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为什么出过国的人比较爱国?因为见怪不怪! -- 雷声
清风席卷看了您的自述知道您是已经过坎的人了,可是这个世界上还有好多刚刚毕业或者毕业了还没有过坎的人,咱们总不能全部强求一律,都像您这样坚强刚毅,这是不可能啊
所以总得给那些还没有自己战胜艰难的朋友一个叹气的机会一个抒发胸臆减压的机会吧
海外的人也是一样,大家都是在经历生活压力都是在奋斗,有点怨气说说就过了,别放在心上啊
再说每个人克服困难的办法不一样,不能说我的办法就是最佳,你的办法就是不行,因为生活条件不一样,每个人成长的路程不一样
时间是最好的老师,经历过了战胜了艰难,其实就有了更大的包容和理解!
先哲讲:齐家,治国。这是中国人人生观的具体体现,首先你得把自己的家搞好,让老婆孩子过上好日子,有余力了再去为国家做事。绝大多数中国人对国家都是怀着爱心的,都希望国家富强起来,如果有余力,为国家做事,为百姓做事,肯定会的。不要强求爱国一定要为国家做事,这要看个人的力量是否足够。先贤如此宽容,为我们制定了这样有人情味的人生准则
当时我前面那哥们说板子没打在我身上我不觉得痛。就有感而发说了这么多。
实际上我周围,包括我外婆一家,我自己家,还有我姐夫一家。都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都是小平民百姓,而我的观感,他们在外打工很辛苦,但是目标很确定,就是攒钱,买房子,给儿子带媳妇。对于他们的人生来说,根本没空跟这个政府这个党较劲。忙都忙死了,哪有闲工夫想这种问题。
我舅舅舅妈打工的地方我大一的时候去呆过10天,真的是不能呆啊。太苦了。他们每个月只发250块,到年底才结账。每周六是肯定不休的。但是他们两三年 家里状况就会升一级,对他们来说,这些苦是真的值得。
感觉爱国、爱故乡、爱母校等等,只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被归入一类的人,彼此间会有较多的共同语言、较多的信任、较多的依赖。而且即使不把自己归类,别人也会将你归类,不由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在国内,不会注意“中国人”这个类别,因为所有人都一样,于是关心其他的类别,比如以房地产商公务员国企员工为代表的“既得利益集团”等等。只有在国外才会强烈感受到被归类为“中国人”,尤其当你发现,哪怕思想再普世、再自我漂白,在外国人眼里你也是异类、他者。确实会比较忽视国内微观矛盾,因为会把自己作为一个宏观的“中国人”来考虑,所以对国家的整体地位更关心,如此而已。
国内的人说我们“站着说话不腰疼”也不错,人都只关心自己的切身利益:在国内,受的气、吃的苦都来自同胞,而在国外则是应付猥琐的老外,怨恨的对象当然不一样,大家彼此彼此。只是就像楼主所说,身在国外的人,很多经历理想国的憧憬破灭,对于不同国家、或者不同阶层的人,有“天下乌鸦一般黑”的认识,有时看到让国内人愤愤不平的东西,会较少愤怒,而有“不足为奇”只感。
回想一下参加火炬游行等等的举动,也觉得自己当年气老外的成分可能更多一点 印象里产生与“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之类类似的情绪,也许只有一次:在旧金山听余隆带中国爱乐演出,管弦乐版《二泉映月》,突然眼泪鼻涕流得停不下来,自己也很莫名惊诧。不过这音乐本来就是很悲的。
对海外华人来说,在海外扎根,生存繁衍下去,是最大的目标,所以海外华人当顺民的多,如果祖国有了好消息,或者对海华作了实质性帮助,海华自然记在心头.所以海华更容易爱国.
在国内的,需要的是日子越来越好,不是被越来越好,而是生活要按照自己可以接受的方向变的越来越好.所以任何人试图拿GDP\收入\住房\物产\教育等等数据来说服别人,都是枉然.
现在普通群众的声音大起来了,原因不一定是中国现在就变坏了,而是群众对国家现在的发展方向不满意,对国家的管理方式不满意.
也算是一种观点
如果你是在国内,根本没有在外面生活过,可以不可以谦虚一点,不要说那么多揣测诛心的话?会让人笑话的。海外的在国内好歹还有亲朋戚友,自己也是在国内从小长大的,还经常回过国的,对国内的事情发表一下看法还要被国内的那些人指着鼻子叫住嘴,请问你对海外同胞的这些总结又是怎么得出来的?有什么根据?
既然他们这么爱这个国家,真的爱这个土地,那么远的距离,那么远的交通费用和物流费用,俺就是一个小小的建议帮他们省了这个爱国交通费用和爱国物流费用,请他们近距离爱国真正行动一下这样多好,俺们也能天天见到这些这么喜爱中国不远万里回来建设的朋友,这是好事啊!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他们难道不愿意回来吗?
那有没有觉得楼主的声音刺耳呢?
但至少是没爱到愿意抛弃待遇发展的程度。
比如这个房价,你说政府是想它涨还是想它跌?万一压错了宝,拍错了马屁,成了卖国贼,不是很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