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追问历史:1949年中国有多少牛金星? -- 任爱杰

共:💬24 🌺1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那些被搞了几十年的老九们都活该!

幸亏我祖上几代都是贫农,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不识字,父母都是新中国下党教育大的,否则,哼哼,我非跟他们划清界限不可!

看了这篇文章对主席老人家更佩服了,永远光荣伟大正确,高瞻远瞩,明照万里,垂万年而不朽,历百世而常新,千秋万代,泽被苍生。

家园 问问燕人兄――打算让谁来改造知识分子阿?

工农?

还是资本家?

...

...

要不就是让广义的“统治阶级”?

家园 老主公这代领导人,自己本身也是知识分子阿~~~~

任老师所转的顶楼那篇文章里,尽力割断先帝、总理以及刘邓这样的人与知识分子的联系,嘿嘿,不知道要把这些人划分到哪个部分才能自圆其说。

家园 呵呵,话是这么说,可是实际是怎样的呢?

改造别人的思想可不是某人或某党的独创。

从远的来说,任何宗教都想改造别人的思想呢。激烈的基督教、伊斯兰就别说了。就连最和平的佛家还有“普渡众生”这一说呢。呵呵,那你要“普渡众生”,众生却偏偏不要你渡呢?

同样的,“没有一个政党或者人物有代替别人思想或者改造别人的特权。”这话是说的很有道理。不过,美国干吗要拼命向中东输出“民主自由”啊。人家不要你的民主自由还非得把别人的国家占领了不可。

当然了,如果您要说“民主自由是例外”,咱也无话可说。咱们尊重您的宗教信仰。

可是,从实际的效果来看,您的预言只能是美好的幻想而已。事实情况是世界上正有人强行进入别人的国家里用刀抢强迫别国人民接受“民主自由”的改造。

算了吧,还是比较赞同您说的,但愿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有“不接受改造的自由。”

家园 萨兄说的屁股决定脑袋是关键所在

什么叫做“屁股决定脑袋”?学术一点的话就是“阶级立场”的问题。

阶级斗争在现阶段是个客观存在。最多只有缓和与激化的区别。这个东西并不会因为某某中央文件说阶级斗争不是主要矛盾了就完全消失了。

从中国现在的情况来,中国仍然是个阶级社会。看从各地的民工骚动,农民抗议,下岗工人请愿等情况来看,阶级斗争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有日趋激化的倾向。

那么,作为“精英”的知识分子们又作了什么呢?有多少人是站在普通劳苦大众的立场上为他们谋利益,又有多少人是站在另一边的呢?

前一种人或许是大多数。甚至有不少人还冒出头来,例如李昌平等人。但是这是一个沉默的大多数。而充斥于舆论的是站在另一边为剥削制度摇旗呐喊的家伙。从不久前的法律专家联名为黑社会头子辩护案,从不久前的著名“经济学家”围攻郎咸平事件,以及最近的提议取消人民法院中的人民二字事件,我们又可以看到这些人的丑恶表演。

这些人的屁股坐在了哪里?我至少知道,他们不是坐在劳动人民的一边。所以也不能代表“全国人民”。其实,哪里有真正代表全民的知识分子呢?不过就是阶级立场的问题罢了。

所以,要改造人的思想,关键还是要消灭这些人所属阶级的产生环境。这一点,我以前就表述过很多次。也就是所有制的问题。不解决所有制的问题,难道中国历史上历代王朝的教训还不够吗?

家园 任兄说得很好

只有最终劳动人民彻底完成知识分子化,才能够保证自己的话语权不在他人手中,这个过程显然在中国正在激烈的进行,这从中国教育人口的增长可以看出。

因此,看来解决中国劳动人民的话语权问题,不在于改造或消灭知识分子,而且不再让他们产生 -- 那会把社会带回原始社会去。而是促进劳动人民的知识化,--- 尽管劳动人民的知识化可能会引起未知识化劳动人民的某种反感,认为他读了书就不再是劳动人民 --- 然而,从现在的社会发展看,这却是不可改变的历史进程。

以发达国家为例,(也许有的朋友有异议),但是我的看法其阶级矛盾不如发展中国家尖锐,历史上马克思到美国去,就意味着他实际失去了自己的舞台,因为那里的阶级矛盾不够尖锐。马克思到美国,也搞不起工潮和革命来。

在发达国家,是知识分子都被改造好了,所以社会矛盾才降低了吗?

恐怕不是。

正相反,是劳动人民打破了愚昧的枷锁,打破了劳动人民和知识分子是敌人的思维怪圈,实现了知识分子化。在发达国家的田间看到一个博士在劳动并不是奇怪的事情。

阶级也许不会消失,但是阶级斗争的结果是否是无产阶级必然战胜资产阶级呢?还是可以有更复杂的解释呢?还是本来把人类定义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就是违反客观的呢?

似乎,一个社会中产阶级的稳定增长,可以代表它的安定和发展。

受任老师的启发而写。

家园 任老师这篇文章真好.....不是假好

谈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知识分子在新形势下的良知问题。

曾几何时,知识分子在社会结构里属于被踩在脚下剥夺了尊严和思考权利的一群人。但现阶段里,随着商品化社会的发展,知识分子们借着分配方式改变的契机摇身一变成为了社会的宠儿。但既然是社会的得益者,自然也该多为社会稳定和公平着想。现在这样下去,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到时候穷人觉得无法忍受这不公了,自然还会试图用行动改变的。所以,包括知识分子们在内的现行制度得益者们,如果不能够以长远的眼光看待此问题,迟早会被自己的短视所埋葬的。

到此,俺都拥护任老师的解释。

〉〉这些人的屁股坐在了哪里?我至少知道,他们不是坐在劳动人民的一边。所以也不能代表“全国人民”。

〉〉其实,哪里有真正代表全民的知识分子呢?不过就是阶级立场的问题罢了。

〉〉

〉〉所以,要改造人的思想,关键还是要消灭这些人所属阶级的产生环境。

〉〉这一点,我以前就表述过很多次。也就是所有制的问题。

〉〉不解决所有制的问题,难道中国历史上历代王朝的教训还不够吗?

这最后一段,俺就不敢苟同了。

不解决所有制问题的国家,过的好好的的,一样有的是。老兄为什么就不能多想想,现行条件下是否就真的存在着无法调和的必然因素?

家园 萨苏说得好

关键是共产党在刚刚建国的时候所做的那些活动给了广大平民以充分的美好前景,当时不仅仅是那些平民,连很多海外的科学家都放弃自己的前程回到祖国,原因难道仅仅能够用一个投机革命来解释么,他们的共同的想法都是希望能够在强大的中国下实现自己多年的建国的理想,不管是科学建国还是经济建国。至于后来的事情的确不是他们能够预料的,甚至毛自己都不一定能够预料,说他建国开始就想把所有知识分子都打成右派,这种说法同样是不客观的,虽然我本人对于毛没有什么好感,但是应该承认,共产党对于民众政策的改变的确是有一个过程的。

家园 是共处还是残杀?

社会中存在阶级,这是事实,但把阶级割裂开来,让一个或一些阶级同另一个或一些阶级作生死决斗,这就不厚道了。好比一个身体,有头有脚,才完整,去掉哪块都不行。阶级也是这样,所有阶级构成一个社会,当某个阶级完成历史使命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如秋天树叶会凋落一样。斗争只能作为调整的手段,合作共存才是根本的,在条件还不成熟时,人为地实现某种主义,结果肯定不妙,说轻点,就像打了生长素抹了激素的番茄,内容是不行的,说重,就是揠苗助长,死路一条。从20年代到80年代激烈的社会动荡,80年代以后的改革(一步一步回到三四十年代,不完全一样),这个震荡也不小,鄙人年近不惑,仍然每天不知道将来会怎样,连个基本轮廓都看不到。摸着石头过河,比留在原地强,可现在真不知道岸在哪里。诸位大都投奔了安全的地方,可能真不能理解大多数不可能出国的人现在的心态。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