大干系:老毛是个有决断的人,常年当领导,做事风格比较“一不做二不休”,模棱两可之际敢赌;林虽然也是方面大员,但一向风格谨慎,衡量来衡量去。遇到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况往往就下不了这个决心...
两个人其实都没错,关于战略方向的争论也属于正常范畴之内,谈不上谁更高明...
各方大员们对于老毛的“遥控”,并不是百分百买账,有时听有时不听 -- 这个也很正常,全国一盘棋,大方向的战略往往需要牺牲小局部的利益。
总体来说,老毛和手下大员们基本上能做到及时吸取教训 -- 做不到的话早就被常凯申给削了 -- 大家能够听得进对方的道理,彼此妥协。
常公和他的手下们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只不过常公眼力有限,而手下多是阳奉阴违之辈。上令得不到下达,下面的意见上头也视若无睹,事情就开始越来越糟糕...
英美大使当时都留在南京观望,这还是在米高扬访问西柏坡以后,苏联和凯申帝有《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从国家利益角度看毛子急转弯也不那么容易。真正让苏联决定支持tg的是胡服6月份到8月份访问苏联,他给约瑟夫的报告中详细交底,让约瑟夫明白凯申帝大势已去,哪怕他不乐意tg即将建国也是既定事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