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聚变PK裂变 -- tojinge
但是我想这个立式机组难度应该不大,国际上没有容量相当的先例,可能只是没有需求。象中国高温气冷堆这个规模使用氦气的,恐怕是第一个,起码近20年是第一个。
我觉得难度大一点的应该是磁悬浮,这个很重要。因为磁悬浮轴承可以实现完全隔离,防止泄漏。
先说说目前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首先,内燃机技术以及足够成熟,电机驱动技术也足够成熟,两者叠加的工程学难度非常低。额外需要的是电池(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可以看作一个孤立的零件。如果电池技术成熟,三者的叠加毫无技术难度。
其次,根据统计,大多数短途使用的车辆每天的行驶里程在50公里以下,而且普遍在市区的拥堵道路行驶,污染大,污染集中,燃油效率低。插电式混合动力一般可以纯电行驶50~70公里。简单的说,把短途的/高污染/低效率的部分交给电,长途的/高速的/低污染的部分交给油。
再次,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容量一般在10~13度。使用民用的220V照明电,普通接线板,以1.5千瓦的功率充电,5~8个小时就可以充满。这样的充电模式既充分利用了车辆网上在家或者白天在单位的闲置时间,又充分利用了目前的电网基础设施。充电设备只需要在终端量的增加,不需要任何源头质的改动。
最后,对于电动车电池,基本不会出现使用到报废程度的情况。假设电池容量下降到70%即需要更换。那么回收下来的电池还有非常好的去处就是调峰电站。可以用于风电,水电,太阳能,夜晚谷电等非用电高峰的储电。出于利益的考虑,被淘汰的电池将被集中二次利用,避免离散废置造成的污染。
总体来说,和现有的工业体系兼容度最高,推进的阻力最小。
对于氢能来说,氢气的处置是巨大问题。如果说对于汽油这样液体燃料的利用难度是1,那么对去气体燃料的利用难度就是10,对于分布式高压气体燃料的利用难度就是100。氢能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和加注速度优于纯电汽车,但考虑到全体系工业配套的难度,氢能出于完全的劣势。即使解决了氢气来源的问题,“输送和配送网络的建设”绝不是轻飘飘一句话就可以带过的。
换个思路,如果有了足够的氢气,利用它们直接发电,或者和煤炭反应生成液体的“人造油”也许是最佳的应用线路。
电池技术对现有系统是一个补丁,简单易用,不能完全取代化石能源。
而氢气是一场革命,目标是替代化石能源。
当然决胜负的是,电池技术先过关,还是氢气储存技术先过关,哪个先过关,另外一条道路基本上就废了。
===========================================================
地浸技术“盘活”数万吨复杂砂岩铀矿到2016 年贡献我国天然铀年生产量50%
记者近日从中核集团获悉,随着新疆、内蒙古两个CO2+O2 地浸采铀矿山建成投产,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成功掌握CO2+O2 地浸采铀技术、并已工业化应用的国家。这一在国内首创的技术,颠覆了传统的铀矿开采模式,拓展了砂岩型铀资源开采利用范围,目前,这项技术在我国北方地区得到了全面推广应用,盘活了数万吨复杂砂岩型铀资源。
据中核集团董事会秘书、新闻发言人潘建明介绍,地浸采铀技术在我国新疆、内蒙古的大规模工业应用将加速提升我国天然铀产品的生产能力,预计到2016 年,应用这一技术生产的天然铀产品将占我国年生产量的50%。
资料显示,地浸采铀是一种不使矿石发生位移的集采、冶于一体的新型铀矿采冶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注液孔将溶浸液注入地下矿层,溶浸液在矿层与矿石发生反应,形成含铀溶液,再通过抽液孔用潜水泵将含铀溶液提升至地表,然后用地表水冶设施进行处理,加工成铀的初级产品。
与以往的酸法、碱法浸出工艺比,这一技术资源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应用前景广。实际生产表明,这一技术铀的浸出率(相当于采矿环节的采矿回收率)达到75%,可使铀的开采边界品位由原来的万分之一下降到十万分之五;如全部应用这一技术开采,我国目前已探明的砂岩型铀矿的可采资源量将成倍增加。
公开信息显示,上世纪60 年代地浸技术开采砂岩铀矿获得成功,使许多不经济或次经济的砂岩铀矿床转化为经济可采铀资源,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铀矿床类型之一和许多国家首选的找矿目标类型。国际上拥有重要砂岩型铀矿床的国家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美国、中国、尼日尔及捷克等。我国铀矿勘察的主攻方向于上世纪90 年代初转为储量大、开采成本低的可地浸砂岩型铀矿。
据了解,我国的铀矿主要以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碳硅泥岩以及砂岩型四个类型为主,而未来砂岩型铀资源将占我国铀资源的70%以上。
此外,我国可地浸砂岩铀矿主要产于北方大中型中新生代盆地,覆盖厚而且无明显的铀矿化显示。2012 年,由中央地质勘查基金投资并组织实施的内蒙古中部大营地区铀矿勘查获得重大突破,发现国内目前最大规模的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连同此前的勘查成果,大营地区累计控制铀资源量已经跻身世界级大矿行列。
而CO2+O2 地浸采铀技术,正是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专门针对我国北方低品位、低渗透、高碳酸盐、高矿化度等复杂砂岩型铀矿资源开发的。
此外,与传统的采矿工艺比,这一技术建设周期短、形成产能快,建设一个年产300 吨“111”天然铀产品的地浸矿山,只需要3 年左右。该技术更加绿色环保,配制的溶浸液其实就是CO2 和O2 含量更高的水,注入矿层后既不会像酸性溶液那样对地下水环境有较大的改变,也不会对原有的地层结构形成大的破坏,更不会在地表形成大面积的尾矿渣堆存、地面塌陷和次生环境污染,还可节约大量的矿山建设用地。
=================================================================
把“可乐”注入到地下,然后再抽出来。
今天的新闻:外链出处
说的是一个惊人的消息,核聚变成了。而且,居然是洛马搞成的。不过我目前还是持深度怀疑的态度。有些太过惊人,和以前的消息的断层太大。请知情的河友来仔细讲讲。
看他们的图解,完全不同于托克马克。原理如何?
不过美国就这点特别好,总是有人能提出新概念,然后得到资助。从多个方面试一下,弄不好就成功了。
不过这是洛克西德呀,不是大学的研究所,不需要忽悠。
可能是,不用磁约束,直接烧蚀外壳。外壳烧穿了算。
所以,这个卡车是可以用,但开出去100km以后,反应堆壳就烧穿,回家换个壳再出来。
只要聚变的燃料足够少,范围足够小,就限制了一次性产出热量,钢壳足够厚,就可以拿钢壳硬扛,烧蚀到不能用为止。另外,这种烧蚀是有限的,钢在极短时间内变成等离子蒸汽,但还在堆内,冷却后钢蒸汽会再被电镀到外壳,又贴回去了(外壳加电压)。
这是我能想到的原理。洛克西德说可以做那么小,可没说有经济性和寿命啊。
*******************************************
为什么需要约束? 自盘古开天起,就有可控核聚变需要磁约束的常识。但为什么需要约束。“因为核聚变需要加热到很高温高压”。但激光点火等点火方式不需要高温高压。
“聚变会产生很大能量发热,周围变成等离子”。这是基于过去对核聚变最小当量的认识。如果用激光点火,最小需要多少个原子可以实现核聚变?
我猜洛克西德一定是在这方面有突破:最少可以用多少原子进行核聚变?如果需要的燃料足够足够少,那么聚变产生的总热量少,空间够大,也就不需要约束了。
********************************************
核聚变历来观念是必须做大而不能做小。而此次洛克西德却是说先能做小却不能做大。一定是发现了“小”的妙处。
********************************************
受制于过去的加工工艺,从来没人想过最少需要几个原子可以进行核聚变。如果在物理原理上没有限制的话,最低两个质子,用激光精确照射,就有可能进行聚变吗?假如可以,那么现代工艺可以加工出纳米级的燃料颗粒,用激光精确聚焦,就有可能聚变。
就是为了骗钱
,而是利用超高电压强迫少量氘氚聚变(输出功率/输入功率远小于1),利用此过程释放的中子使得亚临界的铀燃料棒持续裂变产能,只要产生的能量能补偿强行聚变的耗能有余就是划算的
其中最大的进步是这种裂变堆的高度安全性,因为燃料棒本身是亚临界,需要外加中子源才会裂变,所以任何情况下都不用担心链式反应失控导致各种核事故,也不需要如重水、石墨、铪等减速材料
而且对美军还有额外的特殊好处——他们大批退役核弹头的“废”核材料有了用武之地[/QUOTE]
是否的确是有东西在支撑?否则这个洛马也太过冒险了。
他们的原理是什么?完全和托克马克不同,为什么不在学术界先提出,反而走新闻发布?总之,先观察。但是希望有人来仔细讲讲。
他们的那个构型是直线的,离子束从一头到另一头的时间极短,不知道他们怎么约束,加热,等等。好像完全推翻了以前的工作。这样的事情,怎么可以用公司发布新闻来宣布,而不是先行学术交流?
这样,他们的直线构型就说得通了,把中子简单约束一下,使得打到聚变材料上。那样的话,就的确是一个改进的工业设计,而不是本质的科学进展。而且,他们中间的那两根管子也就能说得通了。不过,超高电压强迫聚变也并不容易,好像也是需要科学突破才可以的。
是这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