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再问那三年到底有没有自然灾害 -- flyingcatgm
预先说明,本文只是列出两种说法的矛盾之处提出疑问,不想涉及什么“饿死三千万”的争论里去。
那三年的“人祸”没有人否认,但到底有没有天灾呢?一方说是“风调雨顺”,一方说是“天灾不断”。那实情到底是什么?反正不会是“风调雨顺”的同时又“天灾不断”的。好象双方都有自己的资料,在下就把两方的资料同时列出来,请方家品评一下,到底是谁在作假。
“天灾不断”一方的论据:
1959年全国出现了“受灾范围之大,在五十年代是前所未有的”严重自然灾害,受灾面积达4463万公顷,成灾(收成减产30%以上为成灾)面积1373万公顷(《灾情报告》第378页)。其中成灾占受灾面积比例30.8%,与历年比并不高,但集中在主要产粮区河南、山东、四川、安徽、湖北、湖南、黑龙江等省区的旱灾,占全国成灾面积的82.9%,而且各种灾害交替出现,对粮食生长影响十分严重,本年1-4月,河北、黑龙江出现严重春旱,影响300万公顷农作物,黑龙江受旱达4-5寸深,为历史罕见。4-5月的霜冻造成华北、黑龙江50多万公顷农田受灾。与此相反,从2-6月,南方三次出现洪涝灾害,珠江、长江、淮河流域洪水泛滥,造成200多万公顷农田被淹。3-6月,东部沿海和华北地区又发生风雹灾害。进入夏季,旱灾、洪涝情况开始对移。
6-8月出现江淮流域为主的大旱灾,到7月下旬受灾面积已达821.2万公顷,持续到8月上旬扩大到黄河以北和西南内陆,受灾面积达2276万公顷。7月下旬,河北、北京、黑龙江地区突降暴雨,山洪骤发,200多万公顷农田被淹。
7-9月,东南沿海遭到5次台风侵袭,最高达12级,使120万公顷农田受灾。
本年灾害从受灾面积看已是建国以来前所未有,更重要的是灾害种类繁多,在部分地区轮番发生。除旱灾、霜冻、洪涝、风雹外,还出现了建国以来不多见的蝗灾、粘虫灾、鼠灾。
1960年,继1959年大灾害后,全国大陆除西藏外又发生了建国后最严重的,也是近百年少有的特大灾害,受灾面积达6546万公顷,成灾面积2498万公顷,受灾面积居建国五十年来首位(《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第35页,国家统计局综合司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以下简称《五十年汇编》)。主要灾害是北方为主的持续特大旱灾和东部沿海省区的严重台风洪水灾害。
1-9月,从去年秋天开始就缺少雨水的山东、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陕西等华北、西北地区持续大旱,有些地区甚至300-400天未下雨,受灾面积达2319.1万公顷,成灾1420万公顷。其中山东、河南、河北三个主要粮区合计受灾1598.6万公顷,成灾808.5万公顷,分别达整个旱灾地区的68.9%和56.9%.山东、河南境内的黄河等河流都长期断流,济南地区的800万人生活用水告急。进入夏秋,旱灾扩展到江苏、湖北、湖南、广东、四川、云南等南方地区。整个大陆省区除西藏外旱灾面积达3812.46万公顷,是建国五十年来最高记录。
6-10月,东部地区发生严重的台风和洪水灾害。5个月里台风登陆11次,高于以往平均数近两倍。台风过境时间高达10-20小时,高于往年平均数三倍以上(《灾情报告》第379页)。台风造成暴雨频繁、洪水泛滥,广东、福建、浙江、安徽、河南、江苏、山东、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11省受灾993.3万公顷,直接死亡5000余人。山东部分地区30多天里降暴雨19次,平地积水3-4米。东北辽河、太子河泛滥,流量为有史以来最大,淹没辽宁、吉林等地143.7万公顷,“鞍山、本溪等地区农田、村庄受到毁灭性打击”(《灾情报告》第378、379页)。
本年3-5、9月,东部和西北部发生严重霜冻灾害,波及11省区,受灾面积138.1万公顷。3-9月,还发生了由南向北推进、波及21省区的风雹灾害,受灾面积达392.26万公顷。
本年大灾害不仅面积超过以往,而且是在1959年灾害基础上连续发生,危害极大,成灾人口达9230万人,春荒人口高达12980万,相当于1949-1958年各年平均值的3.8倍。另一个特点是旱、洪灾同时发生,反差极大,一个省内,部分地区暴雨洪水泛滥,另部分地区持续干旱,给救灾带来复杂困难。
1961年,全国连续第三年发生特大自然灾害,受灾面积6175万公顷,仅次于上年,为建国五十年来第二位。而成灾面积达2883万公顷,为1994年以前最高(《五十年汇编》第35页),其中四分之一绝收(减产80%以上为绝收)。成灾人口16300万,也超过了上年。本年春荒人口高达21800万,相当于1949-1958年各年平均值的6.4倍,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一以上。
从去年冬季持续到本年3月下旬,黄河、淮河流域1300万公顷农田遭受大旱,4-6月,旱情扩大到长江流域广大地区,年内全国旱区受灾面积达3784.6万公顷,成灾面积1865.4万公顷。其中河北、山东、河南三个主要产粮区小麦比去年最低水平又减产50%,湖北有67万公顷未能播种,河南有73万公顷基本失收。4-5月,淮河流域遭受霜冻、大风灾害,淮北有375万公顷农田受灾。倒塌损坏房屋504万间。4-6月,江南珠江、湘江、赣江、闽江流域两次普降暴雨,洪水决口,泛滥成灾,水淹10个县市城……7-8月,海河、黄河平原连降暴雨,发生严重水涝灾害,其中河北、山东部分地区灾情是百年未遇的,受灾面积达160万公顷,占播种面积54%,近100万公顷无收成。
到9月,灾区有60万公顷仍积水未退,聊城、沧州有3500个村庄被水包围,280万人断粮,沧州专区死亡人数占总人口4.9%.7月下旬至8月,东北局部地区遭受暴风雨侵袭,山洪暴发,冲入伊春市,交通、电讯中断,工厂停产。松花江流域7万公顷绝收。
8-10月,东南地区的广东、福建、浙江、江西、江苏、安徽遭受台风袭击11次,其中12级以上占9次,是建国五十年里最多的(《灾情报告》第82页)。淹没180万公顷农田,造成损坏渔船、倒塌房屋、冲毁海堤、死亡人数的损失都超过往年。“三年自然灾害”在建国五十年以来自然灾害史中的地位,可以从下表中看出:1958年全国受灾面积65571万亩,1959年98812万亩,1960年全国受灾面积92623万亩,1978年全国受灾面积72660万亩(原表有五十年数据,略去)。这三年受灾面积确实大大高于建国五十年来的任何一个时期。
“风调雨顺”说的依据:
表2显示,1959~1961年间,中国大地风调雨顺,,全国的旱涝态势相
当正常。
并且,其正常的程度甚至令人吃惊。
1959年总指数为-9, 平均指数为-0.075,其中旱的2度站为13个,它
们是长治、洛阳、郑州、信阳、德州、临沂、荷泽、苏州、宜昌、汉中、安康、万县和昌都;偏旱的1度站为25个。2度站、1度站合计38个。涝的-2度
站13个。旱、涝站合计26个,为总站数的1/5强。
1960年总指数为+11, 平均指数+0.092,其中旱的2度站仅8个,即大
同、临汾、郑州、屯溪、邵阳、百色、汉中和铜仁;偏旱的1度站为44个。2
度站、1度站合计52个,说明1960年偏旱的地区较常年为多。涝的-2度站14
个。旱、涝站合计22个,不到总站数的1/5.
1961年总指数为-1, 平均指数-0.008, 其中旱的2度站15个,开原、沈阳、朝阳、赤峰、南阳、信阳、济南、安庆、郧县、沅陵、喀什、康定、
重庆、铜仁和贵阳;偏旱的1度站29个。2度站和1度站合计稍超出总站数的
1/3.涝的-2度站12个。旱、涝站合计27个,不到总站数的1/4.
不论是从总指数、平均指数看,还是从2度和1度站、2度站和-2度站所
占的比例看,也不论是单独看其中一年,还是看三年平均值,1959~1961年
都可以说确实是“正常年景”。它甚至比公认的风调雨顺的1957年(+27,平均指数+0.208)和1958年(总指数-21,平均指数-0.175)更为
接近旱涝相当或不旱不涝的正常指标──0.尤其是接连三年平均指数都没有
溢出±0.1,三年总平均指数仅为+0.003,这在《全国各地历年旱涝等级资
料表(1895~1979)》上,再也找不出第二组来。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我父母准备结婚的东西被大水冲得精光。我父亲当时在部队,抢险抗洪,抢救出不少的大炮和炮弹,自己却只剩一条内裤,我爷爷的房子也没了。只好到我姥姥家去住,那种滋味可想而知。事后政府(包括部队)一点儿补偿也没有,我父亲从此对共产党。。。。。。
为了反击一个谎言却要编造另一个谎言,损害只是自己而已。
另,对你父亲深为同情。
我不知道风调雨顺出至哪里,反正我们家的生活一直很苦,父母没日没夜的干才把我们五个孩子抚养成人。生活的改善是在92年以后了。
却一直不敢动笔,往事不堪回首哇!
金辉的文章不是说没有灾害,而是说中国面积大,任何一年都有灾害,那几年的灾害比起其它年份,不大,甚至更小.
我童年是在汉中度过的,下面就是汉中的水利农业概况:
秦末,刘邦为汉中王,部属肖何、曹参在汉水之上拦河筑坝,修建山河堰,蓄粮养兵,击败项羽,创立西汉王朝。《宋史?河渠志》载,“山河堰灌溉甚广”。引汉水灌溉农田的五门堰、杨填堰,亦创于汉朝。
东汉末年,诸葛亮屯兵汉中,增筑山河堰,发展农业,积蓄粮草,六出祁山,势成三国鼎立。
明清年间,汉中水利又有发展。清嘉庆《汉中府志》记载,汉江沿线有大小渠堰138条,古陂池12口,灌田19.8万亩。
新中国建立之初,百业待兴。1949年特大洪水肆虐,汉中原有水利工程毁损严重。政府不惜投入,抓紧整修汉江沿岸的汉惠渠、褒惠渠、??(应为三点水旁)惠渠,满足农田灌溉急需,“汉中三惠”名扬西北。
59年,自然灾害让我离开中学,辍学在家。情景至今记忆犹新:
水库、水池、水渠、水沟、水塘……全干涸了。平时要乘船才能度过的汉江,那时候,不用挽裤子就趟过去了。
只有供人们吃水的水井,还有一点点水,但是也经不起连续提水,常常是提一会儿就干了。要歇一晚上才能再渗一点水出来。
水稻田龟裂,辛苦种上的旱作作物玉米、大豆、种下去也不发芽。烈日曝晒,赤地满目,连续两年绝收。
树皮剥光了,草根挖光了,能吃的不能吃的,都吃光了。
……
这不叫灾害,还有什么能叫灾害?
。
比之附近地区,汉中还是经济发展相当好的地方。就汉中地方,想知道的是,59年前后是否天灾不断,一直到59年自然灾害达到顶峰?
谢谢陈叔了。
汉中的灾害那时候还算轻一点的,但也够厉害了。
俺有一个同学,姓候,一家七口没粮吃,他爹一咬牙,把一个15岁的MM卖到了深山,也只换回来50斤苞米粒。余下六口,用这点苞米和着野菜,度了半年饥荒……
确实是血淋淋的,那个mm救了6口人,想起来心痛。
这么大一个自然灾害也被讲成是虚构的,实在难以置信。
吾家广东
看看下面内容,这叫那几年的灾害比起其它年份不大,甚至更小?所以说这是两篇文章基本事实完全抵触,到底谁在故意撒谎?
1959年全国出现了“受灾范围之大,在五十年代是前所未有的”严重自然灾害。。。本年灾害从受灾面积看已是建国以来前所未有,更重要的是灾害种类繁多,在部分地区轮番发生。除旱灾、霜冻、洪涝、风雹外,还出现了建国以来不多见的蝗灾、粘虫灾、鼠灾
。。。
1960年,继1959年大灾害后,全国大陆除西藏外又发生了建国后最严重的,也是近百年少有的特大灾害,受灾面积达6546万公顷,成灾面积2498万公顷,受灾面积居建国五十年来首位
。。。本年大灾害不仅面积超过以往,而且是在1959年灾害基础上连续发生,危害极大,成灾人口达9230万人,春荒人口高达12980万,相当于1949-1958年各年平均值的3.8倍。另一个特点是旱、洪灾同时发生,反差极大,一个省内,部分地区暴雨洪水泛滥,另部分地区持续干旱,给救灾带来复杂困难。(按:要按金辉的算法一平均,那还真是风调雨顺了)。
1961年,全国连续第三年发生特大自然灾害,受灾面积6175万公顷,仅次于上年,为建国五十年来第二位。而成灾面积达2883万公顷,为1994年以前最高(《五十年汇编》第35页),其中四分之一绝收(减产80%以上为绝收)。成灾人口16300万,也超过了上年。本年春荒人口高达21800万,相当于1949-1958年各年平均值的6.4倍,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一以上。
从去年冬季持续到本年3月下旬,黄河、淮河流域1300万公顷农田遭受大旱,4-6月,旱情扩大到长江流域广大地区,年内全国旱区受灾面积达3784.6万公顷,成灾面积1865.4万公顷。其中河北、山东、河南三个主要产粮区小麦比去年最低水平又减产50%,湖北有67万公顷未能播种,河南有73万公顷基本失收。4-5月,淮河流域遭受霜冻、大风灾害,淮北有375万公顷农田受灾。倒塌损坏房屋504万间。4-6月,江南珠江、湘江、赣江、闽江流域两次普降暴雨,洪水决口,泛滥成灾,水淹10个县市城……7-8月,海河、黄河平原连降暴雨,发生严重水涝灾害,其中河北、山东部分地区灾情是百年未遇的,受灾面积达160万公顷,占播种面积54%,近100万公顷无收成。
俺现在在伟大的首都北京,没有暖气,室温14.8摄氏度。因为北京的天然气突然不够用了,要降低取暖温度,要采取紧急预案,因为有人说今年是暖冬,因为有人把煤球全取消了改成天然气,现在正要求远郊区县周边地区不用天然气全部支援首都呢。
三年自然灾害?6500万年前小行星还撞地球了呢!
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