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乡村民主实践的重大举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 -- 酱油群众

共:💬6 🌺4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乡村民主实践的重大举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积极意义

“一事一议”,是指在农村税费改革这

项系统工程中,取消了乡统筹和改革村提留后,原由乡统筹和村提留中开支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道路修建、植树造林、农业综合开发有关的土地治理项目和村民认为需要兴办的集体生产生活等其他公益事业项目”所需资金,不再固定向农民收取,采取“一事一议”的筹集办法。

外链出处

本周末CCTV2《中国财经报道》制作的一期关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一期节目。

外链出处

---------------------

个人觉得这项政策不仅可以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农民、农村干部的民主意识,习惯用民主的手段解决关涉自身利益的问题,长期而言对中国意义非凡,如果能在农村长期坚持下去可以说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措施,远胜过书生们的无聊争论,时代永远需要的是行动家,坐而论道辩论得再激烈、透彻,不付诸行动,也等同于零。

家园 我所经历的这项政策的实际执行情况

我不懂理论,但去年经历过这事。

我们这里的情况是,“事”是有的,但“议”是没有的,跟楼主总结的意义差距很大。都是镇村干部利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然后用村里的或自己的钱去套上级财政的奖补部分资金,大概是一半对一半,三十多元每人,用村民的名义。这个“事”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实实在在的,另一种是无中生有,如本来村里就硬化了,还来个村道硬化项目,不用做也完成了。当然,后者是少数,而且这笔钱套回来,由镇政府监督,还是用在公共设施方面。

具体操作,村里只要做好两件事。一是造材料,显示有什么项目,村里人数,每个村民交了多少钱。二是到镇财政里垫钱。

总之,说白了就是套国家的钱,跟乡村民主屁毛关系没有。这是“一事一议”在我们这里的真实情况,不代表其他地方。但,实实在在也解决了部分农村公共事业资金紧缺问题。现在村集体经济基本没有,如果要村民集资,负担也重了点,操作起来也困难,主要看村干部的魄力和工作能力。

我还可以保证,据了解这些钱都实实在在是村里用了,镇政府仅是分管的副职诈了村里的几顿。还有是村里去取钱,得给镇财政所弄点饮料饼干之类的。至于村里也干了实事,项目都要验收,贪不贪不清楚,反正不用村民掏钱——实话主实说。

当然,慢慢的,现在也有组织村民集资的情况。这就符合你说的情况了。原因可能是去年是第一年,群众都不知道情况,不相信。现在看到实效,就有了变化。已经有部分农经社或自然村组织群众集资,然后准备套财政奖补资金了。这当然是好事,也符合楼主的期望。只是今年的一事一议还没开始。

————————————————————————————

以上没有恶意。打完上面的回复,冷静想了想,这样发展下去,确实有你所说的农村民主或培养农民民主、集体意识的意义。还是一项不错的政策,具体实施是关键,涉及到监督问题。不仅包括政府,还包括村一级,甚至部分村民之类的。农村的事很复杂。

通宝推:本嘉明,
家园 花之

“我们这里的情况是,“事”是有的,但“议”是没有的”

今天与一位同事聊天说起这个一事一议,他说这个在他们村里(广东某富裕地区的农村),村民实际上还是没有“议”,实际还是村干部说了算。我说这起码是个发展方向,给村民一个机会,而且也不可能一开始就做得很完美。

家园 习惯就好,读过不少史书,最大的感触

中国之大,执行得好的政策,恰好是那些一刀切的政策,比如商鞅变法,比如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什么的。其他政策,都基本因为触动相关利益或者其他原因,基本都半途而废。

家园 怎么送花之后还得了4个钱

以前只得过8个.

很久以前,刚开始在安徽试点税费改革,我们三下乡时也听说过一事一议.当时镇里的领导说,如果一事一议,根本来不及,比如要临时加固堤坝,哪有时间开会讨论?

个人感觉此领导有些狡辩.

家园 楼主所说在现实中也不符合

现在绝大多数村没有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固定性收入估计连发村干部工资都不够。现在一个行政村的运转,主要依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以及各个农村相关项目的补助。当然,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套取项目资金的行为,主要手法通过夸大实际开支和重复上报项目,真正能落在百姓身上的很少。反倒是水稻直补和新农保等,直接将钱打到村民卡上是实实在在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