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聚变PK裂变 -- tojinge
1、福岛事故体现了日本核能研发的落后?我只看到日本人的推推委委,官僚主义。
2、“核能的技术储备要求很高,不是制造业优势就能决定的”。这个我想你误解了。核电站走出去,主要还是成本的问题。核电有些与核相关的东西复杂一些,要求标准高一些,其他就是普通电站的东西。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全面,核电站所需要的东西自己都能造,成本低。另外一个方面是,普通制造业繁荣,也降低了核电成本。这个也容易理解,比如万吨水压机除了打造核电装置外,也打造其他装备业,提高了万吨水压机的利用效率。也就降低了制造业成本。
第二方面是困扰发达国家的核电成本的重要因素。因为中低端制造都被中韩这些国家给抢走了,美国那些制造企业就只剩高端需求,而高端需求虽然利润高,但是量小而且需求不稳定。这个迫使美欧逐渐放弃高端制造。韩国能拿下核电大单,原因也是如此,它和西屋公司合作一起接单,因为西屋自己拿单成本太高,需要韩国摊平制造成本。
现在法国找中广核合作,很重要的因素也是基于制造业的转移。
你前面提到的高温气冷堆功率200兆瓦,现在风机功率4500千瓦,也就是4.5兆瓦。一个风机,已经吃掉上面功率的2.25%了,除非堆功率相应提高,否则怎么能算进步呢?
比如堆芯燃料数量,燃料球。这就和烧煤炉子一样,吹进来了风太小和太大都有问题。
所以这个风机应该是根据200MW反应堆定制的。
如果大规模发展氢能汽车,就需要大规模建设加氢站和相应的氢配送网络,就象现在的加油站油料配送一样多。而氢的危险性比气油更高。那么至少说氢配送系统的投资比现在油料配送系统的投资大。
而发展电动汽车,只需要最后几米的充电插头即可。
最近上海优惠补贴推新能源汽车。有同事买了油电混合车,感觉很好很方便。
氢能存储和电能存储哪个能搞定,哪个就能普及。目前氢能明显占据优势,丰田的氢能电动车跑600-700公里。更何况,需要能量的不仅仅是轿车,还有卡车和客车,轮船和飞机,这些难道都能用电池解决?但是这些都可以用氢能来解决。
至于输送和配送网络的建设,只要关键技术突破后,这些都不是问题。
氢能并非象石油天然气那样的真正一次能源,而是改变能源使用方式的二次能源。
在已有的(一次能源)石油天然气以及(二次能源)电力的输送和配送网络上,再加一套(二次能源)氢能网络,是海量的重复投资!
等石油天然气消耗完,那是上百年以后的事。何况大量的页岩气未曾勘探,更别说海量的可燃冰了。
氢能能完全替代化石能源,汽车、火车、飞机等烧化石能源都可以改烧氢气。
也可以用于化工,炼钢、合成。
丰田和本田的氢燃料电池车明年上市,德国三大据说2017年能有车上市,美国三大还没动静。现代汽车就为抢这个第一,技术比不上两田。
现代这款车是途胜(Tucson)底盘,据说是3年租约,租金每个月499美元,乱七八糟都算上大约每个月570,氢气可以去4S店免费加,加一次能跑400公里,去4S店不方便的/需要跑长途的就别想了。
能加氢气的地方大概全加州少于10个,主要在洛杉矶附近,因为洛杉矶化工厂比较多,需要氢气,所以有气源。
从水的分解就可以,还可以增加氧气供应,进而减少CO2排放,主要还是关键技术要突破,至于输送和配送网络的建设,这些都不是问题,或者说是小问题。
水分解成氢和氧,需要能量输入!最主要的大规模制氢方法是电解水。
各种一次能源发电,电是二次能源,电再制氢,这样制的氢就是三次能源!
汽油是由石油生产出来的。电是由煤来发出来。相比较而言,氢气来源更为广泛一些,可以通过石油生产出,也可以通过核能、太阳能和风能等方式生产出。
世界所遇到的能源问题实际上是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缺少清洁、方便的“能源储存物”。比如汽油、电池、氢能这些都是通过一次能源生产出来的供应汽车卡车飞机等使用。电池算是能源储存物,但是从原理上来讲,电池作为能源储存物的容量有限。
第二个问题是缺少清洁的能源来源,就是所谓一次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煤炭、石油、核能这些都算是一次能源。
我们前面讨论用氢能还是用电池,实际上讨论的是第一个问题,就是用什么“能源储存物”。
“能源储存物”是一次能源的产物,所以一次能源的结构会影响到“能源储存物”。比如石油直接生产汽油比较容易,而生产氢气的话就需要石油化工。比如煤炭直接发电要比制取氢气容易,但是煤炭制取氢气要比煤炭变汽油更为容易。
为什么氢气更容易成为石化的替代者呢?因为其有非常多优点,第一是来源广泛。比如太阳能制氢,煤炭制氢,核电制氢,这些技术路线都是可行的。第二用途广泛,可以用于燃料电池,也可以用于内燃机,也可以用于发射火箭。也可以用于石化等化工行业。第三是单位质量的能源储存量大,可以作为很好的“能源储存物”
但是说一千道一万,如果解决不了氢气的储存问题,一切都是虚妄的。它单位体积内存储的质量太少。氢能是一场革命,但是需要技术突破。电池技术是对现有技术路线的一个“补丁”。各有千秋吧。
目前主要是来自化工的副产物,或者煤炭高温还原。即使是电解水,也不是简单通电,美国搞出的SPE法,据说效率可达90%。
大亚湾,岭澳:法国M310
秦山和巴基斯坦(中核):法国M310基础上"三改二"--三个冷却回路改为两个,功率从1000MW降低到600MW,以便于国产化。
CPR1000(广核):法国M310的成功大幅国产化(未改动堆芯,核安全局的评审就直接称M310)。国产化很成功,福岛事故前上了许多项目。但毕竟是二代堆,福岛后停止上新项目。福岛后广核改进设计增加非能动安全设施称ACPR1000+,无项目。
ACP1000(中核): 法国M310的基础上部分改动堆芯并国产化称CNP1000,中国核安全局不敢审,未拿到建造项目。福岛后再加非能动安全设施,改称ACP1000。2013年广核的ACPR1000+被终止后被动加入ACP1000,似乎贡献不大。只是因为没有了广核的阻碍,现在中核可以大大方方地给ACP1000取个大名"华龙一号"了。至于现在核安全局敢不敢审怎么审,俺就不知道了。
另中广核不是地方企业,是央企。“2012年9月,国务院同意中广核股权关系调整为国资委持股82%、广东省持股10%、中国核工业集团持股8%。2013年4月26日,中国广东集团有限公司同步更名为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新英文名“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