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父母们的“剩饭教”——对着一大碗年三十儿的剩饺子发呆有感 -- 森林鹿

共:💬106 🌺95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写得真好,看了特别感慨

我爸亦是如此,唉。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剩饭教”的父辈们憨憨地,很可爱。

家园 都是一样一样的

俺家老妈日常物资储备估计都是按照大雪封门十五天的标准建的,老太太在家里待着真是委屈了,应该上能源局去,那油价早就下来了!

家园 这个!老人总是很诡异的把东西做多

我们下厨的时候按照定量来做,老人不放心进厨房四下检查——饭做这么少干什么?多做点,别有人吃不饱。

吃不饱再吃点别的嘛!比如面

那还不得动火,浪费煤气……

好吧!那个最后的饭就剩下了,于是下一顿你热剩饭,还创造的搞成烩饭来吃。老人却又在煮粥……

这个烩饭够吃了,为什么要做粥!

我们想吃点粥,晚上吃点粥好,巴拉巴拉……

于是晚上烩饭解决了,剩下一锅粥。等到第二天早上,吃粥吧!不够的下面,老人很热情的把面下了一冒碗,我们……

现在总不能让你们饿着吧!听起来还是蛮有道理。可是冰箱里已经一个多月的饺子,为什么不吃呢?

那个是没有时间做饭随便吃吃的。

总是有剩饭的道理。

家园 我也是剩饭教教众
家园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小学学这诗时,语文课本上还配了一幅生动的农民伯伯挥汗如雨的图画。我是从那会儿开始变成剩饭教教徒的,虽然不象鹿爹娘那么虔诚。

反倒是俺爹,经过三年困难时期的人,主张并亲自执行“吃不完就倒掉”。不过俺们家一向不做过多的食物,特别是俺爹,每次他做饭分量总是刚刚好。呃,他老人家学化工出身的。

家园 我俩是“北朝鲜”派的。

时不时去Costco花5块钱买只烤鸡回来吃。烤鸡的皮下脂肪太多,不得已只好切下来扔掉。一边扔一边骂:北朝鲜的阶级兄弟连饭都吃不上,咱们倒好,就把这鸡油活活给扔了,这真TMD的是犯罪啊。这要是放在北朝鲜,扔鸡油的还不给抓起来毙了?

美国也有类似情况。当然是特例。

我老板刚结婚,过感恩节的时候,按照习俗买了只火鸡,自己烤熟了当感恩节正餐吃,结果大部分剩下。夫妻俩舍不得扔,每天变着法的吃,做成火鸡沙拉,火鸡汤,火鸡三明治等等等等,一直吃到圣诞节才吃光。胃口早就倒了。圣诞节去丈母娘家过,丈母娘又烤了一只火鸡(也是美国过圣诞节的习俗),当然还是没吃完。丈母娘心疼他们夫妻俩,就把火鸡打包给他们带回家了。俩人又捏着鼻子吃了一个多月才将其彻底消灭。从此以后,老板永远也不买火鸡了。

美国偶尔也出这类死心眼儿的。考虑到老板是科学家,是个死心眼也不奇怪。

不管怎么说,剩饭时间长了还是不吃为上。吃出毛病来还得花更多的钱看病。

其实我最怕的就是上丈母娘家吃饭。每次回国前两个星期,冰箱里就塞满了。口口声声说不够吃的。我们一下飞机就强迫吃家宴。我的胃口每次被大陆航空那千年不变的食谱恶心坏了,根本没食欲,说就下一碗面条行不行。丈母娘以为我跟她客气,不依不饶的。

六零情结阴魂不散啊。

文章极有风采,可惜没通宝送了。只好送花。

家园 同感同感,以前家里有1大冰箱和2个冰柜,过年的时候

阳台和窗户外面都还要再冻上一些。这还没算车库里的面粉大米。

出国第一年自己过春节,晚上给家里打电话,说在打工的地方吃了,现在在家里找到了袋生花生,喝点二锅头过年。

说的无心,结果国内的父母长辈都没过好年,等我8月份回国,吃到了30的饺子和炖肘子。直到现在每年过年,自己也都预备一大堆东西,给老人们看,自己也找个气氛----------过年了!

也拜晚年了!

家园 节约不是美德么?

我,70头,虽然从小没饿过肚子,也没有因为浪费东西挨揍,但剩的只要干净卫生基本不会浪费。炒熟的蔬菜除外,一般当场清理干净。出外吃饭,剩的也会打包回家。

有个表姐,60尾巴,剩饭剩菜,从来倒掉。这个,各家习惯吧。

没必要像楼下,又往改开上扯吧。

家园 写的很生活

老人过年买东西,有时也就是要有个过年的气氛,原来我也想不通,现在年岁上去了,也就通了,他们高兴就成,不差那钱.

家园 剩菜才好吃呢

这么多人,咋没人为剩菜说句好话?

尤其是豆角之类的,剩菜热一下,比刚炒出来的好吃。二遍的时候味道都进去了,那才美呢

荤菜的话不好说,我家剩菜都做杂烩了,味道反而更好。

当然,这可能是老妈手艺太差的缘故

话说这两年都是在餐馆吃的饭,欲求剩菜而不得呢

家园 采用降低供应标准的方法度过了难关,客观上扩大了饥饿面

粮食产量的降低是客观存在的,1960年人均粮食产量和1949年差不多,但是直到1960年底,经济政策还基本延续了“大跃进”的状态,所以很多粮食被消耗到工业领域和出口。所以实际人均消费量应该是比1949年还要少。

家园 珍惜粮食是美德

我是70后,小时候吃得不好但从来没饿过肚子。父母没怎么跟我说过自然灾害时候的生活,但是从小教育我吃饭不能剩,要尊重农民的劳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到现在为止每次吃完饭我自己的餐盘里都绝对干干净净,不敢剩一粒米。

很感谢我父母,让我从小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我现在体会到,许多美德都由尊重而生。

家园 简单,你全带回自己家,然后把坏的全扔了。
家园 是这样的

许多美德都由尊重而生。

家园 呵呵,和我们家一样一样的呀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