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货币,历史,和北京房价 -- 泉畔人家

共:💬54 🌺213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货币,历史,和北京房价

本来是回复在政委的帖子下边的,但一看发现自己居然吗了这么多字,还是单独开个帖子吧。这里边我用费雪方程式,通胀指数和发电量+外汇储备算出来的理论货币发行量(M2)大致是66万亿,正好比现在实际货币发行多4万亿左右,这个数一出来我自己也吃了一惊。这么看,也许tg人民银行就是根据发电量,CPI,外汇储备三项作为基础来决定货币发行量的。08年的4万亿是个特例,是为了反危机采取的tb版量化宽松,用来防止金融危机的冲击过大。

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本质应该一样,侧重不同。

M=kPy的货币需求函数,即剑桥方程式。式中y表示实际收入,P表示价格水平,Py表示名义收入,k表示人们持有的现金量占名义收入的比率,因而货币需求是名义收入和人们持有的现金量占名义收入比例的函数。剑桥方程式可能更有利于分析M0或者M1吧(声明:非经济专业,误导不负责任:))

分割线

--------------------------------------------------

还是要和政委唱个反调。当初政委说,北京的房价要跌60%,北京的童鞋说说那边情况如何了。四环以内有没有大跌。

实际上,我个人也是希望跌的。跌了我也好换更好的房子,我和老婆的住房公积金都不少了,也都从没用过。但愿望归愿望,老子当年给孔子说:“

孔子西藏書於周室,子路謀曰:「由聞周之徵藏史有老聃者,免而歸居,夫子欲藏書,則試往因焉。」

  孔子曰:「善。」

  往見老聃,而老聃不許,於是繙十二經以說。

  老聃中其說,曰:「大謾,願聞其要。」

  孔子曰:「要在仁義。」

  老聃曰:「請問:仁義,人之性邪?」

  孔子曰:「然,君子不仁則不成,不義則不生。仁義,真人之性也,又將奚為矣?」

  老聃曰:「請問:何謂仁義?」

  孔子曰:「中心物愷,兼愛无私,此仁義之情也。」

  老聃曰:「意,幾乎後言!夫兼愛,不亦迂乎!无私焉,乃私也。夫子若欲使天下无失其牧乎?則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獸固有羣矣,樹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德而行,遁道而趨,已至矣!又何偈偈乎揭仁義,若擊鼓而求亡子焉?意,夫子亂人之性也。

事物发展有自己的规律,而规律是不以我们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的。我们也许认为这是抽疯,但也许这是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经阶段。房价上涨和炒房有关,大蒜上涨和炒蒜有关,这肯定不错。但仅仅是炒,能让商品违反价值规律长时间的偏离它本身的价值吗?山药,芸豆,白菜,西红柿一类的基本不能储存,也没什么人炒。然而山药的价格已经高位运行了1,2年了,这我们也能简单的归结为炒吗?

回到政委的关于货币多少的主题,经济发展,生产增加,需要的货币自然就要增加。

按照费雪方程式

MV=PT

M 一一货币的数量 ;

V 一一货币流通速度 ;

P 一一物价水平 ;

T 一一各类商品的交易总量。

这里边,V我们基本可以当成一个固定值。农业生产周期是几个月,一块钢板从钢铁厂到变成汽车到消费者手中,这个时间我们可以看作由技术水平决定,而技术水平短期内(1,2年也是短期)可以认为变化很小。这样M的多少,就依赖于价格P和各类商品的交易总量T。或者说,如果物价基本稳定,那么M的增加,需要对应新的商品生产能力。

M平均一年增长17%,貌似是很高。但我把另一个数据也摆在这

中国历年发电量统计

1995年: 发电量为1.008万亿度

1996年:发电量为1.081万亿度

1997年:发电量为1.134万亿度

1998年:发电量为1.166万亿度

1999年:发电量为1.204万亿度

2000年: 发电量为1.313万亿度

2001年:发电量为1.478万亿度

2002年:发电量为1.640万亿度

2003年:发电量为1.908万亿度

2004年:发电量为2.187万亿度

2005年: 发电量为2.475万亿度

2006年:发电量为2.834万亿度

2007年:发电量为3.256万亿度

2008年:发电量为3.334万亿度

2009年:发电量为3.650万亿度

2010年:发电量估计4万亿度,极有可能超越美国盘踞了110年的发电量世界第一宝座。

而1995年, 中国M2数值 60750亿, 2010年 70万亿+

发电量增加4倍,货币总额增加10倍多,好像有问题了是不?且住,别忘了那个方程里还有个P(价格),

好,继续贴CPI 指数

1995年 17.1 %

1996年 8.3 %

1997年 2.8 %

1998年 -0.8 %

1999年 -1.4 %

2000年 0.4 %

2001年 0.7 %

2002年 -0.8 %

2003年 1.2 %

2004年 3.9 %

2005年 1.8 %

2006年 1.5 %

2007年 4.8 %

2008年 5.9 %

2009年 -0.7 %

2010年按3%算, P从1995到2010就是从1变成了1.82. 由于技术水平有所进步,1度电生产的东西2010年比1995年稍微多点我认为不过分。那么实际商品生产量的扩张和价格上涨对应的货币需求就是

4(发电量)*1.82*1.1(技术进步节能系数)

计算结果8.008, 取整数8。

也就是说,PT = 1.82 * (4*1.1) = 8

2010年价格上涨和生产量增加就要求中国货币发行量比1995年扩张8倍。当然,这里有个前提了,就是V不能大变。技术进步导致货币流通周期,有可能导致货币需求量下降。但比如炒房,炒股,炒绿豆等等,会占用大量资金。存量住宅和存量股票的交易应该会分流生产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的货币,我在这里暂且认为这2个因素,相互抵消。

那么60750*8=486000亿, 貌似现在多发了22万亿左右。但是,我们别忘了一个东西,外汇储备。现在最新的数据好像是中国现有外汇储备大约2.65万亿美元,按6.63左右的当前外汇中间价计算,这一块,人民银行需要发行约17.56万亿人民币进行对冲。

好了,48.6+17.56=66万亿(约)

那么理论计算出来的2010人民币M2需要量,就是66万亿,那么我们现在的发行量,大约多发了4万亿左右。(这么巧,我自己都震惊了,难道说tb当年的的4万亿就是有意多发来反危机的?)

好像有点跑题。好了,开始计算汉代房价。先阐述几个基本前提,汉代劳动人民月收入大约1千铜钱/月,汉代一斤和今天250克,汉朝朝廷规定1斤黄金折合1万铜钱(五铢钱),但实际换算率达不到。《九章算数》里1斤黄金折合6250-9800铜钱之间。

根据当时一头猪价格区间 300-900, 牛1200-3750, 羊150-500来看,一枚五铢钱的购买力应该大致相当于今天的4-10人民币吧。而根据黄金换算,现在金价按320元克计算,汉代一斤黄金值

250*320=80000 , 那么一枚五铢钱折合今天的8-13元。考虑人民币低估因素,我姑且认为一枚五铢钱折合今天5人民币。

汉代的房子比如偏远地区,最低有几千的,一般是要万余。普通人家,盖房子一般也是要几万五铢钱的。至于大城市,尤其长安,洛阳之类的房价,一套房子价值百万那是没任何稀奇的。一套房子价值百万铜钱,那么就是相当于今天500万一套,如果按黄金价格计算,则要折合800-1300万之间。恩,这么看来,北京四环内,南北通透,交通方便,生活便利,配套齐全,教育可以的一套100多平米的三居,参考汉代水平价格区间在500万到1300万之间。

500万人民币,折合黄金15.6公斤左右,体积不到一升,比一个可乐瓶子稍微大点。按汉朝单位,大约是60金。这个单位和不惜千金买宝刀里的千金是一致的。1300万人民币,折合黄金40.6公斤,大约相当于汉代160金。这个体积大约相当于2升装的雪碧瓶子。

汉代物价水平 (出自陈直《两汉经济史论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汉代房价水平 (来源同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里边就有价值百万的房产,三分屋可以值21万6千钱(折合今天人民币100-250万),这可还不一定是长安,洛阳的价格。

当初我计算认为北京四环内的土地有限,人们可以考虑涿州等地的时候,就有河友认为自己受过良好教育,每天奔波几十公里上下班是不可忍受云云。

我这里给这些兄弟们浇点凉水,读读白居易和韩愈的两首诗,就可以知道中国古代的太平盛世只要能延续几十年,中心城市的价格大致会在什么样子。

白居易 卜居

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

长羡蜗牛犹有舍,不如硕鼠解藏身。

却求容立锥头地,免似漂流木偶人。

但道吾庐心便足,敢辞湫隘与嚣尘。

《移山樱桃》 白居易

亦知官舍非吾宅,且斸山樱满院栽。

上佐近来多五考,少应四度见花开。

韩愈 示儿

始我来京师,止携一束书。

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

此屋岂为华,于我自有余。

中堂高且新,四时登牢蔬。

前荣馔宾亲,冠婚之所于。

庭内无所有,高树八九株。

有藤娄络之,春华夏阴敷。

东堂坐见山,云风相吹嘘。

松果连南亭,外有瓜芋区。

西偏屋不多,槐榆翳空虚。

山鸟旦夕鸣,有类涧谷居。

主妇治北堂,膳服适戚疏。

恩封高平君,子孙从朝裾。

开门问谁来,无非卿大夫。

不知官高卑,玉带悬金鱼。

问客之所为,峨冠讲唐虞。

酒食罢无为,棋槊以相娱。

凡此座中人,十九持钧枢。又问谁与频?莫与张樊如。

来过亦无事,考评道精粗。跹跹媚学子,墙屏日有徒。

以能问不能,其蔽岂可祛。嗟我不修饰,事与庸人俱。

安能坐如此,比肩于朝儒。诗以示儿曹,其无迷厥初。

白居易是在主动要求分司东都洛阳,上准奏,转迁正四品上阶的太子左庶子,终于在城东南角的履道里买了所房子,因为钱不够,还抵给人家两匹马

而韩愈在为官三十年后积攒的俸禄加上灰色收入(墓碑润笔收入颇丰,记录在案的就达七十三处之多),才在长安买了一所住宅,这就是上边的那篇示儿。

有白居易和韩愈在中心城市买房例子在,我感觉汉代长安洛阳房价动辄百万,折合今天500万到1300万,就没啥稀奇的了。当然,唐朝情况特殊些,后来长安房价下来了,因为先是安禄山攻克长安,后是借来的沙陀兵抢掠长安3日,然后是吐蕃攻克长安。所以,唐朝后期长安房价50万钱,20万钱也常见。

-------------------

补充几个济南的例子

外链出处

“因修理不便,今将东关长盛街路北住宅一套情愿卖于康继昌名下,永远为业。京钱400吊,当日交足。其主有北草屋九间、东草屋一间、西草屋两间……”除详细说明了房子的“户型”外,由于当时没有明确的“门牌号”,房子采用“以东、西、南、北邻居四至”划定位置。从房契看,当时的卖方姓湛,买方姓康。

这是康熙年间,济南的一宗二手房交易。东关长盛街在城墙和护城河外,距离城门应该有1公里多吧。京钱400吊,就是400*1000=40万铜钱。铜钱购买力在古代折合今天区间应在2-20人民币之间。那么这套房子价格区间是80-800万之间。注意,这是康熙年间,距离济南市城墙外,距离东门大约1,2公里地方的价格,还不是城墙里边的。

记者在档案馆见到了一份民国三十二年(1943)的房地产契约。这次所交易的房子是一处在泺口镇花园街中间路的房子,包括后院北屋三间,西厦屋五间……除了这些房屋,上面还注明了“井一眼”、“茅房猪圈全有,坐落三坊九区,房屋面积为一亩五分四厘五毫。总费用为贰仟壹佰伍十银元。”

在1943年,银元是硬通货。小时候听爷爷说过,那时候,谁揣了20个银元上街,那就有可能招来土匪的(看的出来,因为沉)。

一个银元购买力折合今天应该不下于100(也有说30的,也有说40-80,200)的。 2150*100=215000 2150*200=430000,但泺口镇在1943年,绝对是济南的郊区,即使2005年,济南市区5,6千的时候,那地方的房价还刚1,2千。这个房子,应该对应今天农民宅基地上的房子价格。当然,农村宅基地上的房子都比较大,占地也多。以这个比价算,农村宅基地上的房子折合今天价格单价(300-400)600-800。那么市区里边的价格会是多少,中心城市的价格又会是多少?

未来房价的演进路线,是中心城市下降和三线城市,乡镇,农村距离拉近还是三线城市,乡镇和农民宅基地上的房子价格上升?这个还真不好说。那么中心城市中心区的房价现在高不高那?我不知道。

貌似今天的白领们,比韩愈,白居易买房子还是要容易不少的。虽然这是沾了银行信贷的光。韩愈攒了30年钱,白居易攒了20年,哈,正好,一个20年期房贷,一个30年期房贷,俩标准房奴

通宝推:造船厂,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每平方米多少钱

楼主应该算一下每平方米折合多少钱,而且古代应该没有70年产权之说。唐代应该有很多记录了,用诗歌作佐证似乎不妥吧,诗歌应该都比较夸张。白居易,韩愈住的房子有多大?

家园 这个有点太久远了吧

最少也差了几百年了

家园 【原创】明清时代北京南城房子便宜吗?

明清时代北京南城房子便宜吗?

另外,那时候老百姓找块空地盖房子,须不需要今天这么多部门审批盖章?

“汉代的房子比如偏远地区,最低有几千的,一般是要万余。普通人家,盖房子一般也是要几万五铢钱的。”

普通人家盖房子要这么多五铢钱???换算成铜也就是东周的“金”得几百斤重量?

那时候这么富裕?你说的是豪强或贵族吧?

家园 楼主数据有误

古代的物价估算很难的,别的我不知道,明清这块我熟悉些,下面这个肯定是错的

京钱400吊,就是400*1000=40万铜钱。铜钱购买力在古代折合今天区间应在2-20人民币之间。那么这套房子价格区间是80-800万之间。

按1两白银=1000铜钱换算的话,考虑到这两年人民币对内贬值比较厉害,康熙时1两白银的购买力最多相当于现在1000块,换句话说,这个房子撑死值40万。如果不考虑这几年人民币对内贬值,那么这房子很可能就相当于今天的二三十万的样子。

另外,有人曾专门换算过,一两白银值现在多少钱的问题,得出的结论是

关于“一两银子值多少人民币”的问题,基本上能够得出的结论是: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北宋朝中期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盛唐时期2000—4000元

这里没提清朝前期一两白银值现在多少钱,但大致可以估算应该在300--600之间。取中间值450的话,并以1吊铜钱=1两白银计算,400吊不过值现在18万左右。另外我看到的数据,在鸦片大规模进入中国之前,银钱比是1:800,那么上面的房子价格在18万的基础上还要打8折.

要是按《金瓶梅》里的数字估算,明代房价也不贵,下面这个人估算价格有点低,但材料还是可以一用的,结合上面的数字,还是可以估算下当时的房价。

因为在那个时代,带产权的房子也不贵。一处“门面二间二层,大小四间”的平房,质量一般,要35两银子,相当于7000块钱。

7000块的数字有点低,但按上面给出的数据,这房子也就值3万多块,还是很便宜的。

又如

好地段的房子就要贵些。西门庆替姘妇王六儿买了狮子街繁华地段“门面二间,到底四层”的宅子(第三十九回),花了120两银子,

这个相当于现在10万块左右。

另外,我没记错的话,红楼梦里探春迎春这样的大小姐,每个月的月钱(零花钱)是2两白银,合现在1000块左右,确实不宽裕啊,所以外来户邢蚰烟穷的要典当衣服。这点钱跟现在一掷千金的富二代真是不能比啊。

家园 关于银元,也是个有意思的事

《银元时代生活史》里的

四合院,房租每月仅20圆左右;一间20平米的单身宿舍,月租金4—5圆……鲁迅所购买的西三条胡同21号四合院有好几间房屋和一个小花园,售价国币1000圆。

如果按楼主1比100的比率换算,鲁迅这四合院外带一小花园,也才10万块。按现在的房价,10万块在北京也就买个两三平的房子吧,呵呵

家园 汉代都是平房啊哥哥

要比也要和现在的四合院比较,不要和公寓比

家园 在唐朝,是不能随便买卖房子的。

在“立契”也就是订立买房合同之前,先要“遍问亲邻”,也就是先要问过族亲和邻居,他们不买,别人才可以买。“立契”后,还要请有关部门盖章才能生效。

没这两道程序,私自买卖,人家可以去官府告你。

家园 兩點意見-

1.現金餘額需求理論不如資產需求理論。

2.貨幣流通速度並非固定。

家园 关于汉代五铢钱,估算也有问题

根据当时一头猪价格区间 300-900, 牛1200-3750, 羊150-500来看,一枚五铢钱的购买力应该大致相当于今天的4-10人民币吧。而根据黄金换算,现在金价按320元克计算,汉代一斤黄金值

250*320=80000 , 那么一枚五铢钱折合今天的8-13元。考虑人民币低估因素,我姑且认为一枚五铢钱折合今天5人民币。

楼主估算时犯了一个很重要的错误,就是用畜牧来换算购买力。中国古代畜牧业跟现在比差得很远,不要说古代,就是到了近代也一样。1927年上海一斤猪肉价格0.28银元,还是按1比100计算,合28块钱一斤。过去农户养一头猪要一年时间,现在规模化养殖,几个月猪就可以出栏了,生产效率不一样了,价格当然也就不一样了。至于牛明显比猪羊贵就更好理解了,在古代,牛可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真要做比的话,牛在古代的地位应该跟现在的拖拉机(既可耕地,又可做运输工具)差不多。

如果还是按谷物换算购买力的话,下面是网上两个人换算的结果

汉代的钱大都还是五铢钱,以粮价来计算的话西汉中叶以后,从文献中看,西汉一代,粮价数十称其太贱,百余钱则称其太贵;东汉,石价数百钱已称其太贱,千钱以上才称其太贵。那么我们可以推断,西汉粮食的平价在石百钱上下,而东汉则上涨到数百钱了。

汉代一石量大概是30公斤即15市斤左右,以现在的大米价格来推算(排除袁隆平的伟大作用,所以按照贵一点的算法,算2元/市斤)一石需要30元人民币左右

so,西汉的话100钱大约30元,东汉的话大约20元

还有

要考量汉代人的工资收入和物价水平,首先应换算出汉代钱与现在货币的换算比率。

汉承秦制,实行黄金和铜钱并行的二等币制。汉代作为货币的黄金,以斤为计算单位,一斤金又称为一金。《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说:"黄金一斤,值钱万。"既一斤黄金等于一万铜钱。

那么我们就先来计算一下铜钱与人民币的比率。

汉代投入交易的粮食,主要有粟、麦、谷(米)等,比价都相不远,一般是石价一百钱至百余钱。就按照大米每石一百一十钱,2006年大米价均价1.75元/斤计算。

则, 110钱=1石=27市斤=47.25元

1钱 约= 0.43元

1金 = 4300元

两个数据出入不大,换句话说,1钱也就值三四角钱。

如果取这个数据的话,再来看

汉代的房子比如偏远地区,最低有几千的,一般是要万余。普通人家,盖房子一般也是要几万五铢钱的。

那么我们可以说,汉代的房子真是便宜啊。

另外,还可以再补充点数据

根据李剑农:《先秦两汉经济史稿》第183页。

宅一区万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居延汉简甲编》第181B简:

宅一区直三千

上面没说都是什么样的房子,不大致可以估算,汉代的房子一般在几千到几万钱之间。

家园 太不公平啦,谁给俺送朵花啊

俺码了这么多字数,一朵花都没有,月色mm才码这么几个字,就两朵花啊。泪奔ing

家园 关于唐代的房价,其实也没那么高

先来看看唐传奇里的房价,想看故事到这里来,外链出处我只换算房价。

按照故事中的说法,唐朝后期花50万文可以在首都长安的繁华地带买一套房子。

唐宪宗在位的时候,长安城永平坊有一套房子要出售,业主在大门上贴了一张告示说,谁把价钱出到20万文以上,他就把房子卖给谁。很多买家都摇摇头走了,意思是嫌贵,几年以后,才有个姓安的人出价20万文把房子买了下来。这套房面积有多大呢?正房3间,厢房5间,一个小独院,连房带院占地3亩,入口处还盖了一个高大漂亮的门楼,而且里里外外装修一新。

上面说的是普通民宅,下面再来看看达官显贵的豪宅

诗人杜牧给一个姓沈的官员写过小传(《唐故尚书吏部侍郎赠吏部尚书沈公行状》),说这个姓沈的官员先后做湖南观察使和江西宣州太守,回京之后在长安城开化坊买了一座非常气派的大别墅,总共花了300万文。

诗人李商隐给白居易写过小传(《刑部尚书致仕赠尚书右仆射太原白公墓志铭》),说唐宪宗在位的时候军阀李师古(《旧唐书·白居易传》作“李师道”)为了收买人心,给唐太宗时著名宰相魏征的子孙送了一大笔钱,让他们赎回已经卖掉的魏征旧宅。当时魏征子孙赎回旧宅总共花多少钱呢?600万文。

那个姓沈的官员买别墅的开化坊位于皇城之南、长安城的正中,位置优越。魏征旧宅坐落在长安城哪个方位不得而知,不过我们翻看新旧《唐书》的魏征本传,会发现那套宅子实际上是用唐太宗李世民用来修建宫殿的建材建造的,规模之大、质量之高可想而知。

按1两白银=1000钱=3000人民币算,1文钱应该值3块钱,那么上面四栋房子的价格分别为:150万,60万,900万,1800万。

有人要问,为啥唐代房价这么高啊,如果硬要做比的话,唐代的长安应该相当于今天的纽约了,世界的中心啊。

而且,个人认为这里最有说服力的还是第二个例子。“正房3间,厢房5间,一个小独院,连房带院占地3亩,入口处还盖了一个高大漂亮的门楼,而且里里外外装修一新”,这样的房子当时20万文没人买,现在要是标个60万的话,别说在北京,就是在二线城市,也得抢疯了啊。

家园 换算完古代的房价,俺不由得由衷地想吼一句

谁说旧社会都是万恶的,过去房价比现在靠谱多了!

家园 看来炒房子没有钱途啊

从古代到现在,房价根本没涨嘛

家园 算每平方米也没用的

楼主的一个问题就是把一文钱对应的人民币估算得太高了。铜钱是古代商品流通的基本单位,也是最小货币单位。现在商品流通的最小货币单位是角,分只在名义上是存在。所以一文铜钱换算过来必然要是对应几角钱,否则两者就对不上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