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红楼缀梦(序) -- 科大胡不归
塑造出来的人物都是立体的,是真实的。不像其他小说那样是脸谱化的。
反抗封建礼教不过是后人扣在红楼梦头上的大帽子而已。
上下都不由自主,总不能给薛姨妈写封辞职报告就扯呼吧?薛宝钗早说了:我们家只有买人的,没有卖人的。王蒙有一本评红楼的著作《不奴隶,毋宁死》,确实令人唏嘘。
在感情上我完全认同科大的看法
我喜欢“才自精明志自高”的探丫头,只是觉得她对于母亲,太冷血了。
但是如果引申一下,问题不是这样简单的。我们爱母亲,是因为母亲意味着温暖,安全,爱。我们爱母亲不是出于道德原因,而是情感的自然反应。如果一个母亲要求女儿嫁给年长20岁的无耻男人,仅仅因为他有钱。如果一个母亲为了出国,把2个月大的女儿送了人。如果一个母亲给予女儿的是不断地伤害和羞辱。我们的道德是否还要求女儿去爱这样的母亲?在大多数时候,回答是肯定的。为什么我们的道德要做助纣为虐的事?因为在我们的传统道德里,母亲与女儿是不平等的。往哲学上引申一下,这个世界有没有绝对的真理?我的回答是,没有。
如果我以爱母亲作为自己的道德法则。我与探春任然没有本质区别。
道德法则是个空洞的条目,按时代不同可以填上不同的内容。探春不过是遵从了她那个时代的道德法则而已。王夫人逼死2位少女,不是因为她本性险恶,而是因为她天真,她只是按道德的要求去杀人而已。我和王夫人也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我何尝不是以道德的名义,义正词严地去伤害一些人。
我们要走过多少迷茫,才能看清世界的真相啊。
要论长相,才智,女红,和小姐们比也是一流的,对自己和他人的道德要求也很高,而这恰恰构成了她的悲剧,因为那个社会系统给她的位置,并不真需要她的道德,也不会因为她的才能尊重她。但晴雯倒死都没有认命,就是说她从来没有按照社会给她的设定来看待自己。“不认命”是她的最大特点。
赵姨娘可能有貌,没有文化,女红不知道,我倒是不觉得她笨,虽然她属于害人都不知道怎么害,话都不会说的一类,但我个人认为,这不是智力问题,是心理问题,赵姨娘可能是大观园里处于边缘性精神症的一个人,她对自己认知和社会地位的期待和社会现实产生了巨大的差异,导致她的所有心思都在这个问题上,天长日久,人格认知出现了很大的改变,导致她所思所想不能和环境协调,也就是办事说话情商非常低,被进一步鄙视,于是恶性循环。
但归根到底,赵姨娘和那个没有任何描述的好名声的姨娘相比,最大的特点绝不是笨和坏,而是一个认命一个不认命而已,她们两的差异可以从她们女儿的差异上看出来,迎春信教,认命,被害死之前才悲叹几句,和充满野心的探春构成明显对比。这个特点倒是和晴雯一致,晴雯的问题也是对自己的认知和社会认知不同,比如她自命高洁,不会在宝玉面前“妆狐媚”,不会在王夫人面前扮奴才相,和赵姨娘心中不甘做小,总觉得被欺负是一样的,不同之处是赵在表面上已经会装了,只是她心里的不甘是无论如何也是会表现出来的。
晴雯是项羽,赵姨娘就是刘邦,两人虽然性格才能迥异,见到皇帝说的话也不相同,但和其他众人还是不一样的。
一会儿小聪明,一会儿冰雪聪明,矛盾嘛,其他的人物分析,我心有戚戚焉
晴雯是红楼梦中女性角色中我最喜欢的,冰雪聪明是肯定的,欠缺的是城府(有城府也没那么可爱了),所以在荣国府这个厮杀激烈程度一点也不亚于政治角斗场的地方,她夭折了,有城府的袭人也好不到哪去,想想原来戏子的社会地位就知道了.
男性角色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柳湘莲,自己分析不来,哪位有同好的分析分析?
女的独喜史湘云。
呆霸王虽然粗,却说出了大家遮遮掩掩的真相
一起看更透彻些。
反正国内有个版本是这两本著作编成一本书出版的。
荣国府表面上看是一群娘们在那折腾,其实还是背后的男人(包括已经死去的,如贾母)在掌控大局,所以最后作者不得不靠神才消灭了大家都讨厌的赵姨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