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抗美援朝期间空战的一些细节想和大家探讨一下 -- yg1993
米格-15作战半径300公里,佩刀是将近800公里,达到这个距离两种飞机应该都是配副油箱的。
个头上看,这两种飞机都差不多大,用的发动机推力都是3000公斤级别的,只不过毛子的涡喷买的是英国的技术是离心式发动机,美国是轴流式的源自德国。
而且米格的最大平飞速度不如佩刀,至于上面网友说的米格-15能做超音速飞行,那应该是特例,空战中用不到的。
也可以说当初的这个决策完全落空了
这话居然也有人信?TG空军什么时候比美国人还富?还是你认为当时整个苏联空军全去朝鲜了?
有不少描述美军以少胜多的空战故事,3D的演绎,真的很精彩!
是精彩,可惜永远只能意淫。有种就把当时以少胜多的飞行胶片拿出来看看,这不难吧?就象狙击兵岭是美国人先喊出来的一样,米格走廊也不是中朝方面叫出来的,美国人不吃亏怎么长记性?
就像普通人开车那样,自己有车的,都明白,就是刚刚拿下车本,那个水平是绝对不可能和有3-5年全职经验的专业司机对比的。
战争中有交通规则吗?经验少是吃亏,但架不住人玩命,尤其是在空战这种很多情况下是一对一的场合。当时美国老油条和中国土八路一样,都是才上的喷气式,这方面经验半斤八两,更何况开惯了螺旋桨飞机的老飞行员对喷气式很可能并不是太适应。
当时一个雷达连前出到鸭绿江边设置雷达站,遭到美国鬼子的突袭轰炸,整个连只有回团部领给养的司务长没事,其余都挂了。可见美国人是绝对不会给中国空军在朝鲜设基地的。
此人相当牛,平常不言语,但一写东西都是真货。他认认真真地研究过大量朝鲜空战资料,凭事实说话。他的巨著早已在网络上流传多年。
在河里也有他的文章。
面对技术装备和经验都远远超过自己的美军,年轻的志愿军空军有很大的战损这一点儿都不奇怪。但他们敢于亮剑的精神是值得后人永远学习的。战损统计中的不准确丝毫不能减少他们立下的功勋。这和抗战期间我们跟打鬼子打,装备很差的八路军损失总是大于日军是一个道理(多数战斗中)。战斗损失虽然大,但八路军最终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
朝鲜战争同理。
我们对战损统计应该抱着实事求是态度。这是对牺牲了的空军飞行员最大的尊重。
好多事情当年不能说。到了现在,总有一些东西可以说了吧。
驻守在某岛,频繁地被米军袭击。
巴西赢球根本不值一提,给中国队进球了,就等于输了……
美国佬这么牛,还不是被砸下来几个王牌?有此等战绩,即使是20:1,中国空军也堪称“壮哉”了!更何况,中国由于参战,“一夜之间”成了空军强国,即使损失再大,也是值得的!
为什么韩战停在三八线?越战不越过十七度线?为什么你的主子在97年老老实实的把香港还给中国大陆?不好意思,为了让你能看懂,这里借用了一些港璨台巴子才使用的名词。
上西西河也不需要。
“走廊”的英文原意是后街,就是猥琐男出没的所在。并没有该区域被中国控制的意思。反过来的理解就是除了该区域,就没有米格出现了。
空战战果的统计,双方都有很大水分。当时战果基本看照相枪,胶卷上敌机如果冒出一团黑烟就判定至少击伤。其实更大可能是对方开油门加力。
听一个英国专家说过,米格15是当时最优良的战斗机。
看凤凰台做个一系列采访,中国老飞行员谈朝战。这些人都击落过美国飞机,退役的时候都是将军、司令员5的。咱听上去的感觉是,击落美机很多都是他们逮了便宜,歪打正着那种。最逗人的是,这些老飞行员在绘声绘色描述空战的时候,都像单田芳说评书那样,时不时来句国骂,tmd,qnmd这类...
说这话就欠X,老霉飞行员在科所沃的上报了多少坦克击毁?后来南军又开走多少?
这还是现在条件下的统计,还拿朝鲜越南战争的统计来哦。
哦你个头啊
有一部分美军飞机去炸机场,总比都去炸运输线和阵地强。
个人理解,打仗的时候有些本手是一定要下的,虽然己方未必能得利。好比在北朝鲜的飞机场,不能因为害怕轰炸就不修了。他炸归炸,我修还修。战争本来就是激烈的对抗,一些地方我守,一些地方你守。但是该打的牌一定要打出来,不能退缩。
米格-17可以说是米格-15的改进型号吧,米格-17在东南沿海和佩刀多次发生过激烈的对抗,可以做一下比较
对抗的延续——MIG-17Ф与F-86F在中国的较量(转自东亚人博客)
操纵性和稳定性是衡量战斗机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它主要由飞机的布局决定。 F-86 是架相当平稳滑顺的飞机,它的优点是水平面盘旋性能较佳、飞行稳定性高利于射击,是个稳定的机炮平台;但飞行高度及爬升速度不如米格-17。F-86在小速度时安定性和操纵性较好,机动飞行中跟随性较好,舵面效用高,飞行状态变化迅速,特别是进入俯冲比米格-17快。在高速飞行时操纵性能仍然十分良好,几乎没有尾旋趋势。在大M数下(M0.95以上)机翼仅稍有下沉。
MIG-17采取了将机翼后掠角从MIG-15系列的35º增加到45º、提高发动机功率(从MIG-17Ф起增加加力燃烧室)等措施,其试验机在平飞中即达到了M1.14,是苏联第一种超音速战斗机(注3)。它保持了MIG-15最大飞行高度高、爬升速度快的的优点,但也继承了其高速飞行时不稳定、容易形成尾旋下坠、难以横向平衡等缺点,是个不稳定的机炮平台。MIG-17在速度超过M0.86后会出现摆头(偏航)趋势,几乎不出现失速告警,到失速速度便会出现快速滚转,为了便于飞行员进入尾旋后按照规定动作改出,MIG-17延续了MIG-15系列的传统:在仪表板中央垂直向下涂有一道白线,作为尾旋恢复期间矫正操纵杆的目视辅助标记。即使如此,由此而引发的事故率也比较高。
液压系统
F-86的液压系统采用了210公斤/厘米2的单一压力体制,这种高压体制的液压系统对各部件的强度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也带来了附件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总的看,比采用低压力体制的MIG-17先进。
MIG-17的液压系统由收放系统和助力系统两个分系统组成,采用双压力体制。收放系统(主系统)负责收放起落架、襟翼、减速板和可调喷口,工作压力为135~140公斤/厘米2。助力系统负责操纵副翼,工作压力为40~60公斤/厘米2。采用两种压力体制和两套系统的好处是冗余度高、对强度要求不高的部分可降低制造工艺要求,进而降低成本,但也存在全系统体积庞大、管路多维护不便的缺点。苏联在对缴获的F-86进行分析后,经过再三论证,结合其他情报,终于在MIG-21上首次采用了210公斤/厘米2的单一、高压体制液压系统,并完全仿制了F-86的应急电动液压油泵。可见当时苏联在液压技术方面比美国落后约5~10年,这给MIG-17的地勤人员带来了一些不便,在战时可能会影响到MIG-17的出动率。
三、机载设备和座舱布置比较
座舱内布局的合理化程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飞行和空战,座舱总体布局和舱内各类仪器仪表的设置和设计应充分考虑到飞行员操纵的方便性与舒适性,尽量合乎人体工程学,以减少飞行员负担,使其能快速、持续地执行空战运动。F-86在这一点上比MIG-17先进许多。
仪器仪表设置
在作战和紧急情况下,飞行员很少有时间检查仪表,如采用明显的颜色标记可清楚便捷的警示飞行员飞机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处置。如果标记不明显,要发现问题则需先看清刻度,再进行心算、换算,必然耗费较长的时间,容易贻误处置时机。在F-86上,仪表盘上均有醒目的蓝、黄、红色标志,分别对应安全、警告、危险刻度。MIG-17上虽然也有,但不如F-86明显醒目。
按照苏式飞机的座舱设计惯例,MIG-17把常用的电门较集中地布置在左右配电板上,常用的设备是否已经打开 “一目了然”,使用比较方便,可以节省检查座舱时间、防止错忘动作。而F-86飞机的电门布局则按设备种类、职能划分,各类电门分别安装在各自所属设备的控制箱(盒)上,位置比较分散,这样要求飞行员在地面滑行前座舱检查要仔细,否则容易出现遗漏。
油量表和燃油流量表是关系飞行安全的重要仪表,F-86采用电容式油量测量装置,油量表以公斤数指示全机实际剩油量,该装置还可根据温度进行密度修正以准确反映可用油量及续航力,便于执行需要精确计算航程和续航时间的远程作战任务或转场飞行。为让飞行员清楚的掌握瞬时燃油流量,发挥飞机最大航程并保证安全性,F-86装有燃油流量表。用以比较本次飞行中实际燃油流量与起飞前制定计划时的计算燃油流量间的差别,便于及早发现按照实际燃油消耗量能否达到预定的航程和续航时间,并采取必要措施。
MIG-17的油量表只以公升数为单位显示现用消耗油箱剩余油量,无法随时直接掌握全机的剩余油量。另外计算航程和续航时间时,还需将公升换算为公斤,非标准大气温度时还需要进行人工计算补充修正,这在飞行中容易分散精力,不利于飞行安全。此外,MIG-17无燃油流量表,无法在飞行过程中实时检测燃油消耗情况。
塔康导航系统
导航系统是关系飞行安全和全天候能力、续航力的重要设备,F-86除无线电罗盘外还装有与无线电罗盘及磁罗盘共用一个指示器的塔康无线电导航系统,可接收地面塔康台的信号作为近程导航设备进行定向、测距。由于塔康系统的工作频率较高,有较强的抗静电干扰能力,避免了在云中易受静电干扰影响定向的问题,因此比仅装备无线电罗盘的导航系统可靠性和实用性更高,有利于复杂气象条件下飞行、提高全天候作战能力。而MIG-17则仅有无线电罗盘,无塔康或其他类似近程导航、测距系统,因此在此方面远逊于F-86。
为了减轻因飞机机动引起的意外撞击对飞行员安全的影响,F-86装备了P-4A型飞行头盔,也称防护头盔。当飞机进行大幅度纵向机动出现较大的负过载时,如果安全带没有调节好,可能会将飞行员抛离座椅并导致头部猛烈地撞到座舱盖上,此时F-86的P-4A头盔将起到重要的缓冲作用。而MIG-17配套的飞行帽则无法给予飞行员这样的保护,在激烈机动或遭敌机射击飞机摆动、失控时,很可能会出现头部向上撞击座舱盖昏迷的情况,最后导致坠落。为了避免这种情况,MIG-17在瞄准具的主环调节钮上安装了一块又大又厚的海绵,以减轻纵向撞击时对飞行员头部正面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