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抛弃了的习惯系列之:戴手表 -- 大懒虫1号

共:💬30 🌺12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呵呵

我最近工作顺利,生意也不错

但是人品不佳

结果我大肆购买了一块码表,一块双时区,两块飞轮.....

结果RP不好,只好买下4块假的用来弥补人品的缺失

家园 倒是可以的哦!

把手链和手表结合起来,做成一串

发设计图吧

家园 不过卡西欧的数显表和地摊货太像了
家园 嗯,

开始写这个的时候,是忽然念头一起,嗖嗖嗖就敲完了。写完我才回过味来,手表这个东东,的确是很具备亲友意味的,往往跟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们联系在一起的。【写关键词的时候我选了“重要人物”。】

家园 戴手表是没问题,问题是前面加个“名”字,那附加值是大大的

现在可以玩的东西太多了(指可以彰显,标榜的,这两形容词好像太正面严肃了),年轻人不认同这种东西,怎么鼓吹都没用的。

家园 87-4-?

家园 推荐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艺术团演唱版《诗经·周南·关雎》

瑰丽清润,大赞

[FLASH]http://www.tudou.com/player/outside/beta_music.swf?iid=42724689[/FLASH]

87-4-?
家园 汗~咋这么大惊小怪捏,俺的年龄从来就不是秘密呀。
家园 文章标题应该是:“三个戴表的故事”
家园 谢子明兄推荐,好美!

男声尤其好,温润优朗,尤其最后那一句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悠~~~~哉~~~~~悠~~~~哉~~~~”

----真唱出了那种“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的感觉。

我从早上起来看到你这回复,就一直在听着呢,《诗经》真是要拿来唱的啊。

家园 做为85后,我可能得称你为嘉木姐

中国古曲网]外链出处,里面的不少古诗词演唱都很好。特别是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艺术团~~外链出处,根据诗经创作的几个作品清美润朴,依稀可闻古乐遗音,难得啊~

随着河南淅川下寺王孙诰楚编钟、舞阳贾湖骨笛等音乐文物的络绎出土,中华民族音乐发展史被一次次改写着。音乐文物凝结着中国上古旋律和音容的全部秘密。为了解开这些迷团,复活远古灭绝的艺术,河南博物院在各方面学者无私而热情的支持下,对夏商周三代的乐器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复制了最具代表性的近二十件乐器,包括打击乐器(编钟、编磐、鼓)、吹管乐器(笛、坡、石排箫、十七簧圆笙)、丝弦乐器(瑟、琴、筝)等。王孙诰编钟的宏大,虎座凤鼓的气势,舞阳骨笛的古老,漆绘绵瑟的华美等,无不保存着传统音乐中“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的“八音”,即八种质地乐器的奇特配置。河南博物院又通过中国知名的音乐史学家对古代乐曲的研究、创编、配器,使土鼓陶埙,奏出史前先民与大自然息息相通的天籁之声;钟磬瑟管,回旋三代庄严肃穆的庙堂雅乐。使人们真切地感受到古代音乐文化瑰丽、清远、神秘的意境。

本来想在河里写篇以华夏古乐艺术团作品为主的欣赏性文章,往河里吹吹古风(把河友吹蒙了好赚花)。奈何自觉文笔不好,国学也没多少修养,不敢妄然下笔,一直拖着。

家园 俺也不喜欢戴表,戴了一段时间,干脆把表带拆了,

剩下表头,用一条细尼龙绳穿着,系在皮带上,表头装在裤袋里,很方便。经常在看时间时,使旁人笑倒,细看,更笑倒——那可是当时很不错的西铁城全自动机械表。

这表,自有了传呼机,就放到一边去了,质量的确不错,现在还能用,前几年小女学认时间,拎出来摇一摇走得还挺准,顺带讲了来历,那表绳早已换成了万用表上拆下来的尼龙黑系带了,然后被小女带到学校招摇了一阵,据说是“唯一带表”,

家园 哈哈

其实,我戴我妈那只小手表的时间不足两年,后来我嫌戴手上碍事,因此是一直揣兜里或放文具盒里的:)

不过像你这样能传给下一代的,倒是罕见:))

家园 呵呵,岂止三个故事啊,起码有六个吧~~
家园 不错

我有印象的带的第一块表,也是块项链形的电子表,心形的,液晶数字的。。。

不过是装在书包里或者口袋里的,戴不得。。。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