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争吵的时代中的中国或者中帝国 -- 葡萄

共:💬547 🌺4272 🌵1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7
下页 末页
家园 帝国——众多的材料也只能印证我们心中的世界

从文中,中俄在中亚的砍杀,俄美的情报人员相互洗底告诉我们帝国都是以暴力作为维持的,即使在核弹的今天。武力的极限就是帝国的边界也就是所说的系统的外缘,那么,结合葡萄几篇文章来看,当年毛时代的援非虽然没有利益上的正反馈,本质上来说这是场消灭中美两国的资本的战争,但是武力的边界、帝国的雏形会不会在那时打下,这是不是后面所说修正的毛主义到来的基调。

革命被定义成组织和架构的改变,为什么不是改良而是革命,这应该根植于我们所依存的工业化大生产,只有针对于这的重大影响与改变才能称之于革命,同时,帝国的边界是武力也告诉我们,适者生存,心灵残障者一无所有,暴力我们可以厌恶,但不能忘记,进而自费武功。

在美帝国的历次革命中:

日本,他所依仗的看板系统源于库存控制,这是美国大工业时代的智慧结晶,美国19世纪初的辉煌就是在捋顺大工业生产的物流——库存体系;同时日本产品我认为因为看板系统,一种物流——库存系统中比较极端的技术,给他的产品带来的是产品更强的竞争力和产品系统的僵化(今天,我在使用psp游戏机的时候被那些内置的、僵化的系统弄得极其不满,我现在正在看《工厂物理学》,大家有没有关于日本看板系统好的中文书籍推荐一下)美国在针对自己的大工业生产的看家宝下手,与其说是魄力,不如说是帝国的实力。

欧洲的金融危机中的较量,金融这块我不是很懂,我不知道在经济活动中我们关注的点是什么,我们抓住哪个脉络呢,我已经被数字绕晕头,不知河友能不能指点下,金融资本对大工业的影响会是哪些,怎么运行会导致大工业生产会有什么相应的波动?

针对中国,则是粮食危机和能源暴涨。原材料是工业大生产的一部分,针对中国的工业大生产的角力已经开始,革命,不可避免。最明显的是,粮食危机是不是帝国开始对利益链条开始了大的改变,今天我们一些朋友在欢呼农产品利益加强是不是也该看看整个工业链?帝国对殖民地的控制会不会因此松动,今天的殖民地和以前的有什么区别,后殖民地时代与原先的区别是不是如今工业化的影响已经辐射进他们的生活,是不是如同中国20年前的农村,保持着工业化的欲望和自然经济的生活,殖民地控制的松动到底是革命将要进行时还是革命中的情景,我们该如何应对?

帝国的较量是全方面的,没有遗漏,个人在面对组织时是无奈,面对帝国时就是蚂蚁,无组织者无用,信神者只有梦中天堂。帝国如此强势,我们不能指望帝国愚蠢。

我们的应对

提到了新部门的出现,这个新部门到底是组织还是系统?因为提到它的权力非常大,这个权力是否颠覆了他作为组织的特征而上升为系统,组织和系统的边界在哪?

j20的出现强化了我们的边界。

工潮导致了两税合并意味着什么,难道意味着我们开始集中资本,准备帝国的应战吗?对其他资本我们将会有什么动作?我们培育资本的历史,就是我们官办经济的历史,官办经济中的权钱结合,很好的保证了资本的回报率,权力在文中似乎按照架构来解释,权力就像个吊机,可以为我们的组织吊到东西同时不用大规模扩展组织,导致成本大规模增加。

反馈,世界并不如我们想得如此美妙。

我们在资本集中的过程中,根据忙总和陈经的消息所透露的是,我们在集中资本的同时,对最基层的控制同时是加强的;对应于美帝国在殖民地控制的放松,这是巨大的不同。

对于官办经济,我们如果在集中资本的目标好像决定了我们不能用推恩令来分权,集中资本的同时我们也在集中权力,这是我们所要面临的挑战。

家园 哎, 到时候只有看<<天工开物>>了
家园 压裂液技术和水平井技术

其实这个新闻应该理解为新技术和超高的油价导致原来不经济的油田可以被开发,按照老美自己的说法就是能够在10年之内减少一半的石油进口。这主要就是水压裂技术和水平井技术的提高,这两项技术现在在美国应用于开采页岩气,页岩气按照美国自己的说法是可以满足他们80年的需要的。所以老美的天然气价格现在不高。页岩气这部分,国内也在做。估计油页岩国内也不会少,但是开采难度会非常大。

家园 【讨论】石油常规技术

这个不是很专业的新闻,说的应该是水平井技术;水驱和稠油开采什么的,这些在国内都是常规技术,已经在大面积应用。

关于石油储量这玩意是随着油田开采的过程和认识的加深,随时作出调整的,有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美国国内现在忽悠比较多的是页岩气。

家园 据说每桶80刀以上就有利可图了
家园 中东真极端势力走上台面了,上150不是一个梦呓
家园 然后粮食翻两番,过瘾

反过来看,TG也是不希望极端势力上台的。恐怕老欧洲的态度值得琢磨,极端势力上台,我觉得对他们不是没有好处的。

家园 资本需要的是更多的稳定的干电池,杀人本身不是目的

del

家园 可帝国需要的是炮灰

这次全球经济危机把中国也拖了进去,说明中国已经不可避免的踏入帝国的行列了,经济危机的一种表现是生产已经没有价值,消灭生产已经成了必然。

这个现象在忙总的表述里就是滞涨,前帝国主义时期处理的方法就是世界大战,连同大量的有产品或是没有产品的人口,后帝国主义时期的方法就是产业升级,但是按照忙总他们讨论的结果是现在还没有清晰的前景。

滞涨的两条路就是产业突破和新生的消费市场,我在想可能还有第三条路就是培养有消费能力的人群,而粮食作为决定这人群大小的锚定物,它还能决定我们的消费预期,那么粮食在这个角斗中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这也是忙总提到的在美国13年滞涨期时,第一产业的投资大幅增加的原因。在技术没有突破的前提下,我们和美帝国比较的就是谁的第二产业先饿死,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现在中国突然大幅度开始水利建设和农业投资(如冷链)。而中国的实力没出国境,以及强大的控制能力,必将使得中国会严厉控制第一产业的收益率,使它能够形成第二产业的支撑,因为暴力的存在,第二产业不能倒掉。这也预示着即使开始大规模投资,农民农村可能得到的益处不大,希望不会让洗心失望。

如果是这样,可能还会存在一个美中两国资本大量燃烧的过程来稳定国内。

家园 花。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家园 鲁迅先生的话,可以直接推往全世界
家园 前人种树后人摘桃,而不是一边吃桃一边骂种树的时候没桃吃

我有个回复加东的贴子,老被拒,被拒6次了。没办法,看看这里能不能发。"系统提示:你的【前人种树后人摘桃,而不是一边吃桃一边骂种树的时候没桃吃】的待认可回复被拒收", "被回复的标题为:美化前30年是很无聊的事,因为大多数亲历者都健在。楼主帖的标题为:【特大喜讯】在西西河赚到第一个5毛,纪念一下"。

=============

当时生活的苦当然没什么值得赞美的,但也没什么值得贬低的。技术的发展、各种设施的建设本来就需要时间,而且都有赖于工业的发展。

要说苦,日本从明治维新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一直都苦,一百年,没见日本人骂那个时代。我们前30年其实就是走过了日本从明治维新到六十年代初的工业化过程。(二战战败对日本的工业发展几乎没有影响)

看不惯那种骂前30年苦的论调。日本人也没有骂过从明治维新到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苦。这其实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通俗地讲就是三碗饭吃饱,骂吃第一第二碗饭时没吃饱。这不是蠢人才说得出的话吗?

应该感激前人种树,后人摘桃。起码没有那些土地平整、水利设施,现在还要靠天吃饭(比如印度,耕地比中国多40%,人口比中国少,就因为没有水利,每年都旱涝,现在年年好多穷人像狗一样的饿死,不死的穷人只能吃一顿,连吃第二顿友邦人士都要惊诧)。

通宝推:ifuleu,云中飞,土拨鼠yuanap,
家园 如果小冰期来了

del

家园 问题是谁来做帝国的炮灰呢。

del

家园 葡萄写作的过程就是他整理思路的过程

就像是在草稿纸上推导公式的过程.

写完的时候就是他自己想通透了的时候,有点像意识流.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