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路遥《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 瓦斯

共:💬196 🌺677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书还是教育过我

我中学的时候年轻幼稚,偶尔看到这本书,里面有个人好像是车祸,双腿没了,居然还过上了幸福生活。当时我很震撼了一下,原来人生真的还有很多条路可以走。少了两条腿也是不能绝望的

家园 史铁生仅凭我与地坛就足以传百世,不是没有原因的
家园 我与地坛 的确是大佳!
家园 比较同意你的观点........
家园 嗯,有些题材是很厚重的。

嗯,有些题材是很厚重的。 厚重到绝大部分人不愿写;愿写的人笔力不能完全照顾到的地步。 只有伟大的作家可以以之完成伟大的作品。

你对《平凡的世界》的文学评论,有些地方我是认同的。 问题在于对那个时代的这个题材,相对来说,从分量到水平,拿得出手的就是这一部了。 无从比较起。

家园 你确定他在80年代籍籍无名?

他的小说《人生》在84年就被改编为电影,这个电影可是轰动一时。看看他在80年代初获得的那些奖项,就是那个时代的编辑们对他最大的肯定。

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描写一个农村知识青年的人生追求和曲折经历,引起很大反响,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改编成同名电影后,获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轰动全国。《在困难的日子里》获1982年《当代》文学中长篇小说奖并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

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

一等奖

  人到中年  湛容  《收获》1980年第1期

  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  叶蔚林  《芙蓉》1980年第3期

  天云山传奇  鲁彦周  《清明)1979年第 1期

  犯人李铜钟的故事  张一弓  《收获》1980年第1期

  蝴蝶  王蒙  《十月》1980年第4期

  二等奖

  土壤  汪浙成、温小任  《收获》1980年第6期

  追赶队伍的女兵们  邓友梅  《十月》1979年第1期

  啊!  冯骥才  《收获》1979年第6期

  大墙下的红玉兰  从维熙  《收获》1979年第2期

  蒲柳人家  刘绍棠  《十月》1980年第3期

  淡淡的晨雾  张抗抗《收获》1980年第3期

  开拓者  蒋子龙 《十月》1980年第6期

  三生石  宗璞,《十月》1980年第3期

  甜甜的刺毒  (土家族)孙健忠《芙蓉》1980年第1期

  惊心动魄的一幕  路遥《当代》1980年第3期

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 (1981~1982 )

高山下的花环   李存葆 《十月》1982年第6期

赤橙黄绿青蓝紫   蒋子龙   《当代》1981年第4期

洗礼   韦君宜 《当代》1982年第1期

人生   路遥 《收获》1982年第3期

黑骏马   (回族)张承志 《十月》1982年第6期

祸起萧墙   水运宪 《收获》1981年第1期

相见时难   王蒙 《十月》1982年第2期

那五   邓友梅 《北京文学》1982年第4期

太子村的秘密   谌容 《当代》1982年第4期

燕儿窝之夜   魏继新   《青年文学》1982年第5期

苦夏   江浙成、温小钰 《小说界》1982年第1期

射天狼   朱苏进 《昆仑》1982年第1期

流逝   王安忆 《钟山》1982年第6期

普通女工   孔捷生 《小说界》1982年第3期

张铁匠的罗曼史   张一弓   《十月》1982年第二期

驼峰上的爱   冯苓植 《收获》1982年第2期

沙海的绿荫   朱春雨   《十月》1981年第3期

远去的白帆   从维熙   《收获》1982年第1期

你在想什么   顾笑言   《花城》1981年第2期

山道弯弯   谭谈 《芙蓉》1981年第1期

家园 跟同期的大牛们相比的

80年代是中国历史上小说空前繁荣的时期,这点小成就不算什么。

家园 还是二十年前看的这本书,脑子里只有点模糊的影子

路遥对农村生活非常有体验,刻画生动,主人公艰苦奋斗的精神催人上进。的确是本好书,拿到茅盾文学奖在当时可以说是名至实归。不过缺点嘛,就是路遥在小说的后半部分有明显的意淫。比如说,孙家兄妹最后各恋爱上一个省委副书记的孩子,对方父母们还不反对,这个放在全中国大概也找不到一个类似的例子。其实孙家兄妹就是平凡的上进的孩子,最后写成了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魅力四射,到哪都被花痴们盯着,这个有点过分吧?他们虽然努力,可是起点低,还没有做出什么大的业绩,最多只是潜力股,怎么就有这么多高干子弟扑上去呢?难道高干子弟们长得太丑没人要,只好把自己强买强卖掉?可是路遥明明又说男的玉树临风,才华横溢,女的沉鱼落雁,人见人爱呀?这些明显脱离现实的部分严重地削弱了这本好书。楼下的很多批评意见也集中在这个方面。前面写的真实感人,催人泪下,正让人热血沸腾呢,后面哗啦,故事成了这模样,一下子让人噎着了。

家园 对不起,同样从农村出来的孩子

有不同的观感,没有看太多的书.

只是,家里有很多长辈留下的作品与争鸣和收获,以及其他家里长辈们留下的杂书.自己现在还记得住名字的,有, 绿化树,大林莽,费都.

武侠的书和言情的书,到现在都没怎么看过,无他,觉得没什么看头.

修改后附加:但仍然很喜欢平凡的世界.

家园 这就和少女们喜欢席绢一样
家园 他获得的茅盾文学奖是1985-1988年度的

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是根据著名作家茅盾同志生前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而于1981年设立的,是中国文学界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茅盾文学奖每四年评选一次,至今已颁发到第五届。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1985-1988)

《平凡的世界》  路遥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1987、1988年版

《第二个太阳》  刘白羽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穆斯林的葬礼》 霍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少年天子》   凌力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都市风流》   孙力、余小惠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家园 sorry,我记错了。看到市面上卖是90年以后
家园 作为一个80年生人,喜欢平凡的世界

自己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大学里.同班的一个同样出身农村的同学的姐姐在他来上海之前,给了他这本书,告诉他,这本书要多读.和他一样,作为内陆省份农村子弟的我,同样喜欢这本书.我们都觉得,里面的很多细节都很真实,而且,在上海这个和自己家乡完全不同的世界,这本书能够给自己很多精神上的支持.

没人喜欢卑微,至少在我所在的学校,大家都是半牛不牛的人,从下火车站,被校车接走的那一刻开始,都是昂着头走路的.但是,你的带着乡音的普通话和你的乡土气息的穿着,包括你对很多事情的理解和感受,从那些大都市来的孩子眼里,代表的就是土气,落后,尽管他们可能高考分数远不如你,读书也读不过你,但,几十年生活里带出来的某些东西,似乎不是那么容易通过后天努力得到别人承认.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对书中的很多观点,有了更多的认同,例如,门不当户不对,人也许真的是分阶级的,尽全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去和别人有太多的横向纵向的比较,有一颗善良的心,等等.

总结一句话,对那个年代的我,这本书带给我很多力量,而且引导着我的力量向着正确的方向努力,我得感谢这本书,在我最需要它的时候.

家园 李向前 不是叶向南
家园 收音机里的《平凡的世界》

1. 我好象从来没看过书,一直都是听广播。我印象中至少听过两遍。第一次听好象是在八十年代末?觉的很吸引人,因为自己离农村生活并不太远,感觉比较亲切。但当时一个很明显的感觉:这孙少平也太能哭了。心里很不以为然。

2. 当时广播的时间是12:3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午间半小时》之后(有人记得虹云和付城励吗?),正是全家一起吃午饭的时间。某次,播到某领导(省委书记?)下基层考察,问基层干部:现在你们最缺的是什么?俺那正在吃饭的老爹先答:是化肥。然后收音机里的干部也说:是化肥。正在吃饭的我们全家都笑。书记又问:那最难搞的是什么?老爹答: 是计划生育。听到收音机里的基层干部也憨厚的如是作答时,全家对老爹都有点刮目相看的感觉了,他居然还真知道?!其实老爹当时刚从县政府离职不久,工作就是这方面的事情,肯定是门儿清的。这些东西应该是当时的“段子”吧。路遥很勤奋,这些细节的东西还是很扎实的。

3. 当时的演播是李野默,很喜欢他的音质。而且当时很无厘头的觉得:从名字上看,他应该是李默然的儿子。当播到书中的黄河号子时,他是直接唱出来的: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哟,几十几道湾上几十几条船哟,几十几条船上几十几个帆,几十几个艄公哟来把船来搬哟。。。平实的嗓音清唱出来,别有韵味。这首歌也是《河觞》所用的主题曲。

总的来说,对路遥的印象是农村的文学青年。思想有局限,有点矫情的地方,不过是实在人,不忘本。《平凡的世界》就是给小县城和农村里平凡的人们看的。是踏踏实实的为人民服务了。

通宝推:聚沙成塔,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