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谈谈岁差算法 -- 人间树

共:💬22 🌺86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谈谈岁差算法

河友纤纤淑语的信是我发的,其原文如下:

针对你的疑问,我给你回了一帖。等待你的认可。

你是新人,可能对这个程序不熟——在首页中点击待认可就可看见。

怕你错过,也在这说说:

1推论依据:

《宋史·律历志》载:“虞喜云,尧时冬至日短星昴,今二千七百余年,乃东壁中,则知每岁渐差之所至。”

就是说,虞喜认为从尧时到自己所处的时代,时间跨度是2700年,而冬至中星的变化是从昴到壁。

2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从昴到壁,历昴,胃,娄,奎四度

3

星分度,角十二,亢九,氐十五,房五,心五,尾十八,箕十一四分一,斗二十六,牵牛八,须女十二,虚十,危十七,营室十六,东壁九,奎十六,娄十二,胃十四,昴十一,毕十六,觜巂二,参九,东井三十三,舆鬼四,柳十五,星七,张、翼各十八,轸十七,凡二十八宿也。

——《淮南子-天文训》

4

昴十一 + 胃十四 + 娄十二 + 奎十六 = 五十三

5

2700/53 约为 50

泉虽然经常胡说,但他引用的这个说法是根据的。

至于由这个五十三度与实际岁差值相乘,的确可以求出年代很早的的尧时代,第一个这样做的应是日人新城新藏,而对之进行驳斥的是著名的白卫兵竺可桢先生,主要理由是尧典中的四中星记载不可 同时成立,而其他三星可调和,所得结论是尧典记载,

殷末周初之现象也。

见《论以岁差定《尚书·尧典》四仲中星之年代》 断代工程中江晓原又算了一次,所得结果如下,四中星定年结果不可调和,日短星昴可定年为2680BC左右,而其他三星可调和定年为 1200BC-——1000BC左右,即商中后期到周初期,其本重复了竺可桢的结论。 见:《回天:武王伐纣与天文历史年代学 》

为什么我会发这封信呢?

因为纤纤淑语说

他给我两个链接,直接提出如果我不同意他的怀疑,有本事就去把百度和互动百科删了。我没这本事,只好去查了一晚上,结果,没有他依据的五十度算法,只有对虞喜介绍,两个链接都是。本以为链接是提供他五十算法的资料,谁知道竟然是浪费我时间,让我看虞喜的介绍。请问你这链接是什么意思?既然那上面没教你算法,你那个五十度是那里来的数据?自己创造的吗?

很抱歉,我没有去读纤纤淑语和泉畔人家的帖,直接就回了纤纤淑语。现在才发现,其实泉畔人家已经介绍过算法了。

我这里所说,就算补充好了。这个算法是所有天文学者都没有异议的,不知纤纤淑语哪来的自信,把这说成民科。

犹其这个质问相当可笑:

你那个五十度是那里来的数据?自己创造的吗?

其七《日度议》曰:

 

  古历,日有常度,天周为岁终,故系星度于节气。其说似是而非,故久而益差。虞喜觉之,使天为天,岁为岁,乃立差以追其变,使五十年退一度。何承天以为太过,乃倍其年,而反不及。《皇极》取二家中数为七十五年,盖近之矣。考古史及日官候簿,以通法之三十九分太为一岁之差。自帝尧演纪之端,在虚一度。及今开元甲子,却三十六度,而乾策复初矣。日在虚一,则鸟、火、昴、虚皆以仲月昏中,合于《尧典》。

——新唐书-志第十七

这里奉劝看帖的诸位一句,不要对自己不懂的东西表态。

在错误上面,纤纤淑语和泉畔人家错得一样离谱,但得到的支持却一样的多,不好笑吗?

西河的水平就是这样,大家都慎重一点比较好。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哈哈

老兄回帖还要批准, 太搞了。

大概是乐善不够,自食其果了吧

家园 这丫头的心思不平和。

还是先学作人,再谈学问。

家园 发重了
家园 天文知识是我的遗憾

学的时候,就是满头满脑的星星。看着天上的星星眼冒金星。

对这些东西实在缺乏想象力,全靠死记硬背。

想想顾炎武说的,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词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

真是惭愧。我现在也就能分清太阳月亮了。

家园 请先证明自己是内行。

你第一封私信我就解释过,无奈你选择性无视,我只好贴你文章让大家看,又继续解释,没想到你竟然发个原创?哈哈哈哈哈哈咱俩换下吧,你到医院住着,我出去。

冬至点东壁到昴是那位泉老兄说的,我只不过用当时具体观测的斗对昴进行测算,这不是按他逻辑处理的吗?说理解错误怎么不对了?在这个基础上我找他要五十度算法不应该吗?出这么离谱的题给我,还五十度,我不该要他创造的算法?我就只差直接问;在这个题目的基础上你拿五十度给我学习下。还不明白?这是创造历史。懂吗?不懂常识的创造,现在好,他不创造了,你接着创造。

给出这样的东西,说不懂常识冤枉你了吗?我现在告诉你;五十年不精确,七十一年一度这是天文物理计算的精确值,你一厢情愿的说道没用! 天文观测是为历法校对服务,这历法有差,天文是客观现象,你所谓的观测不到至点位置很外行。

岁差50.2"一年这是天文观测值,由此用一度算,N=3600/50.2=71.1。这是精确值。虞喜的二千七百年是鉴于当时对尧年代的预估,所以这不能认为五十年一度就是精确值。 我精确的71年与他坚持50年,真正懂行的看一眼就明白,孰优孰劣很明显了 。

查资料不是判断水平的标准,废话一堆干嘛?懂天文的就以数据说话,不要咀嚼文字。这不是文学。

指点你一次,就当是义务给你科普;你贴的资料是说明观测值的,也就是说观测值是正确的。你贴的资料实际上是虞喜是利用他自己观测的结果与尧典相比较的。他提到了冬至中星是在说观测值,不是至点。重复一次;注意这才是关键错误,不是至点,他的错误在至点不是资料的问题。

但愿你听的懂;虞喜冬至观测的星象即那天上中天的是壁星由此延伸到尧时冬至上中天的昴星,《宋书》有关虞喜观测到壁星的记载没错,而当时的冬至点(即冬至日太阳运行点)是在斗宿,并非他原先所谓的东壁。你明白吗天文学家人间树?

从你第一封信我就说的非常清楚,说自己理解错误是很客气的给泉先生余地。因为他还算客观,对你,就彻底不需要,因为你是被情绪左右的无知派,连民科都算不上。如果我早知道在他之下还有如此无知连客观都做不到,还敢装行家的你,真的不会生气。事实上现在我就很淡定,因为对值得生气的人我愿意情绪化一下,对不值的人。。。。哈哈,自己去理解啊。

不是我小瞧你,事实上我不说自己理解错误,就凭你那点天文专业知识能知道我理解错了?你连那么不靠谱的问题都看不出来,还批驳什么?快洗洗睡吧,别在这丢人了,真当西西河没人懂天文啊?如果若大的西西河论坛能被一个对天文完全无知的人蒙住,那才是真正的悲剧。

我无数次建议你向我宣战之前请行家做裁判,真确定自己正确为什么不敢请?确定自己正确怎么不敢把文章直接发到历史版?自己也没底气是吧?你还知道这不是靠谱的说法?

不请专家也行,就让我教育你,义务的,不收费,就当开心一刻啦。

人间树天文专家听好了,本姑娘现在给你科普天文知识;从虞喜冬至中星(即冬至日的观测星象)东壁推算到昴跨度是五十三古度,与从虞喜当时的冬至点位置斗宿到危宿同样算出五十三度是同样的效果。

如果以中星算,按后汉书的各星宿度数就是壁10+奎17+娄12+胃15=54古度,即壁到昴有五十四古度。

从冬至点计算,以虞喜时冬至点在斗十三度计算,到尧典时代的冬至点危开算就是斗12+牛7+女11+虚10+危14=54古度,效果一样。

两组参数运算结果一样,而泉先生刚开始是弄不清哪是哪,你是内行难道也看不出常识错误吗?外行内行还用说太多吗?

无数次重复说了;泉先生贴虞喜的资料数据没错,但他也把观测星象“中星”都做了冬至点来算,本身就观测星象和冬至点都弄不清楚,这不是他的错误所在吗? 顺便问下;你明白吗?如果明白还纠缠什么?反之,如果不明白你和我谈什么天文?

我从不希望什么都与人理论,可你的态度让我不得不就你的硬功夫提出挑战,作为自然科学的天文是靠观测数据和自然法则作标准的,其他话我都觉多余了,麻利解决问题才是表现你个人能力的最好方式。

有理解错误,我还能解释还原先贤的材料,而你做了什么?拿些资料挂在上面干嘛?直接客观解决问题才是治学,就让大家看看你会不会正确使用这些资料吧。胡搅蛮缠对不起大家的围观。你忽悠的这些不了解情况的河友,误导大家对天文产生错误的认知亏不亏啊?

把我提的问题按你自己的水平解决,好让大家看看你是不是外行,是不是民科,靠粘材料能说明什么?你这套在内行眼里就是忽悠大家,让无数不了解的人受害。我不需要你回答。问问你自己的内心,在这个问题上你客观了吗?带这么重的情绪和我讨论你自己根本把握不了的天文?如此行为比之民科你都不如。自己无知无所谓,让这么多人错误的认识天文知识,你对的起自己的良心吗?纸包不住火,早晚这些人会认识到谁对谁错,到那时我看你怎么对众人解释?

我不说自己有什么本事,但我尊重科学,愿意也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现在就等你的优秀表现了。我很客气的做了很多事,没想到你要认为自己是个内行,那我就给你一个很内行的小题目去解决,这不过分是个很合理的买卖;你既然知道星昴意义了,那就请老兄把你认为自己认可的理论算算星火日永,这让我看看内行还是外行?

家园 怪兄,其实也没什么好遗憾的

我觉得一门知识是否在现代的大众生活中消亡和存续,主要取决于其的有用性和易用性。现在任何一个完全不了解天文知识的普通人都能够通过精密的仪器或发达的信息网络来确定时间、地理、农时、风向等等,古天文知识自然没有了用武之地。但是我们这个时代有我们这个时代引以为常识的天文知识,比如行星,恒星,光年,黑洞,星系等等。

就像你引顾炎武之语所表明的,古天文知识并没那么神秘和高贵,真要去了解,进入的门槛并不高,只不过因为不常用而非常冷门而已。

在西西河见了不少恃专业而骄的人,被专业的知识和思维方式限制住了视野,形成了定势,以至于不知己之不知,非常令人惋惜(我自己也当自省,呵呵。)

另外,Google有个非常好的星图手机软件,你可以在任何有信号的地方(室内也没问题)用手机定位你头顶上方的星空和星座,好像叫Google Sky Map。这是一款做得非常美的软件,如果你当年学天文的时候有这个软件相助,估计绝对不会眼冒金星,呵呵。

家园 怪兄,俺有个疑问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顾炎武这句名言早就听说过,但是一直有个疑问,他是怎么知道的?

司马迁在《史记》里面都说,三代以上的事他也不太清楚,请问顾炎武是怎么考证的?

家园 你这问题好,我端板凳过来旁听:)
家园 我猜那时候种地办事啥的都要用到天文知识

最起码何时下种就要看星星,后来国家形成制度颁布历法,才减少了民众对天文知识的直接依赖,天文也就仅限为少数人的专业。

其实直到近现代,很有些老农是半个气象专家,擅长看云观风以识天气,而现在天气预报普及,这些人也就逐渐没有了。

家园 这估计是推测的吧

而从顾的时代来看,这也应该说是种比较合理的推测。

说到顾炎武,一代大儒,而学界对其学派划定,存有争议,一般的观点,就其文字来看,顾炎武以宋学为宗。虽然也有批评朱熹的话,但口气相对平和一些。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就指出,朱学五传为顾炎武等人,不过梁启超的看法也有代表性,他认为顾是反朱学的。这个问题可能是强调的侧重面不同。但无论是把顾炎武划为今文学派或是古文学派,都不影响当时人对《尧典》的肯定。换句话说,在顾炎武的时代,《尧典》还是能作为可以信任的史料使用的。而《尧典》中对天文现象的记载也就能成为三代以上,人们知道天文。

至于说到“皆知”,就是根据诗经了,《诗经》上关于天文知识的诗句到处都是,这就说明一点,至晚在先秦,关于天文学的知识还是一种常识,在诗歌阅读群中,有着某种可以成为共同知识基础的天文学知识。

家园 呃,我总觉得天文还是需要一点想象力

比如说把一团光点,想象成猎户,织女,我承认我想象不出来.

所以只好死记硬背.

但是从知识结构上来说,这确实是个很不幸的缺陷.我们今天讲天人合一,天的意思有理性之天,德性之天等等,但是天首先是自然之天.先秦诸子的思想和自然之天的结合也很紧密,一直到后来的天人感应之说,都不是凭空而来的.

其次具体到天文学,牵涉到古代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时间观念.时间观念有自然时间和社会时间,而从自然时间到社会时间,天文学的知识是很重要的一环,无论如何强调都不算过分,而在这个问题上,我的知识比较薄弱.

家园 怪兄,你试过使用一些天文软件来帮忙么?

现在有一些很好的天文软件,能显示三维的星空图像,应该会有助于你的想象,比如Stellarium,这是个免费软件,下载地址在这:

外链出处

这是这软件的一些截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应该是个天文爱好者的网站,提供不少天文软件的下载:

外链出处

说实话,我对怪兄提到的“时间观念”非常有兴趣。

家园 激烈了,心境平和些才好~~
家园 谢谢,您分析的很有道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