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李昌平:90年代以来,几乎每一项改革都背离了初衷 -- 真理
[URL=]http://www.aisixiang.com/data/detail.php?id=36286
[/URL]
忍不住要全文转载了,实在很难决定选取哪一段来做引用,因为任何一个段落我都不忍放弃。
我曾经自以为是坚定的改革者。我现在是改革的旁观者和质疑者,也是改革的建议者。
我1983年元月参加公社工作,1985年担任乡党委书记。直到2000年离开体制,做过四个乡镇的党委书记。
在我担任乡镇党委书记多年的改革实践中,搞过无数的改革,可以称得上最有改革意识的乡党委书记了。我主导过的众多项乡村改革,几乎可以用一句话总结:“瞎折腾”或“人走政熄”,极少有成功的改革。我在2009年出版的《大气候》一书中讲过我的一些“改革故事”。这里我不重复我哪些改革的陈年旧事了。 )
2000年我辞去乡镇书记的职务,由吃体制饭的“公仆”变成了吃市场饭的“主人”。
如果说在2000年前,我只算是个仅了解自己主导的改革或只知道局部地区改革的井底之蛙。但在2000年之后,我有机会到了更多的农村(在云南、贵州农村扶贫3年,还去过国内外很多地方的农村),还在城市(深圳、珠海、广州、北京等)当了打工仔、暂住者、“二等工人阶级”、“二等记者编辑”、“非法NGO社会工作者”等,亲身经历了中国城乡弱势群体的生活;我还认识了好多国内外研究中国三农的知名专家教授和官员,被成为了“最有问题意识”的三农“爱好者”。我的这些经历,让我由一个在一个县工作了十七年的“井底之蛙”,变成了一个在国内外精英和草民、体制内和体制外、上层和基层、中心和边远、现代和落后、左派和右派……之间穿梭的“自由乌鸦”,让我有机会看到、听到、感受到、体会到了中国不同阶层的人们对改革的炎凉感受。
改革和革命一样,确实取得了天翻地覆的巨变。改革确实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中国的每一个人。但是,改革发展到今天,赞美改革的人正在由多变少,对改革寄托希望的人正在由多变少,对继续坚持“既有改革”持支持态度的人正在由多变少。
原因其实很简单:分享到改革收益的人正在由多变少,而为改革付出代价的人正在由少变多;改革正在让绝大多数人上升的空间越来越小,却让权力、地位等变成了极少数人的世袭之物;改革正在让“公平正义”和“有尊严的生活”离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远去,改革正在让越来越多的人产生越来越深的不安全感、甚至恐惧情绪。
怀疑改革的人越来越多了!甚至,怀疑改革的人远远超过了曾经怀疑革命的人。
邓小平曾经说:如果我们的改革开放导致了两极分化,那就说明我们(改革)走上了邪路。按照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改革定下的评判标准来检验改革,我们的改革正在走向邪路! [/COLOR]
改革总设计师邓小平为改革设定的评判标准没有错,与最广大人民群众对改革的切身感受是完全一致的。
[COLOR=red]90年代以来,不仅我李昌平“主导”的乡村改革是“瞎折腾”,我党中央和中央政府领导的很多改革都正在背离改革的初衷。[/B]如:
中国改革发端于农村改革。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可农民只在80年代获得了农村和农业改革的好处,进入90年代后,农民和农村迅速沦为了为改革付代价的对象;
80年代以来的
80年代后期开始教育体制改革,在各级政府财政每年对教育投入大幅增加的同时, 全民也迅速沦为了为教育改革付出高昂代价的“学奴”。学校变成了公司,校长变成了首长,教授变成了叫兽,学生变成了羊。
起始于90年代的住房制度改革,体制内工作者和国有企业职工受益,地方政府、开发商和投机客发财,让无数的民众、特别是80后、90后、00后……付出代价,沦为了“房奴”,甚至有很多人连获得“房奴”资格的能力都没有了。
土地制度改革,地方政府有权有钱,让千千万万的农民付出代价;
矿产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基本上是黑社会、黑心官员和黑心资本家的一场联合抢劫,极少数人发大财,矿产所在地人民和全国消费者付出了代价;
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的改制……创建资本市场等等改革,都避免不了改革等同于合法抢劫的命运。[B]市场化改革数年,连人称“吴市场”的吴敬琏教授也坐不住了,惊呼:改革正在建立一个坏的市场经济制度。[/COLOR]
几乎所有的改革,初衷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终基本上都走向了背离。
[COLOR=red]2003年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一时间让人民看到了我党“反思改革”的勇气,重新唤起了人民对改革的期待。但“反思改革”还没有真正开展起来,就被“[COLOR=blue]和谐[/B]”了。 [/COLOR]
2003年以来,中央财政确实拿出了更多的钱以改善弱势群体的民生问题,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弱势群体的民生问题并无大的改善,有些方面还恶化了。如中央财政统筹义务教育了,每年数千亿资金到了地方,迅速集中配置到了市县的“教育城”政绩工程,好老师、好学校向县市的“教育城”集中,有钱的农村孩子不得不到县城上学,要交择校费、生活费、住房费……家长还要陪读等等,读书更贵了、更难了。没钱的农村孩子,厌学、逃学不断增加,读书的人更少了。中央财政拿出巨大的钱搞义务教育,本来是为了更多的孩子能够读得起书、方便读书、读好书,可结果恰恰相反。教育沦为了地方政府城市化的工具、推高房价的工具、搞面子工程的工具;
2003年以来,药品价格下调了20多次,每次都是两位数,可是,药品的实际价格不仅没有降低,而是实实在在的越来越高了,甚至过去弱势群体消费的便宜药也借政府降价之机退出了市场;
很多地方政府搞的户籍制度改革,不是为了实现公民待遇均等化,而是把户籍作为一种奖励品奖励给少数所谓的“精英”人才,不仅没有解决既有的户籍歧视,而且还进一步扩大了户籍歧视。过去的户籍歧视只是城乡二元,户籍改革不仅没有消除城乡歧视,还发展为城城歧视、省省歧视……每一个城市都像一个“诸侯国”,搞得我等体制外吃饭的人像“丧国之犬”,搞得每年数百万大学毕业生户籍没有安放之地,让悻悻学子离开学校时甚感泱泱大国“无立锥之地”。
我党一方面说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另一方面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却越来越远离党代表大会、人民代表代会、政治协商代会。党想得到、说得到,但做不到了!
2008年经济危机,出口依赖的问题还没有解决,进口依赖却日益严重起来;旧的产能过剩还没消化,新的产能过剩却更加严重;旧的结构性问题还没有解决,新的结构性问题却更加突出;……
房价越控越高、“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轮番登场……
三聚氰胺还没结束,转基因种子、转基因食品就偷偷摸摸铺天盖地了……
腐败反了多年,战绩越来越大,腐败也越来越严重……
改革发展到今天,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都似乎进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政府想得到、说得到,做不到了!
吴敬琏先生近乎于对市场化的经济改革绝望了,老先生是经济学家,现在极少谈经济体制改革了,吴敬琏先生更多的谈政治体制改革了。“吴市场”变成了“吴政改”。
温总理最近在深圳考察时强调:“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
胡总书记最近在深圳特区30周年纪念大会上重申:“必须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突破”。
[B] 吴敬琏期待的改革是什么样的改革?温总理所指的改革是什么样的改革?胡总书记所指的改革是什么样的改革?
他们说的改革是一样的改革吗?
未来30年,中国怎么走?中国有多少人明白了?同意了?相信了?
我们必须承认现实:明白未来30年如何继续改革的人越来越少了,参与和推动改革的人民群众越来越少了,改革正在官僚化、口号化,甚至很多地方的改革正在“专制化”和“钟馗化”,其改革是在外国力量、资本力量、专制者力量、腐败分子力量、黑恶势力力量的主导和推动下进行,人民大众越来越被所谓的“改革”边缘化,越来越多的民众对通过改革来解决改革中日益堆积起来的问题和矛盾越来越没有信心了!
继续改革,迫切需要全党共识、全民共识,需要人民力量!
改革30年了,成绩是很大,代价也是巨大的,问题也是堆积如山的,应该坐下来对过去30年的改革做一次大总结、大反思和大辩论了。[/B]
当初邓小平提出“不争论”,是因为党领导人民对前面30年进行了大总结,进行了大反思和大辩论,全党、全民在大总结、大反思、大辩论的基础上有了“改革共识”——“三个有利于”,党对改革的方向、目标、道路、旗帜、战略等有了《决议》,绝大多数国民都是改革的推动者、参与者、受益者。
[B]邓总设计师不可能万岁,“不争论”也不可能万岁,这是规律!改革走过30年了,“不争论”早该过时了,现在是对前30年、甚至60年的方向、目标、道路、旗帜、战略等等展开大总结、大反思、大辩论的时候了。不要怕辩论,真理越辩越明,不辩论就不可能有思想和行动的统一。我党要勇敢的重新领导一次对中国未来30年方向、目标、道路、旗帜、战略等等的全民大辩论,在全民大辩论的基础上,把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形成未来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科学发展”的新《决议》,以新《决议》指导未来30年的行动。
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集全民、全党智慧的《决议》来明确未来30年前进方向、目标、道路、旗帜和战略,指导未来的行动。现在,任意由文人墨客随意解读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政府主要领导人讲话中的只言片语来“引导”未来改革或借洋人、假洋人之“信口开河”为指导中国改革之“圣旨”的混乱局面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如果继续默认国内外文人墨客们随意把党中央领导中国改革的一个司令部拆解成两个司令部、甚至多个司令部,改革一定会乱套的、改革会无法无天的、改革会导致天下会大乱的,改革甚至会导致亡党亡国的!
共产党应该找回78年前后探究真理的勇气和智慧,再次理直气壮的领导起对30年改革的大总结、大反思、大辩论。这既是共产党继续存在的需要,也是中国改革事业的需要。
共产党伟大、光荣、正确,就在于她数十年来一次又一次的明确承认前进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前进中的错误。这需要勇气、智慧和能力。如果一个政党连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的勇气都失去了,这个党执政的时日就不多了。
我李昌平之所以还承认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是因为我对这个党还有期待。如果这个党永远都“不争论”,永远都假装一团和气,永远都不反思、不辩论,永远都不开诚布公的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永远都不敢纯洁队伍,还永远都撅着屁股(鸵鸟)自诩伟大、光荣、正确,这个党就不值得期待了!
如果有一天,像我李昌平这样的共产党员都对这个党不抱有期待了,这个党恐怕就是赵本山的马甲了。
但愿我曾经热爱过的这个党不要沦为一件任人想穿就穿、想脱就脱的马甲。
此文对286的政策完全理解错误....
286说的很明白,所有的政策就一条,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没有政策,过河就好(也就是猫论).......所以他可以很轻松的在88之后才三年就基本采用了学生们的很多说法,连社资都可以不管了.....
当然一个基本红线就是D是一定要掌权的,其他大家随便来.....
不能这么理解286,自然看很多现在的政策要不满了....从这点来说386很好的执行了286的政策.....
另: G产D改名G和D也就是分分钟的事情了.....
另另:需要声明,本穷是米鳖讨生活的G和D份子....
D是一定要掌权的,其他大家随便来.....
谁不管了社资?那些有能力“随便来”的“大家”都是谁?人民能够“随便来”吗?广大民工能够“随便”在大都市生活工作吗?学生和市民们能“随便”上街散步吗?农村居民能够“随便”处理自己的地产吗?西西河在国内能“随便”上吗?
还有广大网民敢“随便”发言吗?老兄你用“D”、“386”和"286"是出于亲切还是出于别的什么原因?
这篇文章发表在什么地方?
虽然我很同意他的很多观点,但感觉文章的组织有点乱。
由金融危机引发经济危机进而形成政治危机,这是我对未来中国几年形势的看法。如何真正实现人危到机的转变,就要看谁的利益得到保护,谁的利益摆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就是上面说的,俺是共和党的....
俺一点没有黑286....俺不看他说的啥,看他做的啥.....286最大的功劳就是相对和平的实现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崛起,没有引起一场革命.
大家现在都是在享受这个资本主义红利,虽然很多人不愿意承认,不过事实如此,再犟也白搭
至于谁是最大的得利者,那当然是资产阶级,就是现在G产D代表的那群....也别不高兴.....就是前三十年社会主义那段,大部分的老百姓又有啥资格做统治阶级....主席让大家感觉好点而已.....搁早年,你我这些话好点是右派抓紧点,俺们就要在牢里谈理想了
至于那些称呼,网上早就这么写了,省得被敏感词了
在展开的。以286所说的评价改革的标准,可能他自己都不敢相信。或者说,不敢去想。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个点出发,从摸着石头过河的实用主义精神出发,他大概已经看到未来是什么样子,所以画了这个指出什么是邪路的符,可惜,后面的人,从未当这个符是什么东西。
老兄走的也是坏的那条路。批判这样一条路,是当前的需要,正如三十年前批判另一条路一样。老兄如果因为改革三十年比建国三十年好而认为不该批判现在,那么你的思维就和当年的因为建国三十年比民国强而不思寸进的保守派,和民国那些觉得自己比满清强的精英一样。
选择是有限的。日本人有个俗语说与其什么都不做,不如做了以后再后悔。对三十年前的邓小平来说,他只能让他身边的人去摸石头。而对今天的人来说,看了前面所做的,是不能不后悔的。
过犹不及啊。
孔子春秋笔法,择要而记。人都死了,我们何必一定要证明人家是坏心眼呢?
的掘墓人。只是他主观上必须清算,否则,难以立位。
我也没说那个啊,我指的是毛主席对他“黑白不分”的评语。
关于社资'不争论'确实是286提出来的,所谓"随便来"是指在经济领域,民工可以随便到城市工作,随便散步已经影响到D掌权了,当然要灭掉,8^2和圈圈后在这点上D的警惕性还是很高的
[URL=]http://www.caogen.com/blog/index.aspx?ID=38
[/URL]
北京市人大:赶走人民,留下代表
2010-10-3 9:20:54
过节,上街庆祝怕遇管制,便闲置在家。 有闲暇,乱想,想到了《中国改革》时期的老同事笑蜀等人。见不着,请不到,于是上网翻笑蜀博客。 笑蜀勤奋,有激情,几乎天天有新作。其中一篇《赶走低端人员的调研是馊主意》,读后,思绪万千,有话不说不快。 笑蜀原文: “今年5月至7月,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就合理调控北京的人口规模展开调研。媒体刚....
日本不应该像小孩子由美国使唤
2010-9-30 8:28:48
我有很多日本朋友,我对日本一直是友好的。我真心希望中日友好。 日本在二战后,事实上是美国的附庸。 到上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直逼美国,日本似乎觉得可以摆脱美国站起来了,但很不幸,1985年广场协议之后,日本持续了数十年的经济停滞不前。 日本又不得不继续依附于美国了。 日本很可怜,是一个缺乏自主性的国家。 在日本过去30年的经......
90年代以来,几乎每一项改革都背离了改革初衷
2010-9-29 8:17:28
——改革迫切需要一场辩论和一个决议 我曾经自以为是坚定的改革者。我现在是改革的旁观者和质疑者,也是改革的建议者。 我1983年元月参加公社工作,1985年担任乡党委书记。直到2000年离开体制,做过四个乡镇的党委书记。 在我担任乡镇党委书记多年的改革实践中,搞过无数的改革,可以称得上最有改革意识的乡党委书记了。我主导过的众多项乡村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