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浴池效应——实际是螺丝钉精神被奚落老实人等于无用开始的 -- gzdcl

共:💬24 🌺3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哈哈哈,莫关系,我早笑纳了

还劳烦你为此专门送信,没有给你及时回执,海涵。

我也是昨天(好像)扔了不知是第一还是第二个蛋(因为曾经想扔的时候提示过资历不够什么的)。不过我不是因为看重某人,而是纯粹因为文字——说不定那天还会给同一个人献花呢

——————————————

哦,还有啊,“工贼时传祥”这个材料好像不是你所谓的“旗手”啊——我告诉你吧,叫什么——

[SIZE=3]《首都政法兵团》编辑部整编 [/SIZE]

家园 那为什么要批铁人而不去找干部算帐呢?

在王进喜的带动下,有些干部,不断加大劳动强度,按排工人连续几天几夜工作,干部却轮班休息。工人怨声载道!所以批判王进喜的大字报中,就说他比“资本家工贼还要霸道,还要残酷!“。

家园 呵呵,你可能没注意吧?

上面第三段:

会标是“王进喜、张洪池答疑大会”——问张洪池的问题很多——后来主持人不得以就让张洪池站在板凳上低头认罪,才算稍微平息一下台下个别人的气焰

大概这位张洪驰可能就是你说的干部吧?

还有,“在王进喜的带动下,有些干部,不断加大劳动强度”这算不算对你问题的一个回答呢?

而且,不知道你有没有看到大龙猫的时间序列:一月回大庆抓革命促生产,二月,遭批斗,三月,总理叫停。

这样快速的民主集中制的群众运动是不是既达到了甄别、教育群众的目的,有保护和促进了生产呢?当然,如果是一个坏人较多,总理主席都叫不停地环境,那可难说。

家园 有的。

  七十年代推出的王国福。

  当时一开始富传他的精神是“小车不倒只管推”,没多久就有批判文章说他“埋头拉车不看路”。

  再后来推出的此类典型就都写成“抬头拉车也看路”。

  至于文革前的文革中还活着的劳模其本上都处于半打倒状态,基本没人提。

家园 谢谢,说实话,过去的劳模知道的不多

不过,临时查了些资料,不知道是否是一个人。

从内容看,好像王国福的“路”很明确啊。

王国福不知道,不过《金光大道》可是如雷贯耳啊,而后者在今天的际遇,乃至于其作者的际遇,可能包括柳叶刀在内的大师们都烂熟于胸吧?

而且,就假设王国福当时确实被某些人命之为“埋头拉车不看路”,那也只能说明当时阶级斗争的存在并激烈,而不能说明作为劳模的王国福实际的“只拉车不看路”。

而且,您也看到了,关于这个问题的本质,其实是柳叶刀网友和我的关于“浴池效应”的时间问题,这个不过是个衍生的问题而已,估计也不是他所乐意深究的。

第一个:外链出处

王国福:

  北京市大兴县红星公社大白楼村小队长兼支书,他以“拉革命车不松套,一直拉到共产主义”的顽强拼命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带领乡亲们学大寨,大干社会主义,直到1969年11月6日病逝。 由“北京市革委会调查组”、《北京日报》记者、新华社记者联合采写了《拉革命车不松套,一直拉到共产主义———记无产阶级优秀战士王国福》,载于1970年1月20日《人民日报》。他当小队长期间,坚持“不拿集体一根草,不多吃集体一口饭,不乱花集体一分钱”、“干活,他是头一个,分东西,他是最后一个”。他发展经济三不要:“不要投资,不要贷款,不要人家义务劳动”,一切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当时流传“一分钱掰两半花”、“小车不倒只管推”、“拉革命车不松套”等王国福语录。还有单弦《铁打的骨头举红旗的人》,头一句便是:“王国福,家住大白楼,身居长工屋,放眼全球。……”

第二个:外链出处

1969年8月,因病去逝。   1970年元月,《人民日报》及全国各大报纸,均以显著位置登载了报导其事迹   的长篇通讯《拉革命车不松套,一直拉到共产主义》。后,其事迹被选入小学课本。   两年后,作家浩然以他为原型,创作出长篇小说《金光大道》,不久被搬上银幕。

第三个:外链出处

家园 这个“只拉车不看路”只是当时斗争的表现。

  实际上那时的斗争形式与现在有些相似,当时凡是有说抓生产的,总会有人出来说路线的事,也算是两个凡是吧。

家园 这种现象我是相信存在的。

所谓左中右嘛。

不过,柳叶刀的时传祥例子和您的王国福例子都不能说明当时的“劳模只拉车不看路”的结论。

另外,柳叶刀的目的和你的也完全不同:她反对我将浴池效应界定在“新时期”,而是要强调文革时期就已经大行其道了。其实我想强调的不是说文革时期没有腐败,而是那是有强大的群众反腐机制,有主席坚持把握着大方向——许多冒头或将冒头就被群众运动掐死了——根本上说,这其实是对许多人的挽救机制。

家园 帮LZ配个插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被树立“小车不倒只管推”典型的是许昌的杨水才

是水道杨大队书记。

记得很小的时候看连环画,最后一页说“杨水才没有死……”,心中释然,小小童心很高兴:原来杨水才没有死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