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B]【原创】说说那些属于马来西亚的美食[/B] -- 索天响

共:💬3 🌺2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B]【原创】说说那些属于马来西亚的美食[/B]

最近突然感到一种恐慌的气氛弥漫在公司里。一个半月之内,我所在部门中竟然有将近一半的女同事选择在这个期间迫不及待的把自己嫁掉了。假期结束之后,发现曾经在部门里面鼓噪的少女们已经几乎都变成了少妇,个个都放低了声音讲话,仪态中透着稍嫌造作的温婉与谦和,还偷偷摸摸的把喜糖放在每个人的办公桌上,这些变化不免让男同事们暗自吃惊,心想原来她们嗲起来也还不错啊,为什么没嫁人之前都是一副八婆嘴脸呢?由于近期结婚的女生颇多,公司就由副总出面请所有刚刚做了新娘的女孩子到金钱豹吃饭聊表祝福,考虑到这种自助式的午餐只有女孩子去吃实在浪费,就临时抓了我们几个男士坐陪企图覆盖部分成本。

那金钱豹是京城某著名自助餐厅,装饰得宽敞明亮,每日举办三拨流水席大宴宾客,引得不少老饕在里面流连。出于对该店名的某种揣测,我在发现没有豹纹装女郎一旁陪吃之后大感失望,以至于少少取了点鹅肝酱之后就在取餐区里迷了路,摸不到头脑之际,随口问穿着得体的服务员小妞,“你们这里有马来西亚菜吗?”,“对不起先生,我们这里只有东南亚菜,您看看是不是有您需要的?”小妞职业性的对我微笑,看起来真的很抱歉的样子。她说得没错,根本就没有什么马来西亚菜,但这话却让我的思绪回到了曾经的那些明媚日子里,如果没有马来西亚菜的话,那么我在那个国家5年多的时间里吃的都是些什么?

1957年才独立的马来西亚,包括现在的西马地区和东马的沙巴、沙捞越两个州,是在二战之后的民族主义浪潮中新生的国家,多种文化共存的马来西亚,就像沐浴在热带阳光下身着纱笼的少女,妩媚而且充满活力。在那个色彩斑斓的国度里主要生活着马来人、华人以及印度人三大种族,由于特殊的殖民统治历史,这里也是东西文化交汇融合的地方,在饮食方面就更加异彩纷呈,小小的半岛,是亚洲近代文明的缩影,热带的风情也反映在饮食上,把各个种族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那里真的是美食的天堂。

由于地处中南半岛的最南端,东南亚各地的美食在马来西亚都可以寻觅得到踪影 ,马来西亚多个地方是也以美食驰名,许多都是看似不起眼的小吃,其他地方也并非不能做,但由于用料和火候的精当,就足以令该地声名远播。以频出华人美食闻名的槟城为例,著名的亚叄刁散就发源于此,此外槟城的虾面和福建面等小吃也驰名整个东南亚,在马来西亚其他地方的餐厅,也都要打出槟城的招牌来招揽生意。另外一个以饮食出名的地方要算是怡保了,顺便说一下,在西马当地,提起怡保来,大家最为津津乐道的还是那里的美女,怡宝当地的华人多为福建人后代,很多小吃也与福建有关,当地的头牌名吃当属算怡宝河粉,爽口之极,配上爽嫩的白切鸡与豆芽菜,食之令人不能忘怀。

成就今天马来西亚多彩饮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任何一个种族的饮食都在这里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食客们也绝不会拘泥于某一种饮食,而是非常乐于尝试新的东西。比如马来族的传统饮食以简单质朴为最大特色,食物多为蒸煮或炙烤方法烹制,并无刀工调料上的过分讲究,但味道却非常好,我记得刚刚进商学院读书时,中午常在一家马来餐厅吃饭,那里的烤鱼和秘制羊肺是难得的美味,而且都是用非常质朴的方式烹饪,配上辣椒与虾膏的秘制酱料,随吃随取;马来饮食比较简单,很多人选择用手进食,需要一定的技巧。我到现在还经常会想起那家餐厅,装饰的风格好似马来乡间的庭院,进门后居然需要跨过一段木桥才可以到用餐的区域,非常别致,用来盛菜汤的容器则是粗糙硕大的瓦罐,汤的味道清淡且回味悠长,炎热的午后坐在木制的门廊中喝上一碗,就不想再去上课了。

每逢学院的假期,我都会去北马乡下的同学家中小住,早上起床洗过澡之后,同学的妈妈早已在餐桌上摆上几个棕榈叶包好的饭团,里面是热气腾腾的椰浆饭和一块烤鸡腿,配上一撮花生和江鱼仔,坐在桌边用手慢慢的抓着吃完,仿佛在咀嚼着最美味却又最简单的慵懒乡间生活。

我还想念吉隆坡市井间窄窄的街道,灯火阑珊的夜晚到处都有美味等你去发现,马来西亚的美食都有不事张扬的外表,午夜时分,在灯火阑珊的街边,白发阿伯守着的那一簇红红的炭火上,也许正翻炒着整个吉隆坡最令人称道的猪油福建面;潮湿的清晨里,雾气笼罩的印度档上,说不定会让你撞到永远无法忘怀的印度拉茶。

几家吉隆坡的餐厅现在还会闯入我的梦中,在华人聚集的OUG地区有一家大名鼎鼎的印度餐厅——Steven’s Corner ,每到午夜时分,Steven’s Coner就变成了一个集市,沿整条街上摆下百张桌子,蔚为壮观,这家餐厅的Cheese烤馕是名冠全马的美味,我第一次品尝的时候,完全被那种香滑Cheese在口中化开时的感觉震撼了,半晌都没有想到要动一下嘴巴,居然有醍醐灌顶之感。SS2街区另有一家名为GAYU的印度餐厅出售味道妙绝的咖喱饭,每到傍晚,在排队等待的食客面前,黝黑的印度伙计们在托盘上一丝不苟的铺好一张蕉叶,放些椰浆饭放在上面,然后按照每位顾客的要求依次把咖喱鸡汁、鱼汤或者牛肉汤淋在上面,最后在再放上一勺咖喱粉和一张印度薄脆,复杂到难以描述的印度香料让我的每个味蕾都充分张开,每次都吃得大汗淋漓。

要回忆的味道太多太多,如果罗列下去的话,可能永远也没有办法结尾。我有点疑惑,吧生港的肉骨茶,Victoria Station 的T骨牛排,大树头的干炒牛河虽然味道绝佳,但其他地方总应该也会有独特的美食吧。或许是因为在那里停留过,渡过了自己生命中一段无法忘却的时光,我才会如此想念那里的食物;对于味道的记忆,如同我午夜徘徊过的后巷,与我不期而遇的陌生路人,我可亲可爱的导师一样,这其中除了已经定格的画面与影像之外,最让我不能忘怀的就是那些熟悉的味道。对了,还有待我和善的房东老奶奶,她身体一直不好,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她的样子总是和叉烧饭的味道一并浮现在我的记忆中,每个周末的恬淡午后我都可以吃到她买给我的一份叉烧饭,简单而美味,几片叉烧、两叶青菜和一个半熟蛋而已、但余味袅袅,仿佛还留在齿颊之间。

关键词(Tags): #马来西亚#小吃#吉隆坡
家园 花,谢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老兄在马来的时候喝咖啡吗?

当地似乎是流行白咖啡。现在淘宝上也有出售,能否推荐几款?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