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整理】毛泽东的教育奇谋 -- fisherx
公社之上往往还有区一级建制。
所谓村小,就是大队办的小学。其大发展应当是在大跃进时期,六十年代上半叶有所调整。但当时能够胜任教师的人员严重不足,村小的质量是很差的。
文革初期,大批老三届的下乡,被调整的大队小学开始恢复,相当数量的知青被补充到村小当代课老师。
公社一般要设一个中心小学,其职能还包括培训、指导各大队小学。俺老娘好歹也是重点中学高中学生,所以在村小不久就到了公社中心校。
中学,一般设在区上。
另,
对,他们也叫知青:回乡知青。
知青为什么下乡,下乡是干什么的,你如果实在不知道可以自己百度,唬人不是一个好习惯。
不过知青说到底还是来干活来的,我爸说他小时候听在大队当文书的长辈说过县里修水库的工地上就病死过一个知青(好像那时候弄个水利设施啥的死人是普遍现象)。组队去垦荒的知青应该也不在少数。
哪一本书写的?
要真是这个样子,抗日就不用那么辛苦啦!不低?全国20%左右的识字率能叫高?
另外民国的教育发展和抗日时期东北和西南的救亡图存对教育发展也是莫大助益。
有动力倒不错,但是得有钱有学校,没这个光有动力顶鬼用?
救亡图存?KMT全力普及支持后方中小学教育了?我怎么看全是西南联大那帮搞高等教育的在台上露脸呢?
看看老毛调查来的,江西赣州市寻乌县的情况吧。
(当时人口总数按表中倒推,是10万人)
女子可以说全部不识字,全县女子识字的不过三百人。男子文化程度并不很低,南半县文化因交通与广东的影响比北半县更加发达。
不识字 百分之六十
识字 百分之四十
识字二百 百分之二十
能记账 百分之十五
能看三国 百分之五
能写信 百分之三点五
能做文章 百分之一
初小学生 百分之五(五千人)
高小学生 百分之八(八千人)
中学生 五百人
大学生 三十人
出洋学生 六人
秀才 四百人
举人 一人
按这个调查报告,这样一个县达到现在小学4年级文化水平的,10万人里只有4000人,并且女性可以忽略不计。这虽然有点偏,还说不上是个很贫穷很闭塞的县,从文中可以看出商路通畅,经济,物产也还算可以。
您认为识字率高吗?
俺们知青点4个人,个个都当过——俺也当过几个月。
至于记工员、会计、赤脚医生、拖拉机手、生产队长、民兵连排长、治保会主任、调解、计生、科技种田……
那几乎人人都沾上鸟。
农民可不是傻子,也晓得“人尽其才”。
我的侄女,由于没有村小,必须到镇中心小学校就读小学,小小6-7来岁,每天需要很早起床,走6-7里崎岖的山间小路。
目前的教育。
即:先有知识的带动尚没有知识的。
不这样,先富咋带动后富的呢?
我老家的情况是农村小学大部分撤了,到镇上上小学。为解决上学远的情况,有学生宿舍可以住校。最有意思的是:学校附近还有配套的商品房供学生家长购买或者租住!但现实是,没有学生住!因为小学生自理能力差,家长不放心;还有的是住校的教师责任心有问题。
交钱的话,还是小孩子自己走路,远的可达10里路。。。
但有些经费是上面下来配套的,是否挪用或巧立名目就不知道了。
一方面国家经济有困难,另一方面国家建设也有需要。对每一个知青都表示敬佩!
而同时期的美国年轻人,正被送往越南当炮灰呢!
我舅66年北大核物理毕业被分配到重庆最边远的县做电工,发现该县的中学有6个清华的,4个北大的毕业生做老师,那里的农家小孩真是幸福死了。后来他当地朋友的小孩很多都收益于此而很有出息,走出了农家。当然,现在那里中学很难再有这种待遇。
历史的记忆很多源自精英,占人口少数的文化精英却把控了历史的话语权,而沉默的大多数人确被忽略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文化精英的记忆就变成了信史,变成了人类的记忆。
老毛对此显然早有预料,这也是他为什么同情理解秦始皇的原因,不就是屠了几百个儒,就被文化精英钉在暴君的耻辱柱上,而无论他为中国几千年的民族、制度、国家概念做出了多大贡献。
随着年龄渐长,我越来越觉得老毛是秦皇之后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国家领导人了,而蒋公很难望其项背。
20年后一个个家族开始走出农村……
我自己身边就有2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