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美味中国-第三届全国电视烹饪大赛总决赛的笑话 -- 老叶

共:💬21 🌺1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美味中国-第三届全国电视烹饪大赛总决赛的笑话

和老大从央视的演播大厅出来,已经是晚上八点半,拎着赞助商提供的纪念品,拖着

疲惫的步伐,饿着肚子走上大巴,就这样结束了一天的“节目录制”。老大的博士班同学

是中国烹饪协会的,昨天老大给我打电话,说有机会去央视参加“美味中国-第三届全国

电视烹饪大赛总决赛”的节目录制,其实就是去当观众,我欣然若许,长见识开眼界不说

,毕竟从来没有上过镜头,哪怕就在镜头前露一下脸也行,也好回来在熟人面前侃一番,

更具有吸引力的是中央台的节目,这可是国字号的,这么好的机会当然不会错过。老大通

知我早上7:30到北交大门口集合,人齐了以后,大巴从北交大西门出发了。车从西直门

一直向西行,大约一个小时的路程,拐弯抹角柳暗花明地到了一个叫做“北京亚洲影视城

”的地方,从外面来看倒更像一个废弃的大仓库。进去以后才显示出专业水准来,大厅有

三层楼那么高,各式各样的灯光一应俱全,北面的屏风幕布上挂着硕大的代表传统菜系的

四个篆体字:川、鲁、粤、苏,把大厅的气氛烘托地像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对面有五张

大灶台错落地分布着,五台专业摄像机在大厅中央严阵以待,观众席在大厅的东侧,前边

是特邀嘉宾席,观众席对面横放着一排的专业设备,就是节目录制的工作指挥台,主持台

在幕布的西侧,紧挨着工作台,评委席在幕布的东侧。

我们被要求坐在观众席上不许乱走动,这才发现观众也不是一般的观众,前两排是北

京电影学院个个花枝招展的美眉们,坐在后面的就是在这次节目前还没有见过世面可怜的

博士们,还有就是各个参赛的厨师带来的随从。我和老大还有铁军仨人坐一起,带着对节

目的种种猜测面带笑容各抒己见,而现场节目录制组导演,剧务,场务人员像蚂蚁一样忙

乱,像蚂蚁一样忙乱,忙乱...就这样一直忙乱着我的肚子叫了两声,饿了,一看表,我

靠,11:30,节目怎么丝毫没有一点开始的迹象啊?就在这时候,现场小小的骚动了一下

,本次节目主持人出现了-王小丫&朱轶,“是小丫么?不会吧,电视上好像没有这么漂

亮啊!”我和老大说着,用双手把眼镜使劲往起立,把眼球瞅成卫生球这才看清楚是传说

中的小丫,亭亭玉立的样子感觉像是和我小时候一起玩摆家家的邻家女孩,只是发型变了

,将刘海扎起来在后面盘了一朵花。不一会,一个矮胖穿白色西装的中年男人走在了观众

席前,他就是现场导演,操着青岛and北京口音向大家大致说了一下节目的程序,最主要

的是向观众宣讲了一下“观众须知”,片刻,灯光齐齐射向了观众席,铁军说这灯光像浴

霸,照着发热,说着脱去了上衣,五台摄像机也像大炮一样对准我们,好像节目的主角是

我们一样,感觉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这个时候,所有的评委和主持人还有参赛的厨师都没

有落座,导演首先要求我们面带笑容地、使劲地、欢呼鼓掌,要采拍观众的镜头。我很纳

闷,怎么这样啊,跟演戏一样,我使劲鼓掌了,也面带笑容认真欢呼了,像周星驰第一次

拍电影一样,眼镜贪婪地盯着镜头寸步不离,希望摄影师给我一点镜头。一阵狂轰乱掌之

后,导演得不到满足,要求重来一次,再来一次,又来一次,还要一次,并要求我们看着

事先做好的假菜指手画脚,评头论足互相议论,让我们从心底流露出对大厨的羡慕,将来

也做一手好菜,其实我们什么也看不到,只看到导演举起来的、示意方向的那只胖嘟嘟的

东坡肘子。几次过后,就没有了第一次面带笑容鼓掌的激情,机械手快鼓成了熊掌,厚实

了许多,面部的表情都呆滞了,甚至有点狰狞。“怎么会是这样啊?”大家都嚷嚷着。我

看着老大,忽然就想笑,真的想笑,开心的笑,笑这样很好玩,毕竟原来没到过现场当过

观众嘛。就这样一共折腾了有十几分钟,随着主持人和评委的陆续到位,节目要开始了,

此时已经12点多。

节目是以本次大赛的主题:“九州同春宴”前几轮胜出的菜品出场开始,前几排先前

就座的美眉们后台换装后一人端一盘做好的成菜从后台鱼贯出场,就是这么简单一个出场

,足足折腾了有一个小时,这时候大家开始怀疑节目组的专业性,把如此简单的问题搞得

如此复杂也难为他们,已经1点多,看着美味的菜品,对每一个人的胃口都是一种绝对挑

战,哈喇子咽得咕咕的,真解渴。接下来,评委开始就座,小丫和朱轶也站到了主持台前

,一个手势后,节目录制正式开始。

首先是朱轶以两句李白的诗作开场白,暗合烹饪大赛的主题,声音宏亮粗犷,到底是

科班说相声出身。接着就是小丫,细腻而清晰的声音让人听了绝对是一种享受,但是,这

是在电视上,经过专业人员精心剪辑过的。在现场看完以后,你一定不会这样认为,小丫

每一句话都让人提心吊胆,每一句话都让人大跌眼镜,因为小丫的每一句话都要说错,都

要重来,重来几遍是个随机数,嘴里好像能跑火车,和韩乔生绝对有一拼,韩大嘴冤枉就

冤枉在体育竞技每次都是现场评论,不经过任何剪辑,相比之下小丫可幸运多了。这时,

观众已经耐不住性子了,饿得嗷嗷的,我看见好像有人饿得抚着墙。坐在身后的是老大他

们班学产业经济和企业管理的若干博士们,以他们的学识和阅历绝对不会视若无睹,其实

从一开始他们就充当了现场的评论员,把节目录制组的组织效率和主持人的非专业劈的体

无完肤,毕竟这是在中央电视台的录制现场,这里有主持人里的大腕,这里举行的是全国

级别的大赛,如此差强人意的表现难免令在场的每一个人失望。

其实节目的程序每一个都可以想象出来,开场、介绍嘉宾、宣读比赛规则,第一轮第

二轮第三轮比赛、评分、颁奖、收尾就完事,五位过关斩将的大厨们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下

终于上台了,介绍完大厨开始介绍今天参加比赛的裁判和评委及特邀嘉宾,值得一提的是

特邀嘉宾中有曾经唱过“朝花夕拾杯中酒”的那个孙浩和美女模特姜培林。

比赛的第一个环节是冷拼,也就是凉菜,还好,凉菜闻不到味道,不至于让大家的嘴唇决

堤。第一个环节结束后,大约是2:30,短暂休息,大家先解决内急问题,接着去领盒饭

,到底是全国烹饪大赛的现场,盒饭吃的也是津津有味,十分钟后,回到现场,此时有一

部分观众溜号了,剩下三分之二,不过没有关系,当过一次现场观众,你会学习到很多原

来不知道的东西。就整体而言,节目是分开录制最后整体剪辑的,就拿观众来说,正如刚

才所言,我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刚才录制完以后,就没有观众的事情了,因为他

用五台摄像机从不同角度录了好几遍,趁大家刚去的时候精神尚饱满,在节目剪辑的时有

需要的地方就把这几段加进去,其实这也是非常明智之举,因为饥肠辘辘地在原地佛坐了

一上午,每一个人的面部都能从QQ里找到相对应的表情。

如果说前面的低效率和非专业让你瞠目结舌的话,那后面的感觉就像是被强暴了一样

。重新开始后,要录制一段孙浩现场节目,猜到了吧,假唱,一共唱了三遍,嘴都不张,

除了观众在下面议论纷纷,其他在场人员都习以为常,两遍过后,观众不满,导演也不满

了,有点专业精神行不行啊,太“假”了,能看出来,重来,观众掌声起,在众目睽睽下

,孙浩来了激情,合着鼓点在灯光下扭动着小臀又唱了起来,后面的博士又附上了旁白:

前两次他没有关麦克风,假唱要关掉麦克,sb。噢,大家恍然大悟,真tmd长智慧!!

小丫的口误贯穿节目录制的始终,错不要紧,连伟人还犯错误呢,接下来的就有些匪夷所

思了。不可否认的小丫毕竟是央视的主持人,还是很有敬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比如说,

只要她对着镜头的时候,就会露出非常灿烂的笑容,除此,一概冷若冰霜,躲在台下的一

隅狂打电话。然而让人更接受不了的是小丫还耍大牌,和摄影师急。本次节目预计在春节

前夕播出,最亮的点出现在下面一幕,小丫还是那样笑着站在主持台前,大言不惭地对着

镜头说:“在我们节目进行的同时,与电视机前观众朋友们的短信互动也在进行着,手机

尾号为3319的来自湖南的观众朋友说到…”。啊,中午吃的1.5个盒饭就这样被小丫呼之

欲出,差点。现场观众一片哗然,而导演示意保持安静…。说到这里,我已经出奇惊讶了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央电视台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

是工作组效率竟至如此低下,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的虚假,一是小丫说谎竟能如是之从容

大赛评比的真实性,我不想去评论,烹饪是一个技术活,没有几下子也不可能闯到最

后的决赛,但是每个人的口味大相径庭,很难分出最后决赛的几个选手伯仲,只能说冠军

选手比较幸运罢了。但事先主持人问评委的问题,评委都是从桌边的资料里找出来念,显

然都是事先准备好了的。

这次去现场当观众,真是长了智慧,开了眼界,非一个博士二十余年苦读能明白的,

回来以后感觉嗓子卡了一根鱼刺,不吐不爽快,是以为记!

作者不详

家园 中央台的节目本来就是这样出笼的!

王小丫的大家腕脾,摄影师的弄虚作假,并不是耸人听闻的!

在新闻节目上都敢造假,其它的娱乐节目造点假,就不足为奇了!

家园 习惯就好了.中国的土博士往往智商高,其他低.

说土不是因为没出过国,没镀过金,而是中国从本科生往上,往往缺乏对事物的理解力和感受力.文科如此,理工科尤甚.

家园 非也非也,不是土博士的理解力和感受力差,而是

这些事情超出了普通人的理解力和感受力的范围---想来洋博士对这种事情也未必领会更深刻罢。

家园 我参加过几期这类节目录制

这种节目是发票的,所以就会有一批退休人员专门来参加,而且各个节目基本是固定的一帮人.

就我所参加的节目看,即使是第一次参加录制,也没有文中所说的那种情况,而是好奇居多.文中所谈的那些事情都有,但是观众都很自然的接受了,基本是当趣闻看.不是我埋汰文章作者,我说他刻意丑化一点都不过.

就我所接触到的本科以上人员看,有一大部分处于只相信负面而不相信正面的状态,而且往往只看到很窄的一个面.事情和他设想的不一样,他一定是从负面来解释.我说他们理解力差,就是说他们不是按照"情理"而是按照"好坏",并且是他们自己认为的"好坏"来看待问题.

至于自以为真理者更是比比皆是.

家园 你小心出门要带安全帽欧,

否则要被人砸了黑砖砍了脑门,被老鼠踩坏了脚,鸭子撞坏了腰,不要怪我没有提醒你。竟敢污蔑土博士们,哼哼,真可惜飘飘不在,要不然,哼哼。

家园 也有玩真的时候

国际和平年知识竞赛,红楼梦等等,不是直播,但是观众都挺投入的,现场也很热烈,也没有要求鼓掌的。

记得和平年竞赛的时候出了两个笑话,一个是我们学校的选手一用力,把给选手发的服装挣裂了,这种发的服装挺帅的,袖子是用按扣连接的,不过也没想到这样不经折腾。另一个是比赛中有一个兄弟想让分给另一个朋友,现场只好中断。

红楼梦那次也是没有预先组织,但是时间比较拖得长,有些闷了我就拿了本书看,这时候有个抢答,我正好答了,得了支钢笔。下来人家说形象太糟糕了。答题的时候手里拿着书,别人说 -- 这肯定是预先安排好了照着念的。。。

家园 您真睿智,竟然能看出作者肯定是土博士来,佩服您。

中国从本科生往上缺乏对事物的理解力和感受力,看来您肯定是在国外念的本科喽,因为显然您认为您自己是很有理解力感悟力的。

我的印象是中国人都很有分析理解复杂事物的特长,为什么我们好多中国人读书读得好呢?就是在理解力和感受力上强于别人。

您的题目就更荒谬,土博士都智商高,其他低,先不说我认识不少智商不比别人高的土博士,其他不低的土博士也遍地都是,我们空空导弹研究院做新型号的都是土博士,做出来的玩意有人怕,他们不如你的唯一地方是没有你嘴大敢说!

家园 抱拳抱拳

老猫纳米请慢动手。

猫兄担河里的元帅,纳米是西西之文仙,都是兄弟敬佩的朋友,莫为一言伤了和气可好?猫兄乃是就事论事,偶尔嘴大了一下,纳米并非吹毛求疵,无非友情劝告。建议猫兄稍加修改,莫伤众,纳兄平平和气,多包涵。如此,大家照样是西西好兄弟,如何?

自家兄弟,哪有非动武不能解决问题的?请二位止戈可好?

家园 我本人根本无所谓,也没有觉得被他语锋所伤。

我就是看不惯他这种做了半个洋人掉过头来挖苦自己同胞的架势。

家园 现在的大部分节目时间要求高

很多节目净时间不超过四十五分钟,短的恐怕只有二十分钟.这几十分钟里还要各种镜头都齐全,这样,只能先录好,然后再剪辑.

说起主持人,恐怕是自己节目里的大拿,也是"第一"拍板人.

家园 其实美国也一样

有个朋友是歌剧演员,光唱歌剧不能糊口,就经常去给电视台作“观众”,NBC啥的。他们有一批人,轮着来,都是经纪人安排。

还有卖衣服的节目,所谓“现场电话”,都是几个月前录好的。

当然不是说美国就是标准,只是想起这事,凑个热闹。别打我啊,我胆儿小,害怕!

家园 这话得献花
家园 真是一拳要打一大片,我替我哥哥抱屈。。

俺哥不仅仅是土博士,还在浙大的能源研究所做过土博士后。。。那要这么说,土得都该掉渣。。。。。按您的逻辑,那越往上的,越理工科的不就越土么。。。。

可我,第一崇拜俺爹,第二崇拜俺哥的啊。。。。

咋办呢?西西。

(小声说一句),这样吧,建议元帅您日后少用话语里的绝对口气,尽量用相对语气,把话说完整,这么敏感的话题,(这样就少点人跟您打仗呐),成不?

家园 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我想猫元帅的本意不是这样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