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防微杜渐很重要——唐僧发人深省的酒鬼之路 -- 江上苇
(近来因公写得若干八股,却又总难免参入些私货,于是成此非驴非马之物,谨与列位共分享之,请多批评!)
我国著名大和尚唐僧,平生有两件要命的毛病:一桩是饶舌,另一桩却是好酒。饶舌罪过广为人知,此处恕不赘述,以下我们仅就该同志从一位戒律精严的青年高僧到高阳酒徒的堕落之路,做一个深入浅出的剖析,以警后人。
《西游记》第十二回太宗饯行,唐僧尚还扭捏作态道:“陛下,酒乃僧家头一戒,贫僧自为人,不会饮酒。”但当太宗明确表示这不是普世戒律问题,而是个人政治觉悟问题时,僧家原则便成了耳边风,酒戒就此告破。
鸡蛋一旦裂口,苍蝇就会接踵而来。
到第十九回高老庄收得二师兄,高家摆酒相谢。面对高老递过来的素酒,唐僧虽还遮遮掩掩地说什么“也不敢用酒。酒是我僧家第一戒者”,却又公然放纵猴、猪两徒:“既如此,你兄弟吃些素酒也罢。只是不许醉饮误事。”才仅仅七回书,该同志就完成了从坚持原则,到只要不误事就可以变通原则的转变。
等五十四回走到女儿国,面对西梁女王摆下的国宴,唐僧就彻底放弃了原则,公然道:“贫僧吃素,但是未曾戒酒。需得几杯素酒……”从该同志逢国宴御酒必喝的作派来看,高老庄上拒酒或只是嫌档次不够。
再到第八十二回,唐僧给小白鼠拖到无底洞中成亲,大师兄在观礼时便彻底露了师父的老底,“他知师父平日好吃葡萄做的素酒,叫吃她一钟……”这回不但穷讲究,还公然喝起花酒来。
从整个取经历程看,唐僧在面对女儿国王、蝎子精、白鼠精等诸多美色诱惑时皆能把持,当猴子滥杀无辜时也能够挺身而出加以制止,大节是不亏的。但在面对领导举杯、美女劝酒等场面时,该同志却总存着“此酒果是素酒,弟子勉强吃了,还得见佛成功”的侥幸心理,每每便“没奈何吃了”。幸亏劝酒的几个女妖精脑筋简单且过于急色,楞没想到要在酒中做甚手脚,否则取经大业难免夭折。
防微杜渐,养痈遗患。唐僧虽然侥幸取到真经,但取经过程中的主观隐患却无时不在,几乎酿成大祸。我们拿唐僧开玩笑之余,似乎还应该想想——这样的隐患是不是只存在于西游记中呢?
恐怕未必。
用粮食酿的比较烈的酒不算,喝了就算破戒,这是我猜的
玉冰烧外链出处
但这算是偶然的发现,估计也没有什么其他酒这么干。我估计“素酒”就是没有蒸馏提纯的,类似于自酿糯米酒、客家娘酒一类的东西。产妇吃来健身的。所以和尚也可吃些。
好比刘姥姥说的:这酒甜的蜜似的,多喝两杯子无妨
四大名著《西游记》中经常出现“素酒”这个词,而且是和尚和尼姑可以饮用的酒。
其实所谓“素酒”就是粗酿的酒,没有经过“蒸馏”工艺,只是简单的将酒糟滤除,余下浑浊的酒水,放到锅里煮开,以使酒不会变质。这种粗酿的酒度数极底,浑浊不好看。大概是因为不大会引起人的欲望,所以叫“素酒”。
可以这么说,经过“蒸馏”工艺的是荤酒,没有经过“蒸馏”工艺的是素酒。它本身与佛家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素酒度数低,喝几杯不会误事,当然也不能多喝,主要是公关需要。荤酒喝下去就像鲁智深那样醉打山门了,伊斯兰教禁酒,但也不完全否定酒精类饮料,枣醴就是他们的变通方式,引用江城兄的文章:
ps:不能用普通寺庙和尚的标准要求行脚僧的唐僧一行,衣食都得靠化缘获得的他们不变通点就得饿肚子。
钻篱菜,水梭花之类,都可以用来下“般若汤”。
要是对枣醴也限制,估计能喝的就没什么了。就是不知道天堂里能不能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