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读秦始皇评价有感 -- 泉畔人家
当朝太祖应愧而喟然也!
而在于小资情调的无病呻吟和滥发感慨。
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很新奇,但也就是新奇而已。
等阅历多了以后才明白,这人太喜欢装13了。
看看主席说什么:“我活着,军队听我的,我死了,军队听老帅的。”还是多看看历史吧。
任嚣对赵佗的这段如此机密的话,谁能听到?又如何传出来的?司马迁又如何知道的?你还真以为有穿越?
建议认真学习一下,应该如何读历史书,如何甄别历史书上的记载内容。
秦国是否和谐看你从什么角度看了。自秦孝公商鞅变法以来,老百姓一辈子只有耕战两件事,按照今天的眼光,日子都不会太好。但是有件事情你不能否认,秦国国力的确在不断壮大,最后还灭了六国。这个事实就证明整个国家机器运转良好。否则你是无法解释秦为什么能实现统一。
对秦统一后的抱怨恐怕不是来自秦国,而是来自六国的人,特别是原先的那些贵族。那些人在秦统一前的日子,应该是悠闲自在,衣食无忧的。结果统一后,日子一落千丈,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儒生们觉得秦尚法家,轻视儒家,意见也很大。所以多次鼓动舆论,反对秦实行的政治体制。
我看这些才是问题的根本。
对都江堰分水工程的描述非常空洞混乱,考诸实地,会发现他好像完全不是在写岷江
历史上到底有无此事,现在还有点争论。当然大部分人是倾向有的。丁谓的《晋公谈录》与王曾的《王文正笔录》都有此事的记载。但是现在最为我们所知的那个精彩版本,最早来自司马光的《涑水记闻》。司马光说这事是他听庞籍说的。略考庞籍生平,别说太祖朝,就是太宗朝他尚未进入官场,他又为何能将这出话剧里人物对话,乃至主角配角表情动作描述的如此清晰生动呢?这其中疑点,恐怕还待考了。
当然,无论此事是真是假,宋太祖用利益交换的手段解除了禁军老兄弟们兵权这件事确实是存在的。但是请注意,解除禁军老将兵权只是宋太祖的“释兵权”一些列措置中的一步罢了。除禁军外尚有重要的藩镇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由太祖开始,至太宗,真宗时才完成。放在历史中考查宋太祖所为,未必称得上独一份,汉光武亦同样用官爵田爵联姻等条件交换解除了重臣的军权。
至于我朝太祖在宋太祖相比需不需愧的问题,在这里讨论恐怕不太合适。只说一点吧,时不同,势不同,人的思维更不同。赵匡胤以封建军阀起家,变家为国。所思所念出发点无非是保全他赵家朝廷。而我朝太祖所思所虑,岂是赵大能比肩的?若不把握这一点,恐怕谈下去就无甚趣味了。
所以激发起各种自发的反抗毫不奇怪。
但是两人的治国能力实在相差太远,所以始皇时期的星星之火到了二世就变成燎原之势了。
不是说秦始皇在就一切和谐,而是很难有全局性的动荡——读史就可以发现,据说是暴君的秦始皇,其实对于统治集团的成员,并不残暴——几乎看不到秦始皇杀掉重要大臣的记录,除了吕不韦那次勉强可以算以外。
的关系?
什么是“过度使用民力”?这个度到底在哪里?
如果说修长城算过度,那么修都江堰是不是过度?修郑国渠、灵渠是不是过度?哪一个工程量更大?这些恐怕都需要量化分析,才能给出结论的,不能想当然,更不能人云亦云。
中国历史上,千里无人烟的不知发生了多少回,他们的牺牲换来了什么?什么也没有,白白牺牲了。
反过来看,没有这种牺牲行不行?要是不勒紧裤腰带,不搞原子弹,不搞三线建设行不行?这样, 恐怕美帝苏修就要打过来,那时死人恐怕就不止这个数,工业化就更谈不上了。今天的中国就不会是现在这个局面。“金有狼牙棒,我有天灵盖”这个教训我们决不能忘。
修筑始皇陵70万人,北征匈奴30万,南征南越50万,加上驰道、长城的修筑,总数应该在200万左右——约占当时人口的5-10%左右(对秦统一后人口数存在1500万到4000万的不同估计)。
10%左右是什么概念,秦灭楚,动员60万,大致就是秦国控制人口的5%或者更多一些,按照王翦的说法,这是“空秦国甲士”,就是最大限度的兵力动员了——就是说,秦始皇统一后对民力的动员程度,即使没有超过,也是达到了统一战争时期总动员的水平。
和平时期的人力动员程度不低于战争时期的总动员程度,而且在社会生产高度依赖于劳动力投入的古代农业社会,算不算“过度”?
秦统一后,就不再是原来的秦了,多了六个国家,人口翻了几倍?所以不能再用原来的数字简单比较。那个统一后的“和平时期”和统一前的“战争时期”的人口基数是不同的。而且在目前根本不能明确人口到底是多少的情况下,是没办法给出是否“过度”这个结论的。
而且我一再说明了,要证明“过度”,必须有一个对比的参照作为比较,不能简单用数字。说秦统一后如何耗用民力,那么必须得给出在秦统一前,象都江堰一类的水利工程,发动各类战争,到底征调了多少民力?是否“过度”?
否则以现在的资料,我只能说,秦的灭亡只能是胡亥的责任,和秦始皇,以及秦政体,秦国法律等等都不相干。
秦灭楚时,动员60万兵力,当时秦能控制的人口,就是秦本土加上三晋,算全国人口的2/3。
秦统一后,动员200万人,是60万人的三倍以上。但是实际控制的人口增加,肯定不到三倍。
秦国的人口数量,《史记》和《汉书》的记载都是全国的30%左右,现代根据各郡县的人口数字做过汇总,认为是可靠的。
所以秦统一后对于人力的动员程度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统一战争中的峰值——这个结论相当可靠。
而且,六国被灭后,民心尚未完全归附,又有前政权残余势力作乱,对六国民众的动员程度即使不高于秦地,激发变乱的可能也远远大于秦地。
统一后动员的200万人口,北征匈奴30万、南征南越50万、陵墓修建70万,还有修筑驰道直道,都是记在秦始皇帐上的。