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丰田生产方式(精益生产) -- Ash

共:💬4 🌺1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丰田生产方式(精益生产)

JIT, MRP, ERP,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QM, Six Sigma, CIMS…管理界的专家仙人耍宝一样的罗列英文字母缩写的时候,人们很容易迷失在这些专有名词之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对这些名词有一个统观全局的认识, 我们就应该了解一下精益生产的哲学。

Lean Manufacturing 就是所谓的精益生产。 是从丰田生产方式派生出来的一个学术名词。 精益生产有两条贯穿始终的主线。 一个是减少生产过程的波动, 二是减少浪费提高产品质量。 所有这些英文字母缩写都能归到这两条主线下面。既然有lean 了,那什么是fat呢? 其实就是浪费。在这里的中文翻译“精益”并没有lean在英文中那么传神, 因为在英文里lean 是可以用来相容人的。 试想肥胖症比较普遍的北美大陆, 当一个学者告诉大家我们以前的生产方式(福特生产方式)担负了太多的不必要的负担,我们臃肿肥胖(fat), 我们应该瘦身(lean)改变生产 方式的时候,台下的反应远比用其它的名词要强烈的多。而且也没有其他单词能够在英文中,这么言简意赅的传达丰田生产方式的主旨。

好。 言归正传, 什么是减少波动? 举例, 同样是一周(五天)生产 100件 产品, 一个 厂子每天生产20件, 正好 做完, 而另一个 厂子加班加点 只要两天 就生产完了, 其余三天停工。 哪种方式 好? 第一种好。 第二种 方式产生 了不必要的成本 。 加班费; 材料加急订货费;设备连轴转, 很可能造成预定的检修不能 完成, 设备损坏; 由于人工和设备造成废品上升, 质量成本上升。

减少波动就要按照最终的需求平稳的生产, 要求下游商家不要囤积太多的存货。你一个月就要我们把一年的量生产出来,然后屯在那里 慢慢卖, 剩下的11个月一个 不订,让我们晒太阳甩扑克玩11个月, 接着明年再折腾一回。 这厂子肯定让玩死了。为了应对下游商家囤积大量的存货和生产的巨大波动,传统方法中的生产厂家 也会扩大成品存货,扩大材料存货。慢着,我们不这么玩好不好? 我们改变规则。 我作为生产厂家, 我来帮你管理存货,我来帮你决定你定多少 ,尽量减少虚高的 订货。 我 作为生产厂家我改变我的配送 方式,改变我的生产方式,保证你不会缺货 。

这里的改变就是 从‘生产了就藏起来make to stock’到‘按照需求生产make to order’ 的转变。 由于生产方式改变了, 生产材料的计划方式也相应改变,就有了MRP。既然材料都用MRP, 不如把人财物结合起来, 于是就有了 ERP. 这时候, 企业的管理者越来越 有全局的观念,和上下游企业不再仅仅是那种讨价还价的关系,而更多的是共存互惠 的 关系, 更强调协作,于是乎,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诞生了。一个错误的观念 是把配送(logistics)等同于供应连管理。 其实他只是一部分。

所谓的make to stock 到make to order改变并不是动动嘴就完成了。 其中牵扯到很多细节(比如怎样规划配送线路,怎样安排生产计划缩短生产周期, 减少瓶颈环节), 运筹学 ,排队论, 概率(stochastic models),统计(data mining),计算机模拟(simulation, ARENA), 也就参与进来了。 有关生产波动的最有名的例子,就是Bull Whip Effect (牛尾效应) ( 网上 还有计算机模拟的游戏可以玩)。

现在说减少浪费和提高质量。减少浪费和减少波动相辅相成, 网上有丰田7种浪费, 这里不再赘述。 我觉得丰田的质量哲学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最大颠覆,最具有革命意义的。要点如下:

1. 人人都是质检员, 人人对产品质量负责。

2.争取一次做好,尽量减少因质量 问题需要返工的情况。

3.改产品全检为抽检。

4. 产品设计时就要考虑质量 问题, 而且要让上下游企业,以及本企业的生产部门都参与进来。

5. 帮助上下游企业提高质量, 帮助整个供应链提高质量。

6.建立质量保证组织,规范。

第一条明确了提高质量的主体是谁,所有的人。 质量不只靠一线工人, 设计人员, 专门的质检员…,靠大家,人人负责。 你就是个门卫, 你也要为质量负责。

第二条告诉大家对于质量 问题只有一次机会。 第二次就是浪费。

第三条是说统计方法或其他方法可以用于质检。 每个必检是浪费。

最重要的第四和第五条是传统方式(福特)所忽视的,丰田强调设计部门要考虑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并且把控制质量的手伸到了别人的篮子里面。 引用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 现在企业的竞争其实是一条一条供应链的竞争。

光有先进理念还是不够的,还要先进的技术的支持。上面每一点都牵扯到很多细节问题。比如说 第三点,就有很多统计学家参与,Deming, Juran, Taguchi. 我们中国大陆的企业缺失的就是这些细节, 而不是几个时髦的名语,几个花哨的软件。

长江后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换旧人. 精益生产后是什么? 不知道。 但肯定不是学者们从书房里搞出来的。 这是一门实践的科学。

关键词(Tags): #精益生产(landlord)
家园 我倒是觉得,传统的农业生产还真是这样子的。

一个月就要把一年的量生产出来,然后屯在那里慢慢卖, 剩下的11个月。。。。。。

家园 花一下同行

make to stock也不都是坏事,至少在目前,百分之百的make to order有时候既不可能也无必要。

家园 不好意思,不是同行。只是上过课。你才是真正搞这行的人。

你的实际经验非常重要。好好总结总结,会十分有用的。比那些在办公室里纸上谈兵,剪刀浆糊凑数的“专家”强多了。

九十年代末‘阪神大地震’就引起学术界对make to stock的反思。这些方面的文章还是有不少的。

整个工业工程还是在发展变化的。系统工程(system engineering)和工程经济(engineering economics)这两个方向几乎已经鲜为人知了,即使在美国这两个专业都快消失的干干净净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