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侃侃而谈道德经(23) -- 唵啊吽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
况於人乎?故从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
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希言自然”。希,稀少。自然很少说活。自然不说话。该干就干,说那么多干嘛?这是自然经济的美德,少说多做,道法自然。小农经济一亩三分地,自己种自己收,房前门后种点瓜豆,自给自足。如今是大生产了,生产社会化了,要多说才能作出一点点事情,尤其在公司,很多资源不是指令调动的,而是靠沟通,推销自己的主意,才能动用公司内部资源干成事情,否则一事无成。君不见美国总统竞竞选需要能说会道,总统就是靠说活来干事情的。
《圣经·创世纪》记载的世界都是上帝说出来的,上帝说:让有天吧。于是有了天。上帝说:让有地吧。于是有了地。上帝说:让世界有光吧,于是有了光。这是东西方很多的差别。西方是事情是说出来的,中国的事情是干出来的。西方重视的能力是口才,中国重视的能力是才干。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故,因此。“希言自然”,自然运行无需说活。起大风了,你也不必去说去道,吹不了多久它自己就就停,忽然来了暴雨,天地无言,说也白说,暴雨很难下一天不都停。这是谁呢?这就是天地吗。这段话是对“希言自然”的展开。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继续推演“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自然界事务都有个过程,有生命周期,人类社会也一样。“没有不散的筵席”,公司产品销路好了,也得研发后续产品,再好的产品也有生命周期。信息产业尤其如此。这段是一个转折,从自然世界转到人类社会。
“故从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因此,求道的人有他在社会中的地位,崇德的人也有他在社会中的位置,即不求道也不崇得的人也有其社会中的位置。“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凡事不必强求,不必执着,失落失败也是人生,也有人生意义。如今社会进步了,物质丰富了,人生选择也多了,父母要“希言自然”,千万不要越俎代庖替子女安排命运,他求道就让他求道,她崇德就让她崇德,子孙自有子孙福,让年轻人按照自己的天性发展才是人道主义的教育原则。
“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亦乐得之”。大千世界林林总总,普罗大众各得其所各安天命。自然的是不必强求。这有点宿命论,西方的宿命论是把命运托付給上帝安排,老子的宿命论是让命运听其自然。人是社会的人,社会由各种人担当各种角色组成,不能划一规定人的志向,也不必羡慕他人的生活和社会地位。分贵贱的社会违反人道主义原则。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焉,代词,泛指。信,人言,信息、知道、验证。如二十一章中的“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信”也有相信的意思。这个世界只有两类事情,你认识(相信)的事情和没认识(不相信)的事情。你求道,你崇德,是你相信和认识的东西,这些东西是有局限信的,即“信不足焉”,别人也求道,也崇德,但是别人的道德观和你的道德观不同,这些人在你看来是“同於失者失亦乐得之”,他们的知识和价值观是你不相信不认识的,是“信不足焉“。
这章中的“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和十七章的解释不同,盖由于“焉”有很多种解释,“信”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名词,两章中都根据上下文来解释。
老子这一章概括来说就是“存在即合理”无论你认识、相信、还是不认识、不相信,都有合理的成分。而且,存在也是变化的,此时合理不等于彼时也合理。时过境迁,世易时移,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今天的社会观念变化犹其快。
老子的思想对华夏文化的影响很深,华夏文化的包容精神在这章体现得很突出。同於失者失亦乐得之, 这是对人生的无条件肯定,人生没有失败者,“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一个人认为失败可能是另一个人认为成功。如对待新中国,有人认定是失败,必推倒而快之;有人认定是成功,必定捍卫之。以老子来看,这都是历史必然(有点宿命论),无论你捍卫还是颠覆,中国依然前进发展,人类依然进步演化。
中国文化受老子这种亦此亦彼的包容性影响很深,中国文化吸收了人类历史许多文明,对先进思想不排斥,但也不迷信。中国佛教就是吸收外来的文化,已经成为华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儒道释并存互敬相互学习,与西方一神教总把同化外教作为教会首要目的恰成对照。中国宗教没有传教的习惯,有缘就入门,无缘也可以做平等互敬的朋友。西方民主和宗教自有往往导致国家按照宗教信仰而分裂,西方国家的文化基本都是单一宗教垄断社会的文化,没有中国那种三教平等互敬的社会。所以,西方历史是替代沿传,西方文明虽然秉承雅典和罗马文明,但雅典文明和罗马文明毕竟是灭亡了。中国古文明延续至今可以自身新陈代谢,就是因为有宽容开放的心态,可以求同存异,吸收先进剔除糟粕。中国文化比较保守封闭的是元明清时期,那是思想僵化的时期,但总体来说比起西方一神教还是开放得多。
如今经济全球化了,人类文明还分成彼此割裂的伊斯兰文明、基督教文明和华夏文明三大块。其中伊斯兰和基督教都有刻意同化外教外族的强烈意识,并把这种同化异教徒的行为制度化甚至国家法律化,迫害异教徒,把异教徒视为邪魔外道,唯有华夏文化在吸收学习基督文明的先进而自身新陈代谢地演化。全球统一的经济与人类割据的文明是今天主要矛盾之一,是导致人类战争的重要原因,而一神教的封闭性往往使得这种矛盾演变为战争。苏丹南方这两天又民主公投分裂独立了,这与经济全球化背道而驰。美国对中国进行军事包围,使用军事、经济和外交各种手段全方位遏制中国,强迫中国人接受西方价值观,凡是与西方文化不同的都斥为专制邪恶。这是基督文明的本能。历史上有十字军东征,西方今天戴者十字进行“民主自由”的东征。他们不理解也不容忍“同於失者失亦乐得之”的族裔。能够在全球经济上建立人类和平统一的文明的任务,只能由包容性最强的华夏文明来完成。华夏文明不排斥基督教文明先进的东西,不反对穆斯林按照伊斯兰教义过自己的生活,他们可以“同於失者失亦乐得之”地生活。华夏文明“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争”,这是希拉里和奥巴马想学而学不到的中国软实力:宽容。有容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