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小猫的原创:长津湖上的冰与火之歌 -- 妖猫drake

共:💬133 🌺137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沈志华的书

是说在朝鲜战争爆发前,在三八线附近是有小规模的武装冲突,但“量变到质变,最后统一战争就发生了”是你的个人观点,而不是沈志华的!《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说的很清楚,“至迟到1949年底,斯大林都没有改变对朝鲜半岛的政策”,“禁止未经中央允许而向北朝鲜政府建议对南朝鲜采取积极行动”。而朝鲜战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斯大林在1950年改变了态度,对金日成进攻南朝鲜的计划开了绿灯,开始大规模武装北方军事力量,苏联军事顾问团为北方制定了大规模进攻的军事计划,对与战争爆发,书中的说法是“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爆发了战争。朝鲜人民军迅速越过三八线,向南方挺进。”

家园 9兵团入朝前补充了一批青年学生

27军补充了201人,20军这方面的数字不详,应该也有。

应该是考虑到对美作战需要,补充一批会外语的,用于进行材料判读、审俘、交涉、以及……劝降

家园 【原创】小猫的原创:长津湖上的冰与火之歌(五)

5. “Hell Fire Valley火狱峡谷”的惊魂一夜(二)

志愿军政治部人员很快就在美军俘虏中找到了愿意带话的志愿者,陆战队宪兵中士Sergeant Guillermo Tovar向负伤的陆战一师助理后勤参谋Major James Eagen伊根少校询问自己是否应该为志愿军担当信使。在取得伊根少校的允许后,托瓦中士便向Major John McLaughlin马里尼少校的防区走去。

一路上中士很担心自己被两边的流弹当场干掉,不过志愿军和美军残部都停止了射击,眼睁睁看着战战兢兢的中士慢慢的向前走。进入美军防区后,托瓦中士被带到马里尼中校面前,他向中校说明了志愿军方面的劝降条件。随后马里尼中校跟着托瓦中士一起来到志愿军控制的高地,三位中国军官等在哪里,准备就美军投降讨价还价。

志愿军方面一上来就承诺,只要被围美军投降,中国部队会善待所有俘虏,伤员会被担架队送到下碣隅里Hagaru-ri的美军防线。马里尼中校本人对志愿军的善意表示了感谢,但他表示必须回去征得身负重伤的Lt. Col. Arthur Chidester奇德斯特中校的同意,因为中校才是被围美军的最高指挥官。对于马里尼中校的请求,三位中国军官表示谅解。

与此同时,另一位志愿军军官在一名早前被俘的美军陪伴下大胆的走进被围美军的防区,他径直走向Peckham上尉,劝上尉带队投降,保证志愿军一定会友好的对待美军的俘虏。Peckham上尉递给志愿军军官一包香烟,让他拿回去给中国部队的长官们,并坦言自己就是个小连长没权决定投降事宜,要问也应该去找大官们谈,即便到了这个时候,Charles Peckham连长仍不改美国大兵的流氓本色,口无遮拦的对志愿军军官挑衅,说如果中国部队投降,美军一定会送吃好喝伺候,好好关照俘虏的。

马里尼中校心事重重的回到美军防区,他清楚自己手下的残兵败将不可能挡住志愿军摧枯拉朽的最后一击,而冒险突围的也就是出去送死。但Lt. Col. Arthur Chidester奇德斯特中校却是个死硬的家伙,即便两腿被打断,他仍然躺在道旁的土沟里大喊大叫,鼓舞士气。不过美国海军陆战队还是有不错的传统的,这就是部下的生命高于个人荣誉,虽然最初奇德斯特中校不同意投降,但了解部队的状况后,他不情愿的同意马里尼中校再次到志愿军那边去讨论投降的具体事宜。

而那位拿了Peckham上尉一包香烟的志愿军军官则又一次进入美军防区,中国军人可不是吃哑巴亏的人,志愿军决定不再跟美军讨价还价,中国军官明确告诉Peckham,15分钟之内放下武器,时限已过,一个团的志愿军就会猛虎下山打得美国人死无葬身之地。这回Peckham上尉老实多了,他希望中国部队多给他留点时间,好让他向部队解释一番,等志愿军军官一走,被围美军立刻开始破坏手里的武器。

志愿军见马里尼中校的部队已经决定投降,便让托瓦中士再给率领45名陆战队员在南面坚守一小块防区的陆战一师后勤参谋Major Henry 'Pop' Seeley带个话,让他们也尽快投降,不要做无谓的抵抗。马里尼中校却不想老老实实束手就擒,他偷偷命令托瓦中士带话给'Pop' Seeley,让他尽量拖延时间,还有不到一个小时就黎明了,到时候被围美军也许还有一线生机。之后马里尼又对志愿军说他和所部选择投降不是因为承认失败,他们只是希望受伤的弟兄能及时得到医治。如果志愿军毁约,不讲美军伤员送往下碣隅里Hagaru-ri,美军就是手无寸铁也会顽抗到最后一刻。

那边厢,带着45名参谋军官和指挥部文职人员顽强抵抗的Major Henry 'Pop' Seeley西利少校也在做着“解围”的美梦,他认为只要天一亮,古土里Koto-ri或下碣隅里Hagaru-ri就会排出援兵救他们出去。发现志愿军停止射击并退入两旁的高地之后,西利天真的认为一定是援兵接近,中国部队支撑不住才会后撤的,他认为现在被围部队面临的最大问题已经是低温冻伤和弹药不足了。因此西利命令各级长官必须认真关注部下的情况,所有人都要注意活动四肢。弹药则只能尽量省着点打,因为西利手下40多人都是参谋或者司令部的人,带枪就是充充门面,弹药当然不会多带。

当西利少校听到黑暗中传来托瓦中士的喊声时,赶紧下令部队停止射击。托瓦中士并没有当着所以人开口,倒是把西利拉到东面的路边才把马里尼中校拖延待援的计划讲了出来。之后,两人一起来到志愿军的防区,这次志愿军派了两个不懂英文的军官,不过在一通手势加表情和声调的鸡同鸭讲之后,西利清楚的明白了志愿军方面的意思:“立刻放下武器,排好队走出来。”

志愿军又把身负重伤的陆战一师助理后勤参谋Major James Eagen伊根少校从高地上抬了下来。伊根少校也是被志愿军的精确射击把两条腿都打断了,现在只能躺在担架上由美国俘虏兵抬着,他显得很着急,在很远就大声叫着托瓦中士的名字。等三个人碰了头,伊根少校立刻讲了他一路上看到的情况。

志愿军不是傻子,相反诈降和拖延的伎俩我军在解放战争和抗战中见多了,美国人那点小算盘根本没瞒住志愿军的眼睛。托瓦中士一走,志愿军立刻在高地上架起重迫击炮,炮手趁着美军停止射击的机会仔细的校准了射击诸元。伊根少校希望西利不要做无谓的抵抗,立刻率部投降。不过满脑子拖延待援想法的西利并没有理会这志愿军故意泄露出的情况。

无奈的伊根少校再次恳求志愿军不要发动最后的攻击或者说屠杀,至少让被围美军将重伤员都抬出来,不过志愿军方面却决定不再等待,尽快解决战斗。直到这个时候西利少校还心存幻想,他再次要求伊根尽力拖延志愿军。对于准备回到马里尼中校防区的托瓦中士,西利也一再叮嘱,要拖延时间,这样他的部队就可以趁机将月散兵坑和掩体再加深一些。

但是不愿服输的西利并不知道,此时马里尼中校已经带着部队缴枪求不杀了,只有40多人趁乱冲了出去。此前西利少校还偷偷派出了几名侦察兵,其中一人竟然摸到了冰封的长津河Changjin River边,而且志愿军在这个方向似乎没有放什么部队,因此西利决定从此方向突围。

妖猫drake:【原创】小猫的原创:长津湖上的冰与火之歌(六)

妖猫drake:【原创】小猫的原创:长津湖上的冰与火之歌(七)

通宝推:忘情,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McLaughlin马里尼少校?国内是译成麦克劳林少校

中国翻译出版的日本陆战史研究普及会的“朝鲜战争”以及

贝文·亚历山大的“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还有约翰。托兰的

《漫长的战斗》

都把McLaughlin

翻译成麦克劳林。

家园 “志愿军的猛烈火力”?

志愿军能有什么猛烈火力,那个时候恐怕还是三八大盖唱主角吧。

家园 这事儿以前还真没听说过

我就一直觉得抗战和解放战争留下来的老兵在朝鲜基本上都消耗光了。后期的战斗完全是靠信仰完成的。

家园 如果你把这称作人海的话,那么老美那边也应该同样待遇。

他们也有漫山遍野的时候。

家园 老兵不会让他们一直在一线部队的

定期选拔进教导队进行整训,然后补充进新兵连当骨干...

即便是在一线部队,新补充兵员后,老兵自动被提拔到班排长等位置...

家园 这篇文章里的事情难道不就是“前期”么?

才二次战役啊

家园 转贴一个长津湖的漫画

外链出处

家园 “原木在移动”是美国老兵对志愿军进攻的描述

记不得是具体哪个阶段,但是据说志愿军的进攻也有不发出呐喊的,持重但滚滚向前的,这大约也是一种“其徐如林”

家园 步枪的精确射击,加上准确的机枪、手榴弹和迫击炮

美国人的打法,大部分时候不过是浪费子弹,但是我们的原则就是“每一枪消灭一个敌人”“不准放空枪”。看一下特遣队长官,爆头的,侧面打穿两条腿的,再加上迫击炮和手榴弹,猛烈是美国人自己说的

家园 风林火山四字真言用在志愿军身上的确很合适
家园 写顺手,又犯了自己搞译名的毛病,下篇一定改,花谢
家园 不过战斗骨干伤亡确实大

几仗下来,新兵蛋子就成了骨干,成长的代价就是鲜血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