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毛时代真的比现在公平吗? -- 油炸辣椒
毛爷爷他敬爱的老人家主动降了一级,拿二级干部的工资:400。
全国只有刘爷爷他敬爱的老人家最高,拿440。据说他也要求自降一级,但毛爷爷他敬爱的老人家不同意。
其他人都比毛低。
这是指干部。
有多少给了子女?
西方山洞也没留给子女。
西西河里讨论革命那主帖设定了自己的语境或者说只按照自己设定的范围讨论,而不关心社会实际发展中要解决的问题。那种讨论意义不大。我这里说,点实际的。
说到为什么要改,这个不是我们自己选的。改革开放取决于我们和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关系缓和的战略机遇期,这个是机遇期的政治层面。而经济层面,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撒切尔夫人和里根总统先后呼应喊出了全球化时代的口号。中国能在冷战结束之时,没有继续遭遇美国和西方的围追堵截,很大程度也在于我们对美国主导的全球化遭遇日本和欧洲积极抵抗的时候能主动采取合作甚至顺从的态度予以配合。但是,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中国在夹缝中的崛起,最终中国的体重让美国设计的全球化体系最终产生了失衡。作为我们战略机遇期的外部主导力量的美国,对此调整在所难免。不管你是否认为是不是美国人主动诱导了08危机,美国在08危机后采取的种种措施势必导致我们作为战略机遇期后半阶段的激进全球化阶段在徐徐落下帷幕。我们对此有所调整在所难免。
而对内的改变在哪里以及为什么。在说明前,我先说的是我虽然不是共产主义者,但是我是毛泽东的支持者。我要说的改变,要追本溯源,的确离不开毛泽东。这里啰嗦几句你耐心点看,你会明白我这样说是实际的。曾经遇到过一个河友,对后面国内的该各自有各自的分歧。但是我们有个话题,却是很有意思的。他家庭先辈北方地主出来闹革命,原因是军阀连年混战闹的投笔从戎。我自己祖辈,虽然也是所谓一方名士但是日本人打进来,纵然是号称富比王侯。但是,转眼就败完。简单点说,你再大家业,架不住内外人家来抢。国家弱,你多大努力,最终都是别人盘上的菜。这个事情,你没有切肤之痛或者所谓国仇家恨,你难以理解。对于当时的中国人,一个河友说起祖辈为什么要闹革命,那句救亡图存不是句空话。不管是谁,谁能让中国人在列强丛中自强自立,我们这样的人就支持谁。而建国前三十年,那么多风风雨雨,中国人都能硬撑,我们的积贫积弱给当时中国人的教训在哪里。当时发展军工,发展国防优先,能成为国策不是偶然的。而同样,当我决定开始改革开放。也是国家在自强自立这个基本任务初步实现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而当时国家需要的能在发展经济中起到作用的什么,国有企业在战备经济中形成的惯性与体制并不能适应。不管你怎么理解,谁不能适应国家转型的需要,就被替代或者清洗。而改革三十年,本质就是资本原始积累。在这个阶段,几乎任何其他目标都是服务与此。而这个积累阶段在初步完成的时候,就在我们需要进一步完成全面工业化的时候,美国人这个时候不给我们这个外部发展条件了。我们怎么办,只能开始调整。而这个调整,是在某种程度上保障基本民生为前提的。而这个保障民生的前提,第一重要的是就业。而你也看到了,当保障劳工基本权益的新《劳动合同法》和保障各种企业在同等税率下公平竞争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出台后。很多私人企业不是把资本转向了海外,就是在国内把资源投进更快速增值的地产与股票。就是还坚持搞原来的产业的,也有不少把加工厂转移到了海外。这里不能仅仅说他们做的对与不对。也不能只说国家转型中的大套话。但是,很明显。国家要在转型中保障就业,而在改革中积累了三十年的民营,有多少不能主动承担这个社会责任。我没有具体数字不好说。但是,我刚才说的是转型中不可避免的国进民退的主要原因。还有这个国进民退你要和我说的资本主义垄断阶段普遍出现的私人企业社会化的阶段你不妨找资料看看。而在这个问题上,改革三十年里那些曾经成功的家族企业。掌舵人及其管理层逐渐开始老化,他们的投资理念趋于保守,面对美国主导的下一阶段技术转型不能更主动的回应。而更愿意把资本投放在国内目前增值看起来永不下降的地产上。别人怎么选择我不评价,但是国家对于他们不愿意自己接手的事情,只能和三十年前那样。不适应的,就逐渐切割掉替代掉。我认识的一个家族企业,家族里比我小几岁的晚辈,发动很激烈的政变驱逐了家中掌舵的长辈。这些长辈包括他们的父亲母亲叔叔与大伯。我想,并不是很多家族企业有他们那样的事情。但是我想他们都会或多或少遇到他们的问题。而有多少企业在这个阶段能迎来发展第二春,那是时间来考验的。不管什么结果,国家不会等他们赶上来,时间不会等他们想明白,时代也不会给他们婉转的空间。简单点说,国进民退也好,私人企业国有化也好,都是不看好现有的民营中的大多数可以胜任下一阶段国家转型。而民营能不能做到,要靠自己。但是,你也看看,西西河那些私人企业有多少愿意承担与自己能力相当的社会的我不好说,但是就是依法纳税都不能做到的,恐怕说起这个话题纯粹是鸡同鸭讲。而说到这个,我说个老话题。我常常举塔塔集团在印度艰难岁月中,即使当政府强令征收塔塔钢铁的时候,是塔塔的员工,以及受惠于塔塔企业的当地民众用自己的誓死相争才保住了塔塔百年基业。这些,我看那些开口闭口自己代表资本自由,说不和自己想法的政策这个胡搞那个乱来的资本及其代表。终究是长不了。起码,香港两个老李和老郑在去年不约而同拿出一百亿在大陆投资,给自己儿女留条后路。他们会比这些一毛不拔的自由者会过的长的多。
还有这个帖子为什么写多少也是因为你提到毛。不仅是毛把中国从超级大国夹缝里带了出来,而且现在一味的否定毛已经到了公开质疑土共执政基础方面的做文章。后面要否定的是不争论,是重拾意识形态。这个已经在公开领域表述了。不仅是某常委亲自撰文以及胡总追加的表述。温总去年说了,那是涉及政权稳定。不管后面要搞的是什么,起码要重披毛的皮。哪怕一些人捏着鼻子,为了自己的江山也要那么做。
如果你想理解我说的,不妨这样理解。资本永不停歇,你想偷闲,就被抛弃。任何想固化的社会阶层的努力都会被资本的本性冲垮。如果说下一阶段有什么运动或者这里谁要用生命去反对的二次文革的话。这个革命的主题是用资本割封建主义的尾巴。就那么简单。
暂时先写到这里吧。
任一个国家,不管民主还是专制的,总体来说有十十年工作经验的老人总要比刚参加工作的新人高,所以要比得用同年资的比。
那个时候,工人分八级,一级工三十四左右,八级工能拿到一百二,各地区不同有些不太大的差别。一般工人头半年试用期拿一级,转正后绝大部分拿二级,学惩三年期满后也拿二级,以后就是靠考级升工资(俺这说的是文革前,文革中非正常时期是没法说的),技术好的升得很快,快的两三年就能升一级。升到最高八级时如果还有特殊贡献或者学了更高的技术,还可以升工人工程师,这个拿多少钱就不知道了,按前面的级差估计能拿150左右吧。
教师,按大学分助教、讲师、教授,其中每级职称分几个级别。大学刚毕业试用期能拿40出头,转正后拿50多,在南京到了讲师最高一级是140,教授分三级,最高的一级教授是330。
干部,当时好象是分十几级,这个干部级别类似军衔,与职务挂钩又不完全等同。最低一级干部办事员一类的好象也就是三四十之间,比工人稍高一点,我父亲学校(本科学院局级)的老红军院长,一个月240。据说最高的一级干部是440,只有刘少奇一人享受,老毛自己降了一级拿400,这是据说不保证准确,但误差不会大。
所以说你拿你父亲的40与老毛的400或500比是不合理的,到65年,老毛从21年建党开始算已有44年工龄,从秋收起义算也有37年,江西瑞金当苏维埃主席算也超过三十年。到65年时,有三十年工龄的工人怎么也能拿到七八十元以上,心灵手巧的能拿120,特殊的能升上工人工程师的能拿150左右,那时的工人工程师比现在的高级技师要少很多,一个大城市也就是个位数。
老毛在干部里怎么也算极少数有特殊的特殊贡献的人,要比也得与工人中的工人工程师比,就算他能拿500,是工人工程师的4倍不到点,就是与八级工比是4倍稍多一点。
如果拿比较多的三十年工龄干部,做到厅局级的干部(240左右)与比例更大一点的七、八级工人比,工资大约是2-2.5比1。
如果拿同样新入场的新工人和新干部比,1.5倍都不到。
这属于历史遗留情况,类似公私合营后的资本家拿定息,解放后入行的差远了,与技术人员、干部差不多。
象那个叫新凤霞吧,抗美援朝时她一个人就能捐一架米格,但她团里的其他演员就不可能了。
另, 塔塔也走依靠群众的路线?
塔塔开创者出身是帕西人。帕西在印度语言意思就是拜火的人。他们也这个世界上不多的拜火教教徒。帕西人在印度世代经商,他们在印度总人口中总属于微不足道的少数。但是他们的存身之道和我前面说的中国古谚有相通的地方。
我这些内容其实就是08年危机开始一直在说的话。你现在看明白,不是你看明白了,是你在生活中开始看明白的。
尤其是葡萄的跟贴,自以为葡萄的分析很好,自己写不出来,送了几朵花了事.
讨论一件事,大家都在强调逻辑,有的逻辑是:
A=B,B=C=>A=C A>B,B>C=>A>C
有的逻辑则是:
A=B,C=D=>A=D A>B,C>D=>A>D
都是逻辑,基础不一样,难为葡萄码了那么多字,大家还是洗洗睡了的好.
应该找个社会生活比较正常的年份,比如62年,72年,假如当时有1亿人口领工资,拿工资收入最少的15%人口的平均值,和工资收入最多的15%人口的平均值比,看这两个平均值差多少。
不过现在收入最多的15%人口,估计都不怎么拿工资,没法查了。得要银行工商税务证券公司纪委检察院一起出马才搞得清楚。
原则也很明确:
1.让中国在列强丛中自强自立;
2.调整,以保障基本民生为前提的。
而保障民生,第一重要的是就业。
我和你说话,从不客套,所以直接说点我的想法:
第一,真正严重的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做这样的调整,而是谁能主导、主导方式以及控制力。谁能主导,不是我们能讨论的话题;主导方式,问的是会否南辕北撤,方式会否导致对目的的背离--这我们已见得太多;控制力问得是实现目标的条件和积累,以及这些条件/积累所设定的边界、底线及时间框架。
第二,你这文字里头谈及国民企的基本观点,我简单概括为:
因为民企未能更多地承担起保障就业等社会责任,所以国进民退。民企若感觉政策环境糟糕,问题在于民企自身没有在和国家发展方向一致的路上走。
我不得不说你的分析还是粗放了点。以保障就业为理由来论证国进民退的必要性,如果从现实中尤其在基层,民企解决就业,尤其大学毕业生就业方面的数据来看,其实是很难成立的。
我搜了一下万方数据,里头有很多关于民企和就业关系的论文,以及《民营企业发展报告》,我现在没有时间去仔细看这些统计,但是从我粗略搜索的结果来看,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傅军引用的这个数值或许是比较接近实际情况的:
另外,我真不认为依靠国企能稳定住保障就业的阀值,说句老实话,国企杯葛太深,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工商业大面积的国企化,会为社会阶层分化埋下祸根的。
具体说保障就业,我们需要计算各地不能容忍的失业是多少?找到这个底线或阀值,才可以具体衡量国企能承担多少,而私企和外企都必须通过税收、市场准入、政策优惠等被动员起来,而不是被排斥出去。企业家总是要逐利的,引导他们的资本往和国家发展方向一致的路上走,不能总是靠一些术。如果一开始就把他们当羊来养,你怎么能期望羊把你当家人看,你怎么能期待羊养肥了之后还不跑?久而久之,失信于民,剩下的不过是威权和谋术,那怎么能责怪民间资本和国家利益不同心?
呼吁民企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没有错,亦是应该的,但是另一方面,不要忘了给中国的民企更多的安全感,不要忘了在爱国的道德之外努力构建和维护一个公平透明的交易环境。
当然,如果你这篇帖子的主要目的是给河里的民营企业家们敲警钟,然后引导他们往和国家发展方向一致的路上走,我觉得是很好的。
就我回老家看,老百姓根本不关心党啊国家上面的人怎么搞(就算关心,那也是一些谈资笑料)
老百姓很少走极端,走极端的也是为挣一口气,或者是真活不下去了(当然轮子那个东西不得不防,但毕竟相对于阿拉伯那些人,轮子还是。。。)。
他们最关心的是,能够活下去,儿孙们也在他们看得见的并且闭眼睛的时候也活下去。
稍微有点意识的需要活的比以前好一点。儿孙一样。
再稍微好点的,希望走出去 活得好。 儿孙一样。
总之,思维越复杂的想的越多,但是他们的底线是,想我辛辛苦苦几十年让我和儿孙再回到解放前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答应的(要是真出现武力镇压,那可能除外。),不管谁当官,原则就是,老百姓要有活路,让他们感到有奔头,还有让他们在闭眼前知道,他们的儿孙也会比自己更有奔头。 否则别让我有枪,有枪就是革命。
空洞的语言很难教育人,
真正教育人的是切身的经历。
国进民退,炒的火热。俺咋没感觉呢?瞅瞅所知道的国企,除了战略性行业、公益行业、基础行业,其他的民企、外企占了多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