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转帖】瞎侃反通货膨胀:1、引子 -- wqnsihs

共:💬735 🌺4447 🌵1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9
下页 末页
家园 忙总分析有理有据,并今天已实际证明加息,大赞!
家园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福临门食用油的主要贸易进口对象是美国ADM

出口不太像,进口?直接用ADM的油、国内贴中粮卖?

家园 实际是从美国ADM公司进口大豆

中粮在国内加工销售。

美国以前压中国增加进口,中国就去美国买大豆。ADM就趁这机会发了。呵呵。

人家官商勾结的水平比中国要高一个层次。

家园 也可以说,美国成了中国的原料产地嘛。呵呵
家园 del

宏观调控,这三十年来不断被提及,成为一个烂熟之词,但实际上,真正搞明白的又有几人?即使管理者本身,还不是经常言不及题、糊涂异常?何谓真正的宏观调控?归根结底,就是对人心的调控。如果在实体经济占绝对地位的经济体系中很难体会这一点,那么,随着虚拟经济的比重不断提高,这点将越发明显。

有人,特别那些西方经济学的原教旨主义者总爱把市场经济神圣化、上帝化、实体化,人在市场面前成了奴隶、木偶。而实际上,所谓市场,不过是人与人关系的一个经济物化形式,市场经济,归根结底,不过是人心合力的结果。没有了人,哪里有什么市场经济?没有了人,那些投资呀、需求呀等词汇还不是空话一堆

外链出处

del
家园 说实在的,我看不懂这种胡说八道,不知想说什么,想解决什么
家园 中美银行m2所指有些不同怎么比啊?

各国银行业务名称不尽相同,同一名称的业务内容也不尽相同。

至于各个符号所包括的内容,由于各国银行业务名称不尽相同,同一名称的业务内容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只有M0和M1两项大体相同。例如,日本的M3 大致相当于中国的M2,其占GDP的比重就高于中国。

家园 我们央行管理体制学习的美国模式,所以与美国有可比性
家园 有后续吗? 现在化肥农药如何了?
家园 其实就是一句话,调控预期

作者本人从事的虚拟经济,和忙总没有共同语言很正常。

我的理解,作者的观点其实还是有很多是总结前人的,但是他有自己的思考体系,而且语言水平也很不错。有一个缺点就是偏激,喜欢踩人。以他的年纪和经历来说,也算正常。

还有,他已经过世了。他的博客上有解读论语的内容,很是和前人不同。有一些我觉得非常高明。

家园 忙总好,有一本研究日本三井的书《瞄准日本财团》

外链出处不知忙总是否看过,很想听听忙总对于日本企业的看法,个人感觉中日在文化上有一些相似之处,相对于美国企业而言,日本企业的管理方式感觉更适合中国。

个人理解日本企业打群架的组织模式,即:综合商社和制造业大企业之间通过相互持股方式形成利益共同体,综合商社相当于这个组织的大脑,负责发掘机会和协调,并提供融资,制造业大企业负责执行、后期运营。

大致流程:①综合商社负责发掘机会,如看好某一国家某行业内的潜在机会→②然后先期少量参股,了解内部情况→③时机成熟时(比如目标企业出现经营危机或出现08这样的宏观性危机)再顺势而为,大举进入实现控股。

案例:中铝收购力拓,有分析认为中铝过于依赖投行,而不是像日本财团那样依靠综合商社,主动出击,很早就布局,提前准备,一旦机会出现就可以顺利拿下。

家园 我和三井合作过,知道一些情况。日本模式中国人学不了,我们

没那么变态。我们学美国模式比较容易:大气,宽容,从大处着眼。

日本鬼子小肚鸡肠,看问题没有战略眼光,一律采用阴谋论观点(西西河应该很有市场),其实都是一群战略侏儒。

出水才看两脚泥,谁裸泳现在还不知道呢。不过我赌日本光屁股。

家园 顶忙总。

偶大学时候把学校图书馆里的日本侦探小说都给读遍了。

只得出一个结论:这个民族的文化有问题!

家园 但是仅就铁矿石来看,日本人做的不错啊,从铁矿石到海运、

炼钢厂。。。整个产业链他们都有参与,而不像中国钢企这样单打独斗,受制于上游原料,基本是在为三大矿企打工,赚辛苦钱。外链出处

还有稀土行业,基本也是从原料到最终产品都有涉足,全产业链基本吃干榨净,还在日本国内储备了那么多稀土,说他们缺乏战略,似乎不见得。

个人觉得日本式的企业管理或许有死板之处,但他们这种以综合商社为首的联合舰队打群架的方式还是值得中国企业学习的。中国企业似乎过于迷信专业化了,只做产业链中的一环,而日本人则是以财团为组织方式,把产业链中的上下游企业整合起来,各有分工,协同作战,把一条产业链全部囊括(原材料开采→贸易运输→生产加工→最终产品),不会因为产业链中某一环成本上升而无利可图。

家园 请问忙总,我国的M2可不可以这样理解?

即M2是基础货币经过商业银行存贷体系之后衍生出来的所有货币的总和?

在网上我看到的关于M0,M1,M2是这样定义的。

M0= 流通中现金。

M1= 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 。

M2= M1+企事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存款+其它存款 。

如果这样的定义是正确的话,那么我想不出来还有什么钱没有被M2统计进去。

如果M2可以被理解为所有货币的总和,那么就可以计算一下我国的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到底是多少。

公式:基础货币=M2-人民币贷款余额。

以2010年12月份为例,根据央行公开的报告,当月M2=72.58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47.92万亿元。

那么基础货币=72.58-47.92=24.66万亿元。

货币乘数=72.58/24.66=2.94。

这个货币乘数和忙总在下面一个帖子中的谈到的多年货币乘数大约为4好像有不小的差距。

继续下去,从央行的公开报告中可以得知,2010年12月份的M0=4.46万亿元。那么存在银行体系中的基础货币=24.66-4.46=20.2万亿元。在75%存贷比的限制下,20.2万亿元最多可以贷出20.2*0.75=15.15。假设这15.15万亿元又存入银行变成存款,最多可以贷出15.15*0.75=11.3625万亿元,再将11.3625万亿元存入银行变成存款,最多可以贷出........依次循环下去,可以得出这20.2万亿元最多可以衍生出60.6万亿元的贷款。但是目前的贷款余额才47.92万亿元。即使央行在2011年不再增发基础货币,也有12万亿元的贷款额度可用,这已经大于全年7.5万亿元的新增信贷目标了。但事实上央行还在持续不断的增发基础货币。以2011年1月份为例,该月M2=73.56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48.35万亿元。按照上面的公式

基础货币=73.56-48.35=25.21万亿元。

相对于2010年12月份增发了25.21-24.66=0.55万亿元。

2011年1月份人民币贷款余额增加值=48.35-47.92=0.43万亿元,还赶不上当月增发的基础货币。

事实上,如果我对M2理解正确,基础货币公式也正确的话。央行2003年以来基础货币增发的幅度是十分惊人的。

下面是我统计的2003以来各年份的基础货币及增长率。

2003年6.2万亿元。

2004年7.6万亿元,同比增长22.58%。

2005年10.38万亿元,同比增长36.58%。

2006年11.86万亿元,同比增长14.26%。

2007年14.17万亿元,同比增长19.48%。

2008年17.17万亿元,同比增长21.17%。

2009年20.65万亿元,同比增长20.27%。

2010年24.66万亿元,同比增长19.42%。

2003-2010年化增长率=21.8%,7年增长约3.98倍。

这也就意味着2003-2010七年间某人的现金收入增长不超过3.98倍的话,现金收入是相对降低的。

事实上过去七年间唯一勉强能跟上这个增长幅度是国家的税收收入,2003年2.05万亿元,2010年7.74万亿元。增长3.78倍,年化增长率20.94%。

即使名义GDP增速在过去七年间也没这么高,2003年13.58万亿元,2010年39.8万亿元,增长2.93倍,年化增长率16.6%。

钱,究竟到哪里去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