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争吵的时代中的中国或者中帝国 -- 葡萄

共:💬547 🌺4272 🌵1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7
下页 末页
家园 如下

第三,这个带有我一贯的文字风格——复杂。很多人看待地产问题,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地方政府收益很大程度来来自土地财政。从这个结果倒推一个结论就是:地方政府根本没有多少意愿推进房产政策。从一个角度上说,这个观点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我自己在至少5年前得知的是,中央政府的经济转型核心政策有几个,其中一条就是:土地审批权力上缴中央。我想,这个连我都知道的趋势,各地大佬肯定也知道。从另一个观点上说,这样的趋势也不是地方政府可以改变的。而从这个角度说下去,符合逻辑的判断是这样:既然看的见一些事情的结果,既然无法改变这样结果的出现,符合逻辑的做法就是在看的见的结果发生前,为自己谋求利益的最大化。也就是说,地方政府疯狂卖地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在看得见的结果中为自己谋求利益的最大化。尽管,这个不会改变地方政府疯狂炒地的结果。但是,我这个角度看这个结果,是不能得出地方政府离开土地财政就会如何如何的一种在论坛常见观点的。我想说的是,不管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借口或者改变的时间点——中央和地方都可以接受的那个时间点。假使我这个逻辑成立,那么背后衍生的各种路径就是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阴谋论。甚至刚才在朋友中就有提到4万亿阴谋论的玩笑。而我对此的回答是,我无法证实,只能从结果中倒推。而现在,远没有说一些事情尘埃落定的时候。

链接出处

看來兄台不炒股阿。。

此外,您的名字提高了我的識字率,在此也要小小的表示下敬意。

恭祝新年大吉。

家园 葡萄和你的差异是主体性问题

他说的是客观发展的主体能动,你的则是主观能动的客观发展。

家园 阶级斗争。

现在官方历史要不就把历史放在千年的框架里要不就是几十年的框架里,最指向历史本质的是或者对我们有帮助的是五十年或百年框架,

家园 对,有点不同,但表现形式一样

要真是主观能动的客观发展,TG就有人是穿越的

家园 哈哈,一样的,再看看
家园 说一说这次回老家的见闻

大半夜的睡不着,随便说说这次回家的见闻。

1.县里面满大街都是载客的电动三轮车,挤占了以前的出租车和载客面包车的大半市场,平时一个人一元钱随便坐,春节期间临时涨到两元;

2.有人买了新车后专门花钱把汽车改装成烧天然气的,原因是天然气相对便宜;

3.县城里面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已经很高了,很多人家房顶上都竖着,农村里比较少见;

4.县里全面禁止私人买地建房的行为,之前已经购买土地家庭的也不许在建造自住用的房屋,同时严禁所谓“小产权房”的买卖,其用心路人皆知,此外到处都有新开发的商品房小区,房价比前年涨了一倍多;

5.气候异常,严重干旱,田里不少麦苗枯黄,枯死,有条件的家庭在外出打工前尽力灌溉,但麦苗长势仍然比往年差了很多,最近下了一场雪,旱情能缓解一些,但降水量还远远不够,气候变化方面我不大懂,但即使没有小冰期,气候连年异常也够受的了,不知今年提出的农田水利建设能不能落到实处;

看新闻说好像到2020年水电要占装机容量的20%,核能和新能源也要有大跃进,应该可以成为化石能源的有力补充,但是我感觉在核能技术有革命性突破之前化石能源还会继续唱主角。

农业危机若隐若现,而且对年轻人来说,和外出打工相比,在家种田确实没有什么吸引力,种粮食很难赚多少钱(种大蒜倒还赚钱,所以今年很多田地改种大蒜),我估计等老一辈经验丰富的种田人退休养老时,农业的经营模式会发生一些变化。

要说我现在在纠结什么,其实最纠结的是明年毕业,今年秋天要找工作,在学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之间举棋不定,现在看都还好,可难说二三十年后会怎么样。本来看着建国六十年来,那把杀猪刀舞动开来,像割麦子一样一片一片割下去,说不害怕那就是骗人的。但是既然说到

改革以来,甚至建国以来,每十年社会淘汰或者清洗一批无法适应时代变化的人是常态。
又感觉自己思虑太过了,反正既然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也就没什么好怕的了,为这个睡不着觉还真有点不值。反正我觉得农民、国企之后,下一轮收割的八成是中小型私人资本,猪圈里最肥且孤立无援,将来就算要割到我那也得我有肥肉可割才行。

家园 维基解密文件透露沙特石油储量被夸大40%

外链出处

2007,呵呵

这份来自美国驻沙特阿拉伯大使馆的文件记录了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前勘探主管侯赛尼和美国驻利雅得总领事在2007年一次谈话的内容。

  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曾在2007年宣布,沙特当年的原油储量为7160亿桶,并且将会在20年中提高至9000亿桶。但侯赛尼在谈话中表示,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储备被夸大了40%,也就是夸大了大约3000亿桶。外交文件还显示,美国担心沙特这个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可能并不具备足以阻止世界油价大幅上升的原油储量。

家园 美国发现大有油田。
家园 石油峰值或出现在2012

外链出处

According to the cables, which date between 2007-09, Husseini said Saudi Arabia might reach an output of 12m barrels a day in 10 years but before then – possibly as early as 2012 – global oil production would have hit its highest point. This crunch point is known as "peak oil".

没有新能源,石油产能峰值,基本意味着工业产出的峰值,其后全球工业产出的下滑,正比于石油产能的下滑

家园 刚刚看了新闻说的那个开采方法

好像比较费劲撒

为了将蕴藏在底下岩层中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挖掘出来。钻探队首先要垂直打井,然后再横向掘进,最后利用向岩层中灌水的特殊手段将天然气“逼”出来。为了将密度更大的原油提取出来,工人们要将岩石凿出更多缝隙,并会采取化学方法进行原油的“提纯”工作

然后有点像石油和油页岩的变异部分。(我查新闻油页岩的开采方法得的,不知道准确不准确,不过直觉是石油和油页岩的变异部分,不过直觉这个东西基本不准)

好像油页岩,是美国那嘎达储量最丰富的(也是查新闻得的。)。

这是什么意思呢?一个说没油了,一个说通过新科技又有油了, 不过油价就两个选择,一个向上,一个向下。

家园 这个很同意

我估计等老一辈经验丰富的种田人退休养老时,农业的经营模式会发生一些变化。

这个很同意,有经验,没经验差了很多,现在没有几个年轻人懂这个了。

另外很多人已经不种地了,种点树,等着征地赚钱呢。

总之,农业生产危机重重,亲身接触的人,心里都很清楚

家园 开采成本

如果太高,很多工业部门就用不起了

如果单位质量的石油不足以弥补其开采的耗费,就没必要生产了

家园 刚才想了一下

葡萄说 那年油价飞飞飞的时候,老美紧着劲的发展生物能源。

没见油价低的时候生物能源在那甩开膀子的搞的。

我刚才想,如果我说如果啊,正常油价控制在一个高的位置几年,这个变异油在科技的力量下也能降低成本,控制在工业部门用得起,并且开采耗费成本之下,就是两条腿走路了。

纯属阴谋论,哈哈。

家园 看井大的帖子后

有人说井大一会说,维基受控美国,一会说不受控美国。

顺着这个帖子 现实基围说油少了,然后出来美国说有大油田,

1. 维基解密,不受控,毕竟新闻那一段时间沸沸扬扬说,美国人恨死阿桑奇了。 然后,先说没油,再说有油, 如果没油成立 价格嗖嗖啊,如果有油(开采的方式实在是复杂)也成立,那么价格就不那么嗖嗖了,也可能嗖的慢一点。如果不受控,那么这个秘密一处,美国应该哆嗦了一下,不过以他们的储备能力,应该能撑一段时间。

2. 维基解密,受控,毕竟阿桑及中了美人计(还是两个),先不管引渡不引渡,毕竟中计在先,公布没油在后,那么开采复杂的油,如果能行的基础就是,在地底下抽出来的油必须在一个可以忍受的范围内保证高科技的油能生产并卖出。

问题是,如果这个动力价格太高,那么毕竟他是全世界的动力来源,好多东西都连锁。

1。 中东如果油还能坚持一段时间,那么相对的通胀对于中东来说会减小,合美国意应该,况且人家也公布有大油田。我不知道美国如果搞左右互搏之术,这个大油田的发出消息,和以往的阴谋论的时间差是多少。

2。 对于一些用油大户,尤其靠进口那就有问题了,直接推高通胀成本,突尼斯埃及您说很吓人的。况且那些油价涨起来了,一些劣质油也会跟着涨一点。

家园 你在术的层面过于纠缠了。找到自己的基本你才会看明白。

del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