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互联网小日记2011-1-26】电驴请走好 -- forsake
在分享业中,规模经济是关键,没有规模就什么都不是。在这一点上,反盗版目前在技术上走在了分享业的前面。在这一代分享技术条件下,分享走进了死胡同,但是技术的发展往往是出人意料的,有需求就有发明,师母已呆吧。
不要迷信反盗版技术,那才多少人搞的,只要有市场需求和利润,进行破解的人数是这个的十倍百倍,破解完成后刻盘批量化那只是小事。
但在苹果推出爱疯四年后才山寨成功的后发者们,面临的将是已经占据半壁江山的业内霸主的排挤。
微软的策略一向是首先在技术达到对手的水平,添补空白,然后慢慢修补得更体贴更入微,关键的是利用自己强大的市场占有,公关力量,慢火烤,产品不能当老大,当个老二,从总体上也是只赢不输。这里的前提是技术进步的步伐允许也给予微软这个战略调整的时机,比如当年经典的比尔盖茨的浏览器宣言,18个月灭亡论等。
在苹果引领的移动时代,技术更新与观念的革新及80后90后主导的市场反应效率,18月是太长了,更别提四年了。
http://cn.engadget.com/2011/02/05/nokia-microsoft-announcing-partnership-next-week-possibly-invo/
而针对砍 Symbian、换 WP7 的部份,根据目前的一些证据、Nokia 高层的发言,显示这整件事情的可能性还不小;一来是说,现任执行长 Stephen Elop 先前也曾经在微软带过 Office,跟微软总是比较有交情,然后是目前 Nokia 对于 Symbian / Symbian Foundation 的暧昧态度,加上 Elop 在上次财报会议中曾透露将来 Nokia 一定要『创造或加入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手机)生态系统』这回事,多少暗示了 Nokia 跳到其他手机平台(尤其是 WP7)的可能性。
另外根据主站所掌握到的内线,说 Capital Markets Day 很可能就是转换平台的大日子,还说其中一个旧有平台,也会被正式扬弃;至于会是已经过时,但却又在新兴市场颇受欢迎 Symbian,还是充满前景,但是不知道为啥就是养不起来的 MeeGo;另一方面,总是第一时间掌握微软内幕的 Mary Jo Foley 到目前并没有直接证实该消息,只在 Twitter 上打打迷糊仗,还说她觉得微软其实更需要 Nokia 的帮助,就手机平台来说,Nokia 大可改采用 Android;总之一切下周五见真章啰!
不知道诺基亚能不能掀起新的风暴
面对阿波罗13咱也可以说没什么新鲜的,玉兔天宫的概念可是早就有了,甚至中国现代的航天项目也叫嫦娥奔月,新闻中改几个字就成了。
这事说是一回事,想说一回事,做得到更是另一回事。做不到的,都是浮云,可要是把神马当浮云,那笑话就闹的更大了。非把阿波罗13当嫦娥,这年头只有导弹教主可以毗美矣。
市场需求利润还得与风险挂钩,把破解量化到普通消费品,这其间的过程才是斗争的焦点,其他都是浮云。
把视野放在国内苹果手机的整体使用水平上看,我觉得这点还真不好说,有多少人iPhone手机拍了照,到换手机了也还不会把照片保存到电脑上,有多少人怕越狱失败,iPhone就一直当个打电话发短信的纯手机用,这样的使用能达到什么程度的体验我表示怀疑。
再看看国内多少工资1,2千块的人也非要去买大几千上万的LV,我觉得中国消费者还远未到“想开了,品牌追求不是为追求而追求,过了盲目攀比的年代”。
双方都不是自甘二流的选手。当然还要看具体细节和实行情况。
嫦娥奔月是神话,前者是早就实现了几十年的东西。没有人利用嫦娥奔月的原理上过月球,但你现在在论坛上发帖,就是在实践服务器-客户端理论
这两样东西拿来类比不合适。
小众也不是问题,其实从一直以来,0day就是很小众的东西(比如河里就没有多少人知道nfo是什么东西)。这几年网路的流行,只不过是改变了最终端的传播途径。但对于0day的顶层则没有太大的变化。VC做的不过是原来盗版光盘商的角色。
影视作品与音乐不一样的是,音乐工业与电影工业相比只能算是作坊工业,电影工业需要更为稳定而持续的资金流。因此,电影工业的妥协要比音乐难得多。现在就是两个极端,一个是简化电影制作流程,适应现有的网上发行渠道,增加电影的受众,这样减少摊簿制作成本;另一个是在电影的制作中加入最新的特技效果,只有特定的终端才能放映影片,但这样增加制作成本。
但是电影本质上,是种讲故事的高科技手段,会怎么平衡确实是件很有趣的事情。
最初的苹果操作系统只叫mac os, 这个"x"是版本号十的意思。
上网需要的带宽实际不大,大部分带宽都是BT之类的p2p搞出来的。想想你看西西河需要多少带宽?最大的带宽就是在线视频了,有个稳定的2M带宽足够了。很多下载狂无非是感觉到了自己硬盘的东西才是自己的,但是谁的硬盘比得上互联网?这些p2p下载花费的时间,带宽实际上是一种浪费。有哪些钱买硬盘,刻光盘,最后积累了多少T的数据实际上利用率极低,大部分数据可能下载后根本就不会再去看一眼或为了给新的数据腾地方删除了。
所以只要全在线的成本方便可靠比自己下载效率高,以后没人会用p2p的,这部分带宽腾出来搞vod什么就容易多了。
现在的在线成本已经差不多很低了。比如很多人看日本教育片,原来是下载种子,然后开动下载,刻盘或存到硬盘上。现在申请一个迅雷vip帐号,一个月才2块钱,种子交给迅雷,迅雷先帮你下到迅雷的服务器上,如果这个片子别的迅雷用户已经下过了(90%以上),你可以1秒就看到片子已经下载到了你的迅雷离线空间了,然后你不用下到自己的硬盘上,用迅雷看看直接在线看就行了,和本地看片没有区别。
还有电子书,下面我看到有人找10万个为什么,百度文库里面就有了,直接在线看。估计就是某个无聊的网友为了几个百度积分就扫描上传了,有特别卖力的已经一个帐号上传了1万多个文章了。
不管迅雷怎么有人骂他,吸血也好,怎么也好,百度文库怎么骂他盗版什么,他们提高了网民的效率,下载狂不需要浪费时间了,需要的时候再看就是了,也不用买多少大硬盘了,买一个硬盘的钱充几年迅雷vip,搞点大离线空间比买硬盘划算,甚至每一个电影都在线看就完了,如果买了硬盘,几年后硬盘还不是坏掉。
百度文库也是个好东西,就像苹果的代码农民为了一点钱写苹果软件一样,百度农民上传的东西干货多,比起新闻,论坛,废话太多。春节几天我看了从一到无穷大,上帝掷骰子吗,量子计算机。还有以前河里讨论微博造谣的时候,文库里面搜索一下微博,好东西不少。搞得我都想买一个电纸书之类的东西能在床上看文库了,不过现在好像对flash支持不好,估计没法在线看。
现在电影书籍之类打盗版我觉得不是盗版的问题,而是价格的问题,价格太贵,起点看1千字1分钱还是太贵,文库不应当看成卖盗版书的,应该把文库,迅雷的电影大硬盘看成一个图书馆。当成基础设施由政府干,每个人包月几块钱进入,然后全国每月几十亿的蛋糕让作者,导演去抢,搞个加权平均,谁提供的精神食粮多谁拿的份额多。看起来好像没有现在的大片的票房多,但是这个是永久的,你写出一本红楼梦几百年后只要还有人看,后代还能收钱。
因为收钱。
电驴分享下到个人硬盘不单是个如何定义获取的问题,而是一开始分享就是要求分散存储才可以有效躲避盗版打击,任何通过服务器节点的增加来提速的做法都是自杀行为,这是p2p从napster到gnutella到电驴再到BT的主要变化原因。
迅雷也是在一条死路上狂奔。 应该有更好的法子。
2011年2月6日,除了山姆大叔家喜闻乐见的美国春晚——超级碗橄榄球赛以外,另一条新闻也能引起一些关注:美国在线(AOL)将收购赫芬顿邮报 (Huffington Post)。当然,作为业界著名的冤大头,AOL的几次收购早已成为笑谈:比如在1998年,那个美元还算值钱的年代,以42亿收购Netscape浏览器,到现在几乎一文不值;又比如2008年收购一个名叫Bebo的社交网站,号称要击败Facebook——至于现在怎么样,就不用说了吧?原来花的8亿 5千万大洋自然也是打了水漂。
这么算来,收购Huffington Post只用了3亿,已经是相当便宜了?这要分跟谁比。3亿美金,在泡沫四溅的互联网界几乎不能算钱,但要放在新闻界,那可就是巨款:别忘了,就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大名鼎鼎的新闻周刊,转手价格就是可怜的1美元而已。3亿和1,差别怎么会这么大?新闻周刊糟糕的财政状况固然是一个原因,而另一个主要的不同,就在于新闻周刊仍是以纸媒为主,而这个Huffington Post,却是一个纯粹的在线新闻网站。听听,什么东西一旦“在线”了,立马身价百倍——这像不像又回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随便一个带稻康母(.com)的公司就能牛气冲天?
不好说。对有些行业,上不上网也许区别不大;但对新闻业来说,是否在线,确实可以说事关生死。不在线,肯定是死:根据美国报纸联盟的数据,2009年美国报纸发行总量为四千六百万份——比1945年的四千八百万份还要低,可以说是真真正正的退回到了解放前。发行量崩溃,广告收入还能好吗?2009年报纸线下的广告收入不到250亿美金,数字上是1985年的水平——但别忘了还有通胀率,1985年的一美金的实际购买力可是现在的两倍。如果考虑通胀的话,这个收入就只能退回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了。
报纸上了线,就一定能活过来么?在线广告的收入恐怕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2009年,美国报纸的在线广告收入是27亿,只有线下广告的九分之一——更丧气的是,在线广告收入上升势头也不明朗:09年比08年还下滑了12%。那么,不靠广告,靠订户?这在网上就更不靠谱。举个例子:英国泰晤士报2010年开始网上收费以后,原有的15万免费测试用户,立刻减少到了1.5万——整整十倍的差距。毕竟,这还是有勇气公布实际数字的报纸,其他人呢?恐怕只会更惨。
上不上网都是死,怎么办?还是得上。没办法,新闻天生就是属于互联网的:在这里,事件的发生和更新都是以时、分、秒来计算,那种一天一期的报纸上,刊登的恐怕早就是旧闻了。更何况,互联网还能让我们直接看到,来自现场的第一手信息,甚至可以和当事人直接交流:这种身临其境感,传统报纸又如何相比?
到这里,自然会有人发问:既然我们自己拿到的新闻更快、更直接,那还要报纸做什么?答案是:我们也许不需要传统报纸,但我们仍然需要靠谱的记者、编辑和评论员。互联网时代,永恒的问题并不是信息不足,而是信息的过量以及真实性。一个理想的新闻模式,应该具备实时的更新,当事人的直接信息,也要有记者对真伪的查证,编辑对信息的组织和筛选,以及——像我这篇文章一样,事后诸葛亮摇头晃脑的分析。评论员或分析家们暂且不论,记者和编辑——尤其是兼具专业和职业道德的记者和编辑,可不是人人都能干,一抓一大把的。当然,比起传统报纸来说,记者的任务不在于发掘第一手新闻,而是对事件进行核实,以及深度报道;编辑们则要具备从海量信息里挖掘真金的能力。但无论时代怎样发展,总要有一些机构把这类人组织起来,形成合力,同时给他们发钱。至于机构名字叫不叫报纸,已经无所谓了。
当然,不管怎样,整个新闻界的大饼在缩小。所以,传统报纸的前景也很清楚:那些大众脸几乎必死无疑:新闻不及时,没有深度报导,还不愿意查证事实的家伙,要来有什么用?社区论坛比如facebook、twitter,国内的天涯、微博是他们当然的取代者。幸存的,大都是声誉良好的专业报纸,比如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之类。但即使是这些贵族们,也要做出深刻的变革:不仅仅是将内容搬到网上,增加更新次数,还要在不影响信誉的前提下,增加实时新闻,提供当事人与读者的互动渠道——或者,像经济学人那样,放弃即时性新闻,而专注于高人一筹的深度报道和专业评论。当然,即使如此,还是要面临盈利问题。一个方案是吃大户,投靠大集团,就像Huffington Post一样,靠慷慨的AOL养着;但在肥羊可遇不可求的情况下,还是要靠自己。广告看起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案:太多的广告会影响阅读兴趣,而越专业的媒体,其读者群就越挑剔。传统纸媒还能搞一个广告増页的名堂,但网站就做不到。那么可行的法子,也只有靠付费用户了。
希望总是有的。泰晤士报就发现,付费用户中,iPad使用者和电脑使用者的数量相当接近——鉴于iPad远没有电脑普及,这意味着掌上电脑用户更愿意为阅读电子版信息出钱。这也正是各大报纸杂志纷纷推出iPad客户端的原因。其中,默多克走在最前面:就在几天前,新闻集团甚至推出了专为iPad打造的收费电子报纸。这么大胆的实验,真是让人捏了把汗:毕竟,现在iPad的使用者多为高端人群。而掌上电脑普及后,新用户们还有没有花钱看报的习惯,恐怕没人能够回答。
在线还是不在线?这看来不是一个问题。报纸会灭绝么?不会,但是要优胜劣汰、改头换面。而真正的问题:报纸在线以后如何生存?很遗憾,现在还没有答案。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