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归去来兮”的讨论 -- 穿越
公司是很现实的,纯学术的研究没有什么兴趣,实际的项目有时间表,到时候要出货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第一缺乏学术自由,第二缺乏时间自由。好处是公司也是很现实的,你要是在理论上解释不了,但能够提出一个管用的经验方法,价值和优美的理论没有两样,“下面”是不会嫌你的成果“不够档次”的。
另外一个问题是和“下面”沟通的问题。学术研究首先要把条件理想化、简单化,否则一锅煮,什么也研究不了。工业实际反过来,别跟我谈理想化、简单化的条件,我就是这么一个情况,你有什么高招?这和大学的氛围是不一样的。
谁都会唱重视科研的高调,但在经济紧缩的时候,R&D总是最先缩减的对象。他们一旦离开公司R&D,有时候会有点尴尬。他们的成果大多是秘而不宣的,学术界不一定注意到;他们的研究高度专业,他们没有教学经验,可能也不对大学的胃口。好处是他们讨钱的功力在公司里已经练出来了,到NSERC磨嘴皮驾轻就熟。
做两年博士后再回国可能会好一点。出了大陆有海归困惑的以外,在大陆之前有韩国台湾的海归问题。很多留下了没来得及回韩国的,无论学术发展还是生活都比回韩国时机好的要多一点遗憾。
两年博士后以后就被就能够独当一面了,也就是说自己有自己的科研立项的能力,有带研究生的能力等。当然,这些都看个人,有些人博士后也未必能回国独当一面,一些人不必博士后会前也能独当一面。
国内条件环境不尽人意,这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问题。就让当初决定留学一样,不确定性忽然大增。
如果发表文章都是老板代笔,估计留下来搞研究以后是有问题的。不过,也有人一辈子做博士后的,一辈子低薪搞研究,这种人也有。记得有一年一个俄国博士后开枪打老板,就是做了一辈子博士后,到了五十多岁,老板不续合同了。博士后都是一年一续合同的,要看老本有没有经费。
大学一个教授在其任期中带出几十个研究生,而教授职位基本上是退休一个补一个,即留在学术界的只是研究生的百分之几。真的想在学术界呆下去,回国比较确定,回国基本可也保住此人学术生涯的意愿不会落空,但是,学术造诣要出人头地,或许留在海外希望多一点,但就楼主朋友的英文状况,估计还是回国靠谱。即便不马上回,也要为回国做好打算。
我接触的一些例子,完全靠公司自己弄研发的,基本上很少。现在国内更多的是学习美国,整合产学研的资源,看看高校院所有无好的专利或者技术直接引进或者买断,现在比过去好的一点是,后面一大堆投资公司,只要项目好,可以赚钱,那么投资这块多少不用太担心。
可惜的是技术和研发哪是那么好弄的,弄个专利容易,真正弄个好的技术应用于实践那个时间啊,等不起。
国内现在走正规途径每人每年也有五万美元的换汇额度啊。
手头留有一笔不与rmb同步的钱,至少能应急吧。
还是用我熟悉的聚乙烯做例子。单一反应器生产聚乙烯已经有50年以上的历史了,工艺各有不同,但使用单一反应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从大学科研角度出发,可以研究的东西有太多,从混合、催化、反应、相变、传热……,但一个很实际的本质问题就是:高密度聚乙烯强度高,但加工性不好;低密度聚乙烯则反之。这是一个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问题,几十年来,螺丝壳里道场做过很多,但从来没法根本解决问题。工业界从实际出发,提出用两个串联反应器,一个产生高密度聚乙烯,另一个产生低密度聚乙烯,然后两者按一定比例混合,就可以解决强度和加工性问题。这在理论上几乎没有什么价值,但开拓了一个崭新的市场,此后理论界也醒悟过来,研究双反应器的种种问题。
向晨大学习了。
公司很多依托学校和政府,R&D没有硬性需求,有的凭借政府资助招徕临时人员,即便固定位置实际也不固定,随时走人,公司核心的还是老资格的工程技师人员。
转一个公司研发职位趋势的
不过这个政策时间挺长了,我记得05年汇改那会就有了。
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留后路的办法。呵呵。
要么大的企业,要么高校,都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上,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基本上只能靠小的产品和技术吃外围和次要的市场,上规模和档次的肯定竞争不过大企业。
高校是另类,占据那么多研究中心、实验室,每年无数资金过来,又对接世界的先进课题,不搞出点什么实在是浪费。
在股市上,我很看好你哦,哈哈
不换成别的外币保值就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