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经略》创刊 -- 南渝霜华

共:💬336 🌺1489 🌵1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家园 经略2011:大复兴
家园 花!

虽然赞成您的大多观点,关于尽量在中国上学,但对于高层子女留学,还是有点不同意见,在我看来,应该考虑到“质子”的问题,局里的人,至少长老们,不应把子女送出去,难说不会影响他们的决策,何况还有长远的影响。

家园 分快慢班符合教学规律,但是要付出社会成本

就是学生群体的分裂。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花!
家园 我也不是就一力辩护

像瓜瓜这种从小就出去的,我就很不以为然。你说的质子问题,也值得考虑。

但是胡海清出去改名换姓读个研究生而且毕业就回来,我觉得也还可以接受。

家园 不一定,社会本身也是分的,要看往哪个方向引导,

好比说往要努力的方向引导,往人各有能的方向引导,当然所有好经都有天才的和尚能给唱歪了。

家园 谢谢回复,大体赞成!上帖也曾想加一句短期可以

不过改名换姓是否掩耳盗铃了?我不知道,湖海清是谁我就不知道,所以大概也没发言权。不过改名换姓也许更可以用在国内。

家园 你不能接受又能怎么着了

高干子弟留学也好,海归也罢,又不是看你的脸色行事。

清华北大每年出国的都有上千人(这其中多数是平民子弟,靠国外大学的奖学金出去的),大部分都还没有回来。

你如果因此而吃不下,睡不着,这不是自找烦恼吗?

家园 你的意思无非就是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那么我的回答跟曹刿一样: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家园 我的意思是

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根本就是错误的

都21世纪了,实际上清政府的那套思维逻辑在中国还是根深蒂固的。出国留学,无论从个人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的角度来看,都是利远大于弊的。这是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空间的大计,不能拘泥于一城一池的得失。

不要光看到中国的人才流失。中国从教授到民工,各个层次上都是人满为患。多出去几个,就会给中华民族多争取些生存空间。就食于敌,何乐而不为。那些拿奖学金的留学生,花的是美国的钱,又不是中国的钱,干嘛心疼呢。美国培养一个博士,培养成本至少20万美元。其中每个研究生的月工资只有一两千美元,加上学费减免,医疗保险,还有学校的管理费,每年要差不多4-5万美元,搞个4-5年,就要20万美元打底了。私立学校的学费更贵,一个博士念下来至少30万吧。这个还仅仅是人力费用,还没有算理工农医专业做试验的花费。在国内的环境里,那里找这么好的条件,鱼苗永远是鱼苗,只有到国外才可能成为大鱼。

象钱学森那样的大鱼捞回来一条就赚大了。偷着乐吧,干嘛自找烦恼。

家园 Del

算了,不说了。

家园 加拿大和美国不同

我在多伦多。我没有老婆孩子,不过周围很多人有老婆孩子。

加拿大的贫富差距不像美国那么大(最近有所加大,但是不像美国那么严重,富人少),对于少数族裔的歧视不算严重。华裔在多伦多根本不是弱势群体。政治上也不像美国那样。

民风也朴实,说得不好听,就是有点土(多伦多)。但是对于孩子的成长可能有点好处。

大学基本都是公校,里面贫富就不那么讲究。加拿大最好的大学之一多伦多大学的理工科学生(医法商还是贵的)出身寒门的很多。有个朋友是斯里兰卡来的,跟着父母高中来加拿大,父母有点经济条件,但是也不算超级有钱。他在多伦多大学本科四年,家长管两年学费,后面两年自己Intern挣。当然学校水平没有办法和美国那些名校的相比,大概相当于美国比较好的公立学校。

但是你要求在北美的华裔孩子熟悉中国文化,这个难度很大。大多数华人还面临了生活的问题,希望孩子未来首先在北美生存或者出人头地,有限的时间和资源下,学习中国文化,可是非常困难的。

另外美加收入差别很大。美国的收入回中国供房和供孩子问题不大(国内孩子进幼儿园小学花销不小,如果你国内体制内有关系领当别论),但是加拿大收入不高而且很多进了税收之类贴到本地的医疗教育里面,所以加拿大的华人家长要把孩子送国内就不是那么有兴趣。

通宝推:南渝霜华,
家园 《时代精神》
家园 《经略2011:第三只眼睛看世界》

表明《经略》是希望能从更多的角度去看这个世界。

家园 今天我的朋友也转发了原文

http://www.usatoday.com/news/education/story/2011-12-03/asian-students-college-applications/51620236/1

家园 同在加拿大, 支持下.

对那对夫妇为自己送孩子回国读书所作的说明, 没有必要过分解读。 我哥在美, 我在加, 都有两个10岁以下的孩子。 也都没打算送回国去读小学中学。

我儿子和女儿所在的公立小学在本地区也只能算是中等偏上左右.他的两个孩子所上的学校情况跟我们家的也差不多。我们兄弟从湘江边一同走出来,一起到永定河, 潮白河边,再先后到了密西西比河边,最后才分手。一个向西,一个往北。有时,我们也会就北美与中国的基础教育交流一下看法。 结论跟本大类似. 各有优劣, 各有千秋。

这边的基础教育侧重孩子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能说在西方这种竞选多如牛毛的制度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即使在公司里老中吃老印的亏也很多是在说上)。比方说儿子3年级下学期的Project, 他自己选的题目就是介绍银河系以及与太阳系的关系。当然只是要求很粗浅的介绍。但是小孩子要自己写一页纸来介绍银河系的大小,形状,太阳系所在的旋臂位置等等,然后自己画几个示意图贴在硬纸板上,并在全班同学前作讲演。为此儿子读很多天文方面的儿童科普读物。嘴里经常往外冒一大堆诸如blackhole, wormhole, antimatter, dark energy 等看来的新名词。也因此,3年级的儿子有了自己的手提电脑。

近年来,我还发现越来越多的华裔女孩进了北美的教育系统,当起了老师。这也给北美的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当然这都只是个人的观察,没有统计数字可提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