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福州买房记之开篇 -- fj1989

共:💬23 🌺6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福州买房记之开篇

房价之高,已经引起公愤了。不过近来,我从唱衰派变成了唱高派。无他,只是“臀部问题”,就是俗话说的,屁股决定脑袋。因为在三月份,终于没有忍住,决定出手购房了。最近有空的话,将陆续向河友们汇报一下过程。看看大家有没有兴趣。

先简介一下背景。

本人在福州,一个被国内外人民定位为二线的城市。据说不少的同学都认为福建省会是厦门,除开中国地理没学好之外,福州名气没有厦门大也是不争的事实。有人说,来福建,只要去武夷山和厦门就好了,至于福州,可以无视地飘过。本人也接待过不少外来的同志,有时是在厦门开会,接着飞武夷山,然后就回去了。有时在福州开会,接着去厦门,然后飞武夷山。总之,前几年,福州房价比厦门低,甚至低到只有厦门的百分之五十。记得02年,我在福州买第一套二手房,97年的钢混结构,总高九层的第一层(实际是二层,下面有杂物间),中等装修,实木地板,入墙衣柜,单价2000每平方,被人笑话买贵了。可当时厦门松柏小区的二手房,大约就是4000每平方了。

不过最近的情况似乎有了变化。

全国最新房价排行榜 福州排名第六(图)

www.soufun.com 房地产门户-搜房网 2010年03月30日09:39 来源:搜房网综合整理

中国指数研究院上周(3.15-3.21)监测的35个城市中,20个城市成交面积环比上涨,其中银川涨幅最大,环比上涨81.49%,厦门、深圳的环比涨幅亦超过50%;在环比下跌的15个城市中,跌幅最大的城市是佛山,环比下跌41.30%。在10个重点监测的城市中,7个城市成交面积环比上涨,深圳涨幅最大,上涨62.18%,重庆涨幅最小,环比上涨3.83%;杭州、南京、武汉成交面积环比依次下跌37.21%、12.54%、4.84%。能监测到价格的重点城市中,杭州成交均价上涨40.90%,高端项目拉动成交均价上涨,其余重点城市成交均价小幅震荡。

房价排行榜上,北京、深圳、杭州、温州四城市房价突破两万,另外,上海、福州、宁波、厦门、广州房价突破万元。

按成交均价来说,福州已超过了厦门。当然,我本人是不把均价当回事的。如果这周成交一套豪华别墅加一套经适房,其均价也比成交二套江景房要高。不过,就日常经验而言,福州市区中心地段的新房价格,至少追平了厦门。

通宝推:小豆豆,
家园 【原创】福州买房记之二:烦恼的旧居

赶在这时候买房,其实也是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相结合的结果。前面说过,我现在住的是一套97年的二手房,今年刚还完了贷款。其实面积和房型还凑合。85平方的二房半,南北通透,一个厅在中间,两房向南,半房和厨房在北,最让我满意的是有两个卫生间。当时就冲着三代人能方便住着考虑的。现在想来,如果当时胆子大点,贷满二十五万,其实可以买一套电梯高层三房了。唉,谁让我胆子小呢?

住了几年,陆续发现了些毛病。一是楼层低,楼距近。冬天南阳台光照时间短,洗个大件的衣物都不容易干。二是小区没物业,居委会每月托人收个卫生费什么的,请了个清洁工负责清垃圾。然后就是有人代收水费。门口传达室的老头基本是个摆设。2006年世界杯,我看完德国对厄瓜多尔,本来想睡会再看凌晨三点的瑞典对英格兰,结果没醒过来。老婆五点多起床时,发现客厅茶几上的手机,DC不见了。我迷迷糊糊地醒来,才发现钱包也找不到了。后来在草地上发现了空空的钱包还有被顶弯的防盗网。真服了那些人,两根间距十厘米的镀锌管,被千斤顶之类的工具弄弯了,形成一个直径二十多厘米的小洞,也不知是什么样的人,能从那个小洞里进来。总之,此类事之前和后来在小区里都发生过。我只好让人在防盗网上多焊了几根钢筋。求个心安罢了。

家园 在睡觉时被人摸进来

是挺可怕的。去年在长春,在后车厢里放个包。车主居然要开到一个人看不见的地方让我放,吓唬我说要有人看见了就该撬车了。没想到南方也这么乱。

家园 【原创】福州买房记之三:公积金

第三,就是房子老化了。当时因为是装修过的房,就没有大兴土木。只是把原房东极恶俗的装饰给调整了一下。结果这几年,隐蔽工程的毛病都出来了。厨房的电路会莫名的短路;下水管道会堵,从地漏里冒出水来……。维修费还没什么,可是耗的时间和精力却无从算起了。再就是看着公积金不顺眼。当年每个月才交个百把块,心想这个东西能顶什么用啊?也傻傻的,不知道用公积金抵贷款。心想反正总有一天要再换房,到时这钱也用得上。没承想,几年下来,工资涨了,缴交比例也高了,不知不觉中,两口子也有十万的公积金了。心想着,照这样下去,这钱不是在银行里越来越不值当了吗?怪不得时不时有套公积金的案子发生。我们是本份人,套现是做不来的,只好通过买房把这钱盘活。也算是躲避通涨的一种手段吧。

家园 【原创】福州买房记之四:后悔药

买房的心思动了有几年了。06年的时候,就有个很厉害的表姐让我买。她说这旧房怎么着也能卖个五千一平方的,当时福州南江滨的新房也还不到这个价。她劝我先订一套期房,交房后把旧房出掉。基本上所有的人都认为她在胡说八道,因为我在网上挂过这套房,当时三千八九每平方有人要。五千?我认为是做梦。如果是三千八,算下来买新房还要二十多万。就绝了这个念头。08,09年全家收入都有增加。父母退休金加了一千多,老婆的绩效工资也到手了。这时候心思又活络了,可那时是金融海啸啊。福州的融信地产居然宁愿几千万的保证金不要,也要退地。周围是一片愁云惨雾,开发商在拼命推销,我也深怕二手房出不了手,地方政府则忙着救市,一套套的组合拳层出不穷。福州调高了公积金贷款额度,延长了年限,降低了首付比例……。现在想来,那时出手就好了。

家园 【原创】福州买房记之五:时机

如果在08年底或09年上半年定房,福州金山新区的电梯高层也就是五六千的样子。我朋友在09年六月买了融侨(福州最著名的开发商之一)的江南水都美域的尾房,三楼,142平,也就是六千的均价。不过到年底,同一个小区,同样楼层,中介开出的价格已经是八千五了。我们全家是在去年的十月决定买房了。原想着能赶上优惠政策的尾巴。可是挑来挑去,就错过了时机。这些事,有空再接着说吧。

家园 【原创】福州买房记之六:打击

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边写边发,所以每段可能短些。

话说去年七月份后,眼看着福州房价开始攀升,心里那个急啊。和家里领导反复商量,她始终不同意。认为不如去炒股好些。这样的房价也太离谱了点。当时,有个楼盘叫三迪香颂枫丹,据说才8000起。均价一万左右。因为位置的关系,我们比较感兴趣。在我的软磨下,领导终于利用上下班经过的时候,鼓起勇气走进了售楼部。据她事后说,小姐没抬眼皮直接就说一期售完了,二期开始预约。领导怯生生地问,均价如何?小姐崩出三个字:“一万二”。领导回家,脸色很不好看。我宽慰她说,地段就算了,反正也打算买车,咱不过低碳生活了。我就不信新区的房也要这么贵。

家园 我说怎么这样一段一个贴一段一个贴的呐...

家园 【原创】福州买房记之七:决心

至于说到下决心买房,还是受到老妈的影响。

她去了一个外甥(我的姨表兄)在福州南江滨的家。前三年买的,130平方,当时也就5000的价位,在小区内侧,从两座面江的楼中间,可以看到一丝的江景。去年底,这个地段的二手房就飙升到了一万多了。她有点小受刺激,回来就念叨着,我们当时怎么就没下决心呢?就今天这二手旧房的售价,也抵上了。看看老两口每月五千多的退休金,再看看住的七十多平米的旧房(她的房型比我差,一房南,一房北,厅也朝北,形状和楼层更不好)。她对我说,我们怎么就不能住阳光电梯三房呢?

是啊,辛苦了一辈子,临老了,就想住个阳光电梯三房,这点小小的愿望,我们小辈能不满足他们吗?

老爸在一边开始痛说革命家史了。说起我刚出生时,还租在厂区边的农民房里,边上就是猪圈。然后厂里分了两间房,有了我弟弟后,把厨房改成了房间,二兄弟挤在里面。又亲自动手搭了一间厨房。每个月都要买散煤做蜂窝煤,就为省两块钱……总之是打我外出读书后,每次回家都要听的东西。我听出他的意思了,不想买。

他说现在房价这么高,迟早要崩盘的。我们两家人都住得好好的,不想再折腾买房装修那些事词,再说我也刚清了房贷,可以好好地攒点钱了,别再当房奴。我承认,房奴这个词很有煽动性。一听到它,我就觉得自己头上有座山,自己像个孙猴子似的压在下边,一口气都喘不得。每个月的收入都乖乖地缴给银行。

老妈一听不乐意了,老两口开始激辩。一通口舌下来,大家还是同意先摸摸家底再做决定。毕竟我们是卖旧买新,也估估旧房的价也是应该的。

于是就去中介登记。看了半天区位、楼层相近的房源,估摸着我的那套能值个65万,试着挂出去了。结果这下打翻了马蜂窝,看房的是一拨一拨的。前面忘了说,我的房子地段很好。本来楼层不太好,但对于家有老人的来说,反而成了一种优势。中介催着我签约,说新年后房贷会收紧,二手房就不好出手了。但我家领导不愿意,说新房还没定,卖了旧房,我们住哪啊?至于父母的旧房,中介给出了五十五万的价,还打包票说一定能出。看来这个价位远远超出了我父亲的想象力。他当时一千多每平方拿的拆迁房,住了十几年,单价居然上了七千。他连说想不到。这下心思也就活泛了,开始同意我去看房。

家园 好看!赶紧写呀!
家园 给您上花,买房真他妈苦啊。。。

在下买房是扒着规划图上的地铁路线,一站一站一个小区一个小区询过来的。回想起来都累的跟驴一样

家园 是真辛苦。
家园 【原创】福州买房记之八:目标

刚才飞马老弟说是沿着规划地铁线一站一站一区一区地询过来的。我没有他那么辛苦,不过也轻松不了多少。

老人家即然同意了买房,当然就要搜 罗搜 罗家底,确定下目标。作为一名工科男,而且是管理专业出身的。多目标规划还是懂一点,接下来就是:全家开会,头脑风暴。

老妈的目标是要朝向好(最好是东南),楼层适中,不要太高或太低,光照要好,特别强调一定要有电梯。老婆的目标包括了以上,特意强调要有充足的阳光,能晒干衣服。这点我十分同意,做梦的时候都想念刚晒过的棉被的香味。同时,老婆要求骑电动车20分钟能上班或有公交直达。老爷子倒没多少意见,只有非常担心他的宝贝孙子的上学问题。至于我本人,除了以上种种,要求小区绿化和物业一定要好。

最后老爷子一锤定音:高层的电梯四房,楼层不要太高,小区位置不限,剩下的事交给我们去处理。

解释一下,之所以要高层或小高层,部分原因是受汶川的影响。福州这块也是地震的热点地区,弟弟的岳父来福州时曾对亲家吹风说,新建的高层或小高层抗震性能要比多层的楼房好很多。加上只有高层或小高层有电梯,所以目标楼型就选这两种了。楼层不要高除了价格因素外,还考虑万一电梯有什么故障,总不能让两个老人家爬十几层的梯子吧?市区这类房子对我们已是天价了,所以位置不要多考虑,新区的房子也行,能省个十几万就可以买车了。四房是考虑全家合住的需要,毕竟老两口七十多了,万一要有什么事,有儿女在身边总好些。

但是计划总比不上变化快,这些目标有得坚持住了,有得不知不觉就变了。

让我先稍稍介绍一下福州房产的区位情况,个人感觉,不当之处可以拍砖。

福州是个背山面江的城市。传统上的政治文化中心在鼓楼区,鼓楼区的北面,跨过铁路线,有一小片地势较平之地,以前是农村,现在是新区,福州习惯上称为五四北。五四北地区再向北,就是山区了,笼统称为北峰。未来地铁一号线的起点站。鼓楼区的南面是台江区,台江区隔闽江(白龙江)和仓山老区相望。因为沿江有码头,明代以来,台江就是福州的经济中心。南北杂货,木材,砂石等货物在这里装卸。人员在这里集散。仓山老区则是文教中心,最早的海关,税务局,新式学堂都在这里。洋人多,洋式建筑也多。仓山实际是个岛,老区集中岛的东北面,岛的西北,西南,南面和东面还有大块未开发的土地。仓山的情况后面还会重点讲到。晋安区的主体部分在城市的东面,鼓楼台江隔着条晋安河,以前称为郊区,这就意味着晋安区的实际面积里还包括了大片的城郊农村。

从上面简单介绍可以看出,福州房产市场里,区位最好的是鼓楼区。最好的中小学,最繁华的商场,所谓的CBD,最有社会地位的各级官员都集中在这片。不少人买鼓楼区的房,就冲着学校和周边配套而去。这边的房子,不是太旧,就是太新太贵。打个比方,好比上海的黄浦区,此处的新房,不是为我等准备。举个例子,在五四路,原来华侨大厦的位置,现在开发的恒力城,均价要二万多一平。乌山荣域,均价一万八。可能上海北京的同学见怪不怪了,但这个价位对普通福州市民而言,还是太可怕了。以一个省直机关的正处级干部为例,卢书记搞了阳光工资以后,也不过收入五千多元。省直机关对公务员的阳光工资有个简称,叫“三五八万”。就是科级干部三千多,处级五千多,厅级八千多,省部级一万出头。当然,这里说的是工资条上的,至于有什么灰色黑色收入,那是另外回事。至于我等非公务员,到手的比上面说的还要少些。

台江人素为鼓楼人所轻视。有时是明里,有时是暗里。我每天上班,从台江到鼓楼,感觉是从不好到好。下班则相反。你要真说有什么不同吧,一下子也说不上来,就是一种感觉。如果认真想想,可能就是每个区的气质不同吧。说个不知贴切不贴切的例子,好象1996年时我在上海,从城隍庙到人民路的感觉吧。台江人是传统意义上的福州人。常年混码头,争地盘,自谋生路,使得他们嗓门大,语速快,福州方言一串串地出来,还夹着不少的粗言秽语。他们穿着简单,夏天时,男的打赤膊,女的穿睡衣,一色的拖鞋在街上溜来溜去。开革开放之初,最早的一批个体户,就大多是台江人。他们在沿江的棚户区,生生把台江农贸市场搞成了全国数一数二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在过去,他们不少人生活在社会的低层,踩三轮,做小贩,做小工。现在,他们改开出租车,买下或租下小店面,还是当个自在的小业主。所以其他地区的福州人买房,一般不爱去台江。嫌那里脏、乱、差。

但是台江有个优势,就是沿江,而且是在北江滨。随着城市的发展,不少地产商盯住了这片土地。

家园 【原创】福州买房记之九:开发商

最早在福州提出江滨概念的楼盘是融侨地产。融侨地产在福州的早期发展过程,可以说是传奇。由于和政府的良好关系,他们每次拿的地都是别人不看好的,地价之低令人咋舌。九十年代初,开发的融侨花园一期二期,在鼓楼区北面,省体育中心附近,周边荒凉的很。随着二环路的通车,五四路的延申,那个区域一下火爆起来。融侨锦江,从2001年到现在,十年才开发完的大盘,是福州第一个江滨概念的大盘。在福州大学老校区的背后,沿江伸展二公里多,当时很多本地人(本人就是其中之一)嫌地点偏,房价高(其实最早开盘时才三千多)。如今是北江滨标志性的建筑。融侨最大的手笔是以修一座桥的代价,拿到了福州南江滨二千多亩地的开发权。那座金山大桥为无数人所垢病,据说有四车道,但开上去总觉得才三道的样子,每个方向一道半,这是因为当时建的时候就没有规划非机车道。自行车要走人行道,电动车就开到机动车道上去了。大概当时市政府觉得金山新区的人民都不需要骑车吧。因为是开发商出钱,当然是能省就省了。直到尤溪洲大桥建好前,众多搬迁到金山新区的人就每天挤着一路的公交车或在金山大桥的机动车道上骑着电动车赶往市区上班。

时至今日,大家才发现,融侨做了一件多么一本万利的事。当时的一座桥能有多高的造价?今天,号称福州南江滨别墅之王的江南水都温泉别墅,只要拿出几栋的售价就够了。不过说回来,如今统称江南水都的那边地,融侨也是做了不少事的。原来就是一片河滩地,融侨修了防洪堤、南江滨大道和南江滨公园。江南水都一期的开盘价才三千多,到如今,六七期的开盘价飙升到了一万二。其中的融侨观邸被认为是南江滨最好的楼盘,目前的均价在一万三左右,最低价192万元/套。这是我在搜房网上看的。总之,做地产商要像融侨那样,和政府亲密接触,想政府之所想,急政府之急,主动替政府规划好、经营好城市。融侨的盘在哪里一开,周边的地价就随着上升。政府当然喜欢这样的开发商,也会照顾他的。比如下面这段讲到将于四月开盘的六一路融侨国际公馆售价。这个楼盘被融侨宣传为重返市中心之作:

当时的地块拍卖情况:

据福州日报报道,该幅地块为二类居住用地,规划建筑容积率为2.5以下(含2.5),规划建筑密度在22%以下(含22%),规划绿地率在35%以上(含35%)。土地出让公告规定,该地块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面积所占比重,须达住宅开发建设总建筑面积的70%以上。福建融侨集团有限公司以4.75亿元将其收入囊中,每亩单价856.32万。

2006年12月每平方楼面价竟拍每平方是5137元。融侨捂盘三年才动工,政府也没搞什么没收土地之类的动作,原规划被改了,限户型90平方以下没有了,现在户型最小139平方,层高也从40米翻到100米。”

当年,贺从福建调任重庆,没几个月就邀请融侨的老板去渝考察,其结果就是一大块的九龙半岛被改造成了融侨半岛。所以说,当开发商,就要当融侨那样的开发商。

家园 【原创】福州买房记之十:东进?

  说地区,说到了开发商去了,不过也算是为后面打一个小伏笔吧。还是回过头来,再介绍一下福州的房产区位情况吧。

  在全国的省会城市里,福州算是小的了。06年,省社科院的老院长严阵在一次讲座中,谈到福建的海西战略,着重讲了如何快速做大做强福州。依他的看法,当时的福州不少指标,如人口数,建成区面积等,在全国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里算是排名相当靠后,他的说法是仅比贵阳、西宁和拉萨强点。省领导有个不明说的想法,福建的GDP,无论人均还是总值,大约是全国的十名左右。那么,福建其它的各项工作,也差不多要在全国的十名左右。实际上,福建的许多指标,在全国范围来考察,基本上也在七到十二名左右(这是我个人的感觉,如果有错,欢迎指正。要是有精力的话,我也愿意查证一下相关材料)。可是福州的各项指标却大大落后,市区人口才二百多万(为了建地铁,死活凑了个三百万多点),城区建成面积也小得可怜,GDP比不上泉州,城市面貌比厦门那是差得太远。据说胡总06年来福州,在机场高速上就问,听说福建森林覆盖率很高(全国第一),可是路边怎么看不到树啊?急得省领导第二天抓了福州市领导过去,严令要搞好省会门户绿化工作。话说胡总从西二环进了城,还在问福州市区到了没。于是福州市把二环沿线的旧楼都作了景观改造。总之,小小的福州城,城市性格像成都,有人说是盛世之边城,乱世之福地。人人看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安逸地过着小日子。不过福州人的血性在一百多年前也爆发过。近代的福州人,足以让现在的福州人汗颜。唉,扯远了。

  在这些年的发展过程中,历任福州市领导提出了不少战略。90年代是东扩。福州城区到马尾的路叫福马路,它从福州市中心的五一广场开始(那段叫古田路),向东穿过鼓山,直抵马尾。当时的马尾开发区是福州的小特区,工资都要比市区高点。从市区到鼓山这段,地势较平,是福州改革开放后最早建设的工业园区。闽东电机、福万玩具、芝光照明等名企还有不少的鞋厂等都在这一带,鼓山又是福州的著名景点,东扩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于是便向东。东区开始建设水、电、路,还规划了轻轨。我还记得01年去同学家里,他非常自豪地指着南面一条空地说:“看到了没,正在建前横南路,再向前点,轻轨预留地。”一晃十年了,前横路上是车来车往了,轻轨因为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了,终是胎死腹中。十来年后回头看,东区没有发展起来,原因当然很多,我觉得有几条:

  定位不明,规划落后,配套不全,管理混乱。

  首先是东区要干什么,历任市领导都没有想清楚。有点像厦门的海沧,先是定位成化工工业区,可惜台塑投资不成,后来看着炒地来钱快,又想上房地产。等终于要来PX时,又发现已经不能再建了。福州东区也是如此。福州铁路东站在东区的北面,这是货运的枢纽。东区又历来是连接连江、罗源乃至宁德、浙江的门户,也是市区通往马尾港的咽喉,这样一来,就吸引了大批物流企业落户于此。上面也说到,这里八十年代以来,新建了不少的工厂。造成东区交通的十字架,即南北向的东二环路(又称连江路)和东西向的福马路上跑得全是重载货车。这样的环境,你愿意过去住吗?

  规划落后也不独是东区的问题,以后讲到金山新区时还会提到,实际上,福州的城市规划落后得不是一星半点,加上领导的善变,福州城市面貌落后也是情理之中的。

  配套落后就更明显了举个例子,在东区没有重点中小学,没有三级以上的医院,没有大型商业中心(后来沃尔玛过去开了个店)。你说这不是要命吗?晋安区的教育水平本来就落后,建了这么多小区,没有象样的中小学,你让人家怎么过去安家?看个病也个挤个公交到市区。连场电影也没地方看。没有体育中心就更不用说了。

  由于工厂多,外口就多。远洋、鼓二村、鼓三村等城中村是著名的外口聚集地,也是发案率高企之地。我无轻视外口之意,只说事实而已。

  这样看来,宁可天天乘车去爬鼓山,也绝不可在东区置业。东进序曲没奏响就戛然而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