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特大喜讯】在西西河赚到第一个5毛,纪念一下 -- 加东

共:💬426 🌺1793 🌵6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9
下页 末页
家园 纯文摘,有疑问联系作者!

我下乡后要家里给买过三十五元的一支汽枪,家里给寄过一百元钱要我回家治伤

家园 你还能有什么招?
家园 这是你发明的定义。
家园 至少我跑过不止一个知青插队的地方,

我也有一些各地的知青朋友,第一手。

家园 是啊,你有上万的知青朋友!你说一手就一手吧

这上万人一定是大部分家里能随时提供100元费用的家庭,能给自己孩子送出35元气枪的家庭,670年代的生活质量不低啊!

家园 是我总结的,

当然买了35元气枪,家里送来100元的知青是不在此列!

6、70年代的35元和100元……

家园 您有什么招?您认识上万的知青!

咱只是把咱认识的一百多知青的情况加以汇总,反正当时情况不太妙,不能眼睛一闭就说知青都是自愿下乡的,农村一天能挣好多工分,这些知青呢都是上海普通市民,家里没法提供35元一支的气枪,也没法送出100元的额外生活费,当然也许这只是极少极少一部分,可能当时知青家庭普遍都能给自己的孩子送出一支35元的气枪,随时送出百元经费!至少您的上万知青朋友能,是吧?

家园 河里煽情泛滥,逻辑思维缺乏

能够突破世俗的结界,融会贯通之人更是不多于三人。

家园 现在卖水果的、摊煎饼的有三四个孩子很正常

生九个的很少了 因为那样几乎没有任何生活质量 我认为现在从中层到底层的生活都比过去好很多 你说的“就算是城市的小白领,如果要一个人挣钱,养活老婆加3个小孩,估计都不太可能吧。”与过去的养九个孩子的质量能比吗,过去的孩子吃的是什么 有病了怎么办 成活率很低的

“而我们现在生产力提高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很可能要归公于毛时代的人力资源积累,如果没有这些人口红利,即使想搞血汗工厂也不可得。” 那为什么还要搞计划生育呢 还不是人太多了

家园 世界人口密度排名

[URL=]

http://baike.baidu.com/view/119141.htm[/URL]

1.孟加拉国--人口--14737万--面积---14.40万Km2--人口密度---1023人/ Km2

2.日本--人口--12762万--面积---37.78万Km2--人口密度—338人/ Km2

3.印度--人口-109535万--面积--328.76万Km2--人口密度---333人/ Km2

6、英国 - 人口 - 6060万 - 面积 - 24.48万Km2 - 人口密度 - 248人/ Km2

11、中国 - 人口-132256万 - 面积 - 959.70万Km2 - 人口密度 - 138人/ Km2

[URL=]

http://news.sina.com.cn/o/2006-07-06/20129390420s.shtml[/URL]

 据台湾“内政部”二00四年出版的一部统计年鉴,台湾地区一九六一年人口总数为一千一百一十四万九千余人,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公里三百一十人;到二00三年,人口总数增长为两千两百六十万四千余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约六百二十四人。

如果按城市,全球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中,中国5个人口最稠密的城市包括深圳(第5位)、台北(第7位)、上海(第10位)、北京(第12位)及天津(第18位)。

你还可以继续笑笑。

qwe103184743:不是一两句话古话就可以掩盖的。

这个看看宝推的名单就知道是那一路了。

汉族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民族、若干封建帝国的缔造者已经有上千年的经验了,关于帝国路线的争论都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有能力就走帝国路线么,老祖宗走过的路我们也可以走,不然愧对列祖列宗。

家园 真遗憾,这世界不按你的臆想运行

一个家庭,一方面要生儿育女供孩子上学,一方面要给双方的老人养老送终(我姥爷去世早,其他3位老人都没有单位,生活费医药费加上丧葬费都是儿女们负担。那些赞美前30年“老有所依”的自己去掌嘴)。

与此同时,家庭收入在几十年里一分钱也不增(如我家),或者只有微小的增长,导致生活水平不断下降。抱怨“不涨工资”在你看来竟然是不可思议的事

你年纪不大,心中的偏见怎么如此之深?

家园 拿大家拿的情况来套国内?

  就算是你50%~60% ,你不是说城里几十年不涨工资吗?老头拿40退休20,儿子顶替再拿40,这是多了还是少了?

  再说,招工是70年开始的,直到75年前后一直都是直接安排工作,不管是留城还是抽调回城的。顶替是七十年代中期以后的事了,我在说七十年代初开始城里人生活有所上升,不是下降。

家园 这又是你无知的表现了。

  要么就是你故意装不知。

  你以为那时的人都每月花得一分钱不剩?再穷的人家几百元存款总有的,而且我下乡后家里不需要负担我的生活费了,这点钱挤不出来?

家园 我从来也没说知青都是自愿下乡的。

  但最早下乡的,68年11月以前的基本都是。

  不管我家里是否比别人家条件好,我下乡三年给家里省下的生活费就不止这135元。

  而且这其中的100元是给我治伤的钱,你硬要把它说成是额外生活费,还会什么招?

  就凭你是知青的后代,你就能“认识的一百多知青的情况”?真厉害,这些你“认识”的知青都向你交历史报告?

家园 你的世界不是黑就是白?

不美化就是丑化?

前30年一方面成就巨大,另一方面百姓困苦,不是毛头派们相像的美好生活。造成困苦的客观原因很多,比如国家一穷二白基础薄弱,而且要集中力量搞两弹一星之类的护国利器。主观原因则主要是老毛瞎折腾,以阶级斗争为纲,用没完没了的政治运动干扰经济运行。

当然,以中国当时国力之弱任务之重,即使老毛不折腾,中国也不会一下子变成发达国家,但让老百姓填饱肚子应该能做到。

另外,毛头派们估计没见过真正的“要饭的”。我小时候经常遇到上门乞讨的,每次爸妈都让我给他们一些吃的,一般是给半个馒头而不是米饭,因为他们的碗太脏,倒米饭的时候容易把我家的碗碰脏,怕传染病。而且,他们身上真臭

通宝推:郭嘉,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